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浆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针药组30例,采用针刺和降逆中药;中药组30例,服用降逆中药;针刺组30例,采用针刺治疗;西药组30例,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四组均以6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检测指标,全部患者在治疗期间禁用其他胃药。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血浆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浆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针药组血浆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0.05)。结论针药并用可显著提高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浆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调节胃-食管运动,增加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防止食物反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疏和平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疏和平逆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48%)高于对照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和平逆汤联合西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调胃降逆汤联合西药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非糜烂性反流病肝胃不和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调胃降逆汤,2组疗程均为6周。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反流诊断问卷(RDQ)积分、临床疗效、安全性指标、治疗结束后4周和8周的复发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愈显率与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0.61%与75.76%,治疗组为82.86%与94.2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10项中医症状积分、总积分与RDQ总积分、频率积分、程度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咽部不适,治疗组其余9项症状的积分、总积分与RDQ总积分、频率积分、程度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结束后第4周和第8周,治疗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周观察治疗期间,均未发现因药物原因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事件。结论:采用调胃降逆汤协同西医常规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肝胃不和证患者,可以较快改善患者的全身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拟清热降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拟清热降逆汤治疗。采用胃食管反流病自测量表(GerdQ)评估两组的临床症状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反流频率、反流持续时间。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胃动素(motilin,MTL)、胃泌素(gastrin,GAS)的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GerdQ评分、反流频率、反流持续时间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GerdQ评分、反流频率、反流持续时间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VIP明显降低,MTL、GAS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VIP比对照组低,MTL、GAS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清热降逆汤可提高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的疗效,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胃肠激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5.
黄勇 《河南中医》2014,(12):2372-2373
目的:观察降逆汤联合质子泵抑制剂、胃肠动力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降逆汤;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动素、胃泌素的变化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症状积分及总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试验组各积分又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64%,对照组有效率为90.7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0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显著升高,其中试验组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逆汤联合奥美拉唑、多潘立酮能够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促进胃肠动力。  相似文献   

6.
张皓  孙艺铭  魏春芬 《新中医》2022,54(17):69-72
目的:观察六君子汤合旋覆代赭汤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4 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六君子汤合旋覆代赭汤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动素、胃泌素、生长抑素、缩胆囊素等胃肠激素水平,并比较2 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48%,高于对照组73.81%(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 组各中医证候积分及生长抑素、缩胆囊素水平均降低(P<0.05),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各中医证候积分及生长抑素、缩胆囊素水平均较低(P<0.05),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较高(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8%,对照组为4.76%,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西药治疗,六君子汤合旋覆代赭汤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加快症状缓解,改善胃肠激素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对中医证候、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的影响。方法: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两组均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加用疏肝调胃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胃动素及胃泌素。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三位一体化"治疗残胃引起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3月收治的8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针刺和降逆中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三位一体化"辨证理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胃泌素和胃动素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73.8%,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三位一体化"治疗残胃引起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显著降低食管反流症状、上消化道动力症状以及舌脉表现等积分,且显著提高胃泌素与胃动素的水平,进而防止食物反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抑制胃酸分泌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降逆透膈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67%、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降逆透膈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降逆护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自拟降逆护胃汤,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和铝碳酸镁,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降逆护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西药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疏肝降逆汤联合西药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疏肝降逆中药方治疗,连续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后2周、4周及8周的中医症状积分(RDQ积分)及内镜检查积分变化情况,记录治疗后临床治疗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4周、8周,2组RDQ症状积分、内镜检测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内镜检查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生活质量MCS评分、PCS评分以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Х~2=4.050,P=0.044)。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拟中药疏肝降逆汤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反酸烧心及疼痛症状,改善食管黏膜病理改变,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拟清胃降逆汤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将8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1∶1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43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清胃降逆汤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用药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症状积分及胃镜检查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糜烂性食管炎患者胃镜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清胃降逆汤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连萸清降汤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对P16、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曲美布汀与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连萸清降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及治疗前后P16、P53、PCNA表达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2个月后P16、P53、PCNA阳性表达率及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萸清降汤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症状,抑制P16、P53、PCNA表达,且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清风降逆汤治疗寒热错杂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40例寒热错杂型反流性食管炎随机分为西药组、针刺组、中药组、针药组,每组35例。西药组口服西药治疗,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中药组口服清风降逆汤治疗,针药组采用针刺联合口服清风降逆汤治疗。观察4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胃镜检查积分及血清SOD、MDA、GAS和血浆MOT水平,并比较4组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 4组治疗后、治疗后12周症状体征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针刺组治疗后及治疗后12周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与西药组、针刺组治疗后和治疗后12周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治疗后胃镜检查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针药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治疗后血清SOD均较治疗前升高,MDA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治疗后血清SOD、MDA水平及治疗前后差值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治疗后血清GAS、血浆MO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针药组和针刺组治疗后血清GAS、血浆MOT水平及治疗前后差值与中药组、西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0.0%,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复发率为11.1%,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清风降逆汤治疗寒热错杂型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针药结合"三位一体化"治疗残胃引起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7年7月14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和降逆中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附加"三位一体化"辨证理论进行治疗;治疗干预后,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胃泌素及胃动素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中采用针药结合"三位一体化"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可有效提升患者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防止出现食物反流现象,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力康颗粒联合疏肝调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及对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将5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9例给予胃力康颗粒治疗,观察组29例在此基础上给予疏肝调胃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肠动力变化情况,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烧心、泛酸、脘腹胀满、呃逆、嗳气、情志抑郁、食欲不振、善太息、嘈杂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胃肠动力学指标胃半排空时间、胃排空时间、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胃半排空时间、胃排空时间、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力康颗粒联合疏肝调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较佳,可显著降低中医证候评分,并可加快胃排空进程,下调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且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平冲降逆汤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患者临床症状、食管动力及胃肠激素的影响,分析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科收治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联合治疗,观察组给予平冲降逆汤加减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症状、食管动力、胃肠激素、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嗳气泛恶等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下段食管括约肌(LES)静息压、LES长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食管括约肌(UES)静息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胃动素(MTL)、胃泌素(GAS)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冲降逆汤有助于缓解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可能与提高食管动力、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拟降逆止哮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相关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2年3月—2014年3月肺病科门诊的96例胃食管反流相关哮喘患者,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48例,采用降逆止哮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48例,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及FEV1及PEF%及胃镜检查。结果 2组治疗后,治疗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肺功能改善及胃镜胃黏膜分级比较及中医证候疗效评价,2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降逆止哮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哮喘有较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消化科就诊的胆汁逆流性胃炎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04位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52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西咪替丁、吗丁啉片等西药治疗,实验组给予疏肝利胆降逆汤的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1周为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症状明显减轻,胃镜检查胃液颜色变浅或澄清,胆汁反流现象明显减轻,其疗效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利胆降逆汤的药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降逆制酸散联合原始点疗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热错杂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和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降逆制酸散结合原始点疗法治疗,均以4周为1疗程,2疗程后评估症状、复查内镜。结果:治疗2月后,2组烧心、胸痛、反流、反酸4个症状的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RDQ)评分、总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评分和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内镜下病情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降逆制酸散联合原始点疗法可有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