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TMJDS大鼠颞下颌关节内炎性因子干扰素IFN、IL-6的影响。方法:通过拔除大鼠单侧磨牙,人为造成大鼠偏侧咀嚼,建立大鼠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模型。实验分电针治疗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相应干预措施,收集血清和组织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法检测IFN、IL-6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颞下颌关节内IFN、IL-6水平大幅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电针组IFN、IL-6含量明显降低(P0.05)。电针治疗对大鼠颞下颌关节内的炎性因子IFN、IL-6的影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明显抑制模型大鼠颞下颌关节炎指数,具有一定的抗炎消肿镇痛作用,有效降低大鼠血清中IFN、IL-6等促炎因子的表达水平,从而提高血清抗炎因子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
林观康  黄东晖  蔡凌峰  王慧贤 《新中医》2016,48(10):224-227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黏蛋白5AC(MUC5AC)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痰热清注射液通过炎性介质路径干预COPD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痰热清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2组采用脂多糖(LPS)联合烟熏建立COPD大鼠模型。痰热清组腹腔注射痰热清注射液,空白组和模型组同时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检测大鼠肺功能,肺组织切片行HE染色,测定肺组织匀浆中IL-8、TNF-α及肺泡灌洗液中MUC5AC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和痰热清组大鼠体量明显下降,模型组气道阻力(RI)和肺总量(TLC)显著升高,第0.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0.1/FVC)显著降低,肺泡灌洗液中MUC5AC的含量和肺组织匀浆中的炎症因子IL-8、TNF-α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动态顺应性(Cdyn)无显著变化。与模型组比较,痰热清组大鼠体量增加,RI和TLC下降,FEV0.1/FVC升高,MUC5AC和TNF-α含量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L-8和Cdyn无显著变化。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调节MUC5AC分泌,来减轻气道炎症,从而改善气道黏液高分泌症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延缓肺功能恶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并比较电针“大肠俞”“天枢”穴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模型大鼠内脏高敏反应、炎症因子及脑肠肽的影响,探讨不同经脉和不同穴性穴位的效应特异性。方法将4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大肠俞组,天枢组,每组10只,急性应激与慢性应激相结合CAS方法制备D-IBS大鼠模型。空白组不予以任何操作,模型组只造模不针刺,大肠俞组和天枢组从造模一周后分别给予双侧“大肠俞”和“天枢”穴电针干预,连续28天。检测大鼠内脏高敏反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的IL-1β、IL-10、TNF-α、5-HT、SP、CGRP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大鼠的AWR评升高(P0.05),血清IL-1β、TNF-α、5-HT、SP、CGRP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IL-10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大肠俞组及天枢组大鼠的AWR评分有降低趋势(P0.05),血清IL-1β、TNF-α、5-HT、SP、CGRP水平显著下降(P0.05),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大肠俞组相比,天枢组在的AWR评分显著降低(P0.05),血清IL-1β、TNF-α、5-HT、SP、CGRP水平显著下降(P0.05),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电针“大肠俞”“天枢”穴均可改善IBS-D大鼠的症状,但电针“天枢”穴的调节作用较“大肠俞”穴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宣肺平喘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采用香烟烟熏联合气管内注入脂多糖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宣肺平喘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另设空白组。空白组和模型组以蒸馏水灌胃,阳性对照组以地塞米松混悬液灌胃,其余治疗组以宣肺平喘颗粒混悬液灌胃,观测大鼠一般情况,酶连免疫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8、IL-1β含量。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较,血清中TNF-α、IL-8、IL-1β含量增高(P0.01);宣肺平喘胶囊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TNF-α、IL-8、IL-1β降低(P0.01或P0.05)。结论宣肺平喘胶囊治疗COPD有可能是降低COPD大鼠血清中的TNF-α、IL-8、IL-1β等炎症介质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炎症因子和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观察调肝、健脾、温肾方对慢性应激大鼠的治疗效应。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右归丸组、四逆散组、四君子组、柴芍六君子组,每组6只。建立慢性心理应激动物模型,观察血清CORT、ATCH、DA、IL-6、IL-1β、TNF-α水平。结果:造模42 d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CORT、DA、IL-1β水平升高(P0.05)、IL-6降低(P0.05);而ATCH、TNF-α水平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右归丸组血清TNF-α水平下降(P0.05);四逆散组血清CORT水平降低、IL-6升高(P0.05);四君子组血清CORT、IL-1β水平下调(P0.05);柴芍六君子血清CORT、DA、TNF-α水平降低(P0.05)。结论:(1)慢性应激可以影响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和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2)调肝、健脾、温肾方可调节慢性应激大鼠的炎症因子和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以调肝健脾治疗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当归拈痛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当归拈痛汤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每组各10只,采用向大鼠踝关节腔注射微晶型尿酸钠(MSU)混悬液方法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将当归拈痛汤用于模型的治疗,并与秋水仙碱做组间对照,采用双抗夹心ABC-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1β和TNF-α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说明模型组大鼠炎性反应明显;与模型组比较,秋水仙碱组和当归拈痛汤高、中、低剂量组大鼠IL-1β和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当归拈痛汤降低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的水平可能是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观察偏头痛大鼠炎症因子的表达及电针干预对其的影响,探讨电针在偏头痛中发挥镇痛效应的相关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电针组,每组8只。采用电刺激右侧三叉神经节制备偏头痛模型,取右侧"风池""外关"穴进行电针治疗,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浓度。结果:血清TNF-α、IL-1β、IL-6浓度模型组、模型+电针组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模型+电针组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电针干预可降低偏头痛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浓度,这可能是电针在偏头痛中发挥镇痛效应的相关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电针疗法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颞下颌关节功能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在本院口腔科和中医科确诊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扶他林)外用,治疗组用电针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功能指数(Fricton指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ricton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ricton指数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各项评分、差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显著,能改善TMD患者的功能障碍和疼痛症状,且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桑黄胞外多糖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桑黄胞外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30天。采用组织容积法测定关节肿胀程度,关节病理切片观察关节组织病理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7(IL-17)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能抑制非致炎足足趾肿胀(P0.05),改善关节组织病理情况,显著降低血清中TNF-α、IL-1β、IL-17的表达(P0.05)。与阳性药对照比较,桑黄胞外多糖高、中剂量组TNF-α、IL-1β、IL-17的表达及桑黄胞外多糖低剂量组TNF-α、IL-1β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桑黄胞外多糖高剂量组血清中TNF-α、IL-1β的表达与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黄胞外多糖对CIA大鼠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和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申秀云  陈曦  赵雁力 《新中医》2016,48(3):234-236
目的:研究莪芪抗瘤方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肝癌模型鼠肿瘤微环境的调控机制。方法:建立DEN诱导大鼠肝癌模型,造模4周后,70只大鼠随机分成7组,空白组,模型组,顺铂治疗组,单纯祛邪中药组,莪芪抗瘤方组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空白组正常喂养,模型组每日12.5 mg/kg体重维持DEN摄入量喂养,莪芪抗瘤方中剂量组、单纯祛邪中药组、顺铂治疗组,分别以8 mL/kg体重剂量灌药;莪芪抗瘤方高、低剂量组分别以12 mL/kg体重、4 mL/kg体重剂量灌药。16周实验结束,测定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莪芪抗瘤方组IL-1β与单纯祛邪中药组、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顺铂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莪芪抗瘤方组IL-2与单纯祛邪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莪芪抗瘤方组IL-2、TNF-α与空白组、顺铂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莪芪抗瘤方能抑制肝癌大鼠模型血清中IL-1β表达,抑制肿瘤组织血管的形成和浸润,促进IL-2的分泌,增强免疫力,抑制肿瘤的形成,在肝癌形成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延缓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乌头汤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血清和关节液中IL-1β、IL-6、TNF-α和MMP-3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6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15只和造模组45只。造模组在第1、4、7天采用4%木瓜蛋白酶关节腔内注射复制膝骨关节炎模型。成功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只。空白组和模型组灌服0.9%生理盐水;对照组灌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组灌服乌头汤。2周为1个疗程,疗程期间休息2d,共干预4个疗程。观察4组大鼠一般情况、关节液情况及血清和关节液中IL-1β、IL-6、TNF-α、MMP-3浓度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和关节液中IL-1β、IL-6、TNF-α和MMP-3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血清和关节液中IL-1β、IL-6、TNF-α和MMP-3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和关节液中IL-6浓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乌头汤通过降低血清和关节液中IL-1β、IL-6、TNF-α和MMP-3含量,抑制炎症反应,降低细胞外基质降解,减缓软骨退变,从而起到治疗KOA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电针加心理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加心理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加心理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5周后统计疗效。结果:电针加心理治疗组总有效率87.5%,电针组6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加心理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姜酚胶丸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关节滑膜细胞NF-κB信号表达及炎症因子TNF-α、IL-1和IL-1β影响的研究。方法将6周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姜酚胶丸治疗组和雷公藤多苷对照组,每组10只。制备CIA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关节滑膜细胞NF-κB/P65、IκBα表达,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1、IL-1β表达情况。结果 1姜酚胶丸治疗组及雷公藤多苷对照组可下调CIA大鼠滑膜细胞NF-κB/P65、IκBα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2姜酚胶丸治疗组及雷公藤多苷对照组可下调CIA大鼠血清TNF-α、IL-1、IL-1β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姜酚胶丸可通过降低CIA大鼠关节滑膜细胞NF-κB/P65、IκBα信号蛋白表达,显著下调CIA大鼠血清致炎因子TNF-α、IL-1、IL-1β表达,达到缓解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治糜康栓治疗宫颈炎大鼠的疗效与机制。方法用苯酚胶浆阴道注射建立宫颈炎大鼠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基质组、阳性组(市售治糜康栓)和改良工艺后治糜康栓低、高剂量组。治疗12天以后,用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宫颈病理组织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宫颈组织中TNF-α、EGFR和IL-1β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NF-α、IL-1β含量增多(P0.01),EGFR含量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TNF-α、IL-1β含量减少(P0.01),EGFR含量增多(P0.01)。结论治糜康栓下调TNF-α、IL-1β介导的炎症反应,上调EGFR的表达,调节宫颈炎大鼠的免疫功能,这可能是其治疗宫颈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穴对心肌肥厚模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采用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心肌肥厚大鼠模型,电针组采用连续波,频率2Hz,强度1mA,通电20min,1次/d,共14d。称重法测定体质量(BW)、全心质量(HW)、左心室质量(LVW),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WI)和全心质量指数(HWI),放射免疫法技术检测心肌组织和血清TNF-α和IL-1β含量,研究电针内关穴对BW、HW、LVW、LVWI、HWI、TNF-α和IL-1β的影响,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比较,HW、LVW、LVWI、HWI、TNF-α、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1),电针组大鼠HW、LVW、LVWI、HWI、TNF-α、IL-1β较模型组下降(P0.05)。结论:电针内关穴可以有效防治心肌肥厚,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TNF-a、IL-1β等炎性因子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氨基葡萄糖胶囊配合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固定义齿修复期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8例固定义齿修复期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最大开口度及最大前伸运动、侧方运动的幅度、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的变化,检测2组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囊内关节液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并评估2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2%(31/34),对照组为73.5(25/3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DI)、肌肉压痛指数(PI)、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及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最大开口度及最大前伸运动、侧方运动的幅度和关节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中文版)中功能限制、社交障碍、心理不适、生理性疼痛、生理障碍、心理障碍、残障评分和总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单项评分和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氨基葡萄糖胶囊配合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固定义齿修复期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纯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不仅可缓解疼痛,改善颞下颌关节功能,还能提高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炎性因子水平、促进软骨细胞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含量的影响,探讨电针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取8只做为正常组,其余大鼠采用鸡Ⅱ型胶原和弗氏不完全佐剂制备RA模型。造模成功后,选取其中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泼尼松组和电针组,每组8只。电针组每日针刺大鼠双侧"足三里"和"昆仑"穴,30min/次,连续治疗10d。泼尼松组每日灌胃醋酸泼尼松龙0.1mL/10g。分别在造模前后和治疗结束后测量大鼠左踝关节直径,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的TNF-α、IL-1β和ICAM-1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踝直径和血清TNF-α、IL-1β和ICAM-1的含量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经电针和泼尼松治疗后的大鼠踝直径和血清TNF-α、IL-1β和ICAM-1的含量均降低(P0.05);电针组与泼尼松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对RA大鼠具有治疗作用,有效减少血清TNF-α、IL-1β和ICAM-1的分泌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张剑勇  王辉  谢静静  肖敏  李丹 《新中医》2016,48(12):201-203
目的:观察痛风泰颗粒对急性痛风大鼠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探讨痛风泰颗粒治疗痛风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痛风泰颗粒组、戴芬组,除空白组外,其他三组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理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药物干预7天,观察各组实验大鼠造模前后关节肤色、肤温、肿胀等情况,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大鼠右内踝关节液中的IL-1、IL-6的含量和血清中TNF-α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L-1、IL-6、TNF-α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提示急性痛风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痛风泰颗粒组和戴芬组IL-1、IL-6、TNF-α的含量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泰颗粒组与戴芬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痛风泰颗粒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IL-1、IL-6、TNF-α的释放来治疗痛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肌营养不良大鼠抗炎免疫的调节作用,探讨电针在COPD康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单纯电针组、单纯运动组、电针加运动组,每组8只。使用单纯熏烟法建立COPD肌营养不良模型。对单纯电针组及电针加运动组大鼠电针"膻中""气海""中脘"10min,对单纯运动组及电针加运动组大鼠进行被动有氧训练10min,均隔日治疗1次,共20次。观察大鼠体质量变化,测定大鼠肺功能。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及炎性细胞计数,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IL-6含量的变化。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大鼠体质量均小于空白组体质量的90%,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单纯电针组比较,单纯运动组和电针加运动组体质量上升(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吸气阻力(RI)、功能残气量(FRC)及血清TNF-α、IL-6、IL-1β含量明显升高(P0.01),肺动态顺应性(Cdyn)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RI、FRC及血清TNF-α、IL-6、IL-1β含量明显下降(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单纯电针组、电针加运动组的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电针疗法对于COPD肌营养不良大鼠抗炎免疫方面有明显疗效,可通过改善COPD大鼠肺组织炎性反应状况,直接提升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20.
《陕西中医》2015,(8):1087-1088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膏对急性足肿胀大鼠血清内IL-1β、TNF-α浓度的变化的影响,探讨该药的消肿抗炎效果。方法:将64只SD大鼠按体重分层,用随机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消肿止痛膏组、扶他林乳膏组;各组大鼠于右下肢给予相应处理,消肿止痛膏组给予涂擦消肿止痛膏,扶他林乳膏组涂扶他林乳膏,模型组涂凡士林赋形剂,空白组不做处理;每组大鼠右后足垫部注入1%角叉菜胶浆0.1mL致炎,空白组除外;于致炎后3h,8h各组随机抽取8只大鼠取血清检测其中IL-1β、TNF-α含量。结果:模型组、消肿止痛膏组、扶他林乳膏组IL-1β、TNF-α含量在致炎后各时段均高于空白组(P0.05),消肿止痛膏组、扶他林乳膏组、空白组IL-1β、TNF-α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消肿止痛膏组较扶他林乳膏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消肿止痛膏通过调节大鼠角叉菜胶足肿胀血清内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水平,效果相当于扶他林乳膏,可以抑制急性炎症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