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目前全球处于老龄化人口飞速增长阶段,心脏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急剧增加。线粒体功能障碍既是衰老的标志,也可能是引起衰老的起始原因。文章就心脏衰老过程中线粒体障碍的作用及机制,以及靶向线粒体相关途径延缓心脏衰老的最新进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张玉芹 《吉林医学》2011,32(26):5579-5580
<正>健康长寿是人类美好的愿望,但是老龄化和衰老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出现,在一定的条件下"则会发病"。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年龄的增加,生理功能逐渐减退,在此基础上发生脑血管疾病。由于脑血管疾病本身的  相似文献   

3.
年龄相关肝病是成年人群中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呈指数级增长的一系列肝脏相关疾病。肝脏细胞异质性是指年龄相关肝病患者体内的多种肝脏细胞的衰老表现形式不同,具体表现为蛋白质、生物标志物表达水平及细胞功能等方面的差异。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到来,慢性肝病发病率增加,肝脏细胞衰老在多种慢性肝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靶向消除衰老肝脏细胞或抑制衰老相关分泌表型可显著改善相关疾病。现对近年来肝脏细胞衰老及相关疾病联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衰老是指随着年龄增长而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和解剖学方面的变化,亦是人体对内外环境适应能力逐渐减退的表现,是生物体在其生命后期阶段所出现的进行性、全身性、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循序渐进的退化过程,是生命过程的必然规律。目前有关衰老的学说很多,包括自由基学说、遗传程序学说、差错灾难学说、交联学说、脂褐素累积学说、内分泌功能减退学  相似文献   

5.
储睿  朱刚艳  周兴宇 《医学研究杂志》2018,47(7):187-190,58
年龄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增加。鉴于此,研究衰老诱发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机制,对于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从衰老对心脏的结构、心肌细胞、细胞外微环境和心脏功能4个方面的影响进行阐述,为干预或逆转心脏衰老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基因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发现越来越多的疾病发病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关,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探索基因突变的分子生物学致病机制,利用基因、细胞生物治疗工具,为疾病的靶向治疗开辟了新途径。钠离子通道病是一类与钠离子通道功能障碍相关的疾病,基因突变水平的致病机制在近几年得到深入研究,许多不明原因的致死性心律失常包括Brugada综合征、长QT综合征、孤立型心房颤动、室性心律失常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均发现与编码心脏钠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相关,了解人类心脏钠离子通道基因突变与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进展可为心律失常的治疗带来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7.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种保护性结构,在维持染色体末端稳定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端粒被认为是细胞衰老的生物钟。研究证明端粒的长度随着人体的衰老呈进行性缩短。近年来,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端粒的长度与人的寿命呈负相关。越来越多的相关研究发现,端粒的长度与许多衰老相关的疾病密切相关。原发性高血压(esential hypertension,EH)、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oronary atherosclerosis,CA)、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和脑卒中(stroke)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都伴有端粒长度的改变。影响端粒长度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其中有关端粒长度和非遗传因素的关系还不确定。另外,端粒是否可以作为衰老及其相关疾病的预测因子还没有定论。本文现就端粒在人类疾病中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抗衰老药物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治病死是生命过程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们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衰老与免疫功能减退有一定的关系。虽然衰老不能人为地转移,但人们都希望延缓生理性的衰老,防止病理性的衰老,达到健康长寿。所以预防中老年免疫功能的衰退,纠正中老年免疫功能失调,是预防老年病的发生,达到健康长寿的必要条件。在老年过程中,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的生理适应力进行性降低,以及免疫功能降低,这就对各种致病因素易伤性增加,容易发生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绝大多数老年人死因都是由疾病所致,无病而终的老年人只占0.2%~2%。l微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人类对与衰老相关疾病的重视,人类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老龄化,与衰老相关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筛选与长寿有关的易感基因,是探讨长寿机制的有效研究方法,也是近年来长寿遗传机制研究的热点。线粒体是细胞内能量产生的主要场所,因此,线粒体异常将会影响大脑和心脏等持续高度度耗能脏器的功能。本文就线粒体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本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正常人各年龄组及心脏病患的左室舒张功能参数.结果表明:正常人年龄与左室舒张功能参数相关性良好,左室舒张功能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退,但年龄与疾病状态下的左室舒张功能参数不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提高心脏肿瘤外科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14年9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40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家族史、心脏功能、以及肿瘤大小、生长分布、病理类型等,并将上述资料与患者手术效果、预后及转归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肿瘤的病理类型、瘤体大小、术前心功能对手术疗效有显著影响,罹患良性黏液瘤、肿瘤体积<100 cm3、术前心功能较好的患者更易获得治愈,而罹患恶性肿瘤、肿瘤体积≥300 cm3、术前心功能较差的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较高;对预后的影响方面,年龄较小、既往无心血管病史、罹患良性黏液瘤、术前及术后心功能较好的患者术后生存期较年长、罹患恶性肿瘤、心功能较差的患者术后生存期明显延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瘤体大小、术前心功能与临床疗效呈正相关,既往心血管病史和术后心功能分级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结论  良性肿瘤、较小的肿瘤体积以及较好的术前心功能可明显提高手术治愈率,减少死亡率;而术后心功能良好、无既往心血管病史的患者生存期较长。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发生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炎症因子、内皮功能的损伤与冠心病发生尤为密切,就中药对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分析旨在探讨更好地防治冠心病。  相似文献   

13.
老年住院患者的肾功能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琦  仝霖  刘立 《河北医学》2010,16(1):47-50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病人肾功能状况及特点,分析肾功能下降的影响因素。方法:以简化的MDRD公式计算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FR,eGFR)的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在我院内科系统的464例≥60岁住院患者肾功能进行评估,分析肾功能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①本组患者有肾脏基础疾病患病率为10.6%,高血压60.8%,糖尿病22.4%,冠心病64.5%,脑血管意外47.8%,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5.3%。②肾功能中、重度受损疾病谱eGFR〈60ml/min.1.73m2中,其合并症占前三位为:冠心病为103例(72.7%);高血压为96例(67.1%);糖尿病36例(25.2%)。③病因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尿酸、高血压、冠心病是肾功能中、重度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住院病人中肾功能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年龄、尿酸、高血压、冠心病是肾功能中、重度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军人与非军人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危险因素及流行病学特征,评价增龄、职业差异与CHD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军人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221例,非军人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1 060例,按军人和非军人及年龄分组,进行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军人和非军人冠心病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病变危险因素,累及血管支数、病变部位、Gensini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军人和非军人中随着年龄增长,Gensini总积分逐渐增加,非军人70~岁年龄段Gensini总积分与军人80~岁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增龄,冠脉病变程度逐渐加重。在相同危险因素、相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非军人比军人年龄提前10岁左右,提示除传统危险因素外,社会生活环境、不同职业水平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正>With the arrival of the era of global population aging,we strive for healthy aging and a healthy senior life rattier than simple prolongation of the physical age.For the past 50 years,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 have been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death among the elderly people globally.In China,there has been an exponential increase in the incidence of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in the elderly population.Atherosclerosis is the pathological change in th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troke,and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Despite the significant benefit demonstrated,control of classic risk factors alone,such as lifestyle change or drug therapy, was shown to have limitations i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Vascular aging has been shown to be an important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CVD events.Interventions targeting vascular aging have emerged as a new paradigm in conjunction with control of risk factors for the prevention of CVD.Vascular aging and atherosclerosis are two distinct pathological changes and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clinically.Recent research with Chinese medicine(CM) has shown encouraging observations,linking the clinical benefit of delaying vascular aging and treating atherosclerosis.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great potential of CM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VD.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治疗老年冠心痛伴有抑郁障碍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伴有抑郁障碍的老年冠心痛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在常规心脏药物治疗基础之上加用西酞普兰20mg口服,1次/d.治疗12周;对照组只给以常规心脏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心肌缺血明显改善,一般症状的改变和心电图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西酞普兰对老年冠心痛伴抑郁障碍的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eart failure and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ere studied in a prospective clinico-pathological series of 171 cases. Multiple logistic analyses allowed the contributions of multiple factors to be assessed simultaneously. Senile cardiac amyloidosis,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heart failure and had additive effects. Senile cardiac amyloidosis,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mitral valve ballooning and higher age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but their additive effects were modified by significant interactions between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and mitral valve ballooning (whose effects were multiplicative) and senile cardiac amyloidosis and age (the age effect being confined to those without amyloidosis).  相似文献   

18.
41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鸿 《四川医学》2010,31(7):907-908
目的探讨和分析妊娠合并心脏病对母儿的影响及其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41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功能Ⅰ~Ⅱ级患者26例(63.4%),平均孕周(38.82±1.26)周。心功能Ⅲ~Ⅳ级15例(37.6%),平均孕周(34.34±2.71)周。心功能Ⅲ~Ⅳ级患者与心功能Ⅰ~Ⅱ级患者比较,孕周、早产率、剖宫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何时分娩、选择何种方式妊娠分娩主要依赖于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和产科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发生率、瓣膜功能以及合并其他疾病的情况。方法分析笔者医院内科就诊的老年患者1160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具有年龄相关性,75岁以上的发生率高达47.1%,主要表现为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的增厚、钙化,可伴有瓣膜关闭不全或狭窄;高血压、冠心病发生瓣膜钙化的概率高于正常人。结论冠心病和高血压较易合并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75岁以上的患者更易发生瓣膜钙化及瓣膜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20.
金俏  胡涛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0):124-125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患者脑白质疏松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84例连续住院的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通过CT扫描确定是否存在脑白质疏松症(LA),评价老年痴呆患者LA的发生率、严重程度、认知功能及相关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84例AD患者中48例检查证实合并LA,Logistic回归显示性别、年龄、高血压、冠心病、颈动脉狭窄是老年痴呆伴LA的危险因素,且认知功能下降更明显,AD伴LA的严重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r=1.084,P〈0.05)。结论女性、高龄、高血压、冠心病和颈动脉狭窄是AD患者LA的主要危险因素,LA的发生加重AD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