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分析高血压及其合并糖尿病/糖耐量减低动脉硬化评价及与中医证型相关性。方法测定36例高血压患者,3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DM)/糖耐量减低(IGT)患者及30例对照组的24 h血压、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空腹血糖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中医分型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DM/IGT组的AAS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SI在心血管疾病与卒中疾病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ASI与年龄、血压、血糖、胆固醇、24 h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血压均呈正相关(P<0.05),与24 h平均舒张压呈负相关(P<0.05)。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依次为瘀血型>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肝火亢盛型;各型与对照组比较,瘀血型AA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糖耐量减低患者动脉硬化程度高于高血压患者及对照组。AASI在中医辨证分型上与瘀血型关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临床中医证候要素及证型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专人通过问卷采集186例患者临床资料,应用SPSS13.0软件数据库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医症状分布居前10位的依次是:胸闷气短、神疲乏力、胸痛、心悸、头晕、失眠多梦、心烦、潮热盗汗、口干欲饮、手足麻木;中医证素分布由多到少依次为气虚>血瘀>痰浊>阴虚>寒凝>气滞>血虚>阳虚;中医证型分布前3位依次为心血瘀阻型(30.65%)、痰阻心脉型(22.04%)、气阴两虚型(19.89%)。结论:冠心病的发病与气虚、血瘀、痰浊等证候要素相互夹杂有关,中医证型以心血瘀阻型和痰阻心脉型多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介入治疗对中医证型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术确诊冠心病并行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PTCA+STENT)治疗的患者30例,分析治疗前后症状及证型变化规律。[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心血瘀阻证、阴寒凝滞证减少,痰浊痹阻证未见明显改变,气阴两虚证、心肾阳虚证较前增多。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胸闷、胸痛等症明显减少,脘腹胀满、乏力等症未见明显改变。[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后患者"标实"与"本虚"偏重不同,但"本虚标实"的基本病机不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年龄、BMI指数、HCY、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并且提供数据支持。方法:运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200例,采集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中医证型、HCY等。采用频数、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性别、年龄、BMI指数、HCY水平、中医证型中患者的分布情况及特征。结果: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在不同的年龄段、BMI指数分级中分布有统计学差异,且HCY水平在各中医证型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其中气滞心胸证、心血瘀阻证、痰浊闭阻证3个证型患者分布较多,其HCY水平高于其他证型。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在不同年龄段、BMI分级中分布不同,HCY水平在各中医证型中分布不同,患者以60岁以上年龄段,BMI指数显示超重,中医辨证为气滞心胸证、心血瘀阻证、痰浊闭阻证者居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冠心病(CH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指导临床辨证施治,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1年10月至2003年10月300例CHD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医辨证分型资料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CHD兼气虚的分型合计为14.8%;兼阴虚的分型合计为25.35%;兼血瘀的分型合计为63.3%;兼痰浊的分型合计为50.3%。结论CHD的中医病机属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浊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眼底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1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及眼底动脉检查。根据AASI将患者分为A组(AASI≤0.55)、B组(AASI 0.56~0.67)、C组(AASI 0.68~0.79)和D组(AASI≥0.8)。比较4组之间眼底动脉硬化发病率。结果 4组眼底动脉硬化发病率D组〉C组〉B组〉A组(P均〈0.05);B组、C组Ⅰ级和Ⅱ级眼底动脉硬化发病率高于A组(P均〈0.05);D组Ⅲ级及Ⅳ级眼底动脉硬化发病率均高于其余3组(P均〈0.05)。结论在冠心病人群中,AASI与眼底动脉硬化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冠心病(CHD)中医证型分布特征研究,指导临床辨证施治,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260例CHD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医辨证分型资料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CHD兼气虚的分型合计为14.6%;兼阴虚的分型合计为27.3%;兼血瘀的分型合计为62.9%;兼痰浊的分型合计为50.4%.结论:CHD的中医病机属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浊为主.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病人血脂改变与中医证型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鹏  刘鹏  贺劲  徐伟建  毕力犬  王伟 《中医药研究》2010,(12):1428-1430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血脂改变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CAG),观察冠心病病人血脂改变情况与中医证型、CAG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等脂代谢异常指标在痰、瘀证中有不同程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则相反,在痰、瘀证中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痰瘀相兼证与非痰非瘀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G、LDL及载脂蛋白(a)[Lp(a)]的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增高,且重度狭窄与轻度狭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HDL水平随冠状动脉狭窄的加重而降低,重度狭窄与轻度狭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病人TC、TG逐渐升高,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L逐渐升高,多支病变与单支病变、双支病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HDL逐渐降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变支数之间L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病人血脂改变与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患者与血脂及脂蛋白水平的关系在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20例确诊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气虚血瘀38例、气滞血瘀19例、痰浊瘀阻28例、痰浊血瘀35例。对TG、TC、HDL-C、LDL-C、APO-A1、APO-B、LPA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血脂及脂蛋白水平在不同中医辨证分型冠心病患者中的差异。结果:痰浊瘀阻、痰浊血瘀组TC、LDL-C、APO-A1水平方面明显高于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组(P 0. 05);与其他3类证型比较,痰浊血瘀组的TG水平上升最为显著,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 0. 05)。结论:由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脂蛋白水平与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发现痰浊与血脂及脂蛋白异常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有助于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的辨别,也可作为判断冠心病病情发展的一个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与中医证型关系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邢海燕 《江苏中医》1997,18(10):47-48
  相似文献   

12.
动脉硬化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其发生发展与血管内皮受损、脂类产物凝聚、纤维粥样板块形成密不可分,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病理基础。近年来,中医药对于动脉硬化的治疗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势必成为今后治疗动脉硬化的主要方向。动脉硬化主要归属于"心脉病",依据临床出现的不同症状又可将其归于"头痛""中风""脉痹""脉积""胸痹""脱疽"等不同范畴,故病因病机复杂多样,本研究从动脉硬化的中医病因病机入手,进行归纳总结:动脉硬化之病因主要涉及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外邪侵袭、毒邪致病、体质与劳逸五个因素,动脉硬化的病机复杂,总属本虚标实之证,不同原因引起络脉不通而发病,一般认为本病以脏腑气血阴阳不足为本,痰、血瘀、毒邪等有形实邪为标,共同致病,其中瘀血与痰浊始终贯穿于动脉硬化的成形过程中。其成病的关键在于血脉痹阻,经络不通,加之痰瘀附着阻滞,脉道不荣,日趋狭窄。治疗当根据病因病机而审因辨治,总结了临床中不同类型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动脉硬化的规律:辨证施治之用药规律、专方专用之治疗规律、中成药之应用规律、中西医结合联合应用的治疗规律。研究内容均围绕中医药的治疗动脉硬化展开综述,以期为动脉硬化的临床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文献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寻求辩证防治冠心病的客观化指标。方法选取我科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252例冠心病患者,术前填写"冠心病调查表"及行各项化验检查,对比分析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冠心病患者在中医证型上阴寒凝滞型23例(9.1%)、痰浊闭阻型59例(23.4%)、气滞血瘀型63例(25.0%)、心肾阴虚型36例(14.3%)、气阴两虚型34例(13.5%)、阳气虚衰型37例(14.7%)。冠状动脉1支病变者64例(25.4%),2支病变者83例(32.9%),3支病变者105例(41.7%);冠状动脉轻度狭窄者63例(25.0%),中度狭窄者76例(30.2%),重度狭窄者48例(19.0%),完全闭塞者65例(25.8%)。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在中医证型上存在明显差异(P<0.01);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与中医证型存在负相关性(P<0.01)。结论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存在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中医证型与P-选择素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知  顼志兵  顾仁樾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595-1596
目的:研究P-选择素水平与冠心病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173例冠心病和31名健康对照者血浆P-选择素的水平,并对不同证型的冠心病患者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P-选择素水平显著增高(P<0.05),且心血瘀阻、痰阻心脉二型血浆P-选择素水平均高于心肾阴虚、气阴两虚二型(P<0.05)。提示:血浆P-选择素水平与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曹晋  黄文权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0):1673-1674
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缺血或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上者,男性多于女性.本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目前冠心病中医证型尚无统一标准,现将近年来冠心病中医证型的最新研究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6.
赵凤娟  黄伟刚  俞梅  何伟明 《新中医》2020,52(22):63-66
目的:探究参麦注射液对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患者心电图改变的影响情况。方法:将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的 271 例冠心病患者,按中医辨证理论,分为 4 个中医组:72 例心肾阴虚组,69 例痰浊痹阻组,56 例心血痹阻组,74 例气阴两虚组;随机选取同时期单纯采用西医治疗的 67 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 5 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校正最小 QT 间期(QTcmin)、校正最大 QT 间期 (QTcmax) 和校正 QT 间期离散度 (QTcd);校正最小 JT 间期 (JTcmin)、校正最大 JT 间期 (JTcmax) 和校正 JT间期离散度 (JTcd);房室传导阻滞例数;缺血型 T 波例数;ST 段异常例数;测量 V1 导联 P 波的负向波振幅及宽度的乘积(PTF-V1)≤-0.04 mm · s 的例数。结果:5 组治疗后,QTcmin、QTcmax 及 QTcd 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组相比对照组、心肾阴虚组、心血痹阻组和痰浊痹阻组降低;4 个中医组 QTcd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5 组治疗后,JTcmin、JTcmax 及 JTcd 指标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气阴两虚组相比对组、心肾阴虚组、心血痹阻组和痰浊痹阻组降低;4 个中医组 JTcd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 组治疗后,房室传导阻滞、PTF-V1≤-0.04 mm · s 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气阴两虚组低于对照组、心肾阴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以有效降低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心电图 QTcmin、QTcmax、QTcd、JTcmin、JTcmax 和 JTcd指标,降低房室传导阻滞和 PTF-V1≤-0.04 mm·s 的发生例数,对气阴两虚型改善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动脉硬化度指数baPWV值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以期为中西医结合的中医辨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收集的18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四组,统计出四种证型大动脉硬化指数baPWV的分布状况,进行组间比较和统计分析。并将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高血压病各中医证型的baPWV值均较正常对照组高,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baPWV值较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为高,其构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脉硬化指数baPWV是心脑血管病变及不良预后的强烈预测及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中医辨证分型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比了中西医结合治疗5年以上的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辨证,表明有65.62%证型稳定或趋向好转,有34.38%证型趋向恶化,提示年距、病程,心肌损害、并发病、阳虚程度、血瘀及血液高凝状态为影响因素。说明保护阳气及积极防治并发病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中医证型的现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与中医证型关系探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10028)邢海燕关键词冠心病心率变异性中医证型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如何预防因急性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以及严重的心律失常而引起的心源性猝死已成为冠心病Ⅱ级预防的重要课题。心率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