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近来认为细胞因子在滑膜的炎症细胞浸润和血管增生中起重要作用。在RA病程中常可观察到血小板计数的升高 ,并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1] 。而P 选择素是血小板活化的标志之一。本文拟观察RA患者外周血P 选择素水平 ,探讨P 选择素与血小板计数及RA疾病活动性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RA患者 4 4例 ,来自 2 0 0 0年 7月至 2 0 0 1年6月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 ,均符合 1987年ACR修订的RA分类标准。男性 10例 ,女性 34例 ,平均年龄 (4…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活化因子和P-选择素在脑梗死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活化因子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学过程。P-选择素是血小板活化的标志物,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文章对二者在脑梗死中的意义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冠脉)粥样斑块破裂诱发血栓形成.P-选择素作为选择素家族中的一个粘附分子,其介导的细胞间粘附在ACS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广泛重视.研究P-选择素及其介导的细胞粘附可进一步认识ACS的发病机制,为有效治疗ACS提供新思维、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不稳定型心绞痛(UA)病人血小板P-选择素的表达,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小板活化状态。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6年12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病人86例,所有病人均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组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50例。选取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住院病人1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病人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P-选择素的表达。结果各组病人血小板聚集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P-选择素阳性率SA组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UA组为5.37%±1.30%,显著高于SA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应给予充分的抗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选择素和血小板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勤  王恩  林敏华  颜小丹  张玉 《胃肠病学》2012,17(7):430-432
背景:研究发现凝血机制活化在炎症性肠病(IBD)的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选择素(CD62P)参与介导凝血和炎症反应时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与活化的血小板或内皮细胞的黏附。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标记物P.选择素以及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用于溃疡性结肠炎(UC)疾病活动度评估的价值。方法:纳入65例活动期UC患者、31例缓解期UC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P-选择素阳性率,血细胞分析仪测定PLT、MPV,分析三者与UC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UC患者外周血CD62P阳性率、PL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MPV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活动期UC患者三项指标的变化均较缓解期UC患者更为显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CD62P、PLT与UC活动度呈正相关(P〈0.05),MPV与UC活动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UC患者的机体处于高凝状态。P-选择素、PLT、MPV能反映UC疾病活动度,对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现象与血小板P-选择素(P-selec-tion,PS)表达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冠心病患者50例,测定干预前PS水平,阿司匹林100mg1次/晚干预2周,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筛选出AR及敏感(Aspirin Sensitive,AS)两组,测定干预后PS表达。结果 AR的发生率为18%,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和高血压是AR的独立危险因素。AR组患者服药后PS水平显著高于AS组。结论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和高血压是发生AR的独立危险因素。PS可作为检测AR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慢性心房颤动(房颤)病人血栓形成与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血小板活化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窦性心律及房颤病人血小板P-选择素、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表达,同时测定血浆NO、血栓素B2(TXB2)、6-keto-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a)含量,计算TXB2/6-keto-PGF1a.应用N-硝基-L-精氨酸甲基酯(N-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L-NAME)抑制一氧化氮合酶(NOS),流式细胞仪分析其对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及L-精氨酸(L-arginine,L-Arg)预处理后L-NAME对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结果房颤组血浆NO水平明显低于窦性心律组[(22.68±9.38)μmol/L对(31.25±14.91)μmol/L,P<0.05];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6.76±3.36)%对(4.86±2.09)%,P<0.05];血小板GPⅡb/Ⅲa表达明显增高P<0.05;血浆TXB2及TXB2/6-keto-PGF1a含量均显著增高(P<0.001).房颤血栓形成组与房颤无血栓组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差异无显著性[(7.77±2.90)%对(6.53±3.17)%,P>0.05].应用L-NAME抑制NOS后,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增加,L-Arg预处理可明显阻断这一效应.结论房颤引起的不规则心律能抑制NO合成,使血浆NO水平降低,这可能是房颤病人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增加,血栓形成的原因之一.NO及NO前体可能预防房颤病人的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8.
P-选择素与脑缺血性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缺血发生后,出现了缺血区域内白细胞浸润,组织水肿为标志的急性炎症反应。研究表明,粘附分子中P-选择素(P-Selectin)的表达和上调是炎症反应中白细胞(早期主要是中性粒细胞)粘附并穿越血管屏障的起始因素。P-选择素在脑缺血损伤病理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P-选择素与缺血性脑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选择素为黏附分子选择素家族的主要成员,是一种存在于血小板α颗粒和血管内皮细胞Weibel-Palade小体的颗粒膜蛋白。当内皮细胞或血小板受到刺激时,P-选择素迅速表达于细胞表面,在缺血性脑损伤、血栓形成和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P-选择素的生物学特性和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川崎病(KD)即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自身免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目前不具备典型川崎病诊断标准的川崎病,由于受累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故早期误诊率较高。现将我院1992年8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川崎病(典型和不典型)80例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该病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采用ELISA法检测了146例1型、2型、妊娠和其它类型糖尿病患者血浆SP-sel的含量.结果1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SP-sel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妊娠和其它类型糖尿病患者血浆SP-sel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P-sel水平与1型、2型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有一定关系,因此,可作为糖尿病的辅助诊断、疗效判断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3.
刘焕星  陈梅 《山东医药》2010,50(23):20-22
目的 探讨增龄对血小板参数及其活化指标的影响和意义.方法 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者400例,其中年龄25~44岁156例(成年组)、45~59岁144例(老年前组)、〉60岁(老年组)100例,均用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压积(PCT)水平,三组各随机选择3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选择素(CD62P)及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PAC-1)水平,对年龄与上述指标间相关性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随年龄增加PLT、PCT、PDW下降,MPV增大,CD62P、PAC-1增多;PLT与年龄呈明显负相关,MPV、PAC-1、CD62P与年龄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血小板参数及其活化指标均与年龄有明显相关性,此为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及诊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P-选择素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2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21例,正常对照30例,检测血小板膜P-选择素和血浆中可溶性P-选择素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膜P-选择素表达明显上调,以急性脑梗死为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溶性P-选择素明显升高,TIA患者升高不明显.结论 血小板膜P-选择素和血浆中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可作为评价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严重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通过观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置入前后血浆P-选择素的变化规律,探讨P-选择素与IABP相关血小板减少症发生与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安贞医院首次放置IABP辅助治疗患者40例。分别于其放置IABP前,放置IABP后12 h、24 h、48 h和72 h,抽取肘正中静脉血样,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测定血浆P-选择素的浓度。分析IABP放置72 h内血浆P-选择素浓度的变化趋势。根据围手术期期间IABP放置时段的不同,将样本分为3组,分别为术前放置组、术中放置组及术后放置组,分析不同时点放置IABP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结果:对40例患者进行的临床试验研究显示,IABP放置前后血浆P-选择素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浆中P-选择素的浓度在IABP放置后即开始升高,并于放置后48 h达到峰值,其后开始逐步下降。术前放置IABP、术中放置IABP和术后放置IABP,组间血浆P-选择素的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ABP置入后血浆P-选择素浓度表达升高,血小板活化程度增强,血小板破坏消耗增多,导致血小板计数减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 选择素 (CD62P)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改变及其用奥扎格雷钠治疗后的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 2 5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血小板表面P 选择素阳性表达率 ,将病例组分为奥扎格雷钠组与非奥扎格雷钠组 ,治疗前后测P 选择素作对比观察。 3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入院后测外周血P 选择素并与健康对照组作对比。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表面P 选择素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 ;用奥扎格雷钠治疗后的外周血血小板表面P 选择素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非奥扎格雷钠组(P <0 .0 1 ) ;奥扎格雷钠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小板活化因子P 选择素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 (P <0 .0 5) ;急性脑出血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表面P 选择素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0 1 ) ;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与单纯脑梗死患者外周血P 选择素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P >0 .0 5)。结论 血小板活化在急性出血及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CD62P)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了解血小板活化百分率与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运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的表达量,运用Clause血凝法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①病例组血小板CD62P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血小板CD62P表达量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在高血压2级、3级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高血压1级(P<0.05)。③高血压高危、极高危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低危组及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高于中危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26)。中危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血小板CD62P表达量在高血压高危组、中危组明显高于低危组和对照组(P<0.01),且高危组高于中危组(P<0.05)。⑤CD62P与收缩压(r=0.59,P<0.01)、舒张压(r=0.43,P<0.01)有正相关关系。结论高血压患者特别是高血压高危、极高危组较正常健康人血小板CD62P的活化百分率明显增高,且CD62P的活化百分率和血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患者血小板活化和功能变化与疾病活动性关系.方法 检测并分析2007年1月-2008年5月住院UC患者51例和CD患者24例以及18名体检(对照)者的血小板数量、活化率(P-选择素)以及在二磷酸腺苷、花生四稀酸和肾上腺素致聚剂作用下各组的血小板聚集力.结果 UC和CD中、重度活动组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02.8±162.7)、(331.0±60.1)和(346.6±97.7)×109/L比(222.9±50.8)×109/L,P<0.05)];表达P-选择素的血小板活化率在UC组为(15.1%±9.2%),CD组为(18.6%±9.8%),均高于对照组(9.1%±3.7%,P<0.05).UC和CD组的血小板聚集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UC和CD患者血小板功能表达异常,甚至部分缓解期患者仍存在血液高凝状态,表明血小板在疾病发生、发展中可能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P-选择素是主要表达于血小板和内皮细胞上的黏附分子,sP-选择素是其可溶性状态,通过与配体的结合,引起血小板、内皮细胞和白细胞的相互连接和生理功能的改变.近年来众多学者从对P-选择素的基本分子结构、生理功能和临床上与多种疾病的相关性等方面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与突破.文章就sP-选择素研究进展和临床上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马丽芬 《心脏杂志》2009,21(1):116-116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多发生于婴幼儿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特异性损害是冠状动脉.本文对3年来我院临床诊断川崎病病例的超声心动图改变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为提高临床对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