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胰腺内分泌肿瘤P16、cyclinD1和PCNA蛋白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①目的 探讨胰腺内分泌肿瘤 (PET)组织P1 6、cyclinD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②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 ,检测P1 6、cyclinD1和PCNA蛋白在 32例PET和 1 5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③结果 P1 6蛋白在PET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2 8.1 % ,在正常胰腺中为 86 .7% ,二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χ2 =1 4 .0 6 ,P <0 .0 1 )。cyclinD1蛋白在PET中过表达率为 5 6 .3% ,而在正常胰腺未见过表达 ,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 =1 3.6 7,P <0 .0 1 ) ;cyclinD1过表达组PCNA标记指数 (PCNALI)明显高于cyclinD1低表达组 (t =5 .76 ,P <0 .0 1 )。恶性PET的PCNALI显著高于良性PET(t=5 .32 ,P <0 .0 1 )。P1 6和cyclinD1蛋白在PET中的表达呈负相关 (r =- 0 .6 2 ,P <0 .0 1 )。④结论 P1 6蛋白表达缺失与cyclinD1蛋白过度表达可能在PET的发生中发挥协同作用 ,PCNA的高表达与cyclinD1过度表达可能与PET的恶性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P16、cyclinD1、P5 3、mdm2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 (TCC)尿脱落细胞中的表达 ,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2 1例膀胱TCC尿脱落细胞及组织中P16、cyclinD1、P5 3、mdm2蛋白的表达。结果 :膀胱TCC尿脱落细胞中 ,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71.4 % (15 / 2 1) ;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2 8.6 % (6 / 2 1) ;P5 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33.3% (7/ 2 1) ;mdm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2 3.8% (5 / 2 1)。对照组P16蛋白表达均为阳性 ,cyclinD1、P5 3、mdm2蛋白表达均为阴性。P16、cyclinD1、P5 3、mdm2基因在尿脱落细胞中异常表达均与相应的组织中表达相吻合。多基因蛋白联合表达肿瘤检出率为 81% (17/ 2 1) ,常规尿细胞学检查肿瘤检出率为19.1% (4/ 2 1)。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18.0 8,P <0 .0 0 5 )。结论 :尿脱落细胞的P16、cyclinD1、P5 3、mdm2多基因蛋白联合检测可作为膀胱TCC诊断有意义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中Bcl- 2、MDM - 2和HPV - 16进行分析 ,以探讨食管癌发生原因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对正常食管上皮、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中Bcl - 2、MDM - 2蛋白的表达和HPV - 16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9例正常食管鳞状上皮中有 1例Bcl- 2染色阳性 (11 11% ) ,MDM - 2和HPV - 16全部阴性 ;39例食管癌中Bcl- 2、MDM - 2、HPV - 16染色分别有 33例 (84 6 1% )、2 5例 (6 4 10 % )和 13例 (33 33% )染色阳性 ;31例非典型增生中Bcl - 2、MDM - 2、HPV - 16染色分别有 7例 (2 2 5 8% )、11例 (35 4 8% )和 3例 (9 6 8% )染色阳性。三项指标在三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食管癌HPV - 16阳性 (33 33% )与非典型增生 (9 6 8% )有显著性差异 (χ2 =4 14 ,P <0 0 5 ) ;食管癌MDM - 2与Bcl- 2染色阳性率间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χ2 =7 6 89,P <0 0 1)。结论 :食管癌常伴有HPV - 16感染 ,食管癌的发生与Bcl- 2和MDM - 2基因异常表达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P-gp和GST-π在胆囊癌中的表达与化疗耐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检测胆囊癌组织中P -糖蛋白 (P - gp)和胎盘型谷胱苷肽S转移酶(GST -π)的表达状况 ,揭示胆囊癌对化疗不敏感的内在机制。方法  38例胆囊癌组织石蜡标本 ,12例结石性胆囊炎组织石蜡标本分别进行生物素蛋白链菌素 -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按照既定的阳性标准判定染色结果。结果 P - gp和GST -π在胆囊癌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78.9%和 6 5 .7% ,而在胆囊良性疾病中两者阳性率分别为 2 5 %和 16 .6 % ,两者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P - gp、GST -π在胆囊癌中的高表达是造成胆囊癌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Survivin基因在女性乳腺癌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89例女性乳腺癌标本Survivin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Survivin在正常乳腺组织中不表达,89例女性乳腺癌中Survivin表达阳性率74 .2 % ,16例乳腺囊性增生中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4 7. 8% ,女性乳腺癌Survivin基因蛋白阳性表达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P <0 . 0 5 )。女性乳腺癌Survivin基因蛋白阳性表达与病理类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 . 0 5 )。女性乳腺癌Survivin基因蛋白阳性表达与TNM分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 . 0 5 )。结论 Survivin基因对女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 探讨有丝分裂抑制因子 (P5 7Kip2 )、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蛋白表达与乳癌预后的关系。②方法 以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138例乳癌组织P5 7Kip2 和PCNA蛋白的表达水平。③结果 在 138例乳癌组织中P5 7Kip2 蛋白阳性 5 5例 (39.86 % ) ,其中低表达 39例 (70 .91% ) ,高表达 16例 (2 9.0 9% )。PCNA低指数表达 6 3例 (45 .6 5 % ) ,PCNA高指数表达 75例 (5 4 .35 % )。P5 7Kip2 蛋白的表达与乳癌组织腺管形成、细胞核多形性、核分裂象计数和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 (χ2 =5 .11~ 11.0 1,P <0 .0 1) ;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P5 7Kip2 蛋白高表达组生存期长于低表达组 (χ2 =6 .93,P <0 .0 1) ,PCNA高指数表达组生存期短于低指数表达组 (χ2 =5 .13,P <0 .0 5 ) ;P5 7Kip2 阳性并PCNA低指数表达组、P5 7Kip2 阳性并PCNA高指数表达组、P5 7Kip2 阴性并PCNA低指数表达组和P5 7Kip2 阴性并PCNA高指数表达组生存期依次缩短 (χ2 =7.32 ,P <0 .0 1)。④结论 P5 7Kip2 和PCNA的联合检测有利于更准确地判断细胞增殖活性和预后 ;P5 7Kip2 在乳癌中的不同表达水平可能与不同的调控方向有关。  相似文献   

7.
环氧合酶-2基因在原发性胆囊癌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环氧合酶 - 2基因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探讨环氧合酶与原发性胆囊癌发生与发展的关系 ,为原发性胆囊癌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 39例原发性胆囊癌、11例胆囊腺瘤和 16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环氧合酶 - 2蛋白的表达情况 ,并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环氧合酶 - 2在原发性胆囊癌、胆囊腺瘤和慢性胆囊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2 % (32 / 39)、36 %(4 / 11)和 2 5 % (4 / 16 ) ,其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环氧合酶 - 2的表达在Nevin分期晚期病例比早期高 (P <0 .0 5 ) ,有转移者明显高于无转移者 (P <0 .0 5 )。结论 :环氧合酶 - 2在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为诱导性表达 ,其表达上调与原发性胆囊癌的形成关系密切 ,并与肿瘤Nevin分期及是否有转移相关 ,提示环氧合酶 - 2在原发性胆囊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E-cadherin和P16基因蛋白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E 钙粘蛋白 (ED)和P16基因蛋白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5 8例胆囊腺癌、2 0例胆囊腺瘤和 2 0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ED和P16基因蛋白表达。结果 在胆囊癌中ED和P16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4 4 .8%和 37.9% ,均明显低于胆囊腺瘤和慢性胆囊炎 (P <0 .0 5 )。ED和P16表达与胆囊癌的分化程度、浆膜浸润和转移相关 (P <0 .0 5 )。结论 检测ED和P16基因蛋白表达可作为评估胆囊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细胞性肝癌 (HCC)中抑癌基因P16 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4 5例HCC及癌旁肝组织中P16 蛋白及PCNA。结果 :①P16 蛋白及PCNA在H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明显低于、高于癌旁肝组织 (P <0 .0 5)。②高分化、中分化HCC中P16 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分化HCC(P <0 .0 5) ;高分化HCC中PC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中分化及低分化HCC(P <0 .0 5)。③P16 蛋白与PCNA在未转移组H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明显高于、低于转移组HCC(P <0 .0 5)。④临床Ⅰ期与Ⅲ期HCC比较 ,P16 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及PCNA的阳性表达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⑤P16 蛋白及PCNA在HCC中的表达与肿瘤直径无关。⑥HCC中P16 蛋白与PCNA的表达间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 (r =-0 .57,P <0 .0 5)。结论 :P16 基因及PCNA的表达与HCC的增殖、分化、转移状态及临床分期有关 ,且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 ,其表达状况可以作为判断HCC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0.
肺癌组织中KDR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②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icTureTM PV90 0 0法 ,测定 75例肺癌标本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的表达。③结果KDR在肿瘤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间质纤维母细胞 ,差异有显著性 (χ2 =5 .88,P <0 .0 5 )。肿瘤细胞及纤维母细胞中KDR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及不同病理类型、不同病理分级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χ2 =0 .6 6 8~3.2 34,P >0 .0 5 ;P =0 .786 )。KDR在不同大小的肿瘤组间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差别有显著性 (χ2 =7.2 88,P <0 .0 5 ) ,而在纤维母细胞中的差别无显著性 (χ2 =2 .5 5 8,P >0 .0 5 )。淋巴结有转移组的肿瘤细胞及纤维母细胞中KDR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转移组 ,差异有显著性 (χ2 =9.316、8.833,P <0 .0 5 )。不同术后生存期组中 ,KDR的表达在肿瘤细胞及纤维母细胞中均有极显著差别 (χ2 =16 .19、19.19,P <0 .0 0 1)。④结论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肺癌组织中KDR的表达 ,可为肺癌的预后评估及治疗提供较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