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急性心肌梗塞(AMI)时,梗塞部位心电图呈ST段拾高常伴对应导联ST段压低。长期以来,认为这是梗塞部位ST段抬高的反映。而晚近研究发现,其具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AMI时对应性ST段压低的标准及发生率 AMI时对应性ST段压低是指下壁心肌梗塞时胸前、aVL导联出现ST段压低;前壁心肌梗塞时Ⅱ、Ⅲ、aVF导联出现ST段压低。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如伴有2个下壁导联  相似文献   

2.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下壁AMI)时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意义。方法:对61例下壁AMI患者(甲组37例,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乙组24例,不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心电图及发病3个月内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分析。结果:①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狭窄≥70%)支数在2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心功能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壁AMI时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的压低与心功能不全有关,而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3.
多项研究认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出现的胸前导联ST段压低可能是下壁导联ST段抬高的对应性改变,也可能为前壁心肌缺血和左冠状动脉病变所致。本组资料分析了我院5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临床资料,探讨胸前导联ST段压低与冠脉病变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下壁急性心肌梗塞(AMI)在其早期阶段通常伴有胸前导联的ST段压低。这种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最近成为研究的课题,因为这种对应性ST段压低表明有附加前壁缺血的可能性。此外,有人指出这种ST段压低是左前降(LAD)冠脉病变的指征。本研究评估下壁AMI病人LAD病变频率与胸前ST压  相似文献   

5.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估价急性下壁心肌梗塞(AMI)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的意义,对61例下壁AMI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患者(其中35例行冠状动脉造影)与58例无胸前导联ST段压低患者(其中3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作对比分析。结果前者住院期左心衰竭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室壁运动异常更严重(P<0.05);血清CPK峰值更高(P<0.05);但两组患者左前降支(LAD)和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下壁AMI时并发胸前导联ST段压低预示心肌梗塞面积较大,易发生左心衰竭。但不是LAD和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部位呈“镜象“的心电图导联ST段改变的临床意义,回顾性分析166例首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心电图改变情况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发现,发生下壁急性心肌梗死时,伴有胸前导联V4-V6ST段压低者比不伴有ST段压低者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为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和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发生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时,伴有下壁导联ST段压低者较无ST改变者梗死相关动脉左前降支近端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但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左室射血分数和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提示下壁急性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V4-V6ST段压低者下壁心肌梗死范围可能较大,或合并存在左前降支和多支冠状动脉的病变,且并发症较多;前壁急性心肌梗死伴下壁导联ST段压低者可能多为左前降支近端病变,早期再灌注治疗将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塞(AMI)时对应性ST段压低是指下壁梗塞时前壁心电图导联(V_1~V_6、aVL)有ST段压低,或前壁梗塞时下壁导联(Ⅱ、Ⅲ、aVF)有ST段压低。若急性前壁梗塞伴两个以上下壁导联ST段压低≥0.1mm  相似文献   

8.
下壁ST段压低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电图下壁导联ST段压低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AMI)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评价 6 3例前壁AMI病人 ,选择病人就诊初始 4h心电图测量其ST水平。住院 1~ 2周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同位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结果对照分析 ;结果 ①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无显著差异 ,左心室造影下壁运动无明显减弱 ;②同位素心肌灌注显示下壁ST段压低组 86 2 1%无下壁心肌缺血表现 ;③下壁导联ST压低组V1 3 导联ST抬高的平均值明显高于不伴下壁导联ST压低组 ,ECG下壁ST段压低明显与V1 3 导联抬高有相关性 ,(r =- 0 5 2 ,P <0 0 5 )。结论 下壁导联ST段压低可能是前壁AMI时V1 3 导联ST抬高的镜影反映而不是下壁心肌缺血表现。  相似文献   

9.
胸前导联ST段压低范围和幅度在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胸前导联 ST段压低对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临床意义及探讨其可能发生机理。  方法 :回顾分析了 1992年~ 1997年期间首次住院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 183例。将患者分为 4组 :无胸前导联ST段压低组 ( 组 ,n=5 6 ) ;胸前导联 ST段 V1~ 3压低组 ( 组 ,n=31) ;胸前导联 ST段 V4~ 6 压低组 ( 组 ,n=2 3) ;胸前导联 ST段 V1~ 6 压低组 ( 组 ,n=73)。资料分析包括心电图、心肌酶谱、左心室和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肌梗塞的并发症和病死率。  结果 :胸前导联 ST段压低患者比无胸前导联 ST段压低患者存在较大梗塞范围 ,心肌梗塞并发症和住院病死率较高。广泛 ST段压低时更显著 ,其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分别为 45 .0 %、12 .3% (P<0 .0 5 )和 8.2 %(P<0 .0 1)。胸前导联 ST段广泛压低总和≥ 0 .8m V显示预后更差 ,住院病死率 9.4% ,同 ST段压低 <0 .2 m V比差异显著 (P<0 .0 5 )。 组和 组存在左前降支病变或合并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明显高于 组 ,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胸前导联 ST段压低分布范围和压低幅度对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后判断和危险分层有一定价值。可能提示心肌梗塞范围较大 ,或同时存在前降支病变和多支冠状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性治疗的广泛开展,心电图诊断也有了较大的改观。一、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时胸前导联ST段的改变 1.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时胸前导联ST段压低临床意义:胸前导联ST压低大约发生在50~70%的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中,最常见的导联是V_1、V_2和V_3;部分病侧也伴有Ⅰ导联和aVL导联ST段的下降。但是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患者在48~72小时间ST段恢复正常,只有16%的病侧ST段呈持续性压低。它的临  相似文献   

11.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胸导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随着心脏介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医生对心电图的改变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出现胸导ST段压低现象,临床引起高度重视。过去多数认为是心电图导联“镜像”变化,根据我们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下壁梗塞好转,胸前导联ST段压低部分未恢复到基线水平,其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及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8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进一步探讨胸前导联ST段压低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以及ST段压低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CAG)所见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87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按入院时18导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改变分为3组,ST段无变化组(47例),ST段抬高组(16例),ST段压低组(124例);所有患者均行CAG。结果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抬高时多为右冠状动脉(RCA)近段闭塞(14例,82.3%),尤其是伴圆锥支动脉闭塞,与RCA中远端闭塞(2例,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14例(73.7%)伴有右心功能不全和血流动力学障碍。下壁心肌梗死胸前导联ST段压低者可见于RCA、回旋支(LCX)闭塞及RCA、LCX闭塞与前降支(LAD)、对角支(D)病变的不同组合,其中LCX闭塞伴RCA病变者多表现为朐前ST V_4~V_6的压低,RCA闭塞伴LAD近端病变多有胸前ST V_1~V_6的压低,RCA伴D病变胸前ST V_1~V_3压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胸前导联ST段抬高表明为RCA近段或丌口闭塞且多伴右心室心肌梗死和心功能不全;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提示为多支病变,ST V_1~V_3压低多伴有对角支严重狭窄,STV_1~V_6压低多伴有前降支的严重狭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者胸前导联ST段改变与冠脉前降支(LAD)造影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对80例患者胸前导联ST段改变与LAD造影结果对比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平均55.3±8.9岁.结果 80例中伴胸前导联ST段下移组中90%有LAD病变,非ST段下移组中仅16.7%有LAD病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下壁AMI者中,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下移是LAD病变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冠状动脉成形术患者作为暂时性心肌缺血的人体模型,以评价“对应性”ST 段压低和 T 波改变的心电图特点及其意义。在20例患者(其中19例为单支血管病变)冠脉成形术前及术中连续记录12导联心电图。在14例左前降支阻塞的患者中有12例Ⅰ、aVL 和至少2个胸前导联呈缺血性改变(T 波高尖和/或 ST 段抬高)。而且至少有2个下壁导联呈“对应性”改变(ST 段压低和/或 T 波倒置)。1例患者在 V_4—V_6导联出现 ST 段压低但不伴有下壁导联的心电图改变。而另1例患者唯一的心电图改变是下壁导联的 ST 段压低伴有 T 波的部分倒置。在6例右冠脉阻塞患者中有4例至少2个下壁导联呈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结合冠状动脉造影(CAG)探讨心电图作为判断左前降支病变位置的作用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 对75例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者,行CAG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彤术(PVI),并对其发病后胸导联变化最明显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CAG发现,左前降支近段病变者.其心电图具有相似的特征,即胸前导联sT段明显抬高。而下壁导联ST段压低;而左前降支远段病变者其下壁导联ST段无明显下移。同时近段病变者进行急诊PCI术的成功率高于远段病变者。结论 前壁AMI者,下壁寻联的变化可以预测左前降支闭塞的位置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7.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下壁导联ST段压低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心电图(ECG)下壁导联ST段压低的意义。方法:对59例前壁AMI病人(甲组29例伴下壁导联ST段压低、乙组30例不伴下壁导联ST段压低)的ECG及发病2个月内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同位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①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狭窄>50.00%)支数在两组间的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左心室造影两组均未见下壁运动明显减弱。②同位素心肌灌注显示甲组病人86.21%无下壁心肌缺血表现。③甲组ECGV1-3导联ST段抬高和的平均值明显高于乙组(P<0.05),ECG下壁导联ST段压低主要受V1-3导联ST段抬高程度的影响(r=-0.528,P<0.05)。结论:前壁AMI时ECG下壁导联ST段的压低可能是对前壁V1-3导联ST段抬高的镜影反映,而不提示伴有下壁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8.
发生前壁AMI时,心电图(ECG)的前壁(有时还有左室侧壁)导联呈现ST段抬高,而有些病人同时可见下壁导联ST段压低,其机制和临床意义尚不清楚。有人认为其压低程度与前壁缺血程度和近端左前降支(LAD)动脉闭塞有关,也有人认为系右或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狭窄引起的下壁缺血所致。  相似文献   

19.
aVR导联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通过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对比,研究aVR导联ST段改变的特征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相关动脉定位的意义。方法对比65例急性心肌梗死,其中右冠状动脉近段闭塞26例、右冠状动脉远段闭塞29例、左叫旋支(LCX)闭塞10例,分析在病人胸痛发作12h内的心电图变化。结果三组病人下壁导联的ST段抬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伴aVR导联ST段压低,提示右冠状动脉(RCA)闭塞,如不伴aVR导!联卯段膻低,则提示LCX闭塞,右冠状动脉近段闭寒,不影响胸前导联ST段,心电图指标阳性预测值96.7%;右冠状动脉远段闭塞则构成V1~V3导联ST段压低,阳性预测值83%;LCX闭塞虽不影响aVR导联卯段,但构成V1~V3导联ST段压低,阳性预测值87%。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早期除下壁导联ST段抬高外,是否合并aVR导联ST段压低,是区别RCA闭塞或LCX闭塞的关键指标。对预后和决定是否采取血管厦建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5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患者与50例不伴胸前导联ST段改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对照观察,探讨其预后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