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维持良好的红细胞的流变性,对于氧的运输、二氧化碳的排出、微循环的有效灌注、血液粘度以及整个血液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是致关重要的。反之,红细胞变形能力的降低和聚集性的异常升高,将会导致微循环障碍、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减慢、供血供氧不足、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交换障碍,进而影响人体能量的供给,降低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运动影响血液流变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运动可导致血液流变性的改变,从宏观和微观状态分析运动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资料来源:检索近30年内中国的体育期刊,检索内容为运动对血液流变性、运动对红细胞变形性、聚集性以及药物对血液流变性影响。资料选择:选择运动对宏观血液流变性、微观血液流变性影响以及药物对运动后血液流变性影响的相关献86篇。资料提炼:在86篇献资料中,删除内容不同程度重复的16篇,对70篇献进行分类整理,其中25篇作为参考献。资料综合:运动对血液流变性影响的研究已从过去的宏观流变转为微观流变,主要集中在红细胞变形性。急性运动可引起血液流变性的改变。这种改变主要表现为血容量、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变形性和聚集性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与运动强度、持续时间有很大关系。短时间大强度运动,红细胞数量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运动强度越大增加越明显。而血浆容量随运动时间的延长,将减少。短时间大强度运动和长时间力竭运动都易使红细胞变形性降低,聚集性增加。长期系统训练使血液流变性产生良好适应性变化,表现为:①血容量增加、红细胞数量和红细胞压积相对减少。②长期运动训练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动可导致血液流变性的改变,从宏观和微观状态分析运动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资料来源:检索近30年内中国的体育期刊,检索内容为运动对血液流变性、运动对红细胞变形性、聚集性以及药物对血液流变性影响。资料选择:选择运动对宏观血液流变性、微观血液流变性影响以及药物对运动后血液流变性影响的相关文献86篇。资料提炼:在86篇文献资料中,删除内容不同程度重复的16篇,对70篇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其中25篇作为参考文献。资料综合:运动对血液流变性影响的研究已从过去的宏观流变转为微观流变,主要集中在红细胞变形性。急性运动可引起血液流变性的改变。这种改变主要表现为血容量、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变形性和聚集性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与运动强度、持续时间有很大关系。短时间大强度运动,红细胞数量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运动强度越大增加越明显。而血浆容量随运动时间的延长,将减少。短时间大强度运动和长时间力竭运动都易使红细胞变形性降低,聚集性增加。长期系统训练使血液流变性产生良好适应性变化,表现为:①血容量增加、红细胞数量和红细胞压积相对减少。②长期运动训练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结论:一次急性运动使血容量减少、红细胞数量增多,同时红细胞的变形性降低、聚集性增加。  相似文献   

4.
5.
冻伤对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冻伤大鼠血液流变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指出:冻伤可使大鼠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升高,红细胞变形性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素E1对急性胰腺炎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对急性胰腺炎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国产前列腺素E1——前列地尔结合传统治疗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36例,设立传统治疗组对照共36例,检测两组血液流变性指标的变化。结果:前列腺素E1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结果显示PGE4,组用药后除纤维蛋白原外,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降低,用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的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前列腺素E1能有效改善症状,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7.
乳化葛根素对家兔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循环技术杂志》2004,8(5):291-292
  相似文献   

8.
9.
红细胞压积与运动持久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持久性能与最大氧摄取量有关,它的决定因素之一是血液中的氧容量。一般是借助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及红细胞压积(Ht)等指标来间接反映血容量的变化。因此,有报告指出在耐力训练中运输氧的红细胞与氧结合能使Hb增加,并且使持久性能增强。也有报指出,红细胞压.积是影响血液粘度最重要的因素,长时间运动使Ht过度增加,导致血液粘度也增大,会对氧运输产生阻碍,并且使持久性降低。本研究通过对小白鼠的实验,以及在接近正常值范围内使RBC、Ht、Hb略微增加来研究其对持久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蝎毒活性肽对兔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进一步揭示蝎毒活性肽的抗栓溶栓机制我们对蝎毒活性肽对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进行了观察,方法:压力变换法测定全血粘度(BV),血浆粘度(PV),激光衍射法测定红细胞变形指数,聚集指数(EDI,EAI)。结果:ASP2.5mg.kg^-1,SVAPs1.6,3.2mg.kg^-1 iv可明显降低PV<HCT<Fib,EAI,升高EAI,从而降低200s^-1和3s^-1BV。结论:SVAPs通过降低BV而改善兔血液变性可能是其抗栓溶栓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12.
直接测试红细胞流变性对老年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两种方法做比较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以及治愈后又复发时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变形指数的变化 ,确定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 分 3组 ,第 1组为实验组 ,确诊前未用过溶栓药和解聚药的初患者 ;第 2组为复发组 ,脑梗死治愈后近期头痛、头晕病情复发的病人 ;第 3组为正常对照组。均空腹抽血肝素抗凝 ,直接测试红细胞聚集指数 (Agg)和变形指数 (DEF) ,同时测试全血粘度高切值 (2 0 0s 1) ,低切值 (1s 1) ,常规法测试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 ,计算红细胞聚集指数(RE)和变形指数 (TK) ,实验组和复发组治疗后重复以上实验。结果 实验组和复发组直接测试的红细胞聚集指数 (Agg)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与治疗后相比 (P <0 .0 5)有显著差异。间接计算的红细胞聚集指数 (RE)和变形指数 (TK)P >0 .0 5,无显著差异。结论 红细胞聚集指数Agg增高 ,红细胞变形指数降低是脑梗塞发生和复发的危险因素 ,Agg和DEF随病情变化 ,RE和TK随血粘度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血液经白细胞滤器滤除血液白细胞后红细胞性能改变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选择42例入库合格血液,应用去白细胞过滤器去除白细胞,并于过滤前后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粘度、中切粘度、低切粘度、全血还原粘度)检测,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变形指数和刚性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游离Hb等红细胞相关参数的测定。结果 经白细胞滤器处理后,红细胞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变,血液粘度轻度下降。结论 用白细胞过滤器过滤去除血液中白细胞不会改变红细胞形态,去白细胞后血液粘度下降,血液质量不受影响,而不影响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4.
静滴灯盏花注射液对血液流变性及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观察静滴灯盏花注射液对血液流变性及血脂的影响,结果表明:灯 盏花注射液具有明显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及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等 作用(P<0.01或 P<0. 05),能改善血液的高粘凝聚状态和微循环,使用方便、安 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三七总甙对高血压病患者氧自由基及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患者MDA、SOD与红细胞变形性、聚集性的变化及三七总甙对其影响。方法 :将 6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的对照组和基础治疗加三七总甙治疗的观察组 ,检测治疗前后血清SOD、MDA含量及红细胞变形能聚集性的变化 ,并与健康人 2 0名对照。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SOD降低 ,MDA含量增高 ,红细胞变形能力减低 ,聚集性增高。应用三七总甙治疗后MDA显著降低 ,SOD明显升高 ,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加 ,聚集性降低 ,血压及临床症状改善。结论 :三七总甙具有明确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改善红细胞流变性的作用 ,对防治和延缓高血压合并症的发生有积极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其血液流变特性,无论宏观血液流变行为,还是微观流变特性均发生明显改变,血液流变特性异常程度更为显著。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组对3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其中男性为18例,女性为16例,年龄为38—52岁,平均年龄为45岁。 健康组27例健康体检者,其中男性为13例,女性为14例,年龄为35—50岁,平均年龄为43岁。1.2方法清晨空腹静脉抽血,EDTA—Na2抗凝。采用无锡东方血液流变学研究所生产的BRC~ slD型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指标有…  相似文献   

17.
偏头痛患者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偏头痛与微循环、血液流变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80例偏头痛患者组及80例健康对照组,从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值、球结膜微血管的异常率及血液流变性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偏头痛患者组存在明显的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性异常,其改变程度与病情、病程呈正相关。甲襞循环的各项积分值和球结膜微血管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其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血小板粘附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通过微循环观察和血液流变性检测,对估计偏头痛患者的病情、指导治疗及判定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肥胖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李琦袁菲为了解老年肥胖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我们对63例老年肥胖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并与57例标准体型老年人检测值进行对比分析。资料与方法一、对象肥胖组63例,男性,年龄60~76岁,平均665岁。对照组57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总运动量相同的间断运动和持续运动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经确诊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间断运动组和持续运动组。对照组随意正常生活,不安排特定运动训练;间断运动组每天早、中、晚分3次分别进行20min强度为50%VO2peak步行运动;持续运动组每晚进行60min相同强度步行运动。运动训练前以及12周运动训练结束之后,监测所有参与者24h的动态血压以及血液流变性变化。观察分析12周运动训练前后的血压和血液流变性变化,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对照组各项血压指标在运动训练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训练后组内比较,间断运动组收缩压平均下降了12mm Hg,舒张压平均下降了5.8mm Hg;持续运动组收缩压平均下降了6.8mm Hg,舒张压下降了3.2mm Hg。间断运动组和持续运动组24h动态血压与运动训练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训练后组间比较,间断运动组在训练后24h动态血压下降更为明显,与持续运动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12周运动训练前后血液流变性各指标变化无显著性意义(P0.05)。12周运动训练前后两个运动组的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以及红细胞压积的变化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间断运动组的血液流变性改善更加明显(P0.05)。而ET、PAR和Fb虽然也出现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间断运动和持续运动都可以降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以及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性,且间断运动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不同体质类型脑血栓患者血液流变性等方面的变化及与体质类型的关系。方法:将80例脑血栓患者根据有关体质分类标准分为气虚组25例、痰湿组40例、阴虚组15例,并设正常组70例,进行血液流变性、甲皱微循环、眼球结膜微循环的观察。结果:不同体质类型脑血栓患者血液流变性各项指标、甲皱、眼结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与正常组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尤以痰湿组为显著。结论:痰湿质脑血栓患者微循环障碍较气虚质、阴虚质明显。提示脑血栓患者体质类型以痰湿夹瘀为多,在临床治疗时,应注意对其体质类型的辨析,在使用活血化瘀药的同时,应注意化痰利湿和补气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