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家级名老中医张炳厚教授,临床擅长运用“阳明主肌肉”理论治疗肌肉病证。笔者选择张老师的5则临床医案,介绍其独到的学术特色和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对“阳明主肌肉”进行理论分析及归纳总结:肌肉之病脾胃均为关键,二者缺一不可;脾气虚弱、阳明实热、胃阴虚火旺等均可致肌肉之病;重用黄芪,不在补气而重在升阳、运阳,生黄芪补表阳、温分肉、实腠理,尤擅治肤表肌肉之疾;强调引经药的应用,头面热痛用阳明引经药升麻,全身热痛用手足阳明引经药败酱草,头面疮疡引经用菊花、槐花、连翘泻心经客热、去上焦诸热等,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2.
喻嘉言<尚论篇>首创"阳明之表"一说."阳明之表"是指太阳病证中略兼阳明证."阳明之表"时太阳病的恶寒发热尚在、阴津未伤,故可用葛根.阳明经证、腑证时完全不恶寒、反发热,阳盛阴伤,纯属里证,故不能用葛根发汗劫伤津液."阳明之表"的提出,解决了一个久悬不决的问题.即:阳明经以葛根为主药,如同少阳经以柴胡为主药一样,但为什么阳明经证、腑证俱不能应用葛根的道理所在.通读<尚论篇>,发现其在理论上常论及阴阳,治疗上讲究调治阴阳,喻嘉言已经把阴平明秘的概念,融会在<尚论篇>的字里行间.疾病尽管错综复杂,但究其本,只是一个变化着的阴阳失调的矛盾运动."阳明之表"的创新思维的提出,体现了阴阳学说的科学性和灵活性,为<伤寒论>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3.
总结脾与肌肉的生理病理关系,并通过对"脾主肌肉"古代及现代研究文献的分析,从"治痿独取阳明",子宫脱垂、从脾从肉,眼睑属脾、睑废治脾,肥人多痰湿、治宜健脾运湿,肌痹多从脾着手以及少肉病脾之疳证六个方面,探讨"脾主肌肉"理论在临床方面的体现,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腰痛一证,治头纷繁,余每以虚实括之.虚者生于渐,其痛也缓;实者起于暴,其痛必剧.凡痛起陡然,难以转侧者,实也,或为气滞,或为血凝,或为积滞、伏饮,治之者但通阳明,则其痛立减.盖以"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其气一通则诸气皆顺.不仅经通痛减,郁去热消,即痰浊瘀血,亦可假道阳明而去.况"阳明主润宗筋,束骨而利机  相似文献   

5.
对《灵枢.经脉》"足阳明脉病"所记述之精神症状做了探析。文章指出,"足阳明脉病"之"病至"精神症状,非足阳明脉病,乃心气虚挟痰之悲忧荒谬症;"甚则"之精神症状系极度兴奋狂乱之阳明腑实热结证。文章还指出,心气虚挟痰之悲忧荒谬属临床较为常见之癫、狂交作病;心气虚挟痰为症自己后,转心气实挟痰之狂乐而乱,狂乐而乱久不愈,"甚则"火热燔极而灼津炼痰化燥成实结于胃腑而成腑实热结证;古人未能深察,误将心气虚挟痰之症指为阳明腑病前段之脉病。还就《素问》对"足阳明脉病"之不妥阐释予以了纠正。  相似文献   

6.
三叉神经痛辨治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玲  胡庆铁 《陕西中医》1999,20(8):364-364
<正> 1 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生,与手足阳明经及足少阳经密切相关。手足阳明经与足少阳经均循绕侧头面部,与三叉神经在面部分布区域相近,诸如风寒、风热之邪外袭,循阳明、少阳经上扰头面,或阳明胃火与肝胆郁火上犯,阻遏经络,经气不通则痛。又痰湿内盛者,痰郁而化火,痰随火气上升,阻滞阳明、少阳经脉;以及久痛不愈,邪入血络,瘀血内阻,亦可出现头面疼痛。三叉神经痛患者常常可以见到牙痛,祖国医学认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而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279条曰:“本太阳病,医反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部分医家因为本证中有“大实痛”,在治疗上又用大黄一药,遂将“大实痛”看作是太阴病转出阳明腑实  相似文献   

8.
1 太阳头痛 太阳主一身之表,太阳受风,邪客经脉,连于风府,挟脊抵腰,经脉不畅,故其头痛多为胀痛,连及后脑板滞,或伴有寒热肢楚等表证。正如仲景所云:“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治疗当以疏风散邪为法,因病位在表在上,用药以轻扬辛散之品为宜,如羌活防风汤。(案略)2 阳明头痛 阳明者,胃也。胃热气盛,壅遏于上,不得下行,其证头中热痛,面赤烦渴,脉数甚大。病在阳明,治以清胃泄热为法。盖热盛于上,非苦泄寒凉之品不能折其炎威,临床所用黄连、石膏、知母、山栀、清茶等味苦性寒,具清泄实热之功,每获效验。若大便于结者,加酒制大黄尤宜,以苦寒泄热,酒制则能上行泄脑  相似文献   

9.
引经药,一般解释为“引药直达病所的药物”。《医医病书》云:“药之有引经,为人之不识路径者用响导也。”金·张元素称之为“引经报使之用”。《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金元时期张元素、李杲首次提出“引经药”理论,认为某些药物不但能作用于某经,倘入配方中,还能将本来不主归或不归疾病所在  相似文献   

10.
大柴胡汤是临床常用经方,主要治疗少阳邪热不解,病兼阳明里实的胆系感染、胰腺炎、阑尾炎、肠梗阻等多种疾病。本着"有是证,用是药"的辨证论治原则,一是掌握少阳兼阳明里实的病机,二是掌握大柴胡汤的四个主证,在临床用于治疗休息痢、黄疸、呕吐、泄泻、荨麻疹等病证,疗效满意,意使古方焕发新彩,在传承中创新。  相似文献   

11.
从虚毒瘀论治干燥综合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虚、毒、瘀是干燥综合征发病的关键,病在肺、胃、肝、肾,以虚为本;病因可分为内外,燥毒为标;病久脉络阻滞,以瘀为果。宜采用治本的益气养阴润燥法,辅以活血化瘀散结通络法。  相似文献   

12.
"元神"乃"元始之神"——"脑为元神之府"刍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时珍所说“脑为元神之府”的“元神” ,到底是否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涉及到中医基础理论 ,有必要加以澄清。为此详细论述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说“元神”的原意 ,并结合《内经》理论 ,指出此“元神”实际是“元始之神” ,指的是命门与脑存在的生命初始本原物质 ,这种物质并且决定了一切生物体的生长壮老已 ,而并不指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3.
小儿自出生之后,就开始了自身的阴阳平衡,其阴阳平衡是阳气占主导地位的阴阳平衡。"少阳为枢"是"少阳学说"的理论核心,用"少阳为枢"来解释小儿不断枢转、变化的"阴阳平衡"十分恰当。随着"阳生阴长",新的阴阳平衡不断取代旧的阴阳平衡,构成了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基本生理特点。同时,该理论也可解释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的病理特点。因此,少阳学说可以涵盖"纯阳学说"和"稚阴稚阳学说"。  相似文献   

14.
论述吴鞠通"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博涉知病:辨三焦、辨脏腑、辨病因、辨病机、辨湿热与温热、辨阴伤程度、辨昏迷抽搐。多诊识脉:分表里、辨虚实、审病机、定治法、判预后。屡用达药:创新方剂以羽翼伤寒、研究性味以立方遣药、灵活加减推广应用、和合刚柔以相辅成。  相似文献   

15.
李鼎 《中医药文化》2001,18(3):19-21
李鼎老师: 我是针灸医师,诊余在家,喜欢读些古代医籍,在我印象中,宋元之时对针灸理论重在整理和总结。请您指点有什么代表作,并请介绍其内容。 山东聊城读者 孙 平孙平学友: 正如您信中所说,针灸理论到宋元进入一个整理总结阶段。谈到代表性理论著作,要数元代滑寿的《十四经发挥》;若论理论落实到临床实践,不能不提《十四经合参》了。 从元代滑寿的《十四经发挥》到明代张权的《十四经合参》,反映出由宋代到明代对经络腧穴理论的若干认识。《发挥》继承了宋代的《圣济总录》和元代的《金兰循经取穴图解》等书,对全身经络及其腧…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是一部以讨论外感病为主而阐发运用辨证论治方法的著作,书中仲景既示人以规矩,又诲人以技巧。其言精奥,其法简详,其中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后世医家或伤寒论注家对此"一证"争论不休、莫衷一是,对此笔者认为此"一证"定是"主证",其义有二:一为某方所治之证侯;二即某证侯中之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17.
"方证相对"与"方证相关"内涵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方剂与证候等基本概念入手,对方证相对、方证相关等源流、内涵及其现代研究思路与进展进行简要的梳理和分析,以期对方证关系及其概念得以明确表述。  相似文献   

18.
大蓟与小蓟品种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延明  李胜华 《中药材》1995,18(3):152-154
通过考证,大蓟和小蓟最初药用品种都是蓟属植物,宋代还用了飞廉属植物。这两属多种植物沿用至今,其中商品原植物:大蓟应是日本蓟,小蓟则含刺儿菜和刻叶刺儿菜C.setosum。  相似文献   

19.
刘以敏主任通过体悟《幼科全书》、《小儿药证直诀》等古籍,认为小儿厌食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在厌食治疗中重视辨证论治,认为厌食一病病变脏腑在脾胃,与肝脏关系密切,治疗中主张以"运脾"和脾"为主,同时注意疏肝理脾。  相似文献   

20.
针炙肝俞,脾俞,粱门,期门各穴抑制胆色素结石的神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