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卫生列车医疗队手术组工作流程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卫生列车医疗队是我军新型卫勤保障力量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在未来的应急作战中,负责从前方医院接受伤病员,通过卫生列车向战略后方医院后送,并保持后送途中的不间断治疗。手术组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实施、完成紧急抢救性手术,挽救伤员的生命。为了充分利用手术组的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应用工作流程理论与方法。对卫生列车医疗队手术组工作任务与流程进行了研究,使之规范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2.
手术组是机动卫勤分队卫勤保障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手术组流程演练中遇到的问题,设计了手术组工作流程,旨在提高机动卫勤分队在大批量伤员救治中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如何在战争情况下,在换防交接后的短期时间内摸索出一套迅速开展手术组工作的方法。对于应付短期内通过大量伤员、顺利进行急症手术;对于在简陋设备条件下既要节省人力、物力又要有条不紊、高效率地完成伤员救治工作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认为:首先应解决好伤口冲洗、器械、敷料、空气消毒等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4.
[战地足迹]张超,海军第一医疗队队员、海军总医院骨科主治医师。在北川灾区,他实施了第一例现场夜间截肢手术,一个晚上抢救出5名伤员,与自己的手术组成员历经夜间12小时生死大营救,两次承担护送伤员去重庆和昆明的任务,确保一路安全。救灾期间,他共组织完成清创、截肢等手术36例,巡查危重伤病员100多名。  相似文献   

5.
医院船手术台合理配置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预计不同规模医院船手术台昼夜伤员通过量,提高医院船手术能力的组织指挥方法。方法运用随机服务系统理论对医院船手术台利用排队系统进行研究。结果模拟了不同手术台昼夜伤员通过量,提出了不同床位医院船手术台配置理论值,指出了提高医院船手术伤员通过量的措施。结论排队论理论在医院船手术台配置与利用中的运用,创新了手术台昼夜伤员通过量传统理论值,丰富了卫勤组织指挥理论。  相似文献   

6.
杨雁  白云 《人民军医》2011,(10):860-861
伤员分类是军队卫勤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战伤救治率的关键。美国海军把伤员分类视为伤员救治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在伤员伤情严重、战场情况复杂、作战训练任务艰巨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各种保障资源,对伤员实施科学合理的分类救治。分类救治贯穿于美国海军战场或突发事件中,从同伴和卫生员急救开始一直到伤员进入救治流程、接受手术治疗和ICU治疗的全过程。现将美国海军伤员分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陈燕  安虹  朱研  刘柳 《西南军医》2009,11(3):556-556
手术室是感染的高危科室,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手术和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保证工作人员及伤员的护理安全,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是手术室护士的重要职责。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中,大批地震伤员需要在短时间内紧急手术,情况非常危急,而地震伤员多是由于房屋倒塌、山林滑坡受飞石或重物砸伤,部分伤员长时间受重压,受压组织缺血坏死加上泥土污染,伤口感染严重,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伤员也无法做常规的术前检查,容易造成伤口感染,我科在抓好护理质量管理的同时,对地震伤员的手术制定了感染控制的预防措施,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有关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汶川大地震中伤员阶梯救治原则探讨   总被引:17,自引:10,他引:7  
目的 探讨阶梯救治原则在地震灾害紧急医疗救援中的应用价值和方法改进.方法 对参加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现场医疗急救、前方医院和后方医院的医疗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现场救治伤员4 689例次,处置危重伤员413例,完成清创术等各类手术197例,3例重伤员死亡,开放伤口感染率近80%;前方医院收治伤员1 400多例次,完成手术200台次,抢救危重伤员110例次,截肢率3.0%,伤口感染率66.8%;后方医院为125例伤员开展了1-5次/部位的确定性手术治疗,术后无医院感染,无死亡,无截肢.结论 阶梯救治原则是重大自然灾害批量伤员救治的基本原则,急救人员应尽早开展现场急救;后送力量是保障救治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完善伤票制度能显著提高救治效率;前方医院主要开展生命支持、创面处理和简单骨折的救治工作;确定性专科治疗应在后方医院进行.  相似文献   

9.
我院在5·12汶川大地震7min后就开始收治地震伤员,在当晚就开展了40余例急诊手术。5月21日晚一位被埋196h的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地震伤员送入我院救治,于当晚10时对这名地震伤员实施了急救手术,现对手术中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现场救护应尽可能快,尽早把伤员送到医疗机构,注意保护病人颈椎。(2)保持气道通畅,注意清除伤员口中假牙等异物,保障氧供。(3)伤员意识障碍可能由颅脑损伤引起,也可由基础疾病或代谢紊乱引起,要注意鉴别。(4)老年人体温调节能力差,应注意保暖。(5)对需要手术治疗的创伤要果断地进行手术,不能因高龄而采取消极的治疗态度。  相似文献   

11.
胃癌手术切除可能性的CT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为了能在手术前对胃癌病变的侵犯范围、大小、程度进行较准确的估计,避免盲目剖腹手术不能切除病变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方法:对60例胃癌术前CT表现进行前瞻研究,CT检查方法强调口服温开水作对比剂静脉团注增强扫描。根据CT表现将本组病例分为可手术组和不宜手术组,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可手术组的切除率为95%,不宜手术组的手术切除率仅12.5%,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进展期胃癌不能手术切除的CT指征是:(1)胃癌发生远处转移(如肝、腹膜等);(2)胃癌直接侵犯周围脏器(如肝左叶、胰腺等);(3)CT显示有腹腔动脉、腹主动脉及肠系膜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500例地震伤员手术麻醉特点,为灾害及突发事件的医学救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工作记录的方法,对500例地震伤员的手术类型、麻醉选择、围手术期监测及输血输液处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选择全麻、硬膜外麻醉、腰麻和神经阻滞的比例分别为36.4%、40.5%、9.6%和9.2%,除1例患者失血较多死亡外,所有地震伤员麻醉效果满意,生命征稳定,无麻醉意外和并发症发生。结论麻醉选择应根据灾害分期、伤情分类、系统情况等综合考虑,麻醉实施前应注重地震伤员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3.
手术救治大批地震伤员的应急器械管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兰  吴勤  安虹  魏小桂  刘柳 《西南军医》2009,11(2):378-378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点28分,四川汶川8.0级地震发生后,我科在院内的空地上展开野战手术车并搭建了野战帐篷手术室。在地震伤员伤情复杂,时间紧迫,大批量伤员急需手术救治的情况下,护理组在护士长的指挥下,迅速成立了器械管理组,针对大批量伤员手术特点和要求,紧急启动手术器械管理预案,有效保证了大批地震伤员手术救治工作。为手术室在应急条件下做好物品保障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野战救护预案在地震伤员紧急手术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虹  姜兰  李东文  陈燕 《西南军医》2009,11(3):551-552
“5·12“汶川大地震后。作为灾区的一家大型军队医院,以其较高的军事素质和快速反应能力,迅速启动科室野战救护预案,成立地震伤员手术抢救指挥小组,地震当时我科还有4台手术正在进行中,紧急安排手术护士继续坚守岗位直到手术结束并负责病人安全转移,其余护士到户外利用野战救护装备建立野战手术抢救区,以野战救护模式对大批地震伤员进行紧急手术,确保了住院手术病人的安全和大批地震伤员的有效救治。  相似文献   

15.
全军第二届战伤急救和基础治疗学术会议于1985年5月29日至6月1日在昆明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368篇,与上次会议相比,论文数量多,质量也有明显提高。现综述如下。 一、战救组织、急救和运翰 59医院报告,在战地,中心医院手术组加强师救护所能使大批伤员得到及时救治和一定的专科处理。与1979年相比,早期手术率提高30.2%,伤死率降低0.34%,伤口感染率下降39.1%。救治的重点是危重伤员,这是降低伤死率  相似文献   

16.
在海湾战争中,美海军陆战队有92000多名队员参加战斗。沙漠风暴是美海军陆战队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战斗。在这场战争中,虽然美军的伤员很少,但通过分析伤员的伤情,对卫生后勤人员确定未来战争的人力物力的需要量可能是有帮助的。本文主要是分析美海军陆战队在第二阶梯医疗机构中治疗的120名伤员的创伤类型、致伤因子以及从受伤到治疗之间的时间间隔等。 本文所用的战斗伤员的数据是由工作在外科支援连,搜集与医疗后送连的野战军医和其他医务人员收集的。这些连是在科威特战区负责治疗美海军陆战队伤员,处在第二阶梯的医疗机构,也是在最前方为伤员进行手术治疗的机构。一般地说,他们能见到所有  相似文献   

17.
应急机动医院、野战医疗所等是灾害现场的早期救治机构。在重大灾害的伤员中通常约有60%需做紧急手术[1]。面对大批伤情复杂,同时需要手术治疗的伤员,早期救治机构如果没有严密的组织和良好的秩序,最好的外科技术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探索灾害现场早期手术的原则,及时挽救伤员生命,减少伤残人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按轻重缓急安排手术先后灾害创伤常是多部位、多脏器损伤,外科医帅必须有较广泛的基础知识,能对复杂的创伤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并决定先后处理顺序和有效实施紧急救命手术。因此,最好由一名有经验的外科主治…  相似文献   

18.
损伤控制性手术策略在地震创伤急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DCS)在严重地震创伤伤员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08年5月14日~6月28日我院设于四川汶川映秀地区野战医院收治并随访的32例按DES策略救治的严重创伤伤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按DCS纳入标准入组的32例严重地震伤员先进行急诊手术控制出血和污染,然后给予ICU复苏,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进行后续治疗.DCS组伤员经ICU复苏后pH、PT、T和SO2监测指标与一般伤员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情况好转,全部顺利经过确定性手术.结论 针对地震创伤的特点,按DCS策略选取适合对象进行救治,可减少伤员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手术的效果。方法 2011年2—12月本院收治的98例胃癌患者按照消化道重建手术方案分为两组:P型空肠袢代胃手术组和Lahey+Braun吻合术组(每组49例),同时对两种手术方案、患者术后机体恢复情况、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P型空肠袢代胃手术组机体功能恢复好于Lahey+Braun吻合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Lahey+Braun吻合手术组,半年后对两组患者随访结果显示P型空肠袢代胃手术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Lahey+Braun吻合手术组(P<0.05)。结论加强对消化道重建手术的探讨对选取更为合理的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计算机辅助手术技术(导航系统)应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分组测量导航手术和同期进行的传统关节镜下手术中股骨和胫骨隧道位置,通过数据分析比较评估导航系统辅助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方法:自2005年12月至2006年5月,导航下完成47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选取其中连续进行的40例导航手术作为研究组,再选取40例同期连续进行的传统关节镜手术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手术后的股骨和胫骨隧道关节内口位置进行比较测量。胫骨隧道位置的测量采用Klos推荐的方法进行测定,股骨隧道按照Amis法进行测量。结果:导航手术组胫骨隧道关节内出口位置平均值45.35%(标准差3.827%,范围37%~53%),传统关节镜手术组胫骨隧道关节内出口位置平均值41.05%(标准差6.008%,范围25%~54%),两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导航手术组标准差小于关节镜手术组。导航手术组股骨隧道关节内入口位置平均值62.25%(标准差5.610%,范围52%~73%),传统关节镜手术组股骨隧道关节内入口位置平均值56.62%(标准差7.316%,范围46%~77%),两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导航手术组标准差小于关节镜手术组。结论:导航系统应用于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与传统关节镜下重建手术相比,股骨和胫骨的隧道位置均明显偏后,更接近前交叉韧带的解剖位置,导航手术组的可重复性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