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脱细胞异体真皮在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22例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中,创面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 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结果:20例皮片完全成活,创面平整,皮片有光泽;2例成活90%,换药后创面愈合,遗留散在瘢痕。随访4~6个月,术区活动度好,皮片色泽与周围皮肤相似,色素沉着轻,未见明显瘢痕增生或挛缩。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是烧伤后瘢痕整形良好的覆盖与填充材料。  相似文献   

2.
李强华 《中外医疗》2011,30(5):40+42-40,42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在深度烧伤后瘢痕整形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5例烧伤后不稳定性瘢痕及挛缩畸形患者共31个部位Ⅲ°烧伤创面,采用早期手术切痂,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移植修复。结果 2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29个部位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复合移植皮片完全成活,创面平整,皮片有光泽;2个部位皮片成活90%,换药后创面愈合,遗留散在瘢痕。随访6~18个月,移植皮片弹性及色泽好、瘢痕轻、耐磨,术区活动度尚好,与周围正常皮肤相似,色素沉着轻,未见明显瘢痕增生或挛缩;供皮区无瘢痕增生。结论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皮移植能有效修复瘢痕切除后创面,术后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组织结构与正常皮肤相似,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还需进一步观察改进使其更好的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在烧伤后瘢痕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烧伤后瘢痕修复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自体移植组和复合移植组,各38例。自体移植组接受自体刃厚皮移植术治疗,复合移植组接受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治疗。对比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植皮成活率、皮片质地和颜色分级。结果复合移植组创面愈合时间[(12.30±3.15)d]与自体移植组[(11.48±2.76)d]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移植组植皮成活率[92.11%(35/38)]与自体移植组[97.37%(37/3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移植组皮片质地分级、皮片颜色分级均优于自体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应用于烧伤后瘢痕修复中,植皮成活率较高,皮片质地、颜色优于单独自体刃厚皮移植术,植皮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异体脱细胞真皮和异种脱细胞真皮在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8例烧伤需行植皮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异体脱细胞真皮治疗,观察组给予异种脱细胞真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状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创面脱水干燥时间、创面愈合时间(27.3±4.5)、(17.1±3.6),与对照组的(27.1±4.8)、(16.8±3.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血管分布、色泽、厚度和柔软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异体脱细胞真皮和异种脱细胞真皮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可采取异种移植,减少患者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异体脱细胞真皮和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在烧伤创面治疗中的效果,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替代异体脱细胞真皮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有深Ⅱ度偏深和芋度烧伤创面需削痂切痂植皮治疗,同时自体皮源不足的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采用异体皮+微粒皮治疗的15例患者设为异体组,采用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微粒皮治疗的15例患者设为异种组。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近期愈合质量;患者均随访6个月,采用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和患者自我满意度评价表对愈合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近期效果:异体组31个创面玉类愈合16个(51.61%),Ⅱ类愈合15个(48.39%);异种组30个创面玉类愈合15个(50.00%),Ⅱ类愈合15个(5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两组创面脱水干燥时间、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和芋度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远期效果:随访6个月,两组色泽、血管分布、厚度和柔软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异体组和异种组优良率分别为51.61%和5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结论两种材料疗效相似,基本可互相替代,将其应用于临床可缓解异体皮的皮源不足,同时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社会和经济效益双赢。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功能部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修复和烧伤后期功能部位瘢痕挛缩整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在135例病员(烧伤61例,整形74例)共179个功能关节部位创面,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整张薄皮片(0.15~0.20mm)组合成复合皮一次性移植覆盖。结果本组患者复合移植皮98。3%存活,随访6~9个月,移植部位皮肤外观光整,柔软有弹性,功能恢复良好,供皮区不留瘢痕。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是早期修复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创面和后期关节功能部位瘢痕挛缩整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复合皮即自体表皮与异体真皮或自体表皮与人工真皮的移植[1~ 3 ] 。我院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月 ,对部分深度烧伤患者的功能部位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复合移植修复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共 7例 14个部位 ,均为成人。烧伤早期 5例 ,其中早期切痂创面 3例 6只手 ,肉芽创面 2例 ,分别为 2个踝关节 ,2个膝关节 ;烧伤后期切瘢创面 2例 4只手。1.2 治疗方法1)对于烧伤早期削痂创面和烧伤后期切瘢创面充分止血后 ,酌情使用庆大霉素液 80 0~ 40 0 0U/ml冲洗或湿敷 ,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网…  相似文献   

8.
大面积深度烧伤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常常需要用自体刃厚皮片移植。薄、中厚皮移植,或邮票样皮片移植术造成植皮区和供皮区不同程度的瘢痕形成,且外观不整,痛痒难忍。尤其在功能部位,往往导致畸形和功能障碍。为了解决功能部位的瘢痕整形,在自己正常皮肤紧缺的情况下,我院2004—2005年采用了脱细胞异体真皮加自体超薄皮片复合移植,在烧伤后瘢痕整形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头皮烧伤整形中应用游离皮瓣移植术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头皮烧伤整形患者8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4例,A组给予游离皮瓣移植术治疗,B组给予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观察修复后头皮效果,对比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修复后头皮效果指标评分低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烧伤整形治疗中,与游离移植皮瓣术相比,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具有更好的头皮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大面积特重烧伤后期缺乏自体供皮来源整形患者的治疗效果 ,改善移植皮肤的形态和功能。方法 应用自制无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 ,修复烧伤瘢痕松解整形的创面以改善功能形态。结果  1 2例患者应用本方法治疗 ,1例因感染致部分植皮坏死 ,其余均完全成活 ,未见排异反应 ,与单纯自体薄皮片移植对比观察 ,愈后表皮平坦光滑 ,质地柔软 ,皮肤可捏起 ,色泽较正常皮肤略深 ,较刃厚皮移植满意 ,功能良好 ,与全厚或中厚皮片移植相似 ,优于薄的断层皮片或刃厚皮片。结论 无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薄皮片复合是比较理想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脱细胞异体真皮支架与自体皮片复合移植修复烧伤、瘢痕整形创面愈合后皮肤的外形和功能的疗效。方法: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支架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于烧伤切痂后的创面4例6处及瘢痕整形3例5处。结果:11处创面移植皮片生长良好,创面愈合。随访4~6个月,瘢痕挛缩不明显,皮肤弹性较好,外观功能均较满意。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支架与自体皮片复合移植修复烧伤、瘢痕整形创面的临床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12.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12):1175-1178
目的比较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瘢痕组织联合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修复大面积烧伤后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6例大面积烧伤后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移植修复方案将患者分为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组(A组,n=12)和自体瘢痕组织联合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组(B组,n=14)。术后3、6个月,观察2组患者创面愈合率、创面收缩率,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估创面修复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6个月心理状态。结果 2组患者术后6个月创面愈合率、创面收缩率高于术后3个月(P <0. 05)。术后6个月,B组患者创面愈合率高于A组(P <0. 05),2组患者创面收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创面血管分布、厚度、柔软度评分低于术后3个月(P <0. 05); 2组患者创面色泽评分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创面血管分布、厚度、柔软度、色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前,2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6个月,2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术前;且B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A组(P <0. 05)。A组和B组患者复合移植成活率分别为(91. 0±2. 1)%和(96. 0±2. 4)%;2组患者复合移植成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自体瘢痕组织联合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方案修复大面积烧伤后畸形,整体修复效果好,创面愈合率高,患者心理负担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支架植入术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修复儿童四肢烧伤后瘢痕挛缩的疗效.方法:选择烧伤后瘢痕挛缩影响功能患儿28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观察组瘢痕切除后行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对照组行瘢痕松解后中厚皮移植术.比较2组患儿术后供皮区愈合时间、植皮成活率、术后1周创面感染率及术后随访6个月取皮区、植皮区瘢痕增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供皮区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1周2组植皮区创面均无感染,所植皮片基本存活.术后随访6个月,2组供皮区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植皮区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人工真皮支架联合自体刃厚皮修复儿童四肢烧伤后瘢痕挛缩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观察异体真皮在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40例烧伤瘢痕切除后继发创面进行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的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40例病人复合移植皮片成活率为95%.成活的复合移植皮片具有外观平整,颜色与邻近正常皮肤近似,触之柔软、耐磨、弹性好等特点.结论 异体真皮+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后期功能和外观佳,是烧伤后瘢痕整形良好的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16.
姜笃银  陈璧 《医学争鸣》1997,18(5):461-463
目的:为观察异体胎儿真皮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通过19例经胰蛋白酶处理的冷冻异体胎儿真皮与自体表皮重组复合皮,并以单纯自体表皮为对照,作移植实验和动态观察.结果:复合皮移植后抗感染力强,成活率与自体表皮移植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可防止组织收缩和疤痕形成.同时提出异体胎儿真皮移植首先应满足血型的一致,否则对复合皮质量产生影响.结论:经胰蛋白酶处理的冷冻异体胎儿真皮可作自体表皮移植的载体,是理想的真皮替代物.临床应用异体胎儿真皮一次性完成复合皮移植术,提高了植皮外形效果,节省了患者的皮源,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4):31-33+37
目的探讨面部抗衰老治疗中自体脂肪移植技术的应用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2~7月收治的因面部容积缺失、老化患者50例,均采取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手术治疗,对患者持续进行随访调查,评价该技术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情况。结果纳入患者单次手术面部脂肪的填充量在24.0~58.0 mL,50例患者术后疗效评价显示,显著改善37例、部分改善12例、无改善1例,治疗总改善率为98.0%。患者术后早期均存在有面部肿胀现象,且均于术后1周内消退;4例患者术后填充区出现淤青;随访末期显示,患者均未发生注射针孔瘢痕、注射区域皮肤凹凸不平、局部钙化或结节症状。结论自体脂肪移植术在面部抗衰老治疗应用的疗效明确且安全性高,该术式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受累关节彩色超声图像的变化。方法:选择66例男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根据药物使用情况分为非布司他组(非布司他40 mg·d-1,n=37)和别嘌醇组(别嘌醇100 mg·d-1,n=29),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UA)、血脂水平和滑膜周围血流信号及受累关节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血UA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6、20和24周,非布司他组患者达到目标血UA值的百分率均较别嘌醇组高,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非布司他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明显升高(P=0.001),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别嘌醇组患者治疗前后TC、HDL、LDL和TG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2组患者治疗后大部分痛风结晶消失(非布司他组占71.4%,别嘌醇组占58.9%),非布司他组较别嘌醇组痛风结晶溶解效果更佳。2组患者痛风急性发作期的关节腔积液、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和滑膜周围血流信号均有改善,但2组之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别。2组患者痛风慢性发作期表现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非布司他可更有效地降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UA水平,改善痛风急性发作期表现,痛风结晶溶解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系统评价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OVID Medline和EMBASE.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阅读并交叉核对文献资料.主要疗效指标为病死率和心衰量表;次要疗效指标为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和6 min步行距离.安全性指标为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采用RevMan 5.0.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7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共26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细胞移植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的3年病死率与单用常规药物治疗相比无明显差别;于细胞移植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在提高术后3个月LVEF方面并不优于单用常规药物治疗;尚未发现与干细胞移植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干细胞移植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并不优于单用常规药物治疗;由于纳入的RCT数量较少且质量较低,结论有待更多大规模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