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程琳 《中国临床护理》2011,3(3):236-237
目的 进一步寻求简便有效的减轻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11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以抓抖法为主辅助哺乳前挤奶的方法护理乳房;对照组采用以热敷、按摩为主辅助哺乳后挤奶的方法护理乳房.结果 两组产妇产后第1天乳房疼痛、乳房硬度比较无明显差异,产妇产后第2天观察组乳房疼痛大于对照组,产妇产后第3~5天观察组乳房疼痛低于对照组;产妇产后第2~4天乳房硬度观察组大于对照组,产后第5日乳房硬度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产妇哺乳前采用抓抖法、挤奶法护理乳房是一种简便、有效预防乳房胀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接收的出现产后乳房胀痛的100例初产妇,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产妇50例,对观察组产妇进行产后乳房热敷、按摩,哺乳后挤奶等多种产后护理措施;对照组产妇产后进行乳房按摩,2次/d,分别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后乳房的胀痛感以及乳房硬度。结果产后第2d,观察组产妇乳房疼痛感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第3d开始,观察组产妇乳房疼痛明显减缓,且疼痛感逐渐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第2d,观察组产妇乳房的硬度略大于对照组产妇;产后第4d,观察组产妇乳房的硬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初产妇产后进行乳房胀痛的护理,能明显减轻产妇乳房的硬度以及胀痛情况,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坎离砂外敷联合电动吸奶器挤奶对产后乳房胀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产后乳房胀痛的产妇100例,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坎离砂外敷联合电动吸奶器挤奶,每天4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用湿毛巾热敷乳房10~15min后按摩乳房用手挤奶,每天4次.比较两组产妇乳房胀痛程度及硬度分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产妇乳房胀痛程度及硬度分度低于对照组产妇,两组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坎离砂外敷联合吸奶器挤奶可缓解产妇乳房胀痛,减轻乳房硬度,增加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  相似文献   

4.
综合手法减轻产后乳房胀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寻求一种减轻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的有效方法。方法 :6 0例产妇随机分为 2组各 30例 ,手法组对乳房采用抓抖法 ,梳篦法、挤奶法等综合治疗 ;对照组采用每日 2次乳房按摩。结果 :产后第 2d ,第 3、5d及第 4d手法组乳房疼痛平均值均明显低于常规组 (分别P <0 .0 0 1,P <0 .0 1,P <0 .0 5 ) ;乳房硬度平均值手法组在产后第2、3、5d与常规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产妇产后乳房局部采用综合手法能使乳汁分泌时间提前 ,乳汁分泌增多 ,促使乳腺管通畅 ,预防乳房胀痛。  相似文献   

5.
护理干预结合自护理论用于减轻产后乳房胀痛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减轻产妇产后乳房胀痛,保证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方法将60例正常阴道分娩的足月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实施相同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护理干预,以帮助产妇做,随时指导为主;实验组在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运用自护理论的辅助教育系统,教会产妇预防和减轻产后乳房胀痛的相关措施。观察两组产后乳房硬度及胀痛情况。结果乳房硬度平均值实验组在产后第2、3、5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产后第2、3、5天及第4天实验组乳房疼痛平均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P〈0.001,P〈0.01,P〈0.05)。结论以自护理论为指导,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使产妇乳房分泌乳汁时间提前,乳汁分泌增多,促使乳腺管通畅,预防乳房胀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房护理方法对剖宫产术后早期产妇泌乳的影响,为减轻产妇产后乳房胀痛、促进产妇早泌乳提供一种方便可行的乳房护理方法。方法将100例健康、足月、剖宫产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湿敷+按摩+挤奶的方法护理乳房,观察组采用电磁波治疗仪照射+按摩+负压可调式平衡吸乳器吸乳的方法护理乳房。观察2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产后4d乳房胀痛程度及肿胀硬度。结果观察组乳房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Z=-3.830,P0.01);产后4d观察组乳房胀痛程度和硬度均轻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术后早期,采用电磁波治疗仪照射+按摩+负压可调式平衡吸乳器吸乳的乳房护理干预模式在促进产妇泌乳、减轻乳房肿胀程度及硬度方面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产后康复治疗仪在减轻剖宫产后乳房胀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产后康复治疗仪按摩乳房。比较两组产妇剖宫产后乳房硬度、乳房胀痛程度、乳房通畅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后第3天、第4天乳房硬度和胀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第4天乳房通畅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产后康复治疗仪按摩乳房,可减轻产妇剖宫产后乳房胀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热熨在产后乳房肿胀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188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热熨.产后72 h比较两组产妇乳房肿胀疼痛程度、乳房肿胀硬度,产后4个月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结果:两组产妇产后72 h乳房肿胀疼痛程度、乳房肿胀硬度及产后4个月母乳喂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中药热熨可促进产妇产后泌乳,预防乳房胀痛,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定时乳房护理干预对减轻产后乳房腹痛及促进泌乳的效果。方法将128例产妇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分娩后6h开始接受早期定时乳房护理。比较两组产后乳房胀痛程度、硬度及乳汁分泌情况的差别。结果观察组产后乳房胀痛分级0~Ⅰ级比例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硬度Ⅰ°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4~72h乳汁分泌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定时乳房护理可减轻产妇产后乳房胀痛、促进乳汁分泌,满足婴儿哺乳需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后延迟哺乳两种保持泌乳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2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电动吸奶器吸奶,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挤奶.比较两组产后延迟哺乳的乳房硬度、乳汁排出量.结果:两组第2、3天乳房硬度、乳汁排出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采用吸奶器吸奶优于传统手法挤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对减轻母婴分离产妇乳房胀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母婴分离产妇10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乳房护理,研究组在产后第1天开始进行乳房穴位按摩,连续3 d.比较2组产后第3天产妇乳房胀痛程度的主观评分、乳房硬度、乳腺管通畅程度及乳房充盈度.结果 研究组产妇产后第3天乳房胀痛程度自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乳房硬度及乳房充盈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乳腺管通畅度则比对照组高.结论 乳房穴位按摩可明显减轻母婴分离产妇乳房胀痛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对减轻母婴分离产妇乳房胀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母婴分离产妇10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乳房护理,研究组在产后第1天开始进行乳房穴位按摩,连续3 d.比较2组产后第3天产妇乳房胀痛程度的主观评分、乳房硬度、乳腺管通畅程度及乳房充盈度.结果 研究组产妇产后第3天乳房胀痛程度自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乳房硬度及乳房充盈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乳腺管通畅度则比对照组高.结论 乳房穴位按摩可明显减轻母婴分离产妇乳房胀痛程度.  相似文献   

13.
运用自护理论 减轻产后乳房胀痛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目的探讨减轻产后乳房胀痛的方法.方法将100例正常经阴道分娩的足月初产妇,随机分成两个组,对常规50例,自护组50例.两组实施相同的健康教育,常规组以帮产妇做、随时指导为主;自护组实施自护理论的辅助教育系统,教会产妇预防和减轻产后乳房胀痛的相关措施.观察两组产后乳房硬度及胀痛情况.结果两组产妇产后乳房硬度及胀痛经统计学处理(秩和检验),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运用自护理论指导产妇产后乳房护理,能明显减轻产后乳房胀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功能治疗仪联合电动吸乳器对减轻产妇乳房胀痛的效果。方法将30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给予产后多功能治疗仪联合电动吸乳器进行乳房护理,2次/d,持续4d;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湿敷、按摩、手法挤奶等)进行乳房护理,2次/d,持续4d。比较两组产妇乳房肿痛程度及肿胀硬度。结果产后4d内两组产妇乳房胀痛程度及肿胀硬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产妇乳房胀痛程度及肿胀硬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产后多功能治疗仪联合电动吸乳器具有良好减轻产妇乳房胀痛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护理干预对产后乳房胀痛的影响   总被引:77,自引:0,他引:77  
金璇  何仲 《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916-918
为减轻产妇产后乳房胀痛,保证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通过观察和测量法,对30例产妇分两组进行乳房护理干预(热敷、按摩、哺乳后挤奶),观察和测量护理干预是否有利于促进乳房分泌乳汁时间提前、乳腺管提早通畅,并减轻乳房胀痛.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可使乳汁分泌时间提前、促使乳腺导管通畅、使乳房胀痛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缓解产后乳房胀痛的应用效果。方法 300例产后乳房胀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产妇乳房疼痛情况和乳房乳胀硬度分度。结果观察组产后乳房乳胀硬度分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疼痛评分为(2.3±1.5)分,对照组为(4.5±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缓解产妇产后乳房胀痛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中药热敷治疗产后乳房胀痛的疗效.方法 将123例乳房胀痛的产妇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63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温热水湿热敷,实验组采用中药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5~20min.观察2组产妇产后第4天乳房硬度及胀痛变化情况.结果 2组产妇产后第4天乳房硬度及胀痛变化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热敷治疗产后乳房胀痛的疗效确切,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温热水湿热敷,而且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一对一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后乳房泌乳的效果.方法 将700例拟生后哺乳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采用一对一的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产妇产后泌乳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及产后第2天、第3天的泌乳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一对一的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产后乳房泌乳.  相似文献   

19.
包理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2):7857-7857
目的观察产后恢复仪治疗产妇乳房胀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乳房胀痛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产后恢复仪治疗,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乳房胀痛。观察两组产妇24 h泌乳量情况和乳房肿胀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24 h的泌乳量明显多于常规护理组,P〈0.05;乳房肿胀缓解观察组明显好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产后恢复仪能有效缓解乳房肿胀,促进乳汁分泌。  相似文献   

20.
王海仙 《全科护理》2011,9(22):2002-2003
[目的]观察产后乳房按摩减轻乳房胀痛的效果。[方法]将200例剖宫产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乳房按摩。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第3天、第4天乳房胀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第3天、第4天乳房胀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乳房按摩可减轻乳房胀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