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检测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和非肌炎患者肌肉组织中组织相容性白细胞Ⅰ、Ⅱ类抗原(HLA-Ⅰ、Ⅱ)分子,探讨PM和DM的发病机制。方法用链菌素亲生物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技术对17例已确诊的PM和DM患者、7例非肌炎患者肌肉组织染色观察。结果HLA-Ⅰ和HLA-Ⅱ类分子在肌炎组的阳性率分别是88.24%和64.71%,对照组为阴性。它们主要沉积在肌纤维表面、单核细胞、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壁上。结论研究结果提示HLA-Ⅰ、HLA-Ⅱ类分子在PM和DM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体液细胞免疫在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PM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及免疫荧光一步法。结果PMD肌组织中免疫球蛋白IgM、IgG和补体C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31.1%和11.1%,IgM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主要定位于肌膜和间质小血管壁上,与肌纤维萎缩性病变有关;PMD肌组织中有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浸润,阳性反应率分别为100.0%和55.5%,巨噬细胞聚集在坏死灶中,T细胞分布于退变肌纤维和血管周围,以CD8+T细胞为主,多数表达HLA-DR。结论提示免疫因素可能参与PMD的病变过程。  相似文献   

3.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组织病理定量研究和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1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肌活检标本的7种病理改变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发现DM组束周萎缩的定性和定量评价指标均显著高于PM组和重迭综合征组(IM ̄+),其它6种病理改变各组间有很大程度的重迭。11例PM/DM的超微结构观察发现肌纤维的改变为非特异性。毛细血管损伤仅见于DM组和IM ̄+组.。本研究提示:(1)束周萎缩足DM较具特征性的病理改变;(2)毛细血管损伤可能为电镜下区别PM和DM的参考依据。此外,本文还对束周萎缩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包涵体肌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包涵体肌炎的临床研究进展段宏伟郭玉璞包涵体肌炎(IBM)属于特发性炎性肌病(IIM)范畴,在IIM中以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和IBM最为常见。关于前两组肌病,国内外研究报道颇多,并为临床医师熟知。而IBM目前正引起国外学者的关注,其临床病...  相似文献   

5.
线粒体肌病与其它神经肌病破碎红纤维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破碎红纤维(RRFs)对线粒体肌病的诊断价值,对线粒体肌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和脊髓性肌萎缩(SMA)3组病人RRFs的形态特点和出现频率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对3组病人线粒体的超微结构改变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发现总RRFs出现频率线粒体肌病组3.0%~15.2%,PM/DM组5.2%~11.1%,SMA组4.5%~49%。线粒体肌病组以典型RRFs为主,PM/DM组以均匀红染纤维为主,SMA组以红边纤维为主。线粒体的超微结构观察发现线粒体肌病组线粒体形态改变、嵴排列异常及嵴内包涵体多见,受累线粒体较多。PM/DM组和SMA组线粒体主要改变是数量增多,形态变小,而外形改变和嵴排列异常少见。未见嵴内包涵体。本研究结果提示RRFs及出现频率不能作为诊断线粒体肌病的形态学标准,典型RRFs对线粒体肌病的诊断较有价值。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的不同特点有助于线粒体肌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1)目的:突发性多发性肌炎(IPM)、皮肌炎(DM)和包含体肌炎(IBM)在形态学上定义明确,但仅有间质性肌炎的诊断标准不够明确。为了确定IBM形态学上的特征,作者用光镜试图探索肌纤维束周Leu19抗原表达对IBM的诊断意义。(2)方法:15例无肌无力的正常对照,12例IPM,14例DM,26例IBM,8例坏死性血管炎(NV),15例神经性肌萎缩(NM),作肌肉活检。除作常规光镜检查外,还作免疫组化研究,用小鼠抗Leu19、Leu2a、CD4、CD16、CD22、CD68、C5b-9单克隆抗体作一抗,再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显色。(3)结果:肌纤维束周Leu19抗原表达阳性率:IBD、DM和NV依次为85%、100%和100%,而正常对照、NM均为0%。(4)结论:在其它方面正常而有肌纤维束周Leu19抗原表达是IBM的病理学特征,所以可能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组织病理定量研究和超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1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肌活检标本的7种病理改变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发现DM组束周萎缩的定性和定量评价指标均显著高于PM组和重迭综合征组,其它6种病理改变各组间有很大程度的重迭,11例PMKM的超微结构观察发现肌纤维的改变为非特异性。毛细血管损伤仅见于DM组和IM^+组,本研究提示(1)束周萎缩是DM较具特征性的病理改变;(2)毛细血管损伤可能为电镜下区别PM和KM的参考依据,此外,本文还  相似文献   

8.
脑血管疾病与动态血压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态血压监测技术(ABPM)观察240例腋血管病(CVD)患者和40名正常成人。其中脑动脉粥样硬化4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8例,脑出血36例,脑血栓形成40例,腔隙梗塞90例。ABPM监测结果显示:正常人血压波动呈长柄“构”型,少数正常人(2.5%)昼夜节律消失。240例CVD患者ABPM异常者228例(95.0%),其中平均收缩压(MSBP)、平均舒张压(MDBP)超过正常值者189例(78.8%),夜间基础血压>14.6/9.3kPa(1kPa=7.5mmHg)165例(68.8%),血压波动较大者122例(50.8%)(即每小时之间相差>20%),其中多数合并存在MSBP、MDBP升高;低血压状态28例(11.7%),血压正常15例(6.3%);昼夜节律逆转10例(4.2%)。血压异常包括高血压、低血压、血压波动、夜间血压高值等多种类型,它们与脑血管病发病有密切关系。ABPM比传统的随测血压有诸多优势,并指导临床用药和估计血压异常的预后。因此,ABPM对于研究血压异常在CVD发病中的作用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脑血管疾病与动态血压监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动态血压监测技术(ABPM)观察240例脑血管病(CVD)患者和40名正常成人。其中脑动脉粥样硬化4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8例,脑出血36例,脑血栓形成40例,腔隙梗塞90例。ABPM监测结果显示:正常人血压波动呈长柄“杓”型,少数正常人(2.5%)昼夜节律消失。240例CVD患者ABPM异常者228例(95.0%),其中平均收缩压(MSBP),平均舒张压(MDBP)超过正常值者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血清β淀粉样蛋白(β-AP)和多肽生长因子含量变化,探讨其在Alzheimer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临床诊断为AD患者8例,VD患者15例及6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血清β-AP、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和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的水平,同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AD与VD患者β-AP、TGF-α和IGF-Ⅱ水平明显高于ICVD组和健康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ICVD患者血清β-AP、TGF-α和 IGF-Ⅱ水平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以脑梗塞后遗症(SCI)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组增高十分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D与 VD患者 3项测定指标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结论:①β-AP可能是AD和VD发病的危险因素。②引起AD和VD神经元毒性作用进而导致痴呆.这可能与TGF-α和IGF-Ⅱ增多有关。③β-AP与TGF-α、IGF-Ⅱ密切相关,在老年斑形成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HLA-DQβ遗传多态与重症肌无力的易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HLADQβ对重症肌无力(MG)的遗传易患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对35例MG患者及50名健康对照HLADQβ链对应的HLADQB1基因进行分型,并对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DQB1各等位基因频率和DQβ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DQB10201和DQB10302的频率在患者组中升高,其中两组的DQB10302的频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RR=4.41,P<0.05);HLADQβ氨基端57位的丙氨酸在患者组中显著升高(RR=5.10,P<0.005),在伴有胸腺瘤的MG患者中差异更显著(RR=57.88,P<0.001)。结论HLADQβ57位的丙氨酸表现对中国人MG的易患性,特别是在伴有胸腺瘤的MG患者。这种易患性的遗传基础为非极性的疏水氨基酸丙氨酸替换了带负电荷的极性氨基酸天冬氨酸。  相似文献   

12.
当归对周围神经损伤后肌肉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当归对神经损伤后肌重及肌肉脂质过氧化的作用,我们造成大鼠坐骨SeddonⅡ类损伤模型并用当归进行治疗。同时测定趾长伸肌肌重及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显示中药当归能显著延缓肌萎缩,并增加肌肉组织MDA、SOD的含量。其机理可能与当归促进肌肉血液循环改善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3.
重症肌无力患者HLA-DRB_1等位基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应用PCR-SSP方法,对34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和86名健康汉人HLA-DRB1等位基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MG病人组MRB1区域内0901、1301两对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RR分别为16.944和5.512,P均<0.01)。其中8例伴有胸腺瘤的MG患者除0901、1301两对等位基因频率增高外,0401基因频率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RR分别为39.503、4.980和4.000.P均<0.01)。作者认为,MG发病可能与HLA-DRB1区域内0901、1301和0401三对等住基因相关联。  相似文献   

14.
难治性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治疗进展焉传祝综述李大年审校类固醇激素是治疗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的首选药物,但约有20%的病人对类固醇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称为难治性(intractable)PM/DM,其临床处理比较困难。近年来,人们对难治性P...  相似文献   

15.
对某老人院内376例老年人进行了痴呆患病率和痴呆病因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中15例死亡患者进行了病理和临床对照研究。主要结果:(1)临床痴呆调查发现,376例中,痴呆及可疑痴呆者120例,占调查总数31.9%;其中HDS在10分以下的肯定痴呆患者44例,占调查总数11.7%,占HDS异常得分者总数36.7%。不同年龄及文化背景各组中HDS异常者的比率无显著异差.(2)对44例肯定痴呆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分类,结果显示痴呆患者中可能为SDAT者27例(60%);MID者8例(17.5%);MIX者9例(22.5%),SDAT比例大于MID和MIX,P<0.01.(3)15例脑病理检查结果表明,7例临床检查有痴呆症状的患者中,4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SDAT,3例符合MID诊断.8例临床智力正常者,无1例发现SDAT改变.上述结果表明SDAT在我国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可能高于MID.  相似文献   

16.
HLA-DPB_1等位基因对广西汉族重症肌无力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HLA-DPB1等位基因对广西汉族重症肌无力(MG)的遗传易感性。方法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多酶共同消化法对HLA-DPB1的31个等位基因进行分型。结果发现广西汉族MG患者的HLA-DPB10501及3601的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DPB12701在全身型MG明显增多。DPB1易感基因为纯合子时,MG发病早,并与全身型MG密切相关。早发病MG与晚发病MG、男性MG与女性MG、眼肌型MG与全身型MG的HLA-DPB1遗传背景有所不同。结论广西汉族MG的HLA-DPB1易感基因为0501、3601及2701,其中前两者对MG发病最重要,后者见于全身型病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验证世界卫生组织老年认知功能评价成套神经心理测验(WHO-BCAI)并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认知功能改变的特点。方法 采用WHO-BCAI对26例轻中度,AD患者(AD组)27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老年人(MCI组)和83名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NC组)进行测试,结果 在全部(25项)测验中3例组间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两比较,AD组与MCI组(除1项(视觉再认)外和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25例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的腓肠肌铜、锌、铁、镁含量及二琉基丁二酸钠(DMS)疗效进行了研究。25例HLD脓肠肌铜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锌、铁、镁无明显差异(P>0.05)。DMS治疗在11例患者中虽引起部分症状加重或一过性加重,但按症状出现及好转例次统计,好转率为83.62%。治疗后自第二疗程始24小时尿铜显著增高(P<0.05);而阶肠肌铜含量轻度增高(P>0.05),且与症状加重高度相关,因此认为DMS在增加尿排铜的同时可能引起体内铜离子的再分布。  相似文献   

19.
人类白细胞抗原和氯氮平诱发的粒细胞缺乏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氯氮平诱发的粒细胞缺乏症(简称为粒缺)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相关关系。方法对2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HLA分型研究。结果29例中7例发生粒缺患者的HLA-DR12(5)抗原频率显著高于22例粒缺未发生的患者,P<0.01。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未发现该抗原频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提示服用氯氮平发生粒缺的患者可能有特异的遗传素质,遗传基础与HLA-DR12(5)基因有关,相对危险性(RR)=38.156,而与疾病自身因素无关。  相似文献   

20.
对130例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I型54例、Ⅱ型76例)的迟发性运动障碍(下称TD)作了调查。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阳性症状量表(SAPS)、及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进行评定,结果表明。TD的总发生率为16.92%(22/130),I型及Ⅱ型患者TD的发生率分别为5.56%(3/54)和25%(19/76),TD组阴性症状综合评价总分明显高于非TD组,TD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大,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