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纤维化血清指标与慢性肝炎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血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等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慢性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278例慢性肝炎患者经肝脏活检行常规病理检查,肝活检前采血检测血清HA、PCⅢ、LN、Ⅳ-C水平。结果 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与炎症活动度呈正相关。HA可反映中度以上慢性肝炎炎症活动及肝纤维化,并与之呈正相关;肝脏存在纤维化时LN水平升高,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PCⅢ、Ⅳ-C水平升高与炎症活动度有关。结论 血清HA、PCⅢ、LN、Ⅳ-C水平均不同程度反映肝组织纤维程度,可作为血清肝纤维化检测指标;HA更能反映肝硬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IV型胶原(IV-C)等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 慢性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78例慢性肝炎患者经肝脏活检行常规病理检查,肝活检前 采血检测血清HA、PCⅢ、LN、IV-C水平。结果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与炎症活动度呈正相关;HA可反映中度以上慢性肝 炎炎症活动及肝纤维化,并与之呈正相关;肝脏存在纤维化时LN水平升高,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PCⅢ、IV-C水 平升高与炎症活动度有关。结论血清HA、PCⅢ、LN、IV-C水平均不同程度反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可作为血清肝纤维 化检测指标;HA更能反映肝硬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联合检测血清HA、CⅣ、LN及ALPⅤ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层粘蛋白(LN)及碱性磷酸酶同工酶Ⅴ(ALPⅤ)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7例正常人,急慢性肝炎及肝纤维化病人,采用放免法测定其血清HA,CⅣ,LN,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法测定血清ALPⅤ,并对HA,CⅣ,LN结果及ALPⅤ阳性率与γ球蛋白,A/G间分别作直线相关分析及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肝纤维化组血清HA,CⅣ,LN法结果分别为554  相似文献   

4.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肝组织病理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对191例各种类型慢性肝病患者联合检测质酸(HA)、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同时行肝组织学检查,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血清HA水平随肝组织病理=0.001);血清PCⅢ、Ⅳ-C水平在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分期各期中无差异(P〉0.05);血清HA、Ⅳ-C水平随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而升高,在G4时最高,与各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诊断早期肝纤维化的敏感指标。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36例各型肝病患者血清Ⅲ型胶原(TpyeⅢcolagen,PCⅢ)、Ⅳ型胶原(TpyeⅣcolagen,Ⅳ-C)和板层素(Laminin,LN)水平。结果:各类肝病患者血清PCⅢ、Ⅳ-C和LN水平随病情进展而逐渐升高。以PCⅢ≥135μg/L、Ⅳ-C≥130μg/L为诊断肝纤维化的临界点,其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达80%以上。结论:表明PCⅢ、Ⅳ-C及LN可作为肝纤维化诊断较为敏感的指标,其中Ⅳ-C对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优于PCⅢ及LN,对肝癌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进  张国元 《重庆医学》1999,28(3):173-174
目的 探讨多项血清指标联合检测对诊断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 用放免法和速率散经浊法测定26例正常人和73例急、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蛋白(LN)。结果HA、PCⅢ、Ⅳ-C随肝纤维化程度而增高(P〈0.01 ̄0.05),慢活肝、肝硬化均较正常组和慢纤肝显著增高(P〈0.01 ̄0.05),HA、PCⅢ在急性肝炎是即有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慢性病毒性肝炎病理改变与肝纤维化关系。方法:对37例慢性病毒性肝炎(CVH)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并检测其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等。结果:汇管区炎细胞浸润明显患者血清LN、ⅣC、HA明显升高。PⅢP在碎屑样坏死时明显升高。小叶内炎细胞浸润明显及有桥接样坏死者,血清LN、ⅣC、HA均明显升高。淤胆患者血清HA较无淤胆患者升高明显。同时伴随肝细胞再生者血清LN亦明显升高。结论:CVH的炎症、坏死、肝细胞再生以及淤胆等病理过程均与肝纤维化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用四氯化碳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采用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清及肝匀浆中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的含量,结果发现,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肝匀浆PC-Ⅲ、HA、LN含量逐渐升高,血清PC-Ⅲ、HA、LN水平与肝匀浆中三者的含量有显著相关性。揭示随着细胞外基质成分在肝内的沉积,肝纤维化逐渐进展为肝硬化,血清PC-Ⅲ、HA、LN水平能较好地反映肝纤维化的进程,对诊断肝纤维化、肝硬化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655例各种肝病病人,235例非肝病病人及42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及层粘连蛋白(LN)水平及部分肝功能变化。结果表明CAH,LC患者血清PCⅢ、HA、LN水平均显著高于NC、NL、CPH及AH患者;而NL,CPH与NC比较无差异,三项指标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无明显相关。此外血清LN与门脉压力程度有相关性。提示PCⅢ,HA、LN血清学测定对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肝纤Ⅰ号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脂质体(SOD L)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6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肝纤Ⅰ号和SOD L。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PCⅢ、HA、LN)变化,同时观察肝功能、自由基、淋巴细胞亚群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前后血清PCⅢ、HA、LN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其中HBV DNA阴转者PCⅢ、HA、LN下降最为显著。治疗组肝功能恢复程度、自由基及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两药联合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抗肝纤维化作用与抗病毒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对189例各型肝病患者检测了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和层粘蛋白(LN)。结果血清HA、Ⅳ-C、LN水平均随着肝病患者的病程进展而逐渐升高,慢性肝炎组及肝硬经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认为联合检测HA、Ⅳ-C和LN,对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郑崇广 《广州医药》2001,32(4):38-39
慢性乙型肝炎的一个严重问题是肝组织进展为纤维化乃至肝硬化。我们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慢乙肝病人23例,旨在探讨拉米夫定在治疗慢乙肝病人并伴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升高的疗效,从而反映拉米夫定对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①符合1995年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的慢性肝炎诊断标准;(2)HBsAg(+)、HBeAg(+)和(或)HBV-DNA (+),且 HA、PCⅢ、Ⅳ·C. LN升高;其中HA升高 23例(168…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血清胶原在肝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本文检测了70例急性肝炎(AH),60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8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30例肝硬化(LC)和39例正常人的血清,Ⅰ、Ⅲ、Ⅳ胶原含量,并对全部患者进行肝活检和肝组织切片的HE染色并分级,同时与透明质酸(HA)及层粘连蛋白(LN)比较。结果显示:CAH和LC组血清,型胶原,HA及LN含量显著高于CPH,AH和正常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4.
对32例肝硬化(LC),23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21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16例非肝病(NHD)和30例正常对照者采用一步夹心酶免疫法测定了血清Ⅳ型胶原(Ⅳ-C)水平。结果表明,慢性肝病组血清Ⅳ-C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2),LC及CAH患者血清Ⅳ-C水平显著高于CPH患者,以活动性肝硬化患者最高。在轻度肝纤维化时Ⅳ-C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清Ⅲ型前胶原及单胺氧化酶。血清Ⅳ-C含量与肝纤维化、肝内炎症、坏死程度及肝窦壁Ⅳ-C免疫组化染色反应强度显著相关。提示血清Ⅳ-C不仅是诊断早期肝纤维化的重要指标,而且能反映肝窦毛细血管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促肝细胞生长素对慢性重症肝炎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62例慢性重症肝炎随机分为PHGF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采用放免法(RIA)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A、Ⅳ-C、PCⅢ、和LN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HA、Ⅳ-C、PCⅢ和LN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1 ̄1.5个月后,PHGF组、Ⅳ-C和PCⅢ水平明显降低;而且仅HA降低,Ⅳ-C、PCⅢ和LN较治疗前进一步升高。治疗后pHGFxeg  相似文献   

16.
廖柏明  罗光汉 《广西医学》2001,23(3):440-441
目的:研究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与肝组织炎症坏死芨经程度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02例慢乙肝(CHB)患者血清HA,pcⅢ及Ⅳc水平,并行肝组织活检,对肝组织进行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分析上述血清指标水平及肝组织分级及分期的关系,结果,上述指标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及肝纤维化程度均呈丰正关关,在炎症分级G4,纤维化分期S4水平最高,结论,血清HA,pcⅢ及Ⅳc可以做为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及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用四氯化碳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采用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清及肝匀浆中Ⅲ型胶胶原、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的含量。结果发现,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肝匀浆PC-Ⅲ、HA、LN含量逐渐升高、血清PC-Ⅲ、HA、LN水平平均与肝匀浆中三者的含量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Ⅳ型胶原的血清检测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标方法对各种肝病进行Ⅳ型胶原的检测。结果血清Ⅳ型胶原水平以慢性肝炎(CH)、肝硬化(LC)及肝细胞癌(HCC)为最高,分别为(250±78)、(278±95)及(268±89)ng/ml。急性肝炎(AH)及脂肪肝(FL)的Ⅳ型胶原无明显变化。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与Ⅳ型胶原的血清水平也有一定关系,S2期有所提高,以S3~S4期为最高。Ⅳ型胶原水平与前白蛋白(PA)水平呈负相关(r=0.5321,P<0.01),但与ALT及Sb无关。结论Ⅳ型胶原血清水平能较好地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为早期诊断肝纤维化提供了一个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促肝细胞生长素对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采用放射免疫及ELISA法检测PHGF治疗后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A,PCⅢ,C-Ⅲ,LN水平的动态改变,探讨PHGF抗肝纤维化作用。研究发现: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各纤维化指标均较正常高(P<0.001),且肝硬化高于慢性活动型肝炎;PHGF治疗6~8周HA,PCⅢ,C-Ⅲ,LN水平均明显下降,而一般治疗后6~8周,慢性活动型肝炎LN水平明显下降(P<0.05),肝硬化PCⅢ,C-Ⅲ,LN较明显下降(P<0.1),治疗结束后PHGF治疗组较一般治疗组各纤维化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且PCⅢ下降较早。提示:PHGF通过减少肝脏炎症反应及细胞坏死,抑制成纤维细胞,贮脂细胞增殖,达到抗纤维化作用,为临床抗纤维化治疗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8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水平及部分肝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慢性活动性肝炎(CAH)、肝硬化(LC)及肝癌(HCC)患者血清PCⅢ、HA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而慢性迁延性肝炎PCⅢ、HA升高不显著.血清PCⅢ与γ-球蛋白呈正相关.另外,HA水平与部分肝功能损伤程度趋于一致,与γ-球蛋白有相关性.提示:血清PCⅢ、HA检测可作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的血清学指标,且可作为动态观察肝纤维化发展过程的临床指标.HA可反映慢性肝功能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