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浆是血液成分中的一种副产品,有新鲜和普通之分。新鲜冰冻血浆是血液采集后6小时内分离制备出来,迅速放置-56℃冰箱快速冰冻成块。其后放置-30℃冰箱保存,保存期为1年;有文献报道这样保存的血浆几乎含有全部的凝血因子,包括不稳定因子FV和FVⅢ,而普通血浆则不含其不稳定的凝血因子,可保存5年。新鲜冰冻血浆可应用于凝血因子缺乏,肝功能衰竭,大量输血,弥漫性血管凝血等疾病。  相似文献   

2.
我国输血事业的发展各地差异较大,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具体表现是不少地区成分输血的比例不高,个别医生还习惯于输全血。有些医生认为全血内含有各种血液成分,凡有输血指征者输全血比较好;有些医生认为新鲜血比保存血好,并认为越是新鲜的血越好;有些医生认为急性失血失掉的是全血,只有输全血才合理;有些医生认为输血能增强抵抗力,又有营养作用,对病人好处多,害处少。这些都是输血的陈旧观念。全血中2,3-DPG的减少与抗凝保存液的种类有关,ACD保存5天以内以及CPD保存7天以内的全血或红细胞,由于2,3-DPG接近正常水平,可认为是新鲜血。新鲜血中钾及其他代谢废物较少。输血目的是为了补充红细胞,在保存期内的全血可视为新鲜全血;补充粒细胞,8小时内的血视为新鲜全血;补充血小板,12小时之内的血视为新鲜全血;补充凝血因子24小时之内的血视为新鲜全血。即使是“热血”,除红细胞外,其余成分不足一个治疗剂量,热血来不及做各项检查,对病人不安全,也谈不上有什么好处。全血并不全,血液中的保存液是针对红细胞设计的,只对红细胞有保存作用,全血只要一离开人体就发生变化,其变化程度与保存液种类、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长短有关。全血中主...  相似文献   

3.
新鲜冰冻血浆是采集全血后6h内分离出血浆并迅速在-30℃以下冰冻保存的血液制品,可保存一年,其几乎含有全部的凝血因子,包括不稳定因子FV和FⅧ,可应用于凝血因子缺乏、肝功能衰竭、大量输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等疾病。  相似文献   

4.
背景 目前需要在全血采集后8小时内制备新鲜冰冻血浆,这是为了保持凝集因子活性。然而,这使大型血液中心制备新鲜冰冻血浆受到限制。有关CPD全血保存24小时影响凝血因子活性的资料不多。研究设计与方法 10名自愿供者每人采集全血500ml。在采集后1小时,离心分离血浆,并将每单位血浆等分为2份,1份在4℃(范围,1~6℃)保存,另1份22℃(范围:20~24℃)保存8小时。16小时后全在4℃保存。在采血后8小时、24小时,从每份血浆中取标本。所有血浆标本均置-18℃冰冻保存。检测因子Ⅴ、因子Ⅶ、因子Ⅷ及因子Ⅹ、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蛋白质C和蛋白S。结果 在保存的24小时,因子V、因子Ⅶ及因子Ⅹ、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  相似文献   

5.
腹腔积血自体回输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兰君  李礼 《临床医学》1996,16(5):10-11
输血是进入现代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标志,但输库存同种异体血有时不仅不及时,同时也可发生一些问题,输入500ml贮存血液后24小时之内,约10%的红细胞出现溶血现象,释放出7.5g血红蛋白,产生250g胆红素,携氧能力下降,凝血缺陷(全血贮存超过24小时,实际上已小存在具有活性的血小板、凝血因子Ⅴ和Ⅷ),低体温和代谢障碍(高血  相似文献   

6.
贮存5-7天的浓缩血小板(PC)在输注后恢复和存活不如新鲜血小板。作者首先在新鲜富血小板血浆(PRP)中加入一种生化激活剂后进行制备,并与常规PC制备法对照。方法:采集至少10天未服药的男性献血者全血,枸橼酸-磷酸-葡萄糖(CPD)抗凝,室温离心(1000g,7分钟)制备PRP。加入用正常盐水稀释的前列腺素E_1(PGE_1)使其最终浓度为1.3×10(~-8)M,然后室温3500g离心7分钟制备PC。PC于22℃±1℃贮存5天后,在使用前2-3小时以自身血浆浸泡血小板,然后弃液体,计数血小板、白细胞,测定pH,按Kunickl法作形态学积分,每个单位浓缩血小板加入250μCi铬酸钠(~(51)Cr)标记,22℃孵育30分钟,以自身血浆洗涤后配成30ml悬液,于输入后1.5、2.0、24、  相似文献   

7.
一.成分疗法简介在输血中心全血可被分离为以下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冷沉淀及冷沉淀上清液。对缺乏某种血液成分的患者给予其所需的成分血比给予全血更能有效地利用血液,且疗效更佳。自无菌塑料联袋系统出现后,才能在完全无菌的系统中分离各种血成分。现采用一种四联袋系统可从一单位血中分离出红细胞、血小板、冷沉淀及冷沉淀上清液,进一步可制备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但对白细胞的临床价值尚存疑虑。另一个重要进展是向红细胞浓缩物中加入“添加液”。添加液降低了红细胞浓缩物的粘滞度,减少了输注时阻塞的危险。另外添加液能更好地保存红细胞,使其保存期限延长至5周(无添加液的红细胞最多贮存3周)。再者,使用添加液能从每单位血中获取更多的血浆,增加了血浆蛋白(包括因子Ⅷ)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全血20 ~24℃保存24h对白膜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体外激活和血浆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方法 对采集的无偿献血者全血(400 mL)分组:对照组(全血室温放置6h)和试验组[全血(22±2)℃保存24h].将全血进行成分分离,得红细胞,浓缩血小板和血浆.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血小板激活标志-膜表面糖蛋白分子CD62P表达率;用血凝仪检测血浆的凝血因子(F)Ⅱ,Ⅶ,Ⅴ,Ⅸ,X,Ⅺ及纤维蛋白原的活性.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分子CD62P的表达率为:CD62P(10.08±0.71)%和(13.08±0.62)%(P<0.05);凝血因子(F)Ⅱ,Ⅶ,Ⅴ,Ⅸ,X,Ⅺ,纤维蛋白原活性未有统计学差别,(F)Ⅶ因子活性(0.98±0.07) U/mL和(1.17±0.06)U/mL(P <0.05).结论 全血(22±2)℃保存24h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外激活程度降低,血浆凝血因子除FⅧ外,其它因子活性未受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4℃贮存新鲜血浆的FⅧ∶C的动态检测250014山东省血液中心丁培芳申法奎杨爱玲1刘德春刘焕亮全血离开机体后在贮存期间发生的变化统称为“贮存损伤”,损伤程度与保存液种类、保存温度和时间等因素有关;而凝血因子Ⅴ、Ⅷ为不稳定因子,它们在血浆中的活性又与血...  相似文献   

10.
问与答     
<正> 问:新鲜冰冻血浆融解后为什么会出现沉英,应如何防止? 答:新鲜冰冻血浆(FFP)是用ACD、CPD和CPDA-1抗凝采血,且在釆血后6小时内分出血浆并使之冰冻成固态的。FFP在-20℃或以下可贮存1年,它含有全部的凝血因子,特别是因子Ⅴ和因子Ⅷ。FFP是现代输血中使用较多的一种血浆,主要用于补充体内多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观察了用一种新的血小板保存添加剂——酸化葡萄糖营养液(AGN)于22℃水平振摇条件下,在国产PVC塑料袋内保存从ACD全血制备的浓缩血小板血浆悬液(PC)的保存效果。结果表明,保存5天的PC其血小板计数、pH值、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低渗休克反应等指标皆优于对照组(未加AGN的ACD-PC),用新鲜血浆孵育2小时后,其聚集率和低渗休克反应有较明显的恢复。透射电镜显示,在保存过程中,血小板的形态完整、无伪足出现。用上述方法保存120小时的PC,其保存效果与国外一些实验室用第二代血小板保存袋保存的CPD-PC的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2.
成分输血是将血液中各种成分进行分离,加工成各种血液制品,然后根据受血者病情需要有针对性输注,以达到治疗目的。它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少,一血多用和节约血液等优点。成分输血常用的血液制品种类有浓集红细胞,洗涤红细胞、红细胞悬液,白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新鲜或冰凉血浆以及血浆凝血因子制品等。其主要的特点及临床适应证如下: 1.浓集红细胞:为新鲜全血经离心或沉淀后移去血浆所得。优点红细胞浓度高,血浆蛋白少,可减少血浆内抗体引起的反应,适用于非免疫性急慢性贫血。 2.洗涤红细胞:浓集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  相似文献   

13.
库血在输血安全性方面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临床输血大多仍输注全血,且临床医师习惯用24小时内的新鲜血。我们经过调查和统计,认为在2~6℃贮存7~14天的库血不仅在携氧能力方面同新鲜血无明显区别,且可减少同种免疫、CMV感染和GVHD、梅毒及输血反应的发生。 1 血液在2~6℃贮存中的变化:临床输注红细胞的目的是增加携氧能力,而2.3-DPG是调节血红蛋白氧运输的重要物质。ACD库血中2.3-DPG的含量在采血后7天内下降近1/2,14天下降近2/3,21天则几乎消失殆尽,但输回血管后12~24小时可全部恢复,除非患者急需氧,与新鲜血的含量无明显差别。在ADC血液中的白细胞只能保存5天,其中多核细胞死亡最快,淋巴细胞次之,单核细胞最后。  相似文献   

14.
全血在室温下放置时间从6小时延长到8小时,对于制备浓缩血小板来说可以有更多的机动性,本文通过一组配对试验评价用CPD-ADSOL采集全血放置不同时间后制备的保存红细胞和血浆的特性。采集每个供者1单位全血(450±45ml),分二种情况制备红细胞和血浆,一种是全血放置6小时后制备,另一种放置8小时,比较保存42天后自体红细胞还输24小时的存活率。试验分别由A、B两个实验室进行,A用~(99m)Tc-~(51)Cr技术,得出放置6小  相似文献   

15.
腹部创伤术中自体血回输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创伤不仅增多,而且更趋于复杂化,其中,腹部创伤后腹腔内脏损伤大出血仍较常见,同时也直接威胁着病人的生命。术中输血在许多基层医院不仅不能及时实施,同时可发生一些输血问题,输入500ml贮存血液后24小时之内,约10%的红细胞出现溶血现象,释放出7.5g血红蛋白,产生250g胆红素。携氧能力下降,凝血缺陷(全血贮存超过24小时,实际上已不存在具有活性的血小板、凝血因子Ⅴ和Ⅷ),低体温和代谢障碍(高血钾,酸血症,枸橼酸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提高保存温度和延长保存时间后,对全血有效成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5月本中心从体检合格的l0例健康献血者采集的全血10袋200 mL作为研究对象.将每袋全血平均分成2份,分别于22℃保存8h和24 h,分别纳入对照组(n=10)和研究组(n=10).两组全血均分离血浆冰冻保存,并分离红细胞(RBC)悬液于4℃保存,检测冰冻血浆凝血因子含量和保存期内RBC悬液相关质量指标变化.结果 研究组分离的冰冻血浆较对照组凝血因子Ⅷ(FⅧ)含量显著降低(t=6.459,P<0.05);RBC悬液保存至第1和7天时,三磷酸腺苷(ATP)和pH值显著下降(P<0.05),第14天起K+浓度显著升高(P<0.05),游离血红蛋白(FHb)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血室温放置24 h不宜制备新鲜冰冻血浆,对RBC质量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应适当缩其短保存期.  相似文献   

17.
血液构成 血液是机体内唯一的液体组织 ,遍布周身。它由液状的血浆和有形成分组成 ;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包括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加入抗凝剂的血液样品 ,经过高速离心后 ,形成三层 :上层为血清 ,占全血的 5 5 % ;中间黄白层为白细胞和血小板 ,不超过全血的 1% ;下层为红细胞占全血的4 5 %。红细胞能够运输氧和二氧化碳。静脉穿刺 通过静脉穿刺可为病人留取血液标本 ,进行检测后获得该病人的红细胞计数 ;静脉穿刺也可作为治疗途径。相关护理 在临床护理程序手册上可以查到血液标本 ,采集程序 ,血液溅出、针刺损伤处理的有关资料 ,当地政…  相似文献   

18.
本文比较两种方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PC);一种是用常规的方法从富含血小板血浆制备PC(PRP-PC),另一种为BC-PC,制备方法为:四联袋采集2小时内的血单位,以5000×g离心5分钟.将白膜层(BC,红细胞-血浆界面间约25ml,含8%的红细胞、60%的白细胞和80%的血小板)挤入子袋,然后断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去冷沉淀血浆中部分有效成分的实际含量,为临床选择不同血浆输注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集23袋(200ml/袋)ACD-B血液保存液保存的血液,4h内分离制备新鲜冰冻血浆,各袋均留2份标本;1份同新鲜冰冻血浆一起置-35℃保存,于第3天速融后检测总蛋白、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Ⅴ、Ⅷ、Ⅹ含量;1份置4℃保存21d后检测总蛋白、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Ⅴ、Ⅷ、Ⅹ含量;新鲜冰冻血浆于第3天取出制备冷沉淀,留取去冷沉淀血浆标本1份检测总蛋白、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Ⅴ、Ⅷ、Ⅹ含量。结果去冷沉淀血浆中的血浆蛋白和凝血因子均低于普通血浆(P〈0.001)。结论去冷沉淀血浆的使用价值有局限性,不能与普通血浆等同使用。  相似文献   

20.
白膜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扳(BC-PC_s)混合后,于无糖(葡萄糖)晶体保养液中贮存4到12天后对血小板减少病人是有效的,它同富含血小板血浆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PRP-PC_(?))贮存1到3天输注后的血小板增加量相似。本文详细研究和比较了BC-PC_s和传统的PRP-PC_s 及混合PRP-PC_s(P-PRP-PC_s)在15天贮存期间血小板的质量。浓缩血小板在离心和贮存时温度均为22±2℃。BC-PC_3(n=8):450ml 全血在采集后2小时内,5000g 离心5分钟,压出约25ml 白膜,6转/分旋转贮存一夜,混合6份白膜于300ml 无糖晶体保养液内,1000g 离心7分钟,分出上层含有血浆的血小板于1升聚烯烃贮存袋中,置平板振荡仪70转/分贮存.PRP-PC_s(n=8):取60—70mlPRP-PC_s,置300ml 聚烯烃袋中,以6转/分旋转贮存。P-PRP-PC_s(n=3):取4份(30ml/份)PRP-PC_s,贮存一夜后,混合于含300ml 保养液的1升聚烯烃塑料袋中。三种方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分别于采血后1、7、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