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动力的恢复情况.方法 通过确定胃电图振幅、频率及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等几项指标联合观察了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及18例开腹胆囊切除患者.结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患者手术前后胃电图振幅、频率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开腹切除术组患者术后第1~2天胃电图振幅、频率与术前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开腹胆囊切除术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动力恢复较开腹胆囊切除术后快,为临床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可早期进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71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手术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肛门排气、肛门排便、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VAS评分、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8%(1/36),低于对照组22.86%(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减轻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胃肠动力与血清胃肠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云贵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2):1652-1653
目的:观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胃肠动力与血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78例行根治性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其中腹腔镜组42例,开腹组36例,观察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胃肠激素的变化。结果:腹腔镜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开腹组术后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明显低于腹腔镜组术后水平。腹腔镜组术前术后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迅速,并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胃肠激素影响较小,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的进一步恢复。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胃肠运动与血清胃肠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胃肠动力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42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非随机分为经腹腔镜和开腹两组,各21例,记录术后肠鸣音恢复和肛门排气时间,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adio immunoassay,RIA)测定术前12 h和术后24、48、72 h的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结果开腹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较腹腔镜手术组明显延迟(P<0.05).开腹组术后24、48 h血清胃动素、胃泌素较术前12 h及腔镜组同时相相比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较开腹手术明显快,术后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变化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潘登 《大家健康》2017,(10):165-166
目的:观察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针刺足三里、天枢穴对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后给予针刺足三里、天枢穴,每日两次;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所用时间短(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天枢穴能够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AC)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扶沟县中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AC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与研究组(42例)。予以对照组开腹治疗,予以研究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及术后胃肠功能指标(包括进流食、进普食、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及肛门排便时间)。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进流食、进普食、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及肛门排便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有效减少AC患者术中出血量及促进其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后择时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10例,年龄(26-63岁),根据处理的术后护理方式不同,完全随机分为两组(n=55),即对照组(接受术后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接受术后择时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术后择期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所需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均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腹痛、腹胀,显著缩短术后出现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所需时间,有助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彭向荣 《吉林医学》2011,(7):1295-1296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胃肠功能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胆囊切除术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即传统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27例。传统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肛门排便时间,同时记录CRP的动态变化。结果:与传统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均较传统开腹组快,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48 h血清CRP均高于手术前水平(P<0.05或P<0.01),但传统开腹组术后水平明显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可有效改善胃肠功能,减少CRP的动态变化,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两种术式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分数、住院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结果观察组疼痛分数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 P <0.01);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 P <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有效率高,可有效改善胃肠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中对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46例胆囊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n=73)与观察组(n=73)。给予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术治疗,给予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观察组首次进食时间、术后饮食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胆囊炎患者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能够有效帮助胃肠道功能尽快恢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应当在临床中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5):138-141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肛门排便时间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泌素(GAS)水平、胃动素(motilin,MTL)水平、血管活性肠肽水平(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肛门排便时间分别为(21.24±10.18)h、(26.12±5.16)h、(50.34±8.14)h,分别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胃泌素(GAS)水平、胃动素(motilin,MTL)水平分别为(131.1±23.2)ng/L、(167.4±25.0)ng/L,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管活性肠肽水平(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为(295.7±35.8)ng/L,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考虑可能与手术与护理对胃肠激素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心理状态、胃肠功能、血浆胃动素及胃泌素的影响。方法将8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患者予以传统围手术期护理,综合性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术后3d,综合性护理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均〈0.05)。综合性护理组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明显快于常规护理组(P〈0.05)。术后3d,两组患者血浆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综合性护理组上升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改善胃肠道手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胃肠功能尽快恢复,尽早恢复饮食,作用与提高患者血浆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胃肠患者术后应用胃肠穴位按摩鞋是否对肠功能恢复起促进作用,寻求一种简便、易行可帮助胃肠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我科2011年5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胃肠道术后患者120例,按临床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后24 h下床活动,每日3次穿着足底按摩鞋辅助活动,对照组活动时间和程度与观察组一致但不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情况、腹胀程度、首次排气和首次排便时间以及评价观察组患者穿着胃肠穴位按摩鞋接受程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腹胀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穿着足底按摩鞋接受度良好(93.3%)。结论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应用胃肠穴位按摩鞋可促进肠功能恢复,缩短胃管留置时间,减轻腹胀程度,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且患者对其乐于接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郭强  李小兵 《中外医疗》2016,(2):99-100
目的 对比胃穿孔胃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手术对患者术后胃肠动力的影响. 方法 以2014年3月—2015年3月为研究区间,收集76例胃穿孔患者进行分组. 对照组38例患者应用开腹手术,观察组应用腹腔镜修补术. 对比术后胃肠动力差异. 结果 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血清胃泌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腹腔镜修补术干预胃穿孔患者术后胃肠动力效果确切,可改善血清胃泌素水平,缩短肠鸣音恢复正常、肛门排气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对患者胃肠动力恢复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6月~2014年1月行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患者30例,设立为腹腔镜组,另选择同期行传统开腹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患者32例,设立为对照组,比较腹腔镜组及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胃肠动力恢复指标包括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胃肠减压解除时间及术前术后血浆MTL和VI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而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胃肠减压解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MTL和VIP水平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镜组与对照组患者的MTL和VIP水平分别较术前显著提高,且腹腔镜组患者的MTL和VIP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具有出血少、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等优点,考虑可能与其提高胃肠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行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共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的各项观察指标:营养指标:血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肠功能指标: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吻合口瘘、肺部感染、伤口感染、腹痛、腹胀、静脉炎.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P、Alb、Hb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TP、Alb、Hb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组间及组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快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一例发生肺部感染、伤口感染及静脉炎,对照组无一例出现伤口感染,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围术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及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如心理干预、营养管护理、消化道护理等,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从而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假饲(咀嚼口香糖)联合早期流质饮食对腹腔镜肝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接受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咀嚼组(36例)、对照组(38例)和空白组(38例)。咀嚼组:麻醉清醒后予以咀嚼口香糖(1次/2 h,每次2~3片,术后6 h流质饮食,3~5次/d);对照组:术后6 h予以流质饮食,3~5次/d;空白组:术后6 h进饮温开水,肛门排气后,给予流质食物。比较3组患者肠鸣音恢复、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及术后胃肠道症状。  结果  咀嚼组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排便时间[(9.76±1.59)h、(20.57±2.31)h、(56.82±8.27)h]均早于对照组[(11.08±1.96)h、(26.64±2.77)h、(64.33±10.39)h]及空白组[(15.26±2.09)h、(30.05±3.85)h、(72.94±11.67)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71、10.207、3.428;12.688、12.756、6.822,均P<0.05);术后第1天咀嚼组患者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均P<0.05);咀嚼组患者术后恶心和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均P<0.05)。  结论  假饲联合早期流质饮食能够加快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通腹汤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腹部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增加通腹汤,200 mL/(次·剂),每日1剂。对比肠鸣音恢复、自主排气、首次排便时间,及血常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自主排气及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00);治疗后,两组患者WBC、RBC、HGB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0,P=0.001),但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01,P=0.016)。结论:通腹汤能够改善腹部手术后紊乱的胃肠功能,缩短患者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索腹腔镜下微创保胆取石术对胆囊结石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372例分为观察组(行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和对照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每组186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饮食恢复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饮食恢复时间均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观察组术后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0%,显著低于对照组(1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饮食恢复时间短、患者胃肠道恢复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穴位按压联合中药足三里外敷对结直肠手术患者胃动素、胃泌素的影响,为结直肠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3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结直肠手术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6月—2017年4月就诊患者设为对照组(40例),将2017年5月—2018年3月就诊患者设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穴位按压联合中药足三里外敷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肠鸣音正常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胃液量、胃动素、胃泌素水平以及术后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肠鸣音正常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均P<0.05);手术前2组胃液量、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2组胃液量均明显低于手术前(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手术前(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穴位按压联合中药足三里外敷可有效改善结直肠手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降低胃液量,提高胃动素、胃泌素水平,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