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为掌握天津市宝坻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戊肝感染情况,于2010-2011年对106家公共场所3783名从业人员血清HEV-lgM抗体采用ELISA法进行检测.诊断试剂盒由上海荣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用酶标仪判断结果,以样品吸光度值(OD值)≥阴性对照平均OD值×2.1为阳性结果.血清HEV-IgM抗体阳性率为0.98% (37/3783).其中,2010年阳性率为1.34% (25/1872),2011年阳性率为0.63%(12/1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88,P<0.05).但春季感染率较高,检出的37例HEV-IgM抗体阳性者中,春季占1.62%(18/1108),夏季占1.09% (9/827),秋季占0.45%(4/888),冬季占0.63%(6/956).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新罗区食品和公共场所人员甲肝、戊肝的感染状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新罗区2011-2013年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用ELISA方法检测HAV-IgM、HEV-IgM,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2011-2013年共检测业人员41 258人次,HEV-IgM阳性率(0.17%)高于HAV-IgM(0.11%).HAV-IgM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HEV-IgM阳性率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主要在≥20岁年龄组,HAV-IgM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HEV-IgM阳性率各年龄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新罗区2011-2013年从业人员甲肝、戊肝感染率均高于全国及福建省平均水平,且均为隐性感染,建议从业人员体检时应同时检测ALT、HAV-IgM、HEV-IgM以避免漏检;必要时应接种疫苗;应加强监督,防止甲肝、戊肝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4.
5.
德清县农村人群戊型肝炎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调查德清县农村人群戊型肝炎的感染情况.方法用ELISA法检测人群中抗-HEV lgG、抗-HEV IgM水平,同时调查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在调查的850名7岁以上健康人群中,抗-HEV IgG,抗-HEV IgM阳性率分别为46.35%和3.06%.男女抗-HEV IgG阳性率分别为53.62%和39.45%(P<0.001),抗-HEVIgM阳性者中女性较多(P<0.01).戊型感染可见于各个年龄段,但感染率不平衡,差异有显著性(P<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率有上升的趋势,到45~55岁年龄组感染率保持在一个稳定水平.结论德清县农村人群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国内其他地区报道.感染与性别年龄显著相关,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率上升,到一定年龄达到稳定水平. 相似文献
6.
2010年11月10日至12月14日,江都市某敬老院发生一起肝炎暴发疫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合病人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证实是一起戊型肝炎(简称戊肝)暴发疫情。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1疫情概况该敬老院位于小纪镇纪西村,现有职工11人,共收养老人105名,其中男性94名,女性11名。该院2010年11月10日发生首例肝炎病例,临床表现主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12年梅州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谷丙转氨酶、甲肝和戊肝感染状况,寻找谷丙转氨酶与甲肝、戊肝相关性,建立从业人员体检档案,为甲肝、戊肝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IFCC速率法进行谷丙转氨酶(ALT)检测,超过正常范围(0~40U/L)的进一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AV-IgM和HEV-IgM。结果 2012年ALT检测10522名,ALT值异常者835名,异常率为7.94%,甲肝IgM检测835份,阳性2份,阳性率为0.24%,占全年体检人数的0.019%,戊肝IgM检测835份,阳性3份,阳性率为0.36%,占全年体检人数的0.029%。结论 ALT异常率高,甲肝、戊肝阳性率低,ALT与甲肝、戊肝关系为非正相关关系,应加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甲肝、戊肝的检测工作,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对1986年9月~1988年4月新疆南疆地区成型肝炎流行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经用分层分析、配对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的11个因素中,钦生水、常赶集、接触肝炎病人和常吃市售不洁食品为本病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在上述分析中,钦生水的相对危险性分别为3.7、3.2、和2.3。其他3个危险因素则为2左右。 相似文献
9.
老年戊肝与HAV或HBV或HCV重叠感染的临床分析南京市第二医院薛蓉孟静仪蒋幼仙戊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戊肝)是经肠道传播的急性自限性疾病,多见于中、青年人,有关老年人戊肝的报道甚少,而老年戊肝与其他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的报道更少。为探索其临床特点,现将...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了解湛江市HCV感染状况及探讨丙型肝炎感染相关因素。方法:抽取健康体检者3536例,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Anti-HCV)、丙氨酸转氨酶(ALT),对HCV抗体阳性标本再作HCV-RNA检测。结果:3536份样本中HCV抗体阳性33例(9.08‰),男性26例(7.15‰),女性7例(1.92‰),男性HCV抗体检测阳性率比女性高(χ2=11.04,P<0.01);33例HCV抗体阳性标本中12例(男11例,女1例)标本HCV-RNA阳性,9例(男性8例,女性1例)标本ALT升高。结论:HCV抗体感染率不高,感染途径及易感染途径有待研究;重视丙型肝炎病毒的危害性,开展HCV抗体普查,及早发现丙型肝炎及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丙型肝炎病毒的蔓延。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湖北省省直餐饮服务行业从业人员HBsAg、HBeAg阳性率状况及分布特点,并评估餐饮服务行业从业人群的乙肝病毒感染情况,现将2004年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省直餐饮行业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作者分析了 119例未治病例 ,其中地方病人 74例 ,占 6 2 2 % ;军队免费病人 45例 ,占37 8%。外科系统病人占 83 2 %、内科系统病人占 16 8%。平均住院日 8 3天 ,最长者达 83天 ;人均消费 849 96元 ,消费最高额达 6 15 9 5 2元。未治的原因为 :丧失治疗信心、不了解医师的技术水平和不满意住院环境等。最后论述了未治病例中存在第一诊断选择不当、治疗方式认识偏差、三级检诊和术前讨论等方面不落实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4.
15.
袁永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5,4(3):234-235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血透)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进一步做好上述人群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方法 对1999~2 0 0 3年间的76例血透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于血透前后检测抗HCV ,对阳性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血透前抗HCV检测阳性率为9.2 1% ;6 9例血透前抗HCV阴性患者血透后抗HCV阳性率为15 .94 %。血透年限<2年者抗HCV阳性率为9.38% ,明显低于>2年者抗HCV阳性率2 1.6 2 % ,两者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 <0 .0 1) ;不同年龄和性别抗HCV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结论 血透患者是HCV感染和传播的高危人群,且感染率随血透年限的延长而增高;医院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2001年7月-2004年7月间189例住院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9例慢性HCV感染患者医院感染率为21.69%;感染部位以腹腔(41.46%)和呼吸道(26.83%)为主;慢性丙型重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率为58.14%,慢性丙型重、中、轻度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率分别为21.57%,7.55%,2.38%;导尿和腹水蛋白≤10g/L是其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率高,且病程越长,病情越重,处于危险因素中,医院感染率越高。 相似文献
17.
1009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更好的全面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传染性,保护全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加强对乙肝传播的控制,为卫生监督人员提供科学依据,将济南市1998~2002年饮食行业、公共场所等从业人员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进行抗-HBs、HBeAg、抗-HBe、抗-HBc标志物的测定及互相关系,HBsAg阳性率与HBeAg阳性率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贵州省戊型肝炎(戊肝)报告病例增加的原因,探讨医疗机构在戊肝临床和实验室诊断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监测系统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07-2011年贵州省报告病例数较多且2011年报告病例数突然增高的6家医院,通过查阅住院病历、检验科检测结果、访谈医生等,对报告病例进行核实调查。结果 共核实2007-2011年戊肝报告病例354例,136例符合戊肝诊断标准,符合率为38.42%。不同年度、医院及报告科室戊肝符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1年医院报告戊肝病例符合率较低(27.66%),6家医院符合率最低者分别为0和18.18%;非传染科报告的戊肝病例占总病例数的61.30%,且符合率(8.29%)显著低于传染科(86.13%)。2011年医院检验科戊肝检测阳性数和阳性率均较往年增高。结论 贵州省戊肝报告病例增加的主要原因为医院提高了戊肝检测数量,但诊断符合率较低。建议相关医疗机构加强戊肝诊断和病例报告的培训。 相似文献
19.
深圳市2002年急诊住院死亡病例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查找急救各环节存在的问题 ,降低急救死亡率和伤残率 ,为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急救网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照 2 0 0 2年全市 6 0个急救网络医院急诊入院急救的 14 4 6份死亡病历填写调查表 ,用Profox6 0建立数据库 ,用SPSS 11 0统计分析。结果 各项急救处置用时中位数 :下达首次医嘱、执行首次医嘱和上级医师到场均为 5min ,二线医师到场 10min ;病情讨论和院内会诊时间分别为入院后 12 0min和 180min ;开始输血时间为入院后 6 0min。调查中发现一些医师对急救技术和程序掌握不到位 ,医疗文书时间因素记录不详细 ,存在制度不落实的现象 ;急诊住院死亡和院前死亡的死因谱有差别。结论 急诊住院急救在时间因素、技术因素和质量因素等方面需进一步提高 ,要提高对急救工作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