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6 毫秒
1.
蒋仲英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0):215-215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4例行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管理,给与积极有效的护理。结果:24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患者、陪护以及医护人员均未出现不良并发症。结论: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是一种安全、微创、并发症少的新技术,积极有效的护理对保证手术顺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经皮穿刺^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2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已广泛开展的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技术、新方法[1,2],美国已将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作为前列腺癌的首选治疗,此后国内外学者广泛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不断扩大其治疗范围.我院于2008年12月至2009年11月开展经皮穿刺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22例,近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25Ⅰ粒子近距离照射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CT或B超引导经皮穿刺植入和术中植入法治疗35例恶性肿瘤患者。结果术后有效率85.71%,患者肿块明显缩小,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并发症少,生存期延长,无手术相关性死亡。结论125Ⅰ粒子近距离照射治疗恶性肿瘤,能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合理、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西元  刘钊  王琳 《海南医学》2006,17(11):45-46
目的 探讨25I粒子近距离照射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CT或B超引导经皮穿刺植入和术中植入法治疗35例恶性肿瘤患者.结果 术后有效率85.71%,患者肿块明显缩小,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并发症少,生存期延长,无手术相关性死亡.结论 125I粒子近距离照射治疗恶性肿瘤,能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合理、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体表恶性肿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术前根据肿瘤大小、粒子剂量、放射有效范围等,利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出粒子分布及最佳数量,术中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将粒子按计划植入预定部位,术后超声检查粒子植入部位及有无漏植.结果 腹股沟淋巴瘤4例,腮腺恶性肿瘤9例及甲状腺恶性肿瘤6例患者放射性粒子均成功植入预定部位,19例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严重的并发症,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超声引导下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体表恶性肿瘤方法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CT导向下^125I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文  周运锋 《西部医学》2010,22(6):1126-1127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术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本文就CT导向下经皮穿刺^125I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技术原理、作用机制以及临床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体表恶性肿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术前根据肿瘤大小、粒子剂量、放射有效范围等,利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出粒子分布及最佳数量,术中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将粒子按计划植入预定部位,术后超声检查粒子植入部位及有无漏植。结果腹股沟淋巴瘤4倒,腮腺恶性肿瘤9例及甲状腺恶性肿瘤6例患者放射性粒子均成功植入预定部位,19例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严重的并发症,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超声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体袁恶性肿癌方法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属于近距离治疗范畴,但生物学优势完全有别于腔内、后装、术中放疗.随着肿瘤诊疗研究的进展,^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临床应用日趋广泛.我院于2004年10月开展此项新技术,对12例恶性肿瘤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进行治疗,其中9例术后超过3个月,经疗效评价,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CT影像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对恶性肿瘤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研究.方法 方便选择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放疗科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采用CT影像引导下行放射性粒子植入对恶性肿瘤患者24例,均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进行放疗,并结合CT技术对患者手术疗效情况,统计患者生存情况、肿瘤大小变化、治疗效果分级情况等.结果 125I粒子的植入成功率为100%,19例肿瘤缩小或消失;术中有1例患者出现穿刺道少量出血、1例患者出现血气胸的情况;术后患者出现疼痛缓解10例;术后1~6月内进行CT复查,所有患者的肿瘤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而缩小50%以上的患者14例.结论 CT能够对氟脱氧葡萄糖代谢活性较高的肿瘤病灶进行显示,从而有利于肿瘤范围的估计,具有较高的准确率,CT影像引导下行放射性粒子植入用于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安全有效,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术前根据肿瘤大小、粒子放射有效范围计算出粒子分布及数量,术中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将粒子按计划植入预定部位,术后CT扫描粒子植入部位及检查有无漏植。结果:25例肺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性粒子均成功植入预定部位,其中包括失去手术机会晚期患者23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后严重并发症。术后12例患者肿瘤完全消失,8例患者肿瘤明显缩小(缩小>75%),5例肿瘤部分缩小(缩小在30%~60%之间)。3个月、半年、1年随访中,无复发病例。结论: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人体治疗肿瘤是一种新的治疗模式,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疗效确切,尤其适合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MSCT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盆腔恶性肿瘤2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峰  张蓓  周玲  胥丽 《西部医学》2010,22(3):506-507,511
目的探讨MSCT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盆腔难治性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22例盆腔难治性恶性肿瘤患者,在MSCT引导下经皮穿刺,按照放疗计划在肿瘤内及周围放置125I粒子,植入即刻及术后2~12个月复查观察粒子在瘤体内的分布、有无并发症及疗效。结果22例恶性肿瘤粒子顺利植入,其中2例2个病灶粒子放置层面与计划不符,3倒5个病灶部分粒子放置间距不够,17例21个病灶粒子放置位置均与计划大致相符。治疗2~12个月后复查,14例恶性肿瘤范围较前缩小(63.6%),3例(13.6%)恶性肿瘤范围较前大致相仿,1例(4,6%)恶性肿瘤范围较前略增大;4例(18.2%))患者因多器官衰竭死亡。22例患者术后均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及相关放射损伤。结论MSCT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盆腔难治性恶性肿瘤是一种安全、方法简便、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对56例肝癌病人74个病灶行彩超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肿瘤内。结果:74个病灶完全缓解29个,部分缓解32个,无变化12个,进展1个。总有效率为82%。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治疗中晚期肝癌创伤小,疗效肯定,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间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胸膜恶性间皮瘤的技术方法。方法:随机选择12例术前活检证实为胸膜恶性间皮瘤的患者,应用TPS计算出放射源-125I粒子在瘤灶区的剂量分布,绘出等剂量曲线及适形粒子分布图并制定治疗计划,通过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术后即刻CT扫描验证,术后2 mon复查CT检查肿瘤情况。结果:植入病例全部一次性成功。无气胸、出血、死亡等并发症。结论:FPS立体定向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是一种有效的、微创的治疗胸膜恶性间皮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手术治疗肝癌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粒子的手术配合.结果 顺利完成放射性粒子手术的配合.结论 良好的手术配合是取得粒子植入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术前根据肿瘤大小、粒子放射有效范围计算出粒子分布及数量,术中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将粒子按计划植入预定部位,术后CT扫描粒子植入部位及检查有无漏植。结果:25例肺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性粒子均成功植入预定部位。其中包括失去手术机会晚期患者23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后严重并发症。术后12例患者肿瘤完全消失。8例患者肿瘤明显缩小(缩小〉75%),5例肿瘤部分缩小(缩小在30%~60%之间)。3个月、半年、1年随访中,无复发病例。结论: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人体治疗肿瘤是一种新的治疗模式,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疗效确切,尤其适合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CT引导下经皮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25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随访2~6月,完全缓解6例(17.14%),部分缓解24例(68.58%),病变稳定2例(5.71%),进展3例(8.57%),未出现放射相关副作用。结论CT引导下经皮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具有创伤少、并发症少、疗效肯定、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手术治疗肝癌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粒子的手术配合。结果顺利完成放射性粒子手术的配合。结论良好的手术配合是取得粒子植入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CT导引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它应用TPS计划系统,按照治疗计划将125I粒子在CT导引下穿刺植入到恶性肿瘤内,在术后用CT检查观察粒子在瘤体内的分布、有无并发症及疗效。主要适用于未经治疗的原发肿瘤、手术难以切除的侵犯重要功能组织及器官的肿瘤、复发或转移的肿瘤治疗。此种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可行,并发症发生率低,目前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经皮左锁骨下动脉穿刺植入药盒在晚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0 0例晚期恶性肿瘤病人采用经皮左锁骨下动脉穿刺植入药盒治疗。依据肿瘤供血情况 ,在透视监控下 ,施行药盒植入术。术后经药盒行规则性化疗或碘油化疗乳剂栓塞。结果 :2 0 0例患者共植植入 2 0 2个药盒。植入成功率为99%。并发症有 9例 (4 .5 % )。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左锁骨下动脉穿刺行药盒植入术安全可行、操作简便易行、创伤小 ,为动脉内化疗灌注和碘油化疗乳剂栓塞提供了一条安全可靠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肺癌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作为肺癌的治疗手段之一,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肺癌已经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笔者希望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阅读和总结,为各位医生在肺癌患者的综合治疗的方案中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