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赵志恒  穆超超  刘保红 《中医学报》2016,(10):1515-1517
凡治病,总宜使邪有出路,人体祛邪途径多端、表现形式多样,但总与官窍关系密切。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一个整体,官窍为五脏所主,亦为五脏所使,五脏又各有其液。五脏之液和五脏所主之窍与人体疾病的病解途径关系密切,人体疾患向愈无不以五液为载体、官窍为通道。五脏、五液、官窍构成了中医的病解途径。  相似文献   

2.
关于“心开窍于耳”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五脏是人体组织结构的核心,五脏通过经络与体表组织器官构成密切联系,五脏气血阴阳的盛衰和虚实寒热等病理变化,都能导致体表组织器官作出相应的反应。其中体窍与五脏的关系又被称为窍脏相关理论。体窍即为眼、耳、口、鼻、舌、前后阴,窍脏相关即一窍一脏相互关联,五脏各有其窍。综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正常政大论及(灵枢)脉度、五阅五使等篇记载,均言心开窍于舌、肝开窍于目、牌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及前后阴。其中口为脾窍、鼻为肺窍、目为肝窍都无异述;唯(素问·金匾真…  相似文献   

3.
“针五经,调五脏”源于湖湘针推五经配伍学术流派,是其重要的理论思想之一。本文在“针经治脏”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脏腑辨证、五行生克制化理论对耳鸣的病因病机进行探讨,独辟蹊径从风火湿燥寒五气辨治耳鸣。采用针刺、艾灸等中医特定的治疗手段,针对性地刺激本经及与本经相关的其他四经的穴位,综合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从而养窍调神,聪耳止鸣,为临床治疗耳鸣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该文系统梳理《内经》当中对耳、耳鸣耳聋的相关记载,并依据脏窍相关的复杂关系,探讨耳鸣耳聋与五脏的密切关系,指出基于五行互藏思想,五脏和面部官窍都有着互相深入交叉的联系,所以针对窍病,不能单一的针对所主某一脏进行治疗,而应立足于五脏整体观,充分考虑到窍与五脏的复杂关系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并借此为中医耳鼻喉科论治窍病提供新思路、新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窍与五脏的密切关系,历代医家多有论述。根据五脏和目窍的相关理论来治疗风牵偏视,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阐述《内经》五郁治法理论及其临证应用情况。认为五郁,既反映风、热、湿、燥、寒五气的郁发,又指人体五脏之气的郁滞。五气郁发者,治当折其太过;五脏气郁者,治当调其气机。并列举了五郁证治实例,对临床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五脏五官相关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早已成为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核心。然自《内经》以降,历代医家对此尚有一些不同看法,为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笔者试就此作一初探,不妥之处,恳请斧正。 一、五脏开窍说 五脏与五官五窍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早在《内经》中就有详细的论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以“在窍”言之两者之间的关系;《素问·金匮真言论》则以“开窍”  相似文献   

8.
该文系统的论述了《内经》中对耳鼻咽喉科疾病的相关理论,强调了耳鼻咽喉诸窍与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五官科疾病的辨证应不离心、肝、脾、肺、肾五脏,人体的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肌肉筋脉等。五脏官窍的生理、病理关系也不仅仅是单纯的一一对应关系,即一窍并非独为某一脏所主,一脏可与诸窍皆相关,五脏与官窍之间有着广泛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医整体观念,五脏是一个整体,它们在生理情况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病理情况下相互影响。"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因而四时之气的生、长、收、藏皆得"土"助益。据脾胃与四脏之间在生理病理方面的密切相关,王庆其教授在临床上主张治脾胃可以安五脏、治五脏能够调脾胃,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脏腑生痰与五脏痰证辨治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痰有广义、狭义之分。从脏腑的功能特点看,痰的产生主要与脾、肺、肾、肝、心、三焦等脏腑密切相关,五脏皆可生痰,痰亦可从五脏辨治。在五脏痰辨治中,应结合痰的定性辨证,注意除治疗本脏痰以外,更应兼顾调理它脏。  相似文献   

11.
论五脏气虚与单纯性肥胖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脏气虚是构成单纯性肥胖病的主要机理之一,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肾为先天之本,主水,脾肾气虚无力推动津液的运行,凝聚为痰而发肥胖,且脾肾气虚最易延及其余三脏。因此单纯性肥胖病以脾肾气虚为本,心肝肺气虚为标。  相似文献   

12.
总结年莉教授运用"利水调脏中医疗法"治疗尿道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年莉教授认为尿道综合征的病位在尿道,核心病机是五脏失调,湿邪阻滞,水道不利。其中湿邪阻滞,水道不利是标,而五脏失调是发病的重要内因。五脏失调包括肝郁气滞、脾虚夹湿、肾虚不固、心热移肠、肺痿虚冷。五脏功能失调,气机运行不利,以及疾病迁延日久导致气滞血瘀,皆可使湿邪阻滞,水道不利而致病。"利水调脏中医疗法"是通过采用"利水调脏方药内服"与"利水调脏针法"相结合,通利水道,调节内脏的扶正通利之法,使水道通利而不伤正气,内脏调畅而不助湿邪,通过年莉教授数十年的临床经验证明,"利水调脏中医疗法"对尿道综合征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一组以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极度疲劳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属于中医学的"虚劳"范畴。慢性疲劳综合征与脾肾两脏亏虚关系密切。脾虚运化功能失常,气血生化无源,四肢肌肉失养,五脏六腑不充,而产生疲劳乏力,肾虚髓海失充,脑窍空虚,清窍失养可见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等,故治慢性疲劳综合征,脾肾同调,健脾益肾,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脏病(CKD)缠绵难愈,长期治疗给患者的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而躯体不适也会导致精神困扰,这些因素作为心理应激源,长时间作用于人体后,出现各种心理-躯体症状。黄文政教授认为“肾阳虚”是其发病之本,在疾病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痰蒙、火扰、气郁及血瘀为标。黄教授治疗CKD相关焦虑抑郁,以温补肾阳,疏肝理气以治本,化瘀通络,豁痰开窍以治标,并且在治疗中强调豁痰、泻火、除烦、开窍、解郁、活血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胸痹心痛的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以宗气不足、心阳亏虚、肾元匮乏最为重要,标实以痰浊气滞尤为多见。胸痹心痛关乎五脏,与心肾关系尤为密切。滋肾通阳是治疗胸痹心痛的重要方法;在临证遣方用药时多选阴阳相配,相辅相成的药对,并且注重灵活化裁经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徐云生认为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本虚标实为主要病机特点,虚指先天禀赋不足、五脏俱虚,以肾虚为主,实即痰浊、瘀血、气滞,治疗当以扶正祛邪为法,初期祛邪为主,后期补虚为主,补肾贯穿全程。具体辨证以肝肾阴虚、痰湿阻遏、血瘀脉络、肝郁气滞四型为主,分别方选杞菊地黄丸、导痰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丹参饮与加味四物汤、柴胡疏肝散加减。  相似文献   

17.
郑伟达教授认为虚劳与体质因素、生活因素、疾病因素密切相关,由于脏腑间生克制化,互相影响,虚劳往往伴随着数个脏腑、阴阳、气血之亏虚。郑教授在中医体质、藏象理论的基础上,抓住虚劳病多个脏腑阴阳气血虚损且慢性演变的病机特点,根据患者的起病、症状、病史,执简驭繁,分清主次,辨明顺逆,审证求因,进而立法遣方,进行针对性治疗。文章从郑教授治疗肾脏虚损所致虚劳分析其辨治特色,并以脱发为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充血性心力衰竭病程绵长,病位在心,常累及肺、脾、肾、肝四脏,心肾虚衰为本,阴阳亏虚损及肺、脾、肝三脏,水饮、瘀血、痰湿等邪聚结为标实,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当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益阴助阳、活血通脉基础上进行辩证施治。首辩病位,以心为本关联五脏,有机分析心与五脏生克制化的关系,以及临床证候出现的规律,调理相关各脏的功能,次辨标本分虚实,权衡缓急,辨明阴阳,分清主次。  相似文献   

19.
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常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方法:通过临床调查,运用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收集符合疲劳性亚健康状态判定标准者的中医症状。参照《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等相关标准,由两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根据每一位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表现进行辨证,并对辨证结果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495例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辨证结果共计81种,经过拆分后共获得24个证候类型,其中排在前10位的分别为肝郁脾虚证、肝气郁结证、肝火炽盛证、肝胃不和证、脾虚湿阻证、心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胆郁痰扰证和痰热内扰证。提取证候要素共计17个,其中病位类证候要素7个,分别为肝、脾、肾、胃、心、胆、肺;病性类证候要素10个,分别为气滞、气虚、热(火)盛、湿阻、痰阻、阴虚、气逆、阳虚、血虚和血瘀。结论: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证候类型较多,涉及虚证、实证和虚实夹杂证;病位类证候要素涉及5个脏与2个腑,以涉及肝、脾的证候最为多见;病性类证候要素虚实均有涉及,实以气滞最多见,虚以气虚最多见。  相似文献   

20.
中医认为,哮喘的病位虽然在肺,然五脏六腑皆令人喘咳,加之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为"二有余三不足",故可通过治他脏以辅肺气之肃降。从小儿五脏强弱的不均衡性为切入点进行分析,认为小儿"五脏有余不足"的生理及病理特征是五脏间乘克制化规律的具体体现。小儿哮喘的夙根为"痰",病程日久导致痰瘀虚互结,其稳定期主要为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易使哮喘病情反复发作,治疗上应以"求本"为基本原则,可通过"益肺卫,滋肺阴;补心气,祛瘀血;运脾土,祛顽痰;益肾气,补肾阳;疏肝气,畅情志"的方法以减少哮喘发作,缓解患儿不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