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燕飞 《广西医学》2006,28(5):740-741
异位妊娠[1]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着床.我院1993年至2002年10年间共收治163例异位妊娠患者,其中手术治疗151例(包括10例保守治疗无效改手术治疗患者),确认为输卵管妊娠147例,宫颈妊娠3例,卵巢妊娠1例,现将147例输卵管妊娠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年龄20~42岁.其中20~35岁110例,35~42岁37例.首次妊娠23例,其中婚后不孕经治疗后输卵管妊娠18例.未婚5例.有慢性盆腔炎史90例;有人流或自然流产史80例;放置宫内节育环(IUD)40例;输卵管结扎术后13例.重复异位妊娠2例.  相似文献   

2.
我院介入中心自2000年1月至今采用介入治疗技术,治疗23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输卵管妊娠患者23例,年龄17~44岁,平均30岁。其中有停经史21例,停经时间38~70d;阴道不规则出血23例,出血时间5~15d;不同程度下腹坠胀或疼痛22例,15例伴腹腔活动性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童兴海  高湘 《上海医学》2000,23(12):762-763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 ,其优点已被广泛接受。我院 1997年~ 1999年 3年中共收治宫外孕病人 192例 ,有条件行腹腔镜手术者 6 2例 ,其中 35例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治疗 ,同期开腹行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治疗者 41例 ,选取其中 30例作对比 ,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年龄分布 :腹腔镜组平均年龄 31岁 ,最大 39岁 ,最小17岁 ;对照组 (又称开腹组 )平均年龄 30岁 ,最大 41岁 ,最小 2 1岁。两组年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宫外孕类型 :腹腔镜组 35例中 ,输卵管壶腹部妊娠 2 7例 ,峡部妊娠5例 ,伞部妊娠 3例 ;而…  相似文献   

4.
我院从1997年-1999年共收治输卵管妊娠12例,全部病人均手术治愈,无并发症,现将12例输卵管妊娠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最小年龄23岁,最大的38岁,平均年龄28岁,经产妇9例,初产妇3例,其中曾行输卵管结扎3例,放置宫内节育器8例,未采取避孕措施1例。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输卵管妊娠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为有效地对其进行治疗必须提高对其发生规律及诊治特点的认识。现将我院近年来诊治的80例输卵管妊娠的病例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资料来源 1998年1月~2002年1月我院诊治输卵管妊娠80例,80例患者中年龄最小20岁,最大44岁,平均32  相似文献   

6.
<正>异位妊娠是危及育龄妇女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其中绝大多数是输卵管妊娠,约占95%。本文对输卵管妊娠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 资料与方法 本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病例组:为1987年~1993年我院收治的输卵管妊娠,共86例,对照组:选取与病例年龄相近同期住院的其他病人。因病例组数目较少,采用1:2配比。 我院6年中共收治输卵管妊娠86例,占异位妊娠94例的91.5%,其年龄19~42岁,平均年龄为29.6岁。发病部位:壶腹部59.3%(51例),峡部27.91%(24例),伞部9例,间质部2例。临床分型:流产型20例,破裂型44例,未破裂型18例,陈旧性输卵管妊娠4例。均手术治疗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及单纯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2003年1月~2005年1月我院收治的输卵管妊娠且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其疗效。结果:观察组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在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疗效上显著高于对照组米非司酮组。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用于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用米非司酮组。  相似文献   

8.
杨芳 《宁夏医学杂志》2005,27(10):666-666
现将我院对18例稳定性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18例稳定型输卵管妊娠门诊及住院服用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发生在各生育期年龄,年最最小19岁,最大46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01~2012-10间收治的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40例及同期收治的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间质部妊娠组患者在7~8周术前确诊例数18例(45.00%),与壶腹部妊娠组35例(58.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质部妊娠组行腹腔镜治疗13例(32.50%),少于壶腹部妊娠组32例(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有4例中转开腹,壶腹部妊娠组无中转开腹病例。间质部妊娠组行输卵管切除25例(62.50%),明显多于壶腹部妊娠组23例(3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切除术与壶腹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检测手段及治疗水平的提高,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可以得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腹腔镜治疗已不是禁忌,但开腹率及中转开腹率仍高于壶腹部妊娠组,且腹腔镜下行切除输卵管治疗相对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0.
1998年 12月— 2 0 0 1年 6月 ,我院共有 89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在电视腹腔镜下行手术治疗 ,其中未破裂输卵管妊娠患者经腹腔镜采用保守性手术治疗 30例 ,与同期开腹保守治疗30例行对照研究 ,结果显示电视腹腔镜手术可以安全的替代开腹手术保守治疗未破裂输卵管妊娠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6 0例诊断为未破裂输卵管妊娠患者 ,年龄2 2~ 37岁 ,平均 2 4.5岁 ,停经 37~ 6 0d ,平均 43.2d ,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 -亚基 (β -hCG)值 70~ 15 80IU/L ,平均为12 6IU/L。随机分为观察 (腹腔镜 )组和对照 (开腹 )组各 3…  相似文献   

11.
我院近几年来用切除患侧输卵管、患侧输卵管开窗术(或挤胚术)、MTX保守治疗3种方法治疗有生育要求输卵管妊娠265例。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有生育要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0~37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及单纯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2003年1月-2005年1月我院收治的输卵管妊娠且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其疗效。结果:观察组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在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疗效上显著高于对照组米非司酮组。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用于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用米非司酮组。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异位妊娠患者182例,误诊23例,占12.6%。23例误诊病例中,输卵管妊娠15例,宫角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5例,卵巢妊娠1例,宫内宫外复合妊娠1例,双侧输卵管妊娠1例。其中误诊为早孕10例,流产4例,月经不调3例,盆腔炎3例,卵巢囊肿蒂扭转1例,卵巢破裂1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开腹术,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治疗。结果2组输卵管通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能提高患侧输卵管通畅率。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2 0 0 3年 1月至 9月应用电视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115例 ,现将两种方法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 0 0 3年 1月至 9月我院为 4 1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 ,选择同期开腹 74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为对照组 ,两组患者的  相似文献   

16.
再次异位妊娠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淑婷  孟庆芝 《广东医学》2002,23(2):215-216
随着异位妊娠的发生率逐年上升 ,再次异位妊娠的病例也逐渐增多 ,其临床病因 ,诊断和处理有一些特点。本文就我院近年来收治再次异位妊娠共 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 990年 1月至 2 0 0 0年 6月我院共收治再次异位妊娠 42例 (其中1例 5年内发生 3次输卵管妊娠 ,1例 4年 4个月发生 4次输卵管妊娠 )。占同期异位妊娠总数 632例的 6 6 %。年龄 2 2~41岁 ,平均 2 9 31岁 ,未产妇 1 6例 ,经产妇 2 6例。1 2 首次异位妊娠治疗情况 首次异位妊娠外院治疗 1 3例 :手术治疗 9例 ,其中切除输卵管 7例 ,保…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输卵管不孕症患者56例,对所有患者均行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结果:56例患者中,术后输卵管通畅者52例,占92.9%,截止到2013年11月份,23例(44.2%)患者成功宫内妊娠,无异位妊娠患者,最短妊娠时间为术后45天。结论:联合宫、腹腔镜治疗输卵管不孕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李智慧 《中原医刊》2005,32(24):16-16
目的 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保留患侧输卵管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2001年-2004年收治42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药物+保留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与单纯保留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进行比较。结果随访3个月,甲氨蝶呤10mg+输卵管妊娠挤出术42例,术后1月(月经干净7天)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复通率90.0%;单纯输卵管妊娠挤出术50例同样术后1月(月经干净7天)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复通率80.0%。结论 通过两组比较,甲氨蝶呤10mg+输卵管妊娠挤出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更安全,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9.
孕卵在子宫腔以外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临床上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随着异位妊娠早期诊断技术的进步,使不少异位妊娠在早期(输卵管未破裂之前)就可确诊,为保守治疗提供了机会〔1〕。保守治疗使患者避免了手术的创伤和术后并发症,同时也是最大限度保全了患者生育功能,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2〕。我院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方面,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6年1月~1998年1 2月在我院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有35例。每例均适合下列条件:①输卵管妊娠未破裂,内出血少;②输卵管妊娠处直径≤4cm;③无活动性内出血,生命体征平稳;④无急、慢性疾病,自愿要求保守治疗。35例患者年龄22~41岁,停经时间44~68天,B超示输卵管妊娠直径2.5~4 cm。分为二组:①氨甲蝶呤(MTX)组;②米非司酮组。二组在年龄、停经时间、输卵管妊娠处直径上无明显差异。 1.2 药物及给药方法①MTX组:18例,MTX静脉注射30 mg,每日一次,连续3天,总量90 mg;②米非司酮组:17例,米非司酮口服100 mg,每12 h一次,连续3天,总量600 mg。  相似文献   

20.
杨慧芳 《吉林医学》2013,(27):5622-5622
目的:考察氨甲喋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氨甲喋呤配伍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氨甲喋呤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其输卵管妊娠病灶缩小或消失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成功治疗23例,成功率为92%,对照组成功治疗19例,成功率为76%,组间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喋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