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秦泗通  王晖  于权 《大医生》2022,(21):33-35
目的 分析全关节镜下修补术与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关节镜组(30例,全关节镜下修补术)和小切口组(30例,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和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肩关节疼痛及功能变化情况,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肩关节活动度变化情况。结果 全关节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小切口组,切口长度、肩关节被动活动开展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小切口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小切口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全关节镜组低于小切口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UCLA评分和ASE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全关节镜组高于小切口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外旋、内旋及外展角度均高于术前,且全关节镜组高于小切口组(P<0.05)。结论 与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松解术结合肩袖修复术治疗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的临床疗效,观察对患者关节活动范围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做关节镜下松解术结合肩袖修复术,对照组做关节镜下单纯肩袖修复术。采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Constant-Murley评分、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shoulder rating scale,UCLA)和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rating scale of the 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QOL)对患者肩关节功能、肩袖强度和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术后1、3、6个月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1、3、6个月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术后较术前,肩关节外旋、前屈、外展、内旋均提高(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前屈、外展、内旋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外旋、前屈、外展、内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两组UCLA、ASE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UCLA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前后两组ASE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肢外旋、前屈、内旋的肌肉力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QOL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单纯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相比,关节镜下松解术结合肩袖修复术治疗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活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松解术结合肩袖修复术治疗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的临床疗效,观察对患者关节活动范围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做关节镜下松解术结合肩袖修复术,对照组做关节镜下单纯肩袖修复术。采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Constant-Murley评分、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shoulder rating scale,UCLA)和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rating scale of the 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QOL)对患者肩关节功能、肩袖强度和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术后1、3、6个月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1、3、6个月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术后较术前,肩关节外旋、前屈、外展、内旋均提高(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前屈、外展、内旋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外旋、前屈、外展、内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两组UCLA、ASE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UCLA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前后两组ASE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肢外旋、前屈、内旋的肌肉力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QOL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单纯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相比,关节镜下松解术结合肩袖修复术治疗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活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关节镜联合小切口修复术治疗肩袖全层损伤的近期效果,并探讨关节镜联合小切口修复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接受关节镜联合小切口修复术治疗的22例肩袖全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主动前屈角度、外旋角度及Constant-Murley、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评分。结果 术后6个月随访时,肩袖全层损伤患者的VAS评分低于术前,肩关节主动前屈角度、外旋角度大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肩袖全层损伤患者的Constant-Murley、UCLA评分高于术前(P<0.05)。结论 关节镜联合小切口修复术治疗肩袖全层损伤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肩关节疼痛,提高肩关节功能,有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使用肩袖间隙滑移技术修补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北京市平谷区医院收治的巨大肩袖撕裂患者42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切开修复组和关节镜修复组,每组各21例。切开修复组患者使用改良切开修复巨大肩袖撕裂,关节镜修复组患者使用关节镜下肩袖滑移技术修复巨大肩袖。记录并比较患者术前情况,包括患者的VAS评分、肩关节UCLA评分、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肩袖受伤情况、受伤至手术的时间等。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门诊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肩关节UCLA评分、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和末次随访患者满意度评分以评价两种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关节镜修复组VAS评分、肩关节UCLA评分和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是4.9±1.2分、29.1±4.5分和72.4±13.9分,而切开修复组上述指标分别为6.3±1.6分、21.7±3.9分和61.8±10.6分。关节镜修复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低于切开修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修复组患者的肩关节UCLA评分和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均高于切开修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关节镜修复组VAS评分、肩关节UCLA评分和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是3.7±1.3分、32.6±4.7分和82.1±10.8分,而切开修复组上述指标分别为3.9±1.4分、32.8±4.5分和81.5±11.3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关节镜修复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84.3±15.1分)显著高于切开修复组(72.9±12.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肩袖间隙滑移技术能够有效地修复巨大肩袖撕裂,比切开肩袖修复巨大肩袖撕裂术后康复得更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肩关节镜肩袖修补术和小切口肩袖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肩袖损伤患者49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全肩关节镜组(26例)和小切口组(23例)。两组术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评分、美国肩与肘协会(ASES)评分、视觉模拟(VAS)评分、前屈活动度以及外旋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比较术后6周及12个月时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肩袖损伤术后6周随访时,关节镜组患者的UCLA肩关节评分、ASES评分、VAS评分、前屈活动度以及外旋活动度明显优于小切口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关节镜组和小切口组患者的UCLA评分、ASES评分、VAS评分、前屈活动度以及外旋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关节镜和小切口技术治疗肩袖损伤都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虽然两种技术在术后1年患者肩关节的功能以及术后关键僵硬发生率等方面并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关节镜修复肩袖损伤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快,并且具有能够同时处理肩关节内其他损伤与疾患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全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和延迟康复锻炼对肩关节功能和肩袖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采用全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技术修补中、大肩袖撕裂的患者共65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患者术后早期即进行肩关节的康复锻炼,对照组患者采用延迟的肩关节康复锻炼方案。2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采用简明肩关节功能测试(SST)、欧洲肩关节协会的Constant肩关节评分系统、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关节活动范围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定,并在术后12个月行肩关节磁共振检查,观察肩袖愈合情况。结果:术前,2组患者SST评分、Constant评分、VAS评分、肩关节活动范围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时2组患者的SST评分、Constant评分、VAS评分、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均显著优于组内术前评分(P<0.05),肩关节外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2组患者的肩袖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全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技术是一种治疗中、大肩袖撕裂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1年内随访结果表明肩关节早期康复锻炼方案与延迟康复锻炼方案对肩关节功能和肩袖愈合影响类似,长期随访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撕裂合并冻结肩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与疗效.[方法]对本院因肩袖撕裂合并冻结肩而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60例,术后制定系统的康复护理流程,并严格按康复计划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和护理.分别测定患者术前、术后12周休息(夜间)和被动活动时的VAS评分,肩胛骨平面被动外展和体侧外旋角度,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和美国肩肘外科医生评分(ASES)评价疗效.[结果]患者术后12周休息时及被动活动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手术后12周肩胛骨平面被动外展和体侧外旋角度较术前明显增加(P<0.01).12周后患者UCLA 评分和ASE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1).[结论]肩袖撕裂合并冻结肩的患者行肩关节镜手术治疗后及时进行逐步系统的康复锻炼和护理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康复训练对全关节镜下修复肩袖损伤术后肩关节功能的疗效.方法 选取肩袖损伤后行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的患者共74例,将其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5例,2组均在术后进行肩关节被动训练,治疗组在肩关节被动训练的基础上增加3阶段康复训练.2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术后3年采用美国肩肘医师协会评分(ASES)、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SS评分(UCLASS)、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定.结果 术前,2组患者ASES、UCLASS、VAS评分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1年、2年、3年时,治疗组的ASES、UCLASS、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段(P<0.05),术后6月、1年、2年、3年,治疗组的VAS评分分别为(1.3±0.3)分、(1.00±0.3)分、(0.8±0.3)分、(0.8±0.2)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的(6.6±0.9)分(P<0.01).术后,2组患者各时段肩关节的疼痛、功能、主动前屈活动度、前屈力量和主观满意度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显著优于同时段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关节镜修复肩袖损伤术后患者提供早期系统个性化的肩关节康复训练可促进肩关节功能有效恢复,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关节镜下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制定护理及康复计划,选择术后能够坚持来我科进行系统康复锻炼的患者为试验组,仅行出院或门诊指导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各20例。采用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UCLA)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的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并对两组患者术后6w、3和6个月的体侧外旋角度和主动前屈角度进行测量。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术前无差异(P〉0.05),术后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UCLA评分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与术前相比两组均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关节镜下行肩袖修复术具有损伤小、视野宽阔、术后疼痛较轻、康复快的优点,患者的配合加上合理的护理及康复计划,为肩关节功能早期恢复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改良压配式(Improved-press-fit)双排缝合(DR)技术治疗肩袖大型撕裂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1月,采用关节镜下Improved-press-fit DR技术治疗52例大型肩袖全层撕裂患者。其中,男20例,女32例,平均年龄65.6岁(51~76岁),术后肩外展6周固定,允许早期被动活动度训练,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前屈和体侧外旋角度(ROM)、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肩关节评分(UCLA)及美国肩肘外科评分标准(ASES)进行疗效评价,观察术后6个月时功能恢复情况,并与术前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0.9个月(6~17个月),患者术后6个月时VAS疼痛评分(1.6±0.9)分,前屈上举(145.6±10.7)°,体侧外旋(30.8±8.5)°,UCLA评分(32.3±3.5)分,ASES评分(81.8±8.7)分,较术前均明显好转,所有评价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无肩袖再撕裂发生。结论关节镜下Improved-press-fit DR技术治疗大型肩袖全层撕裂安全有效,与缝合桥技术相比可减少置钉数,缩短手术时间,操作简便,是一种简单、经济的缝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患者在术后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使用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的临床效果。方法:此项研究选取肩袖损伤诊断明确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共计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2组患者术后0~12周分3个阶段行制动康复训练、保护康复训练、增强康复训练。2组患者均采用被动功能训练,观察组同时增加体外冲击波辅助治疗。分别于患者术前、术后3周、6周及12周采用UCLASS评分、Constant评分、VAS评分和ROM评分评估患肩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周、6周及12周,2组分别与组内术前比较,UCLASS、constant及ROM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术后3周、6周及12周,2组各评分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肩关节镜下行肩袖修补术的患者在术后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早期提供规律的体外冲击波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患侧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另外在缓解疼痛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贾品茹  张静  陆博  成慧 《中国康复》2022,37(5):289-292
目的:研究肩周肌群训练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肩袖损伤标准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肩周肌群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肌内效贴布,治疗疗程为4周。2组在治疗前(T1)、治疗4周后(T2)、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T3)进行评估,评价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系统(CMS)、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患侧肩关节活动范围(ROM)。结果:在T2和T3时,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T1时明显下降(均P<0.05),CMS及UCLA评分均较T1时明显提高(均P<0.05),前屈、外展、内外旋活动度均较T1时明显增加(均P<0.05),且研究组VAS评分均更低于对照组(均P<0.05),CMS及UCLA评分均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前屈、外展、内外旋活动度均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T3随访时,研究组VAS评分较T2时明显下降(P<0.05),CMS及UCLA评分均较T2时明显提高(均P<0.05),前屈、外展、内外旋活动度均较T2时明显增加(均P<0.05),而对照组各项评分和肩关节ROM较T2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说明肩周肌群训练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肩袖损伤效果更好,而且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内肌内效贴仍能够维持一定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肩袖修补与保守方法治疗老年创伤性肩关节脱位合并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2010年8月-2013年8月采用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肩袖修补或保守方法治疗老年创伤性肩关节脱位合并肩袖损伤患者共63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肩袖修补治疗组(手术组)和保守方法治疗组(对照组)。手术组完整随访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66~83岁,平均74.5岁;参照DEORIO和COFIELD的分级标准,中撕裂27例,大撕裂3例。对照组完整随访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65~82岁,平均74.2岁;参照DEORIO和COFIELD的分级标准,中撕裂27例,大撕裂3例。比较两组患者分组时、治疗1年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关节活动范围、简明肩关节功能测试(SST)评分、欧洲肩关节协会的Constant肩关节评分,并记录随访期间肩关节脱位复发例数。结果 60例患者获得至少1年的完整随访,手术组30例,对照组30例。分组时两组患者VAS评分、肩关节活动范围、SST评分、Constant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时手术组患者的VAS评分、肩关节活动范围、SST评分和Constant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手术组无肩关节脱位复发,对照组5例发生肩关节脱位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肩袖修补治疗合并肩袖中、大型撕裂的老年创伤性肩关节脱位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降低肩关节脱位复发率,长期随访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周元元  郄淑燕  张兰  杜佳 《中国康复》2021,36(9):542-545
目的:观察分阶段康复训练联合发散式冲击波促进巨大肩袖撕裂术后康复的疗效.方法:38例肩关节镜下修复术的巨大肩袖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20例.2组患者进行术后为期12周的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分阶段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体外发散式冲击波辅助治疗.并在治疗前、治疗4周、8周、12周及末次随访时应用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巨大肩袖撕裂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2月该院行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62例巨大肩袖撕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n=23)和非老年组(年龄65岁,n=39),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2个月的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老年组的年龄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病程、病因和有无肩部外伤史等其余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均未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手术均成功完成。两组术后12个月的ASES评分、UCLA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和术后12个月的ASES评分、UCLA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微创手术能有效改善巨大肩袖撕裂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在老年患者中同样能取得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术前及术后护理与康复经验进行探讨.方法 对10例肩袖损伤患者进行肩关节镜手术治疗,分别行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术后康复训练、并发症的观察.比较术前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优于术前,术前后比较,x2=7.81,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肩关节镜手术的护理和康复指导是肩关节镜手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有力保证.系统的整体护理是肩关节镜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改良压配式双排缝合(improved-press-fit DR)技术及缝合桥(Suture-Bridge)技术治疗肩袖大型撕裂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11月该院分别采用关节镜下Improved-press-fit DR技术(A组)及Suture-Bridge技术(B组)治疗大型肩袖全层撕裂的患者,每组各50例。A组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51~76岁,平均62.58岁;B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46~75岁,平均60.72岁。两组患者均记录术中缝合固定时间,术后均肩外展6周固定,允许早期被动活动度训练,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前屈和体侧外旋角度(ROM)、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肩关节评分(UCLA)及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进行疗效评价,并比较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并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 A组较B组可明显缩短缝合时间,术后随访24~36个月,平均30.90个月。末次随访时,A组患者疼痛VAS评分(1.54±0.78)分,前屈上举(155.60±10.31)°,体侧外旋(32.70±8.02)°,UCLA评分(33.36±3.43)分,ASES评分(82.22±8.57)分,EQ-5D指数(0.73±0.02);B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1.38±0.72)分,前屈上举(153.50±9.75)°,体侧外旋(34.70±6.02)°,UCLA评分(34.30±2.47)分,ASES评分(84.36±7.78)分,EQ-5D指数(0.72±0.01),两组患者术后所有评价指标较术前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术后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无肩袖再撕裂发生。结论两种技术治疗大型肩袖全层撕裂的临床效果均满意,Improved-press-fit DR技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耗材使用,操作简便,是一种实用的缝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全肩关节镜与小切口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确诊为肩袖损伤并行全肩关节镜或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患者435例(435例肩),使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和加州大学(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对上述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切口愈合良好,术后无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其中23例出现修复后肩袖再次撕裂,5例出现术侧肩关节功能障碍,1例失去联系。共计406例(406例肩)获得随访,其中258例行全肩关节镜手术,148例行小切口手术。全肩关节镜患者术前ASES评分为(43.50±3.38)分,末次随访为(90.57±2.42)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UCLA评分为(15.03±1.42)分,末次随访为(31.48±2.17)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小切口手术患者术前ASES评分为(43.72±3.30)分,末次随访为(90.28±2.27)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UCLA评分为(15.07±1.23)分,末次随访为(31.80±2.36)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术前和末次随访ASES、UCL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肩关节镜和小切口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均能很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全肩关节镜有视野好、术中出血少和术后疼痛轻等优势;小切口手术方式有价格低、操作简单和易于推广等优势。选择何种手术方式取决于医师技术、器械和患者自身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