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预处理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自噬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组在左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心端中上1/3处结扎阻断血流,60 min后解除阻断,再灌注60 min.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结扎阻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5min,然后恢复灌流5 min,重复3次.再阻断60 min,复灌60min.测量心肌细胞自噬发生情况,以及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收缩压(LVSP)、舒张压(LVDP)和最大压力变化速率(±LVdp/dtmax)值.分段收集流出液以计算冠脉灌流量(CPF)和测定蛋白质漏出量.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预处理可以明显激活心肌细胞自噬的发生.预处理能显著减少LVSP、LVDP及蛋白漏出量;使±LVdp/dtmax显著增加(均P<0.05).自噬的激活与心肌损伤呈负相关.结论 预处理能够明显激活心肌细胞自噬,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自噬在缺血预处理减轻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雄性SD大鼠28只,8周龄,体重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i=7):假手术组(S组)、肢体缺血再灌注组(IR组)、肢体缺血预处理组(IPR组)、自噬抑制剂处理组(3-MA组)。采用夹闭双侧股动脉缺血4 h后恢复灌注4 h的方法建立肢体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股动脉夹闭前30 min实施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循环3次后建立肢体缺血预处理模型;3-MA组于缺血预处理前30 min腹腔注射3-甲基腺嘌呤1.5 ml/kg。再灌注4 h后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电镜下观察自噬小体形成情况和病理学结果,采用HE染色和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LC3-Ⅱ的表达情况。 结果 与S组相比,IR组、IPR组、3-MA组心肌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升高,LC3-Ⅱ/LC3-Ⅰ表达上调(P<0.05);与IR组相比,IPR组细胞凋亡降低、LC3-Ⅱ/LC3-Ⅰ表达下调(P<0.05);与IPR组相比,3-MA组细胞凋亡比例升高、LC3-Ⅱ/LC3-Ⅰ表达下调(P<0.05)。 结论 自噬参与了肢体缺血预处理减轻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自噬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CD-1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t-MCAO)模型组,模型组分别在6、12、24和48h处死小鼠取脑,用Western blot半定量检测再灌注后缺血侧/左侧皮层,海马和纹状体中LC3Ⅱ蛋白的表达变化;随后将小鼠随机分为3-methyladenine(3-MA)(2、10、50mM)组和盐水对照组,两组都用线拴法建立t-MCAO模型,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的3-MA对缺血再灌注后24h的LC3Ⅱ蛋白的表达影响,并用TTC染色观察3-MA(10mM)组和PBS对照组缺血再灌注后24h的梗死体积。 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缺血侧的LC3Ⅱ蛋白表达升高,在海马和皮层区,与假手术组相比24h升高最为明显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MA(10mM)时可明显下调自噬,并且与盐水对照组相比能显著减少梗死体积(P<0.001)和水肿程度(P<0.01)。结论 自噬的下调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自噬参与脑缺血预处理神经保护机制的影响.方法 使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10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缺血预处理组(C组),缺血再灌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组(D组),缺血预处理+3-MA组(E组).D、E组大鼠侧...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改善程度及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表达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24只.采用Longa线栓法建立改良的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并在缺血1h后进行再灌注.参照改良的Zea Longa 8级神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七氟烷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肺组织中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5只,采用开胸夹闭左肺门建立IRI模型,将75只大鼠编号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七氟烷预处理组(SEVO),LY294002组(LY)及七氟烷预处理+LY294002组(PI3K抑制剂)(SEVO+LY),各15只.缺血1h,再灌注120 min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出肺组织,检测大鼠肺组织湿/干重比(W/D),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Beclin-1、LC3Ⅱ/Ⅰ、P62及p-PI3K表达.结果 与Sham组比较,I/R组肺组织发生严重水肿(P<0.05),且肺组织细胞自噬水平增加,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Ⅰ、P62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SEVO组肺水肿明显减轻(P<0.05),Beclin-1、LC3Ⅱ/Ⅰ、P62蛋白表达下调,而p-PI3K表达增加(P<0.05),LY组与I/R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EVO组比较,SEVO+ LY组中肺水肿明显加重,Beclin-1、LC3Ⅱ/Ⅰ、P62蛋白表达上调而p-PI3K表达下调(P<0.05).结论 七氟烷预处理通过激活PI3K信号转导通路,恢复LIRI期间细胞自噬流,减少自噬性细胞死亡从而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风是引起人类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缺血性中风即脑梗死,主要由脑血管闭塞引起.而所有脑血管中,若大脑中动脉闭塞常会导致脑血流量大幅度减少,从而造成谷氨酸兴奋、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一系列神经中毒的事件,最终导致神经细胞死亡,如细胞凋亡、坏死和自噬[1-3].自噬不仅参与神经细胞死亡的过程,还有研究发现自噬可以起到神经保护的作用[4].本研究应用Cystatin C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观察自噬相关蛋白LC3的变化,研究Cys C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自噬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缺血再灌注及缺血后适应后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变化趋势,以及相关作用。方法49只SD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3、6、24 h亚组),缺血后适应组(3、6、24 h亚组)。于线栓拔除后3、6、24 h后取材进行TTC染色,Western检测Beclin 1、LC3Ⅱ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神经元上Atg5、Atg7表达。结果 (1)缺血后适对神经元的作用在3 h时保护作用不明显(P=0.281),24 h时保护作用最明显(P=0.002);(2) 24 h时,缺血后适应可以有效减小梗死面积(P=0.005 3);(3)与Sham组相比,缺血再灌注和后适应均可诱导Beclin 1、LC3Ⅱ、Atg5、Atg7表达的增加(P <0.05)。24 h后适应能够有效抑制Beclin 1 (P=0.022)、LC3Ⅱ (P=0.039)的表达。而后适应在3 h时明显抑制Atg5的表达(P=0.007),在6 h时开始抑制Atg7的表达(P=0.019)。结论缺血再灌注加重神经元的损伤,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而缺血后适应在3 h时神经保护作用不明显,随时间延... 更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鼠双下肢缺血再灌注所致急性肺损伤(LIR‐ALI)肺组织细胞早期自噬及其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LIR‐ALI模型,12只雄性SD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am)组,肢体缺血再灌注(I/R)组,每组6只。采用ELISA检测血清白乳酸脱氢酶(LDH)和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组织病理变化,利用RT‐PCR检测各组肺组织Beclin1和Atg5mRNA表达及Westernblot检测LC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LDH值升高,显示大鼠LIR‐ALI模型造模成功且肺组织免疫荧光特异性标记抗体高表达(P<0.01)。采用2-△△CT法分析肺组织Beclin1和Atg5mRNA相对表达量,在I/R组较Sham组升高(P<0.01);Westernblot法检测显示,I/R组较Sham组LC3‐Ⅰ、LC3‐Ⅱ高表达、LC3‐Ⅱ/GAPDH亦明显升高(P<0.01)。结论大鼠LIR‐ALI后激活肺组织细胞自噬及其相关蛋白高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及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影响。方法建立48只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对照组(CON组)、缺血预处理(IPC组)和舒芬太尼预处理(SPC组)各12例,于缺血前30min、缺血30min、再灌注90min时记录心电图、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P)及计算动脉压与HR乘积(RPP)。于实验结束前抽取动脉血进行CK-MB、LDH检测。遂后取出大鼠心脏,制作病理切片,缺血危险区(AAR)为红色,梗死区(IS)为白色,分别称重。结果与CON组比较,IPC组、SPC组MAP、RPP升高,心肌梗死面积及CK-MB、LDH降低(P〈0.05,P〈0.01);与sham组比较,CON组MAP、RPP降低,CK-MB、LDH升高(P〈0.01)。结论舒芬太尼可模拟心脏缺血预处理作用,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C)对缺血再灌注的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模型,选取肝脏损伤时的典型指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酶脱氢酶(LDH),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组织中中性粒细胞(MNs)浸润量等,比较缺血 相似文献
13.
缺血预处理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 (IP)对兔肺缺血 /再灌注 (I/ R)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 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 )、缺血 /再灌注组 (I/ R组 )和缺血预处理组 (IP组 ) ,每组 10只。对比观察各组同侧肺静脉血氧分压 (Pa O2 )、肺湿 /干重比、血清及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髓过氧化物酶 (MPO)含量和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再灌注后 I/ R组 Pa O2 呈进行性下降 ,尤以再灌注 30 min内明显 ;IP组 Pa O2 、SOD活性和 MPO含量均优于 I/ R组 (P <0 .0 5 ) ,肺湿 /干重比和 MDA含量均低于 I/ R组 (P <0 .0 1) 。结论 :肺的缺血预处理可通过减轻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提高机体抗氧化自由基的能力 ,减轻 I/ R损伤 ,起到保护肺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L-6TG大鼠肌母细胞缺血再灌注中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L-6TG大鼠肌母细胞随机分为3组:①正常对照组(C组),②缺血再灌注组(IR组),③缺血预处理组(IP组),观测了培养上清中LDH、细胞内SOD、XOD、Ca2+含量的变化;采用MTT法检测线粒体的功能;利用流式细胞仪和细胞DNA电泳结果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bcl-2及Caspase-3的蛋白表达情况,结合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对其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在光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缺血预处理可显著降低L 6TG大鼠肌母细胞IR 4h后培养上清中LDH、细胞内XOD、Ca2+含量及凋亡细胞百分率,增加细胞内SOD活性及线粒体呼吸功能,DNA电泳无梯状条带出现,bcl-2及Caspase-3的表达明显下调,细胞损伤明显减轻。结论:缺血预处理可明显减轻L-6TG大鼠肌母细胞缺血再灌注后的细胞损伤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损伤、调节细胞内钙稳态、减轻线粒体损伤、减少Caspase-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观察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骨骼肌损伤及缺血预适应(IPC)保护作用,并探讨IPC的可能保护机制。②方法实验用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缺血再灌注(IR)纽和缺血预适应(IPC+IR)组,每组8只。分别测定血浆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的含量及TXB2/6-Keto—PGF1α比值的变化;测定骨骼肌组织中ROS、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还原型谷胱甘肽(GSH)、Ca^2+、Na^+-K^+-ATP酶、Ca^2+-M^2+-ATP酶的变化及DNA双链百分率(Rat io of DNA Chain)的变化。③结果IPC+IR组血浆LDH、CK、TXB2/6-Keto—PGF1α比值及骨骼肌组织中ROS、MDA、Ca^2+明显低于IR组,而骨骼肌组织中GSH—PX、GSH、Na^+-K^+-ATP酶、Ca^2+-Mg^2+-ATP酶及DNA双链百分率明显高于IR组。④结论IPC减轻了LIR后骨骼肌的损伤。抑制自由基生成和提高自由基清除酶的活性,降低钙超载及改善TXA2/PGl2的平衡关系可能是IPC抗损伤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观察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肝实质细胞凋亡影响,探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肝缺血预处理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3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 (SO)组5只;缺血再灌注3、6、24 h组(IR3 h、IR6 h、IR24 h)各5只;缺血预处理3、6、24 h组(IP3 h、IP6 h、IP24 h)各5只.IR组半肝缺血60 min,再灌注3、6、24 h;IP组为缺血前先行5 min缺血、5 min复流,并重复2次,然后行半肝缺血60 min,再灌注3、6、24 h.分别取材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肝组织匀浆丙二醛(MDA).结果IR各组血清ALT、肝组织匀浆MDA均较SO组有显著性升高(P<0.05);经缺血预处理后,ALT、MDA显著下降(P<0.05).结论肝脏缺血再灌注各时间点都有肝细胞损伤,且24 h内随着再灌注时间增加,;缺血预处理能够抑制肝细胞凋亡,减轻肝细胞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7.
缺血预处理对严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鼠移植肾脏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大鼠肾移植模型观察缺血预处理对长时间冷缺血造成严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移植肾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两组,实验组(n=20)接受缺血预处理(15 min的热缺血/10 min的再灌注),对照组(n=20)不接受上述处理.然后将移植肾脏用UW液低温保存42 h后行肾移植术.对受体成活率、早期移植肾功能及血浆中NO进行检测.结果:两组的受体成活率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60%(IPC) vs 40%(non-IPC);P>0.05].实验组移植肾功能恢复更快,术后第3,6日血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1日血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6日血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一次缺血预处理(15 min/10 min)提高了内源性NO的水平,可以加快严重缺血再灌注损伤移植肾脏的恢复,此种缺血预处理方法可以提高长时间冷缺血移植肾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预处理对大鼠双下肢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8只雄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R组)和乌司他丁预处理组(U组),每组16只.再灌注2h和4h末取肺组织制备石蜡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血红素加氧酶-1(HO-1) 的半定量和定位表达,新鲜肺组织测量湿/干比重,免疫印记法显示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组和U组大鼠再灌注2h和再灌注4h肺组织的湿/干比重与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再灌注2h、4h肺组织HO-1的表达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组再灌注2h、4h肺组织HO-1的表达与C组和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降低肺湿/干比重.结论 乌司他丁预处理可以通过持续上调HO-1的表达而发挥肺保护作用,从而防止肺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预处理较为合适的剂量。方法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实验组B和C,每组12只。A组只给予夹闭肝蒂,B组和C组分别于缺血前30min皮下注射rhEPO 5000U/kg和1000u/kg,在缺血45min及再灌注2h,取血清及肝组织行AST、ALT、TNF-α、IL-1β检测及HE染色、NF-1β的活化程度及计算肝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与A组比较,B、C组肝细胞索排列较好,细胞坏死程度不明显。ASF、ALT和TNF-α、IL-1β及NF-κB活化程度、AI在A组和B、C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B、C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hEPO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肝脏具有保护作用,且以低剂量(1000U/kg)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20.
川芎嗪和缺血预适应对大鼠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和川芎嗪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效应,及其与ERK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预适应+缺血再灌注组、川芎嗪+缺血再灌注组、预适应+川芎嗪+缺血再灌注组,采用预适应川芎嗪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各组动物待观察到预定时间后,处死大鼠,进行HE常规染色观察大脑皮层的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SP法检测p-ERK的表达。结果①组织学检查显示预适应与川芎嗪均可使神经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变减轻,而预适应联合川芎嗪使神经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显著减轻,细胞基本完好,未见明显损害。②缺血再灌注组p-ERK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高于照组(P〈0.01),预适应+缺血再灌注组、川芎嗪+缺血再灌注组、预适应+川芎嗪+缺血再灌注组p-ERK阳性表达细胞数均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预适应+川芎嗪+缺血再灌注组p-ERK阳性表达数低于预适应+缺血再灌注组、川芎嗪+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①预适应和川芎嗪干预均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②川芎嗪和预适应对脑保护有协同作用。③上述保护作用均与ERK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