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儿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总结16例小儿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治。结果 一侧重复肾上肾段输尿管开口9例,其中7例行重复肾上肾段及输尿管切除,2例行异位输尿管与膀胱抗反流移植术;单侧单一输尿管异位开口7例,均行患肾及输尿管切除术;16例术后滴尿症状消失。结论 本病一经确诊,应及时手术治疗。IVP与B超检查相互补充,有助于异位输尿管开口的定侧及手术进路,手术方法依双肾功能而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重复肾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以进一步规范其诊疗流程。方法对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近10年收治的小儿重复肾畸形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表现、分型、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6例中重复肾重复输尿管无积水且IVU显影正常者11例,保守随访观察。重复肾发育不良、重复肾积水伴重复输尿管积水并输尿管异位开口、IVU不显影和SPECT检测GFR(肾小球滤过率)无功能35例,予以重复肾重复输尿管探查切除。重复肾功能尚存、重复输尿管扩张(直径大于4. 0 cm)、积水3例,予以重复肾与下位肾肾盂吻合成形术治疗;重复肾功能尚存、重复输尿管扩张(直径小于4. 0 cm)、积水伴输尿管末端囊肿5例(不伴膀胱输尿管反流),予以输尿管末端囊肿戳穿术治疗;不伴输尿管末端囊肿2例,予以重复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至7年,除1例因合并骶脊膜膨出术致神经源性膀胱表现为尿失禁外,其余术前存在泌尿系感染的病例感染症状均消失。术前不存在泌尿系感染的病例术后亦未出现泌尿系新发感染,行输尿管囊肿戳破术及膀胱输尿管再植的病例术后未出现膀胱输尿管反流。结论小儿重复肾畸形临床表现多样,B超、IVU、SPECT、VCUG及泌尿系MRU检查是诊断的主要方法,膀胱镜输尿管插管逆行造影有一定的补充性诊断价值。治疗则应依据重复肾功能、重复肾重复输尿管有无积水以及是否合并重复输尿管异位开口,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析完全性肾输尿管重复畸形合并同侧上输尿管异位囊肿的病人,治疗时是否需要同时切除病变肾和输尿管囊肿。方法 对近8年来我院收治的10名完全性肾输尿臂重复畸形合并同侧上输尿管异位囊肿的病例予以总结。结果 发现其中6名初期治疗中仅切除患侧上半肾输尿管的儿童,平均术后1年都因为膀胱内囊肿增大而再次接受了输尿管囊肿切除术。另3例病人一期同时施行了上半肾输尿管切除术、膀胱内输尿管囊肿切除术和下半肾输尿管再植术,术后随访疗效良好。结论 我们认为对类似疾病应该在切除肾输尿管的同时一并切除异位输尿管囊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肾双输尿管合并肾盂输尿管交界部梗阻性肾积水的诊断与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986~2004年间收治重肾合并肾盂输尿管交界部梗阻肾积水8例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6例,年龄7个月~10岁,平均4.8岁。病变位于左侧3例,右侧5例;上肾积水2例,下肾积水5例,上下肾积水1例;3例为重肾完全型双输尿管,5例重肾Y型输尿管。结果 3例重肾完全型双输尿管中,上肾积水1例因肾实质薄无功能行上肾切除术,下肾积水伴上肾输尿管膨出症1例行上肾切除下肾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另1例下肾积水因临床症状轻微,IVP示积水半肾的肾盏变钝不明显,未行手术门诊随诊。5例重肾Y型输尿管中,上肾积水1例行上肾盂与下输尿管吻合,下肾积水3例行上肾输尿管下肾盂吻合 下肾离断性肾盂成形术,1例上下肾均积水行上下肾盂吻合 下肾盂成形术。术后3~6个月复查IVP肾积水明显好转。结论 重肾肾盂输尿管交界部梗阻肾积水发病率很低,术前不容易明确诊断或被误诊。腹部B超、IVP或MRU是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治疗应根据息肾功能、形态而定,如息肾功能严重受损,行患肾切除,反之,根据积水的部位、输尿管的形态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小儿输尿管膨出症的治疗--附91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选用创伤小,疗效好的术式治疗输尿管膨出症,减法二次手术。方法 91例输尿管膨出症,男25例,女66例,其中70例(76.9%)并发于重肾双输尿管畸形,其中左上输尿管膨出症40例,右上27例,双上3例,影像学检查;双上肾积水4例,患侧上肾积水52例,患侧上下肾积水10例,患侧上,下及对侧都有肾积水4例。21例单一系统输尿管膨出症中,左侧5例,右侧11例,双侧5例。影像学检查;患侧肾积水10例,双侧肾积水5例,患肾功能严重受损5例。上尿路正常1例。结果 78例(85.7%)术后平均随访2年。重肾组;(1)上肾部切除48例52侧,治愈36例,失访7例,需加做输尿管残留切除3例,需再经尿道戳穿输尿管膨出2例;(2)切除输尿管膨出及输尿管膀胱再吻合6例,治愈5例。术后加做上肾部切除1例;(3)经尿道戳穿输尿管膨出15例,治愈9例,失访4例。需加做上肾部切除2例;(4)输尿管膨出自行缩小,症状消失1例。单一系统21例中15例经尿道戳穿输尿管膨出,治愈12例,失访2例,需加做输尿管膀胱再植1例,1例经输尿管膨出切除,输尿管膀胱再植治愈,发育不良肾切除5例。治愈2例,有尿失禁症状2例,仍时有尿路感染1例。全组1次手术治愈65例。结论 输尿管膨出症的治疗须根据患肾功能决定,如患肾功能严重受损,首选患肾或肾部切除,反之则经尿道做膨出部下缘戳孔术,对单一系统肾发育不良并发异位输尿管膨出的女性,其位置低至尿道远端,因该处尿道肌肉缺损造成失禁,须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儿重复肾畸形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5年6月-2007年9月60例经手术治疗的小儿重复肾畸形病例的临床资料.60例均行B超检查,确诊55例,误诊为肾上极囊肿5例.60例患儿均行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均提示重复肾,其中2例上下肾部均有不同程度的肾盂积水和输尿管扩张,进一步行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诊断下肾部膀胱输尿管返流、下肾部输尿管膀胱交接部梗阻各1例.结果 重复肾畸形患儿60例均行手术治疗,行上肾部切除及其输尿管切除58例,重复肾并上下肾部积水手术2例,其中1例下肾部输尿管末端梗阻致下肾部积水,上肾部输尿管囊肿,行上肾部及其输尿管切除,术后输尿管囊肿萎陷,下肾部输尿管末端梗阻解除,症状消失,术后6个月复查IVP,下肾部肾盏杯口清晰,无肾积水,肾功能良好,疗效满意;另1例为下肾部输尿管返流致下肾部积水,上肾部输尿管囊肿,行输尿管囊肿切除,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6个月复查排尿膀胱尿道造影,膀胱输尿管返流消失,排尿正常,无泌尿系感染.结论 术前诊断不明或误诊的原因多系患儿临床症状与其他疾病症状相类似而误诊为其他疾病,应强调对可疑征象的辅助检查.如重复肾畸形诊断明确,应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大体病理特点及腹腔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大体病理特点及其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对近5年来治疗的38例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据术中所见重复肾输尿管的形态、位置、大小、扩张程度、与正常下肾的连接关系及两者间分界线等病理特点,将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分为5种类型。总结各型在行腹腔镜手术时的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结果38例重复肾输尿管畸形中,经后腹腔镜手术治疗35例,成功33例,占94.3%,手术时间平均1h,术中出血平均5~10ml,术后平均4d出院。随访3个月~5年,正常下肾未见异常。术中误轻伤下肾中转开腹1例,行下半肾上极部分切除,术后7d出院。误轻伤下肾上极血管致下肾上1/3肾颜色变暗1例,术后随访1年,未见肾萎缩。经膀胱输尿管再植手术成功治疗3例。发现重复肾大体病理可分为5型,分型有助于手术治疗。结论经后腹腔镜可较好地完成重复肾输尿管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瘢痕小等特点。将重复肾分型对手术治疗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上肾功能差的重复肾合并输尿管膨出患儿, 行上肾输尿管切除术后, 输尿管膨出的转归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至2019年6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重复肾合并上肾输尿管末端膨出的32例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经后腹腔镜入路, 行重复肾上肾输尿管切除术, 随访其术后输尿管膨出的变化、并发症及再手术情况, 分析输尿管膨出的转归情况。结果最终仅24例患儿获得随访, 获访患儿的手术年龄为(23.3±18.9)个月, 范围在3~81个月;随访时间为(85.4±34.8)个月。其中19例术后超声检查提示输尿管膨出消失, 4例输尿管膨出较术前缩小, 1例输尿管膨出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术后共发生并发症5例:1例输尿管膨出自尿道外口再次脱出行手术治疗;2例输尿管膨出感染, 经抗生素治疗后好转;2例术后出现泌尿系感染, 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显示下肾输尿管反流。1例反流为Ⅳ级, 同时合并上肾输尿管残端的感染, 行残存输尿管膨出切除及下肾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另外1例反流为Ⅱ级, 目前在观察中。结论对于上肾功能差的重复肾合并输尿管膨出患儿, 行上肾输尿管切除术后, 输尿管膨出多数会消失或缩小至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重复肾的诊断方法和手术技巧,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1年10月经作者手术治疗的44例重复。肾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34例,年龄1个月至13岁,平均年龄2.2岁。均采用B超、MRU、IVU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诊断。均行重复肾及所属输尿管切除术。结果44例患儿术中诊断与术前相符,均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4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7个月至5年,3例出现输尿管残端综合征,经手术切除输尿管残端后治愈。1例术后出现残肾断面漏尿,经肾周引流管流出,术后6d漏尿停止,B超检查无肾周积液,拔除引流管后康复出院。其余患儿恢复良好。结论B超、IVU、MRU等相结合是诊断小儿重复肾畸形的主要方法,可确诊重复肾;CTU、VCU对诊断有补充作用。手术切除重复肾是治疗重度积水、扩张重复。肾的主要方法,尽量低位切除重复输尿管、完全切除重复肾、保护残留。肾肾盏及所属正常输尿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肾孟输尿管交接处梗阻所致巨大肾积水的治疗方式。方法 对12例小儿巨大肾积水的治疗方式、肾切除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例行肾切除术,10例行肾盂成形术。结论 小儿巨大肾积水应尽可能保留肾脏,对重度积水者先行肾造瘘术,如肾功能恢复至Ⅱ期,行肾盂成形术,如肾功能不能恢复,则再行肾摘除术。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单侧肾发育不良的诊治体会(附23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先天性单侧肾发育不良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先天性单侧肾发育不良的临床资料。其中女20例,男3例。年龄2~14岁。合并肾位置异常2例,输尿管异位开口15例,双侧输尿管囊肿1例,输尿管积水3例,膀胱输尿管返流(VUR)1例。对侧重复肾并输尿管异位开口2例,膀胱输尿管返流1例。B超检查21例,IVP检查22例,输尿管逆行造影4例,膀胱镜检查10例,CT检查13例,VCU检查2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肾切除19例;输尿管囊肿电切开窗1例;对侧重复肾切除2例;膀胱输尿管再吻合1例。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3年,漏尿、发热及尿路感染等症状消失。结论临床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先天性单侧肾发育不良的有效方法,单侧肾发育不良常合并输尿管末端及对侧肾脏病变。治疗上主要是切除发育不良的肾。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先天性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治水平 方法 分析输尿管异位开口15例的临床资料。15例均为女童,年龄2个月-14岁 单侧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异位开口13例,双侧重复肾重复输尿管、一侧上半肾输尿管异位开口1例,单侧单输尿管异位开口并盆腔异位1例 均既有正常分次排尿,又有持续漏尿 异位开口位于前庭9例,阴道、尿道各3例 结果 肾切除2例、半肾切除11例、上下输尿管端侧吻合2例,术后漏尿症状均消失。结论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和B超、静脉肾盂造影、逆行插管造影可明确诊断根据肾脏发育程度及其功能,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是治疗小儿异位输尿管开口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小婴儿肾重复畸形的临床和病理变化。 方法①收集1992—2002年小婴儿4例重复肾临床病理资料;②病理检查:常规石蜡切片,HE、六胺银-Masson's三色染色。光镜观察肾和输尿管病理变化。 结果小婴儿肾重复畸形临床症状重,感染严重,应及早手术治疗。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间质性炎,重复肾组织有不同程度的肾发育不良,重复肾输尿管有结构异常。结论重复肾肾组织有不同程度的肾发育不良,输尿管管壁结构异常是造成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患儿,女,2岁,因胎儿期B超检查示双肾积水伴生后反复泌尿系感染住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心肺腹未见异常,正常女性外阴。影像学检查:B超示双侧肾积水、双侧输尿管积水,双侧重复肾伴左输尿管囊肿。CT及MRI也支持B超诊断。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示双侧膀胱输尿管返流,右侧显著,右肾区可见“垂朵征”。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肾功能正常。诊断:双侧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双下肾输尿管返流Ⅲ级,左输尿管囊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儿重肾双输尿管合并下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10年来收治的190例重肾双输尿管畸形病例中,6例合并下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症状、解剖结构及处理方法等.结果 重肾双输尿管畸形患儿190例,合并下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6例,占3.16%.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10 d至3岁7个月,平均13.8个月.围产期行B超检查发现肾积水4例,泌尿系感染1例,腹部包块1例.病变位于左侧3例,右侧3例;3例为重肾完全型双输尿管,3例为重肾Y型输尿管,其中1例为右重肾Y型输尿管合并下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及下肾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狭窄.3例重肾完全型双输尿管病例中,1例行上组肾及输尿管切除+下组肾离断性肾盂成形术,2例行下组肾离断性肾盂成形术;3例重肾Y型输尿管中,2例行上肾输尿管下肾盂端侧吻合+下组肾离断性肾盂成形术,1例行上组肾及输尿管切除+下组肾离断性肾盂成形术+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12个月,B超及IVP显示肾积水明显好转,无并发症.结论 重肾双输尿管合并下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发病率低,易误诊.术前B超、IVP及MRU是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临床应根据患儿肾功能及解剖异常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儿童闭合性肾外伤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提高儿童肾外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保存肾功能。方法 报告儿童肾外伤49例,年龄2-14岁,男37例,女12例,均有外伤史,其中23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3例为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86%有血尿,诊断主要依靠CT及静脉肾盂造影术(IVP)。结果 41例保守治疗,2例行肾缝合术,3例行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切除再吻合术,2例行患侧尿囊引流术,均痊愈,1例肾动脉栓塞保守治疗,随访肾功能未恢复。结论 肾外伤患儿一般不需手术治疗,手术指征为不能控制的出血,尿外渗,肾碎裂伤,肾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输尿管开口异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5年2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26例先天性输尿管开口异位病例资料。其中18例为单侧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并输尿管开口异位,1例为双侧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并单侧输尿管开口异位,5例为先天性肾发育不良并输尿管开口异位,2例为单侧肾异位伴发育不全输尿管开口异位。结果均经手术治疗,其中16例行上肾部输尿管切除术;1例行患肾上肾部及输尿管切除术;2例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5例肾发育不良和2例异位肾并肾发育不全输尿管开口异位患儿行患肾及输尿管切除术。26例均痊愈出院,获6个月至1年的随访,滴尿症状均消失,2例术后半年行膀胱尿道造影未见膀胱输尿管返流,疗效满意。结论先天性输尿管开口异位易误诊或漏诊,B超、静脉肾盂造影、磁共振泌尿系统水造影是诊断的主要手段;诊断明确者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16例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患儿,单侧13例、双侧3例,其中13例伴一侧输尿管异位开口;通过静脉肾盂造影(IVU)、B超、膀胱镜检查确诊;15例行手术治疗,1例保守治疗。结果 经治疗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8年疗效满意。结论IVU、B超诊断有重要意义,治疗应根据重复肾、输尿管病情及其并发症而定。  相似文献   

19.
小儿重复输尿管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小儿重复输尿管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重复输尿管的临床资料,其中完全性单侧重复输尿管(UCUD)9例,不完全性单侧重复输尿管(UIUD)2例,完全性双侧重复输尿管(BCUD)2例。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7例,输尿管囊肿5例。9例UCUD行重复肾及重复输尿管切除术;2例BCUD,1例行单侧、1例行双侧重复肾及重复输尿管切除术。1例UIUD行输尿管侧侧吻合术。结果12例术后随访6月-5年,11例原有发热及尿路感染等症状消失,1例BCUD遗留输尿管残端反复感染。结论临床症状结合影像检查是诊断重复输尿管的有效方法,治疗取决于上半肾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异位肾伴输尿管开口异位的诊断和治疗(附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异位肾伴输尿管开口异位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异位肾伴输尿管异位开口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外科治疗方法。结果7例中6例有漏尿病史,1例腹部可扪及包块,1例可见输尿管异位开口,6例美蓝试验阳性。影像学检查中B超发现4例发育不良的异位肾,IVU检查有3例异位肾显影,可见输尿管行程,CT、CT增强检查可定位7例异位肾和输尿管的位置。外科治疗中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5例,肾切除手术1例,保守治疗1例。术后随访0.5—7年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漏尿症状消失,无肾积水。结论典型的病史、仔细的体查结合美蓝试验、IVU检查是诊断的基础,B超可作为筛选手段,CT、CT增强可作为常规的确诊检查。外科手术是治疗异位肾伴输尿管异位开口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