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与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脑卒中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即试验组)、同时选取30例脑卒中患者给予一般护理(即对照组),然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近期和远期生活质量进行观察与数据记录、统计和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完全自理者占85.94%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患者无论近期生活质量、还是远期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在早期实施康复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对66例患者脑卒中康复护理方法进行评定。结果与结论早期规范康复治疗、护理可对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特别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脑卒中的发生率有所上升。脑卒中发病急、快、重,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现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在医学水平发达的国家,脑卒中的早期康复已成为共识。早期康复训练及护理的介入极大地改善了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为了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我们对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早期康复训练,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神经外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54例、50例,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和常规护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应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八个方面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7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进行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观察组护理后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早期康复治疗的机制、开始时间、治疗方式、早期康复治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对近5年来脑卒中后早期康复治疗现状进行综述.早期康复治疗作为脑卒中患者康复的第一站,采用科学、合理的康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在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时,同时需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要因人而异,制定合适的康复方案.  相似文献   

7.
周瑶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9):179-180
通过总结脑卒中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对减少残障的发生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意义,对中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8.
彭力群  刘洁 《四川中医》2014,(3):164-166
目的:观察急性期介入具有中医及康复特色的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6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介入康复护理,两组均进行为期2周的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能力进行为期3个月的动态观察,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和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明显提高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能力,降低其致残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脱水、降颅内压、营养神经,结合一般的功能锻炼;观察组除上述治疗外,开展正确有效的健康教育,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结果早期介入健康教育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能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3例脑卒中患者,并对其进行建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对脑卒中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各种相关疾病对脑卒中的影响、不良生活习惯对脑卒中影响、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影响、掌握用药知识等问题的回答正确率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P〈0.01)。结论:通过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了自我保健知识,提高了生活质量,有效地预防了疾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对9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措施,观察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结果:治愈32例,显效43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88%。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对生活自理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对9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肢体护理,医疗体操训练、日常生活训练以及激励式心理护理,1个月后采用Brunnstrom评价方法和RNADL评定量表评定方法。结果患肢肌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对脑卒中偏瘫患者ADL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早期介入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实验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显著提高ADL评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早期行“扶正补土”针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12月在上饶市立医院诊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将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的31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期行“扶正补土”针法治疗的29例患者归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上肢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下肢FMA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扶正补土”针法治疗可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给予不同理疗方式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试验组给予早期综合理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康复理疗,比较两组理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理疗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存活者致残率超过80%。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公布了调查检测人群达2000万名的全球莫尼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脑卒中发病率为250/10万,仅次于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为300/10万)居世界第二位。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生活质量(QOL)是脑卒中治疗的重点,同仁们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探讨,对脑卒中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大大降低脑卒中患者的并发症,缩短病程,提高其ADL及QOL。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脑卒中的死亡率虽有所下降,但其致残率在存活者中高达80%以上,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们对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早期康复训进行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日常生活能力训练(activity of dailyliving,ADL)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早期ADL训练组(实验组)和未给予ADL训练组(对照组)各35例,治疗1个月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得分情况。结果:实验组给予ADL训练1月时NIHSS和Barthel指数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给予早期ADL训练,简单易行,且有助于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和病死率高的特点。对脑卒中的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可大大降低其致残率和死亡率,缩短疗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卒中单元就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模式[1]。本文对6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了卒中单元治疗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神经内科常规干预,观察组40例联合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将两组的骨密度、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骨密度、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肢体康复训练能够有效促进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