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通过经桡动脉入径与经股动脉入径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对比研究,来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经桡动脉人径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2008-01-2010-03我院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52例,随机分组,经桡动脉介入组为24例,经股动脉介入组为28例,行急诊PCI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鞘管置人时间、手术耗时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PCI成功率均为100%;手术耗时桡动脉组为(54.7±18.3) min,股动脉组为(51.5±17.2)min,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鞘管置人时间股动脉组少于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预后没有造成明显影响.术后并发症桡动脉组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迷走反射发生低于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人径急诊PCI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与经股动脉人径比较,经桡动脉入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作为AMI患者行急诊PCI的常规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股动脉与桡动脉两种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将广东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动脉穿刺途径分为桡动脉组60例和股动脉组60例,对两组间的动脉穿刺点压迫时间、PCI的成功率、穿刺点局部并发症、下肢静脉血栓及低血压、尿潴留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股动脉组成功率为93.33%,桡动脉组成功率为95.00%。两组PCI的成功率、下肢静脉血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点压迫时间、穿刺点局部的并发症、低血压及尿潴留的发生率,桡动脉组与股动脉组比较,桡动脉显著少于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成功率相似,但经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并发症少,有利于有效安全的抗凝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和股动脉不同入径行冠脉介入(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216例AMI患者分为两组,经桡动脉介入治疗(TRA-pPCI)组110例,经股动脉介入治疗(TFA-pPCI)组106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症状自测量表(SCL-90)为心理健康状况测试工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测试.结果:两组患者发病年龄、AMI类型、Killip分级、病变相关血管、穿刺路径成功率、手术成功率、手术效果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TRA-pPCI组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比TFA-pPCI组明显减少(P<0.01),平均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前两组SAS、SDS症状分无显著差异,术后TRA-pPCI组比TFA-pPCI组显著降低(P<0.01);两组患者介入前SCL-90各项因子均高于中国常模,介入后TRA-pPCI组躯体化、抑郁、焦虑各因子分显著低于TFA-pPCI组(P<0.05).结论:在有条件的心脏介入中心选择经桡动脉入径行血管重建治疗可以减少AMI患者心理问题发生率,减轻住院患者的焦虑及抑郁.  相似文献   

4.
经桡动脉或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经桡动脉与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优缺点,以提供给医护人员及患者更好的选择.方法 随机选择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160例,其中观察组(经桡动脉穿刺组)80例,对照组(经股动脉穿刺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术中和术后局部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患者术后舒适度及住院时间.结果 经桡动脉穿刺与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相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患者即可下床活动,术后疼痛轻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结论 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安全有效,疼痛小,更加舒适,术后不需卧床,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作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并发症的比较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747例为研究对象,试验组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采用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穿刺点出血、血栓形成、排尿困难、血压升高、睡眠形态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穿刺点出血、排尿困难、血压升高、睡眠形态紊乱等方面与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患者便于临床观察,减轻患者术后卧床的痛苦及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通过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观察其优缺点及临床上的可行性。方法 AMI患者594例,随机分为经桡动脉介入(TRI)组300例和经股动脉介入(TFI)组294例,观察两组手术介入治疗时间、手术成功率、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冠脉血管特征、血管穿刺成功率、平均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RI组所产生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TFI组,而且住院天数较短,节省费用。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I组所产生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TFI组,而且住院天数较短,节省费用,故经桡动脉行PCI在临床上的应该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经股动脉和桡动脉路径行冠脉介入术患者舒适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经股动脉、桡动脉冠脉介入术的住院患者198例,分为对照组(经股动脉路径冠脉介入)100例和实验组(经桡动脉路径冠脉介入)98例,对两组患者术后穿刺部位血肿及腰背酸痛、失眠、排尿困难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实验组术后失眠与中、重度腰背酸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6.46,13.9,11.95,P<0.01);两组术后穿刺部位血肿与排尿困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26,5.92,P<0.05).结论 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术术后血管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的舒适度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将急诊收治的106例行冠脉介入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经桡动脉组54例(A组)、经股动脉组52例(B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持续时间及并发症等。【结果]A,B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4.4%;96.2%。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术后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为1.85%;明显低于B组(13.46%)。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AMI临床疗效好,且安全可靠,是一种更为可行的介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行PCI的患者195例,分为桡动脉组(98例)和股动脉组(97例),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与股动脉组比较,桡动脉组患者穿刺局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安全可行,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9月我院AMI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经股动脉途径行PCI治疗,观察组经桡动脉途径行PCI治疗。对比两组穿刺时间、手术时间、造影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穿刺时间、手术时间及造影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51%(4/47)低于对照组23.40%(1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PCI治疗AMI,可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测定研究对象的血浆 MMP、IL-6和 Ps 水平,分析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干预前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MMP-9、IL-6及 P 选择素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68例临床接受冠状动脉介入干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冠脉介入手术组,同时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6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研究对象介入干预前后 MMP-9、IL-6水平和 P 选择素水平。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干预前 MMP-9(704.03±122.54)和 P 选择素(192.34±103.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2.67±82.79)和(121.27±69.13)、IL-6(50.62±11.17)低于对照组的(71.38±15.75)(P <0.05);冠状动脉介入术干预前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各指标发生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急性梗死患者的各指标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相比无差异(P <0.05)。IL-6水平 P 选择素浓度低于干预前(P <0.05);接受冠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 MMP-9、IL-6水平 P 选择素比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降低更加明显(P <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冠脉介入干预可以降低机体 MMP-9和 P 选择素水平,升高 IL-6水平,改善病人心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辅助应用依诺肝素替代普通肝素抗凝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86例AMI患者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时随机分为依诺肝素组(45例)和静脉普通肝素组(41例),2周后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治疗(PCI)。观察临床再通率、血管开通率、急性期并发症、出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依诺肝素组与普通肝素组临床再通率、血管开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诺肝素组出血并发症低于静脉普通肝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并依诺肝素用于AMI再灌注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急诊介入治疗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诊介入治疗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71例UAP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急诊介入治疗组43例,非急诊介入治疗组28例。均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观察30d内心脏事件(包括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猝死、再次介入治疗及冠脉搭桥手术)的发生率,症状缓解率,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急诊介入治疗与非急诊介入治疗组比较,急诊介入治疗UAP降低了30d内心脏事件(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发生,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缩短了症状缓解及住院时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降低住院费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手术的成功率及疗效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诊介入治疗高危的UAP患者效果好,安全,并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康复时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连续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全程护理组51例(简称ANG),给予全面系统的护理治疗;一般护理组51例给予一般护理(简称CNG),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差异。结果全程护理干预组心率变异性增大,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时进行系统的全程护理有助于患者心电活动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在易化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洽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45例(应用替罗非班联合溶栓剂的易化PCI治疗)、对照组44例(应用常规溶栓剂的易化PCI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2组溶栓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2例术后7d发生再梗死,其中1例在再次干预后死亡,治疗组无死亡病例.治疗组术后TIMI计帧数、90 min ST段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肌酸激酶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观察指标(TIMI 3级血流获得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并发症及住院时间、费用)2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替罗非班易化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匹配对照方法分为对照组72例、实验组77例,对照组入院后按常规的急救护理措施,实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急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人院至溶栓治疗时间、治疗成功率、出血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人院至溶栓治疗时间分别为(23±5.2)min与(66±12.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尿激酶溶栓成功率分别为62.3%与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可缩短溶栓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术期预先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效果。方法经右侧桡动脉径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AMI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于术前30rain、对照组于术后30min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10μg/kg,3min内静脉注射完毕后,继以0.15μg/(kg·min)微量泵维持24h。比较2组手术前、后TIMI血流情况、血小板相关补体1(platelet associated complement1,PACl)及P选择素(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62 platelet,CD62P)阳性表达率、脂联素水平,测定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短轴收缩率(fractional shortening,FS)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并随访1个月观察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梗死相关血管TIMI3级血流获得率(95.6%)高于对照组(82.2%)(P〈0.05);2组术后1dPACl、CD62P阳性表达率和脂联素水平及术后7dLVESD、FS和LV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dPAC1、CD62阳性表达率、脂连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dLVESD、FS和LVEF及术后1个月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老年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围术期预先应用替罗非班,可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