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Hp阳性CAG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5例予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6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医辨证治疗。2组均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Hp转阴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5%,对照组总有效率83.08%,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p转阴率89.23%,对照组Hp转阴率80.00%,治疗组Hp转阴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Hp阳性CAG疗效确切,并能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且Hp转阴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应用传统三联疗法与中医辨证分型疗法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传统三联疗法联合中医辨证分型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有效率69.7%,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传统三联疗法与中医辨证分型疗法对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传统三联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Hp阳性慢性胃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就诊,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确诊的15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区别随机分为结合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20天,结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配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20天,治疗过程中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结束后4周后进行13C尿素呼吸试验,根据其实验结果,评估治疗效果。结果疗程结束后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1.25%,对照组为78.57%,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78例患者转阴,转阴率高达97.50%,对照组59例患者Hp转阴,转阴率为84.29%,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提高Hp转阴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本院门诊治疗的10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三联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四君子汤辨证服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P0.05);观察组的Hp转阴率(84%)明显高于对照组(68%)(P0.05)。结论采用加味四君子汤配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 :60例消化性溃疡伴有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西药三联疗法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对照组单纯给予西药三联疗法。观察两组疗效和各临床症状的积分及Hp转阴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及Hp转阴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伴Hp感染患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及Hp转阴率,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清胃理脾汤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胃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西药三联疗法标准剂量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胃理脾汤,疗程均为14天。停药1个月后复查13C呼气试验,记录两组的Hp根除率、临床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p根除率87.5%,对照组Hp根除率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均轻微,继续用药可耐受,且停药后症状均减轻。结论:清胃理脾汤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脾胃湿热型Hp相关慢性胃炎疗效较好,可提高Hp根除率,改善中医临床症状,且均优于标准三联疗法。  相似文献   

7.
曹渊 《光明中医》2016,(15):2255-2256
目的评价慢性胃炎并幽门螺杆菌(Hp)阳性应用自拟汤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在我院消化内科门诊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并Hp阳性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接受常规三联疗法治疗,实验组45例在此基础上联用消幽护胃方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Hp根除率、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Hp根除率分别为93.3%、77.8%,与对照组的73.3%、55.6%相比均显著更高,差异纳入统计学分析均有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自拟消幽护胃方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根除Hp,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收效理想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卢绍霞 《光明中医》2012,(9):1843-1844
目的观察疏肝健胃丸配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克拉霉素分散片、替硝唑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中成药疏肝健胃丸。对两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及综合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两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幽门螺杆菌转阴率、综合疗效、复发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疗效满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HP)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收治的76例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经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4%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9%,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腹部不适、饱胀、反酸等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HP转阴率92.1%高于对照组71.1%,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泮托拉唑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Hp根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潢川县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82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用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 %,高于对照组的75.6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5 d后,观察组患者的Hp根除率为92.6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可提高Hp根除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住本院的96名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为48例,对照组为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2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为93.75%,对照组为79.17%,治疗组的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胃宁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治愈率高,Hp根除率高,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抗幽门螺杆菌药物联合其它药物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慢性胃炎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三联抗幽门螺杆菌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香砂养胃丸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抗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抗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6.67%,对照组患者为80.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4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使用抗幽门螺杆菌药物联合香砂养胃丸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更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予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60例予三联疗法单独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6.7%,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76.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效果良好,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肝胃郁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胃郁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袁长津教授经验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三联疗法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4%,略高于对照组的86.7%,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7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治疗组为70.0%,略高于对照组的66.7%,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袁长津教授经验方治疗肝胃郁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且Hp转阴率也与常规西药三联疗法相当,可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分阶段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分阶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分阶段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感染转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红花逍遥胶囊联合丽珠维三联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择东莞市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治疗的50例Hp感染相关慢性胃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25例,行丽珠维三联治疗)与观察组(25例,行红花逍遥胶囊联合丽珠维三联治疗)。疗程结束后,停药1个月复查Hp,以判断Hp的根除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88.00%,明显高对照组的6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与对照组(1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红花逍遥胶囊能增强丽珠维三联对Hp感染相关慢性胃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54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三联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加减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 74%,较对照组的75. 93%高;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均未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减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可有效改善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不适症状,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对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1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0例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中药组21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中药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Hp尿素酶转阴率为76.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胃黏膜分泌情况,提高幽门螺杆菌根治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4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2周后分别观察两组在改善主要症状、病变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