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总结3D后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的经验,并探讨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19例3D后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肾脏热缺血时间、肾动脉长度、肾静脉长度、输尿管长度、切口长度、手术并发症。观察供、受者术后肾功能的情况等。结果 19例活体供肾切取术均在3D后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无术中改为常规腹腔镜和中转开放者。3D后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手术时间80.5~125.2(平均102.3)min;术中出血量40.6~90.4(60.8)ml;肾脏热缺血时间100~230(161)s。供肾动脉长度2.6~3.2(2.9)cm;供肾静脉长度2.2~3.0(2.6)cm;供肾输尿管长度8~13(10)cm;切口长度约5~6 cm,伤口愈合良好;供者术后24 h尿量2 000~2 500 ml;术后3 d查血清肌酐轻度增高1例,术后7 d和1个月复查血清肌酐恢复正常。术后住院时间5~7(6)d。移植手术均获成功,未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结论 3D腹腔镜手术系统可有效提高术中操作的精准性,3D后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活体右侧供肾切取术的肾蒂处理方法及其安全性、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共实施后腹腔镜活体右侧供肾切取62例.回顾性分析供者的一般状况、术中出血量、供肾热缺血时间、手术时间、供肾血管长度、供者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 62例供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无明显术后并发症.受者手术顺利,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供者手术时间为(73.5±10.4)min,术中出血量为(30.7±10.4)ml,住院时间为(5.2±1.6)d.供肾热缺血时间为(107.2±24.8)s,腔静脉切口缝合时间为(2.0±0.5)min,供肾动、静脉长度分别为(3.3±0.5)cm和(2.0±0.4)cm.结论 应用后腹腔镜技术结合开放取肾通道处理肾蒂的方法切取带有腔静脉瓣的右侧肾脏,既保证了供者、供肾的安全性,又使受者手术更易顺利进行,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腹股沟切口在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5月至2013年4月进行的79例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根据手术标本取出切口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n=40)采用腹股沟切口取出供肾,对照组(n=36)采用腰部切口取出供肾;其余3例因肾脏粘连和肾周脂肪组织较多术中改开放手术,从对照组中剔除。两组左右侧供肾分别为35/5和32/4。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供肾热缺血时间、供肾血管长度、患者住院时间、切口并发症、切口美容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手术均全部成功,无死亡和重大并发症。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供肾热缺血时间分别为(1.6±1.2)分钟对(3.3±1.6)分钟(P0.0001);两组的左右侧供肾动脉血管长度分别为(2.6±0.4)cm对(2.2±0.3)cm(P0.0001)和(3.7±0.3)cm对(3.1±0.4)cm(P0.0001);两组的左右侧供肾静脉血管长度分别为(3.5±0.4)cm对(2.9±0.23)cm(P0.0001)和(1.7±0.23)cm对(1.3±0.3)cm(P0.0001);两组术后镇痛治疗、切口膨出、腰腹部不对称病例分别为1例和11例(P=0.001)、0例和6例(P=0.009)、1例和9例(P=0.005);住院时间分别为(5.3±2.4)天和(7.5±3.1)天(P=0.000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切口美容满意度(Ⅰ/Ⅱ/Ⅲ)分别为1/7/32和14/16/6(P0.0001),实验组切口美容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腹股沟切口在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应用能够提高供肾切取的安全性,避免开放手术,保证供肾血管长度,缩短供肾热缺血时间,减少切口并发症,缩短供者住院时间,提高供者切口美容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手辅助腹腔镜在亲属活体供肾切取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5名亲属活体供肾者的资料.25名供者中,男性6名,女性19名,年龄(42±17)岁.23例为亲属血缘关系供肾,2例为夫妻间供肾.分析供者选择手辅助腹腔镜下取肾术的原因、供者的手术时间、供肾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肾脏及周围脏器损伤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评价手辅助腹腔镜下取肾术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对25名亲属供者应用手辅助腹腔镜下取肾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24例取左肾,1例取右肾;手术时间(138±42)min,供肾热缺血时间为(145±22)s,术中出血量(53±32)m1;无供肾损伤,无切口相关并发症,仅有1例发生脾包膜撕裂;术后住院时间为(7.2±1.7)d,供者均满意.调查显示,供者选择手辅助腹腔镜下取肾术的主要原因是手术损伤小、切口对外观影响较小、心理负担轻.亲属活体供肾移植后,仅有1例受者发生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其余受者的血肌酐水平均在1周内下降至正常.结论 手辅助腹腔镜下取肾术综合了传统腹腔镜技术和开放性手术取肾的优点,微创,操作方便,供肾损伤机会少,切口对外观影响较小,供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手术路径选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比较腹腔镜经腹途径和腹膜后途径活体供肾切取以及左右供肾选择的优缺点.方法 2004年5月至2007年6月行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46例.右肾经腹14例,腹膜后3例;左肾经腹18例,经腹膜后11例.对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动静脉的长度、供肾热缺血时间、供体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46例供肾切取术均获得成功,无手术死亡,无中转开腹,无明显手术并发症.左右侧供肾修剪后的动脉血管长度分别为(2.4±0.3)和(3.5±0.2)cm(P<0.01),静脉长度分别为(3.1±0.4)和(1.5土0.3)cm(P<0.01);手术时间分别为(85.2±6.3)和(76.8士10.4)min(P<0.05);出血量分别为(48.7±8.0)和(47.3±10.1)ml(P>0.05);热缺血时间分别为(86.1±14.5)和(83.7±12.1)s(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5.5±1.1)和(5.8±0.9)d(P>0.05).经腹途径和腹膜后途经供肾切取手术时间分别为(83.4士7.8)和(79.1土0.2)min(P>0.05);出血量分别为(47.2±10.34)和(50.5±5.8)ml(P>0.05);动脉长度分别为(2.7±0.4)和(3.0±0.3)cm(P>0.05),静脉长度分别为(2.6±0.3)和(2.3±0.2)cm(P>0.05);热缺血时间分别为(85.4±1 6.2)和(84.7±13.5)S(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5.4土0.7)和(6.1±0.8)d(P>0.05).结论 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中,经腹与经腹膜后2种路径均是可行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供肾热缺血时间等无明显差异,可根据术者手术经验和操作习惯以及供者情况选择.左右供肾的选择要根据供肾血管条件以及性别、年龄、生育等因素而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5年8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实施的31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供、受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均顺利完成供肾切取术,手术时间110~190 min,术中出血量20~100 ml,供肾热缺血时间100~160 s,保留肾静脉长度1.8~3.0 cm,肾动脉长度1.4~2.3 cm。2例供肾取出时发生脾脏损伤,行脾脏修补术;1例供者术后出血,经止血、纠正贫血后好转。31例供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以上,均未发生远期并发症。31例受者中,1例出现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经治疗后于术后1个月血清肌酐恢复正常。移植肾存活率为100%。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不影响供肾功能等优势,可作为供肾切取有效而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研究腹股沟斜切口在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3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泌尿外科行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76例供者临床资料,根据供肾取出切口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腹股沟切口组40例供者和腰部切口组36例供者分别采用腹股沟斜切口和腰部切口取出供肾。比较两组供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供肾血管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切口美容满意度。结果腹股沟切口组40例供者手术均成功;腰部切口组33例供者手术成功,3例因肾粘连和肾周脂肪组织较多改开放手术;两组均未发生死亡和严重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1)。腹股沟切口组供肾热缺血时间为(1.6±1.2)min,短于腰部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8,P<0.01)。腹股沟切口组左、右侧供肾动脉血管长度分别为(2.6±0.4)cm和(3.7±0.3) cm,均长于腰部切口组;腹股沟切口组左、右侧供肾静脉血管长度分别为(3.50±0.40)cm和(1.70±0.23)cm,均长于腰部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5,7.32,76.3,6.45,P均<0.01)。腹股沟切口组术后需接受镇痛治疗和腰腹部外观不对称的供者比例均低于腰部切口组,切口美容满意度高于腰部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2,7.41,32.53,P均<0.01);腹股沟切口组无供者发生切口膨出,腰部切口组有6例供者发生切口膨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腹股沟切口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腰部切口组(t=3.42,P<0.01)。结论采用腹股沟斜切口的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能够提高手术安全性,保证最佳供肾血管长度,明显缩短供肾热缺血时间,减少切口并发症,提高供者切口美容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最佳手术方式及其系统化操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11年3月至2015年4月进行的45例经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操作,手术概括如下:(1)取侧卧位,选择穿刺点腋后线肋缘下2 cm(A)腋前线肋缘下2 cm(B)髂脊上2 cm(C);(2)游离肾脏和输尿管;(3)游离肾动静脉并切断肾上腺静脉、生殖静脉及输尿管;(4)做腹股沟切口,切断肾动静脉。结果 45例后腹腔镜活体取肾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2±7)min,平均供肾热缺血时间(1.2±0.6)min;平均供肾动脉长度:左肾(2.5±0.4)cm,右肾:(3.5±0.6)cm;平均供肾静脉长度:左肾(3.6±0.4)cm,右肾:(1.7±0.2)cm;平均术中出血量(45±4)ml,供者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5±1.5)d,对术后切口美容满意度均较好。结论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安全有效,解剖程序化操作是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和缩短学习曲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亲属活体右侧供肾切取术的安全性,并总结相关临床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9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实施的14例亲属活体右侧供肾切取术临床资料,其中8例为后腹腔镜下供肾切取(腹腔镜组),6例为经腰部开放供肾切取(开放手术组)。腹腔镜组供者常规采取左侧卧位,腰部采用三套管法穿刺。采用成组t检验比较两组供者手术时间、腔静脉切口缝合时间、供肾动脉长度、供肾静脉长度、供肾热缺血时间、手术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4例亲属活体右侧供肾切取术均成功,两组供者术中均未输血,腹腔镜组供肾切取术中均未中转开腹。腹腔镜组与开放手术组供肾静脉长度分别为(2.2±0.4)和(1.2±0.3)cm,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5±12)和(80±10)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42和5.781,P均<0.05)。两种术式手术时间、腔静脉切口缝合时间、供肾动脉长度、供肾热缺血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截至2019年8月,开放手术组和腹腔镜组供者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6个月(3~18个月)和8个月(3~24个月),均健康。受者术前及术后应用巴利昔单抗行免疫诱导治疗,术后免疫抑制方案为CNI+抗代谢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移植肾功能均于术后2周内恢复,术后均顺利摆脱透析。截至2019年8月,14例受者随访时间3~12个月,期间受者及移植肾功能均正常。 结论亲属活体右侧供肾获取过程中采用腹腔镜联合Satinsky钳技术安全、可行,可较大限度地延长供肾静脉,且术中出血量更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下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术经验。方法 2003年12月至2011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共行后腹腔镜下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术151例,手术常规取腰部3个穿刺点入路,在脂肪囊内游离肾,输尿管游离至肾下极7~8cm处夹闭远端剪断,肾动脉和肾静脉用直线切割器切断(3例)或用hem-o-lok(148例)夹闭后剪断,立即取出肾,用4℃肾保存液灌注。结果 151例手术均顺利,平均手术时间(86.0±13.6)min(54~180min),术中出血量(57.1±12.3)mL(20~200mL),所有供者均不需输血。供肾平均热缺血时间(3.6±1.2)min(2~8min)。发生术后肾区血肿3例,均自行吸收,无不良影响,其余供者均无异常。术后住院(4.8±1.7)d(3.5~9d)。受者均无移植物功能延迟发生。结论后腹腔镜下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术安全可靠,经不断的技术改进可降低术者学习曲线,提高供肾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下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术115例的经验。方法我院自2003年12月至2008年11月共行后腹腔镜下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术115例,手术常规取腰部3个穿刺点入路,在肾脂肪囊内游离肾脏后,输尿管游离至肾脏下极7.8cm处剪断,肾动脉和肾静脉用直线切割器(Endo—cut)切断或用hem—o—lok(Weck,USA)夹闭后剪断,立即取出肾脏用4℃肾脏保存液(HCA)灌注肾脏。用直线切割器处理肾血管3例,用hem—o—lok处理肾血管112例。结果115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90min(60~180min)。术中出血量60ml(20-200ml),所有供者不需输血。供肾热缺血时间4.5min(3~8min)。发生手术并发症3例,为术后肾区血肿,均自行吸收,无不良影响,其余供者均无异常。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5.7d(4~9d)。115例供者中95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42个月(1.58个月),均健康。结论后腹腔镜下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术安全、可靠,可替代传统开放取肾手术,但要求术者有娴熟的腹腔镜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手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HLDN)和开放手术活体供肾切取术(ODN)的临床疗效,观察术后受者移植肾近期存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移植中心2004年1月至2013年11月完成的341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供、受者资料。根据供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HLDN组(103例)和ODN组(238例)。比较两组受者手术时长、切口长度、供肾热缺血时间、肾动脉长度、肾静脉长度、术中失血量、围手术期芬太尼用量、术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用量和术后恢复劳动天数。术后48h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估两组供者疼痛程度。术后随访供、受者恢复情况,并于术后7d、1个月复查受者肾功能。连续变量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分类变量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比较。结果HLDN组和ODN组供者切口长度分别为(6.0±0.4)cm和(13.5±1.0)cm,术中失血量分别为(45±12)mL和(151±24)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56和42.56,P均〈0.05)。两组手术时长、供肾热缺血时间、肾动脉长度、肾静脉长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9,1.70,0.00和1.85,P均〉0.05)。103例HLDN组供者中有102例顺利完成手术,1例主动中转开放,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例,无术后切口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238例ODN组供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切口感染1例、脂肪液化2例,术后出血通过外科止血2例,无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HLDN组和ODN组供者术后48hVAS分别为(2.3±0.6)分和(3.9±0.9)分,围手术期芬太尼用量分别为(1.7±0.2)mg和(1.9±0.2)mg,术后NSAIDs用量分别为(22±33)mg和(47±42)mg,术后恢复劳动天数分别为(23±10)d和(44±1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52,8.48,5.37和13.00,P均〈0.05)。两组供者术后7d、1个月血清肌酐水平相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活体肾移植对供者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03年4月至2007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活体供肾肾移植的62例供者。记录供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预后情况。术后随访,随访内容包括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及血压等指标,同时调查供肾对生活工作的影响。结果62例供者供肾手术均获成功。供者中1例开放取肾术中发生气胸,1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坏死,经对症治疗后痊愈。2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选用敏感抗生素及雾化吸入治疗后治愈,其余术后均恢复顺利。62例供者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2±2.6)d,随访时间为(3.2±1.1)年。所有供者均存活,家庭生活和日常工作也未受到明显影响。62例供者术前及术后7 d、3个月、1年、3年、5年的Scr、BUN、GFR、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及血压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活体供肾肾切除手术安全可行。严格完善术前检查,术中仔细操作及术后严密随访对于保障供者的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介绍后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的初步经验,探讨其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术前对供受体进行血型、HLA配型及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检查,并对供体行IVU、彩超检查了解双肾功能、肾血管情况。采用经后腹腔途径对8例活体亲属供。肾者行腹腔镜取肾术。右侧卧位,后腹腔操作通过腰部置入的3个套管完成,阻断。肾血管前延长腋前线穿刺孔至6~7cm,左手伸入后腹腔内,手助下离断。肾血管并迅速取出供肾标本。结果 8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96~128min,平均112min;术中出血25~56ml,平均42ml;热缺血时间126—245s,平均152s;肾动脉长度2.8~3.2cm,平均3.0cm;。肾静脉长度3.2—3.5cm,平均3.3cm;输尿管长15—18cm,平均16cm。血管吻合顺利,开放血流后供。肾均在1min内开始泌尿。受体肾功能均在5d内恢复正常.住院时间14—15d。供体伤口引流管2~3d内拔除,住院时间4—5d。供受体均无外科并发症。结论 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供肾质量好、扩大了供肾来源。在离断肾血管及取出供肾时辅以手助可缩短热缺血时间,增加动静脉长度,提高取肾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局限性肾癌患者70例,其中行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后腹腔镜组)30例,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开放手术组)40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及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后腹腔镜组与开放手术相比:手术时间为90~360(110士11.3)min与l00~t50(100±10.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后腹腔镜组费时较长;术中出血50~1600(108.6±28.3)ml与70~1100(162.8±40.1)ml(P〈0.05);术后需用镇痛剂8例与32例(尸〈0.05)、术后进食时间1~2(1.3±0.5)天与3~5(3.1±1.1)天(P〈O.05)、术后住院3~7(4.5士1.3)天与7~13(8.8±1.7)天(P〈O.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3个月(5~40个月),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肾癌根治术相比,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已成为局限性肾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手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采用手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获取30例活体供肾的临床资料。供者男7例,女23例,均取左肾,供受体关系为:父—子5例,母—子13例,母—女2例,兄弟2例,兄—妹4例,妻—夫3例,叔—侄1例。供肾者32~63岁,平均(51.8±8.5)岁。血型相同29例,相容1例,群体反应性抗体、淋巴毒均为阴性。30例患者均行手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切取后常规移植给受者,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供体冷热缺血时间、供者住院时间、术中副损伤及供受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供者均切取左肾,手术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供肾切取时间105~160 min,平均(100.4±19.5)min;失血量50~110 ml,平均(52.5±24.5)ml;供肾热缺血时间2.0~3.8 min,平均(2.4±0.5)min;冷缺血时间60~90 min,平均(68.2±26.7)min。供者术后1~3 d即可进食并下床活动,平均(2.5±0.6)d;住院3~6 d,平均(4.0±1.6)d。供受体无任何手术并发症发生,受者手术均获成功。随访3个月~3年,供体肾功能均正常。2例受者分别于肾移植术后1年8个月、1年2个月因自行减药,发生排斥反应,导致移植肾肾功能丢失,恢复透析,其余受体肾功能均正常。结论:手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结合了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与开放手术的优点,既减轻了手术对供者的创伤,又保证了供肾质量,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经后腹腔自制单孔通道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10月,采用自制通道行后腹腔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29例,肿瘤最大径3~6.8cm,平均4.3cm。健侧卧位,在腋后线第12肋下向前做5~6cm切口,从自制单孔多通道置入常规腹腔镜操作器械进行后腹腔镜根治性切除,由操作通道切口取出标本。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标准腹腔镜或开放手术。手术时间70~120min,平均90min。术中出血量20~100ml,平均50m1。术后病理:肾透明细胞癌27例,肾乳头状腺癌1例,肾嫌色细胞癌1例。29例随访3~12个月,平均7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经后腹腔自制单孔通道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