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三讲 急性胰腺炎的病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建明  朱明华 《胰腺病学》2007,7(3):200-202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复杂,分类方法很多,有病因分类法、病理分类法、临床分类法等。这里仅介绍病理分类法,这种分类法是以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学变化为基础的,主要是将急性胰腺炎分为两大类:①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或称急性间质水肿性胰腺炎);②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或称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前者病理学上胰腺间质水肿,偶见部分坏死及胰周坏死,  相似文献   

2.
我院外科收治急性胰腺炎81例,其中1955~1970年以西医手术疗法为主治疗者19例(下称对照组),1971~1978年3月以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为主治疗者62例(下称结合组)。我们采用临床病理分类,分为急性水肿性和急性出血及坏死性胰腺炎(下称出血性)两类。81例中具有较典型病史及血清淀粉酶100单位(温氏)或尿淀粉酶200单位以上者59例,手术证实者22例。  相似文献   

3.
急性胰腺炎     
张志宏 《山东医药》1994,34(6):35-36
急性胰腺炎通常分急性水肿性、出血性、坏死性、出血坏死性和化脓性胰腺炎。其病死率较高,特别是出血坏死性胰腺炎(重型)的病死率高达40%~70%。因此,及时诊治至关重要。 一、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水肿性胰腺炎可根据其症状体征和淀粉酶测定来诊断。但一些症状较轻或不明显的,就难以区别是急性还是慢性胰腺炎发作。急性胰腺炎时,可测得血和尿淀粉酶增高,血脂肪酶增高,淀粉酶同功酶P_3阳性,C-反应蛋白阳性。属酒精性者,则脂肪酶/淀粉酶≥0.5。若为重型胰腺炎,除以上诊断外,白细胞常15×10~9/L以上,血色正铁白蛋白阳性,血糖增高,血清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血尿素氮及肌酐等均可增高,血清脱氧核糖核酸酶-1(Date  相似文献   

4.
胰性脑病的病理、病因、发病机制和防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巫协宁 《胰腺病学》2003,3(1):49-50
胰性脑病是重症胰腺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对重症胰腺炎的处理欠当或过早进食,仍偶有发生。 一、胰性脑病的病理 胰性脑病的病变首先是由Rothermich与von Haan在  相似文献   

5.
急性胰腺炎是种常见急腹症,往往来势猛、病情重、预后差、死亡率高。急性胰腺炎分类繁杂,病因上可分类为胆源性胰腺炎、酒精性胰腺炎、缺血性胰腺炎和自发性胰腺炎;病理上可分类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和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临床上可分类为  相似文献   

6.
急性胰腺炎相关的细胞因子和介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利涛  潘承恩 《胰腺病学》2006,6(4):249-251
急性胰腺炎(AP)是胰酶消化自身胰腺及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化学性炎症。实验性AP按病理组织学表现可分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cute edematous pancreatitis,AEP)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sis pancreatitis,ANP),临床上按症状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AP因发病急、病情重、发展快、病死率高等原因一直以来为临床工作所重视。1988年Rindernecht提出了AP的白细胞过度激活学说。近年来,对AP时的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和其他介质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将它们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郭士杰 《山东医药》1991,31(5):31-32
一、病因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分为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两种。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病理过程始于水肿  相似文献   

8.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多种病因导致的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以上腹部疼痛伴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高于正常值3倍以上或通过影像学表现而明确诊断.AP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若出现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死率更高.美国胃肠病学会2013年制定...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常见的急性胰腺炎多数为轻型,其病理基础为胰腺细胞的单纯水肿,极少有坏死病灶。重型者较少见,其发生率约占胰腺炎总发病率的10%,但近年来有增高趋势。作者曾收集20年中的坏死性出血性胰腺炎经外科手术、病理活检或尸体解剖证实共40例,死亡率高达60%。此后由于诊疗  相似文献   

10.
正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由多种复杂机制如胰酶自身消化、氧化应激、细菌移位、微循环障碍等引起的无菌性炎症,主要表现为上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根据新亚特兰大分类标准[1],将AP分成2种类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和3种严重程度(轻度急性胰腺炎MAP、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示不同的治疗及预后。约有15%~25% SAP因并发症及高死亡风险需要重症监护治疗,伴有  相似文献   

11.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发生于胰腺的炎症性疾病,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有助于其研究.目前较多采用逆行胆胰管注射法制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模型和腹腔注射雨蛙素制备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模型.本文采用不同浓度的左旋盐酸精氨酸腹腔注射建立两种AP模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急性胰腺炎并发肝功能损害1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胰腺炎特别是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常并发全身多脏器损害 ,其中肝功能损害比较常见。有研究认为急性胰腺炎引起的肝功能损害不但可加重胰腺炎的病情 ,而且直接影响其预后 [1]。笔者通过一些肝功能指标的测定对 176例急性胰腺炎并发肝功能损害患者的病情和病因作一分析 ,以探讨胰腺炎病情和病因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 1993年 1月至 2 0 0 0年 7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 ,排除原有肝炎肝硬化等肝病患者 ,列入观察共 176例 ,男 62例 ,女 114例 ,年龄16~ 72岁 ,平均年龄 4 6.3± 2 3.2岁。其中急性水肿性胰…  相似文献   

13.
刘枫  李兆申 《胃肠病学》2002,7(4):236-238
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ecurrent acute pancreatitis,RAP)是指临床上发作次数超过1次的急性胰腺炎。发作时症状可轻可重,轻者胰腺仅有水肿等病理改变,且很快恢复正常;重者胰腺发生出血、坏死,死亡率极高。胰腺炎的病因70%为胆道结石和酒精因素,药物、毒素、高钙血症、感染和自身免疫等因素也参与了一小部分胰腺炎的发病。此外还有10%~30%的胰腺炎病例无明确病因,称特发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14.
《胰腺病学》2007,7(5):143-143
血压(BP)磁共振成像(MRI)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核因子-κB(NF-κB)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急性胰腺炎(AP)轻症急性胰腺炎(MAP)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超声(E  相似文献   

15.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王兴鹏  吴丽颖 《胃肠病学》2002,7(4):224-226
人们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经过了几个阶段。一个世纪前,Chiari提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病理生理机制源于胰腺的自身消化。1967年Anderson经过大量实验并总结前人研究资料后指出,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  相似文献   

16.
胰性脑病是重症胰腺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对重症胰腺炎的处理欠当或过早进食,仍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7.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指多种病因导致的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坏死的炎症反应,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约20%~30%AP患者会发展至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其发病急,常累及全身多器官,  相似文献   

18.
在急性胰腺炎 (AP)特别是重型胰腺炎的发病和早期诊断中 ,各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对于 2 6例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6IL 6 )、白细胞介素 8(IL 8)进行了测定 ,观察在不同类型急性胰腺炎中其量的变化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健康wistar鼠 39只 ,雄性 ,体重 2 2 0~ 2 70 g ,随机取 11只为正常对照组 ,另外 2 8只采用胰头及胰尾部实质内定点注射 10 %牛磺胆酸钠溶液的方法[1] 建立不同程度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 ,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水肿性胰腺炎组 13只和坏死性胰腺炎组 15只。然后采用酶…  相似文献   

19.
急性胰腺炎(AP)分为水肿性或间质性(AIP)和坏死性(NP)两型,后者病情危重,死亡率高.作者报导205例NP的手术疗效.本组平均年龄44岁(16-84).男∶女为135(65.9%)∶70(34.1%).病因∶嗜酒109例(53%),胆道疾病40例(20%),腹部手术或钝性伤13例(6%),原发性43例(21%).临床轻重按Ranson分类:有0~2个  相似文献   

20.
两组慢性胰腺炎病例的计算机研究分辨出两种不同类型的慢性胰腺炎。胰管系统的三维结构重组研究亦得出相同结论。这一根据病理特征划分的两类患者,其病因在统计学上亦不同。较少见的一类,其主要病因是肿瘤、乳头部狭窄、囊肿和急性胰腺炎或创伤性疤痕所致的胰管阻塞;胰管内可见栓子,但比慢性钙化性胰腺炎(简称CCP)少见;未发现钙化栓子或胰石。慢性胰腺炎的常见类型是CCP,腹部X线平片可见胰腺钙化——胰管内的结石,后者由碳酸钙(约占结石重量的95%)和一种称P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