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女,33岁.因体检发现左腹腔占位8个月余入院.患者于8个月前体检行腹部超声检查发现左腹腔占位.弯腰时偶伴酸痛,无放射痛,无发热,无腹痛、腹胀,无呕血、黑便等不适.经当地医院腹部CT检查,考虑左上腹囊实性占位,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入院体检未见明显异常,CEA、CA19-9、CA724和血淀粉酶均正常.腹部MR平扫±增强示左腹腔囊性病灶,中间多个线样分隔,考虑淋巴源性囊肿可能性大.腹部彩超示左中上腹囊性肿块,考虑来源于胰尾部可能性大;左侧附件区见囊样无回声灶,肝、胆、脾、肾、膀胱、子宫、右侧附件区、甲状腺均未见异常.术前准备完善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左上腹、脾脏及左肾前方一大小约为15 cm ×9 cm ×4 cm起源于胰尾部的囊性占位,囊内含淡黄色清亮液体,活动度可,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无粘连,包膜完整,胰头部及体部未见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50岁.自2005年5月起出现反复发作的上腹部隐痛不适,2010年10月左上腹部疼痛加重,腹痛与进食、排便无明显相关.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行上腹部彩超检查,示右上腹部实性占位(考虑来自胰腺).后到北京协和医院行上腹部CT检查,示胰颈部占位,等密度,边界不清,胰尾部萎缩,胰管扩张.内镜超声示胰颈部近肠系膜上静脉旁—大小约1.77 cm×1.22cm大小的中低回声占位.于2011年1月14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胰腺颈部肿块大小约5cm×4cm,不规则,质硬,肿瘤包绕肠系膜上动脉,并侵犯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无法分离.鉴于局部侵犯严重,未行根治性切除术.行肿瘤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未找到癌细胞.术中诊断:胰腺颈部占位,癌可能性大.患者多次查CEA、CA19-9值均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55岁,因"上腹痛4d"入院,不伴黄疸,无消化道出血史,否认胰腺炎病史.入院时体检:上腹部深压痛,无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彩超和上腹部增强CT提示胰头占位,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CA19-9等肿瘤标志物、肝功能、血淀粉酶等检查均正常.初步诊断为:胰头占位,肿瘤?;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见胰头部5cm×4cm×3cm大小包块,边界清楚,包膜完整,与十二指肠有间隙,周围未见肿大淋巴结,胆囊内扪及结石,腹盆腔其余器官未见异常.先切取部分组织送术中快速冷冻活检,报告"胰头梭形细胞肿瘤,提示胃肠外间质瘤可能".遂行包含肿瘤的胰头切除、胰肠Roux-en-Y吻合术,胆囊切除术.术后病检证实胰头部的胃肠道外间质肿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E-GIST),免疫组化显示CD117(+)、CD34(+)、DOG1(+).术后恢复顺利,第7天康复出院.由于经济原因未能服用格列卫,至今已随访半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4.
胰腺异位副脾临床发病罕见,术前诊断困难,易误诊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本文报告1例胰腺异位副脾病例,患者因上腹部胀痛不适就诊,完善腹部磁共振检查和CT检查示胰尾部大小约1.4 cm×1.1 cm占位,术前辅助检查结果示:胰腺占位性病变?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伴胆管炎;肝功能不全。择期行内窥镜逆行性胆管胰管造影术+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胆囊切除术+胰腺体尾部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胰腺异位副脾;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给予对症处理后患者出院,随访正常。  相似文献   

5.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8岁,因"体检发现胰腺尾部占位性病变伴进行性增大2年"于2017年3月6日入住本院。既往体健。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验:肿瘤标志物CA19-997. 19 U/ml,余肿瘤标志物正常;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正常。辅助检查:超声检查示胰腺尾部低回声团块,大小约51 mm×40 mm,考虑囊性可能性大。全腹平扫+三期增强CT示:胰腺尾部类圆形囊实混杂密度影,大小约5. 2 cm×4. 1 cm,增强后液性成分未见强化,实性成分及分隔强化程度较正常胰腺实质略增高,不除外囊腺瘤(图1)。  相似文献   

6.
康俊升 《胰腺病学》2013,(5):310-310
患者女,57岁.因上腹部间断性灼热、胀痛20余天入院.实验室检查:TBIL 80 μmol/L,DBIL 34.2 μmmol/L,ALT590 U/L,AST 346 U/L,r-GT 1226 U/L.腹部彩超示胰头部稍高回声,胆总管及肝内胆管、主胰管扩张,胆囊体积增大.腹部磁共振提示胰头部饱满,内可见2.6 cm ×2.4 cm占位,病灶边界不清,胰体尾部胰管扩张,呈串珠状,胆囊增大,胆总管下端截断,呈鸟嘴状,中上段扩张,最宽约2.0 cm.诊断为胰头癌.手术探查发现肿块位于胰头,肿瘤大小约4.0 cm ×3.0 cm,下腔静脉轻度受累,尚可分离,但胰体受侵犯,肠系膜上静脉被包绕,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并融合.在胰头处取约0.4cm×0.2cm标本.冷冻切片报告:中分化腺癌.行胆囊切除、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胆肠吻合口喷洒生物蛋白胶后放橡皮引流管1根,从另切口引出体外.  相似文献   

7.
1 病例报告 女,24岁。因左上腹部肿物4个月,迅速增大1个月来我院。既往无急性胰腺炎样腹痛发作史或腹部外伤史。查体:心肺(-),腹部隆起,左上腹触及圆形肿物向外膨出约12cm×10cm×10cm,边界清楚,轮廓光滑规则,有囊性感,不活动。肝脾未触及。临床诊断:左上腹壁囊肿。B超检查:应用实时超声显像仪,频率3.5MHz,左上腹见11cm×10cm×10cm肿物,囊壁光滑、囊内为无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胰腺失去常态,胰体尾部有12cm×10cm×10cm巨大囊性肿物伸向腹膜后间隙,其内无分隔,呈均匀性无回声  相似文献   

8.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7岁,因"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1个月"入院。既往20年前因肾癌行左肾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透明细胞癌。入院查体:右侧腹部可见长约15 cm手术瘢痕,余无阳性体征。增强多排螺旋CT检查提示:右肾确如,胰腺形态正常,胰管未见明显扩张;胰头及胰体尾部见结节状稍低密度灶,大小约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78岁,因"确诊胰腺癌3个月,便血3d"入院.患者3个月前因皮肤巩膜黄染伴上腹部饱胀隐痛1周,就诊于外院,CT检查示胰头部肿块4.2 cm ×4.4 cm,形态不规则,内见气体影,累及胃窦后壁及十二指肠降部,肿块与下腔静脉前缘分界不清;胰管中等度扩张;其上胆管轻度扩张,胆囊增大.遂行ERC+胆管扩张术+金属支架置入术,术后黄疸消退.术后2周行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穿刺,病理示胰腺腺癌.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65岁.因"反复中上腹疼痛2月余"入院.疼痛向腰背部放射,与体位、进食无关,伴脂肪泻,进食油腻食物后明显,但无黏液、脓血便,当地医院腹部超声示胰腺肿胀伴主胰管扩张,CT示胰腺肿胀伴周围渗出,伴胆总管下端及胰头部胰管扩张,脾脏肿大,诊断为"胰体尾占位",给予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而入我院.入院后查血常规、肝肾功能、IgG4及CEA、CA19-9均在正常范围.内镜超声(EUS)示十二指肠乳头明显肿大,胰头部见一囊性占位,内见团块状高回声隆起,约3.4cm×2.6cm,伴后方胰管扩张,胰体尾部组织萎缩,胆总管未见明显扩张,未见肿大淋巴结.诊断胰头部囊性占位,性质待定(IPMN待排).为明确诊断行ERCP,见十二指肠内侧大量胶冻样黏液流出,覆盖副乳头区域,冲洗后见部分肿瘤组织.于十二指肠降部找到主乳头,乳头开口绒毛状;循导丝于副乳头插管,插管造影示全程胰管明显扩张,内见大量密度不均匀充盈缺损影.插入取石气囊,清理胰管,可见较多黏液流出.入院后16d,患者行全胰切除术,术中见全胰质地变硬,表面凹凸不平,与周围脏器无明显浸润.病理诊断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19岁.因"呕吐伴上腹疼痛半个月"就诊.无腹胀、腹泻,无反酸、嗳气,无恶心、畏寒、发热,无厌油感,皮肤黏膜及巩膜无黄染.体格检查:腹平坦,腹壁软,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肝功能未见异常.腹部超声检查提示胆囊大小、形态正常,内膜面粗糙,胆囊颈、体部囊壁局部非均匀性增厚,范围约1.9 cm ×0.6 cm,最厚处约0.5 cm,增厚囊壁处有多个微小类圆形液性回声区,并可见多个强回声斑,其后方伴彗星尾征,胆总管未见扩张.腹部CT增强扫描检查显示胆囊大小正常,壁稍增厚,内未见异常密度影.诊断为胆囊腺肌症.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56岁,因上腹胀痛、乏力40 d,于1999年8月入院,伴食欲下降,体重于短期内减轻5kg.病程中无畏寒、发热,无声音嘶哑、鼻衄及黄疸,大小便正常.体检:消瘦面容,巩膜无黄染,皮肤未见瘀点、瘀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全腹无压痛,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8.2×109/L,中性80%,淋巴20%,血沉30 mm/h,肝功能及血清AFP、CEA、CA19-9、CA15-3均正常.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B超示胰体尾部有一5.0 cm×6.0 cm低回声实质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腹部CT示胰尾部占位性病变,胰腺癌可能.全身淋巴结ECT阴性.骨髓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65岁.因右上腹痛1月余,于2012年6月13日入院.腹痛为持续性钝痛,伴腰背部放射痛,进食油腻后可加重.无发热、寒战、黄疸.既往有胆结石病史.体检: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腹部膨隆,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脏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阴性.彩超检查:胆囊大小正常,形态规则,胆囊内探及强回声,胆囊底部探及一大小4.9 cm×2.6cm的实性团块,其内可见血流信号.CT检查:胆囊内可见多发不规则斑点状高密度灶,囊壁不均匀增厚,局部形成软组织密度影及分隔,胆囊窝内见少量液体.腹腔镜探查:肝脏色泽、大小、质地正常.  相似文献   

14.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1岁,因体检发现"脾占位性病变1周"于2016年6月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治疗。既往无外伤史。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全腹软,未触及肿物,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辅助检查:腹部彩超提示左上腹黏稠囊性占位,大小约8 cm×7cm,与脾脏关系密切。增强CT:脾脏上极低密度病灶,大小约8.5 cm×7.2 cm,三期均无强化,考虑囊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44岁,2010年3月10日因黑便B超示胰尾部占位,CT、MR示“胰尾部软组织块”(图1、2)而在当地医院对症治疗。10d后血便消失。为进一步治疗,以“胰尾部占位”转入我院。入院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包括CAl9-9、CAl25、CEA、AFP均在正常范围。临床初步诊断为胰腺内分泌肿瘤(无功能腺瘤)或胰腺内副脾,但恶性肿瘤不能完全排除,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胰尾部3.5cm×2cm×1.5cm肿物,质软,暗红色,与周围胰腺组织界限清楚,行胰体尾+脾脏切除术。病理学检查:胰腺组织内见由白髓和红髓组成的脾组织,呈淤血改变,与胰腺组织分界明显(图3),脾脏被膜完整,脾小体清晰可见。诊断为胰尾部内副脾。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11岁。因上腹部包块1月入院,无任何不适症状,既往无其它病史记载。查体:体温、脉搏、血压均正常。上腹部膨隆,可触及一约15cm×10cm大小肿物,质硬,边界不清。 B超检查(采用ALOKA-256线型实时扫描仪,探头频率3.5MHz),左上腹、胰尾区探及一约15.4cm×10.4cm大小的实性不均质光团,形态不规则,边缘清楚,内呈斑、点状回声,强、弱不均质。提示胰尾部实性不均质肿瘤。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3岁.大便带血1周,于2011年12月7日收住院.发病后患儿无恶心呕吐、嗳气.无家族遗传性疾病史.体格检查:患儿一般情况可,左上腹部轻压痛.腹部B超检查见十二指肠降部黏膜外有一肿物,大小为5.0 cm×4.0 cm×3.0 cm,边界较清;肝脏、胆囊、胰腺、脾脏未见异常.血常规检查无异常.于12月11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十二指肠肿瘤切除术.术后送检十二指一段.大体观察,距十二指一断端2 cm处见有一肿物,肿物位于黏膜下,黏膜表面见表浅溃疡,肿物为椭圆形,包膜完整,表面光滑,大小3.5 cm×3.0 cm×2.0 cm,质软,切面实性、灰白色.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69岁,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1个月。有肝硬化病史30余年,脾脏切除术24年,反复上消化道出血十余次。以“肝硬化”于1989年2月14日入院。查体:左上腹扪及约10×15cm大小包块,质较硬,表面光滑,触痛明显。B超示左上腹部相当于胰尾部可见10×8.9cm的囊状液性暗区,其内呈分格状,囊被膜光滑,囊壁完整,肝区光点回声增粗增强。门静脉1.9cm。胆囊位于右肝后叶上方,形态及大小均正常,脾脏缺如。B超诊断:1.左上腹部巨大囊性占位(提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59岁。因1周前“胸部不适”而入院,行肺部CT检查无意中发现上腹部肿块伴轻度中上腹不适。烟酒史30年。曾有胃溃疡病史10余年,平日服用制酸剂治疗。体检未发现阳性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基本正常,CEA、CA125、CA242、CA19-9、AFP等肿瘤标志物均正常。腹部CT显示上腹部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22岁。上腹部肿块3年,逐渐增大。经常上腹胀痛不适,食欲差,体重减轻,无发热,无腹部外伤史。检查:体温36.5℃,无黄疸。上腹部有12×12cm肿物,边缘光滑,质地软,囊样,不触痛,活动度大,以左右更明显,血糖血淀粉酶正常。上消化道造影胃十二指肠无明显受压,诊为胃网膜囊肿、肠系膜囊肿入院。1972年9月15日手术,胰尾部有10×10cm肿物,囊性,活动,与周围无粘连。遂行肿物并胰尾部切除。肿物内液体混浊,略呈血性。病理诊断:胰腺囊腺瘤。讨论:胰腺囊腺瘤临床上少见,世界文献报导仅300余例。多位于胰体尾部,常误为假性胰腺囊肿。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