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专用肠内营养制剂(EN-S)对ANP大鼠蛋白质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3.8%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制备32只ANP模型大鼠,分为对照组、EN-S组、EN组和PN组4组,各8只。营养各组于造模后12h分别给予EN-S、EN和PN制剂。检测各组制模后12h、24h、48h的血淀粉酶,观察胰腺组织的病理改变,以及第7天大鼠体重、血浆氨基酸谱和血清白蛋白含量。结果制模后第7天,EN-S组大鼠体重、血清白蛋白、血浆天门冬氨酸(Asp)、蛋氨酸(Met)和赖氨酸(Lys)显著高于普通EN组(P<0.05)。EN-S组与PN组的体重、血清白蛋白、氨基酸谱整体构成无显著性差异。结论EN-S制剂能够改善ANP大鼠的蛋白质代谢,有助于整体情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早期应用益生菌型肠内营养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只SD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ANP组、传统肠内营养(瑞素)组、益生菌组和瑞素+益生菌(联合)组,每组20只.采用胰胆管道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1.5 ml/kg体重方法制备ANP模型.另经胃留置空肠营养管.各组手术后12、24、48、72 h分批处死大鼠,取血检测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淀粉酶水平及T细胞亚群,取胰腺组织常规病理检查,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组织MIF的表达.结果 制模后各组MIF、淀粉酶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制模后72 h,瑞素组、益生菌组和联合组血MIF水平分别为(117.59±1.86)μg/L、(108.39±1.99)μg/L和(95.33±1.96)μg/L,血淀粉酶水平分别为(2799±161)U/L、(2482±140)U/L和(2140±572)U/L,益生菌组和联合组均较瑞素组显著下降(P<0.05),联合组又较益生菌组显著下降(P<0.05).制模后各组CD_3~+、CD_4~+细胞和CD_4~+/GD_8~+值较对照组下降.制模后72 h,瑞素组、益生菌组和联合组的CD_4~+/CD_8~+值分别为0.93±0.12、1.31±0.13、1.51±0.10,益生菌组和联合组均较瑞索组显著回升(P<0.05),联合组又较益生菌组显著回升(P<0.05).对照组、ANP组,瑞素组,益生菌组和联合组MIF阳性表这率分别为45%,96%、95%、65%和60%,益生菌组和联合组较ANP组和瑞素组显著降低(P<0.05).制模后72 h联合组大鼠胰腺病理损伤较瑞素组和益生菌组轻.结论 益生菌型肠内营养能有效调节ANP大鼠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N)对ANP犬胰腺外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胰管内注人5%牛磺胆酸钠胰蛋白酶混合液1 ml/kg体重诱导ANP犬模型.完全随机法分为胃肠外营养组(TPN)、十二指肠高能营养多聚合剂组(DP)、十二指肠营养混悬液组(DN)、空肠高能营养多聚合剂组(JP)和空肠营养混悬液组(JN),每组5只.诱导ANP后24 h开始实施各种营养支持,维持5 d.造模后每天抽血测淀粉酶、LDH、脂肪酶及SEC、CCK、胃泌素含量.每日于EN或TPN开始后收集3 h胰液,测定其分泌量、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HCO31、K+、Na-、Cl-含量.实验第7天处死动物,取胰腺组织行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检查.结果 各组血清淀粉酶、LDH、脂肪酶、CCK活性、胰液分泌量及K+、Na+、Cl1量均无显著差异.十二指肠营养组血浆胃泌素、SEC,胰液中HCO3-、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含量均显著高于TPN组(P<0.05).空肠营养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十二指肠营养组(P<0.05),与TPN组无显著差异.JP组的血浆胃泌素含量及胰液的HCO3-、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含量均显著低于JN组(P<0.05).高能营养多聚合剂组的上述指标低于营养混悬液组(P<0.05).各组问胰液分泌量及K+、Na+、Cl-量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各组胰腺病理改变相似.空肠营养组胰腺腺泡细胞胞质内酶原颗粒数量与密度未明显低于TPN组.结论 近端空肠内低脂要素营养对胰腺外分泌无增强效应,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联合生大黄对实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NP组、生大黄组、EEN组及EEN联合生大黄组(联合组),每组12只.各组于造模后48 h测定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毒素(LPS)、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含量;检测肝脏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 与ANP组相比,其他3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联合组血TNF-α[(1.38 ± 0.17)ng/ml]、内毒素[(0.114 ± 0.048)EU/ml]、ALT[(90.95 ± 55.67)U/L]、AST[(203.12 ± 36.92)U/L]、CRP[(41.2 ± 22.6)mg/L]、MDA[(4.78 ± 1.55)nmol/ml]浓度及肝脏组织MPO活性[(3.95 ± 0.71)U/g]均较生大黄素组与EEN组显著降低(P < 0.05).结论 EEN联合生大黄可有效减轻ANP并发的肝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肝脏微循环障碍、抑制肝脏急性炎症反应、氧化反应和肝细胞凋亡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血脂的代谢及其对炎症的影响.方法 36只SD大鼠(250 g左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3 h、6 h、12 h、24 h、48 h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予胰管内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复制ANP大鼠模型,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和透射电镜的改变.检测各组血清淀粉酶、胆固醇、三酰甘油(TG)、游离脂肪酸(FFA)和脂蛋白脂酶(LPL)含量.RT-PCR检测硬脂酰基辅酶A脱氢酶1(SCD1)和脂肪酸转移酶(CD36)mRNA的表达.结果 血清淀粉酶和胰腺病理学改变符合大鼠ANP改变特征,在12 h组淀粉酶和胰腺病理学改变达峰值.电镜下ANP各组腺泡细胞粗面内质网扩张、酶原颗粒增多.ANP各组血清TG和FFA水平较对照组增高,其中ANP 24 h组TG为(0.81 ± 0.35)mmol/L,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1);ANP 6 h组FFA为(1.32 ± 0.32)mmol/L,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0.05).但ANP组LPL活性较对照组下降,胰腺组织SCD1 mRNA和CD36 mRNA表达升高.结论 ANP大鼠出现血脂增高、脂质代谢相关酶表达异常、胰腺腺泡细胞内质网扩张等方面改变,提示ANP可诱发机体脂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6.
目的 旨在建立适用于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营养治疗的大鼠模型,为SAP肠内营养(EN)研究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 80只SD大鼠,体重(200 ± 10)g,随机分为对照组(共20只,分6、12、24和48 h 4个时间点观察组,每个时间点组为5只)和ANP组(共60只,其中20只分6、12、24和48 h 4个时间点观察组,每个时间点组为5只;其余40只,用于观察死亡率).采用胰腺被膜下均匀注射3.8%牛磺胆酸钠造模,比较对照组和ANP组4个时间点血清淀粉酶和胰腺病理变化,以及观察胰外脏器的损伤程度,统计ANP组死亡率的情况.结果 ANP组各时间点血清淀粉酶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血清淀粉酶在造模6 h后就明显升高,12 h后高达(8 287 ± 179)U/L,24 h仍维持在很高的水平,48 h下降为(3 217 ± 249)U/L.模型诱发后随着时间进展,胰腺病理损害呈渐进性进展,胰腺组织出现出血、坏死,胰外脏器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ANP组动物第1、2、3、4、5、6和7天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0(0/40)、7.5%(3/40)、20.0%(8/40)、35.0%(14/40)、40.0(16/40)、47.5%(19/40)和52.5%(21/40).结论 采用胰被膜下均匀注射3.8%牛磺胆酸钠可成功建立ANP动物模型,重复性好,病情呈渐进性发展,与人类SAP的自然病程类似,适用于进行SAP肠内营养治疗,以及需较长时间观察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联合生大黄对实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NP组、生大黄组、EEN组及EEN联合生大黄组(联合组),每组12只。各组于造模后48h测定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毒素(LPS)、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含量;检测肝脏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与ANP组相比,其他3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联合组血TNF-α[(1.38±0.17)ng/ml]、内毒素[(0.114±0.048)EU/ml]、ALT[(90.95±55.67)U/L]、AST[(203.12±36.92)U/L]、CRP[(41.2±22.6)mg/L]、MDA[(4.78±1.55)nmol/ml]浓度及肝脏组织MPO活性[(3.95±0.71)U/g]均较生大黄素组与EEN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EEN联合生大黄可有效减轻ANP并发的肝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肝脏微循环障碍、抑制肝脏急性炎症反应、氧化反应和肝细胞凋亡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对ANP猪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胰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1ml/kg体重制备猪ANP模型.造模后24 h,18头猪按随机分组法分为胃肠外营养组(PN)、肠内要素营养组(EN)和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组(EIN),分别进行相应的营养支持8 d.造模前、造模后24 h、营养支持1 d、2 d、4 d、8 d分别检测外周血内毒素、TNF-α、IL-1β、IL-6、IL-10及单核细胞NF-κB活性.8 d时取胰腺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胰腺病理改变符合ANP.造模后24 h,EIN组外周血内毒素、TNF-α、IL-1β、IL-6、IL-10和单核细胞NF-κB水平分别为(1.85±0.18)EU/L、(461.59±128.25)pg/ml、(185.49±58.81)pg/ml、(354.26±34.63)pg/ml、(110.32±25.18)pg/ml、(51.06 ±2.27)%,均较造模前明显增高(P<0.01),但与其他两组无显著差异;营养支持8 d后,EIN组血浆上述各项分别为(1.48±0.16)EU/L、(30.11±9.12)pg/ml、(20.17±7.04)pg/ml、(36.42±7.24)pg/ml、(89.46±13.54)pg/ml、(9.06±0.17)%,均较EN组、PN组明显下降(P<0.05),且IL-10/IL-6比值为2.51±0.42,与制模前的2.28±0.19接近.结论 早期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能有效减轻内毒素血症,降低NF-κB活性及细胞因子浓度,维持促抗炎反应平衡.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察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血脂的代谢及其对炎症的影响。方法 36只SD大鼠(250g左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3h、6h、12h、24h、48h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予胰管内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复制ANP大鼠模型,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和透射电镜的改变。检测各组血清淀粉酶、胆固醇、三酰甘油(TG)、游离脂肪酸(FFA)和脂蛋白脂酶(LPL)含量。Rq、-PCR检测硬脂酰基辅酶A脱氢酶(SCD)和脂肪酸转移酶(CD36)mRNA的表达。结果 清淀粉酶和胰腺病理学改变符合大鼠ANP改变特征,在12h组淀粉酶和胰腺病理学改变达峰值。电镜下ANP各组腺泡细胞粗面内质网扩张、酶原颗粒增多。ANP各组血清TG和FFA水平较对照组增高,其中ANP24h组TG为(0.81=0.35)mmol/L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ANP6h组FFA为(1.32—0.32)mmol/IL;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但ANP组LPL活性较对照组下降,胰腺组织SCDlmRNA和CD36mRNA表达升高。结论 NP大鼠出现血脂增高、脂质代谢相关酶表达异常、胰腺腺泡细胞内质网扩张等方面改变,提示ANP可诱发机体脂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0.
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治疗的大鼠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旨在建立适用于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营养治疗的大鼠模型,为SAP肠内营养(EN)研究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80只SD大鼠,体重(200±10)g,随机分为对照组(共20只,分6、12、24和48h4个时间点观察组,每个时间点组为5只)和ANP组(共60只,其中20只分6、12、24和48h4个时间点观察组,每个时间点组为5只;其余40只,用于观察死亡率)。采用胰腺被膜下均匀注射3.8%牛磺胆酸钠造模,比较对照组和ANP组4个时间点血清淀粉酶和胰腺病理变化,以及观察胰外脏器的损伤程度,统计ANP组死亡率的情况。结果ANP组各时间点血清淀粉酶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淀粉酶在造模6h后就明显升高,12h后高达(8287±179)U/L,24h仍维持在很高的水平,48h下降为(3217±249)U/L。模型诱发后随着时间进展,胰腺病理损害呈渐进性进展,胰腺组织出现出血、坏死,胰外脏器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ANP组动物第1、2、3、4、5、6和7天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0(0/40)、7.5%(3/40)、20.0%(8/40)、35.0%(14/40)、40.0(16/40)、47.5%(19/40)和52.5%(21/40)。结论采用胰被膜下均匀注射3.8%牛磺胆酸钠可成功建立ANP动物模型,重复性好,病情呈渐进性发展,与人类SAP的自然病程类似,适用于进行SAP肠内营养治疗,以及需较长时间观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44例重症胰腺炎不同方法的治疗,观察腑内营养(C-N)和静脉营养(PN)在住院时间、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的区别。方法病人入院后给予禁饮食、胃肠减压,止痛抑制胃酸、胰液分泌及抗感染等治疗,第2天给予静脉营养。一组在病情稳定后(一般入院3-5天)开始给予肠内营养(EN);另一组给静脉营养(PN)至进食,其中8例次半月后行肠内营养。结果EN组未出现腹痛腹泻及腹腔感染病,假性囊肿3例,平均住院时间18天,住院费用19996.70元。PN组腹痛腹泻病例12例次,腹腔感染2例次,多器官功能损害1例,静脉导管感染1例,假性囊肿6例,平均住院时间21.7天,住院费用36781.00元。两组住院时间无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5),住院费用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5)。结论重症胰腺炎早期行肠内营养可减少住院费用、腹腔感染和腹痛腹泻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道屏障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即假手术组(SO组),肠外营养组(TPN组),肠内营养组(EEN组),每组20只。各组于造模后1d检测血清淀粉酶(AMY),第6天统计死亡率后处死大鼠并收集标本,回肠HE染色评估肠黏膜病理损伤,免疫组化法测定末端回肠Peyer结的MAdcAM-1、CD4+、CD8+的含量,检测内毒素含量和细菌移位率。[结果]1死亡率:SO组(0%)明显低于TPN组(50%)和EEN组(25%),EEN组明显低于TPN组,均P<0.05;2AMY含量:TPN组、EEN组与SO组比较,EEN组与TPN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回肠黏膜组织评分:TPN组、EEN组与SO组比较,EEN组与TPN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末端回肠Peyer结CD4+、CD8+、MAdcAM-1:TPN组、EEN组与SO组比较,EEN组与TPN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内毒素水平:TPN组、EEN组与SO组比较,EEN组与TPN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各种细菌易位率:TPN组、EEN组与SO组比较,EEN组与TPN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维护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道屏障方面的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低钙血症和甲状旁腺激素受体1(PTHR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72只按完全随机法分为ANP组、SB203580干预(SB)组和假手术(SO)组,每组分3、6、12 h 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以5%牛磺脱氧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建立ANP模型,SB组在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p38MAPK特异抑制剂SB203580 10 mg/kg体重.观察各组血清钙浓度,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分析骨组织磷酸化p38MAPK(P-p38 MAPK)和TNF-α变化,实时RT-PCR检测骨组织PTHR1 mRNA表达.结果 制模后6 h,SO组、ANP组和SB组血清钙浓度分别为(2.50±0.08)mmoL/L、(2.11±0.06)mmol/L和(2.35±0.10)mmol/L;骨组织P-p38 MAPK表达量分别为0.14±0.04、0.80±0.06和0.33±0.05;骨组织TNF-α表达量分别为0、0.91±0.04和0.44±0.03;骨组织PTHR1 mRNA表达量分别为1.00±0.12、0.23±0.04和0.44±0.06.SB组骨组织P-p38 MAPK及TNF-α表达较ANP组显著降低(P<0.01);骨组织PTHR1 mRNA表达量及血清钙浓度较ANP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 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可介导ANP低钙血症的发生,抑制该通路可改善ANP低钙血症.  相似文献   

14.
徐萍  娄晓丽  陈诚 《胰腺病学》2013,(6):395-398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与凋亡激活的关系.方法 将80只SD大鼠按随机表法分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组(ANP组)、假手术组、二甲基亚砜溶剂对照组(DMSO组)、吡格列酮干预组(吡格列酮组),每组20只.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1 ml/kg体质量的方法制作ANP模型,吡格列酮组在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吡格列酮40 mg/kg体质量.术后1、3、6、12 h分批处死大鼠,收集胰腺组织.采用常规HE染色进行胰腺组织病理评分,采用TUNEL染色方法检测大鼠胰腺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胰腺组织PPARγ的表达变化,同时检测胰腺组织caspase3的表达变化.结果 吡格列酮干预后大鼠胰腺组织病理损伤较ANP组大鼠有所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吡格列酮组胰腺组织PPARγ表达水平为2.69 ±0.46,显著高于ANP组的0.75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吡格列酮3h组大鼠胰腺细胞凋亡指数为8.35 ±0.95,显著高于同时点ANP组的4.37±1.22;caspase 3的活性为9.24±1.78,显著高于ANP组的5.04±0.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吡格列酮干预后大鼠胰腺炎症减轻,PPARγ和caspase 3表达升高,胰腺细胞凋亡率升高.  相似文献   

15.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