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检测76例广州地区冠心病者血清10种微量元素(锌、锶、钼、锰、镁、铁、铜、铬、钡、硼)与健康人对照,结果显示冠心病者血清钼、镁、铜、铬、硼含量增高,其中铬、硼增高尤为显著。锌、锶、锰无显著差异。急性心肌梗塞组与其余冠心病组比较,10种微量元素血清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检测了43例弱智和38例正常智能儿童的血清锌、铜、铁、锰、铅、铬六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含量,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弱智儿童组血清铜锰含量均高于正常智能儿童组,而其血清锌、铬、铅及锌/铜比值均低于正常智能儿童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血清铜、锌、猛、铬、锌/铜比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 P<0.001),说明这些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与智力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不同孕期妊娠糖尿病(GDM)患者体内微量元素锌、镁、铜、铁、铅、锰的含量,探讨其与妊娠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GDM孕妇和125例正常孕妇血清中锌、镁、铜、铁、铅、锰的含量。结果孕早期及孕中期GDM组血中微量元素锌、镁、铜、铁、铅、锰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GDM组血中微量元素铅、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元素铜、铁的含量较正常对照组高,锌、镁的含量较正常对照组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晚期GDM组孕妇微量元素锌、镁、铜、铁的代谢失衡,适时监测微量元素的含量,纠正GDM患者微量元素代谢紊乱状态,对GDM的临床防治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47例慢性酒精中毒性神经病(CAND)患者进行了血清微量元素锌,铁,铜、锰、锶,硒及宏量元素镁含量的测定,结果发现CAND患者的血清锌、铁、镁和硒含量较正常人降低。而血清铜、锰含量较正常人增高。同时还发现血清铜锌,铜/铁、锰/锌、锰/铁和锰/镁比值增高。这对CAND诊断和防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62例小儿腹部手术前、后血液内15种微量元素:铬、铜、镉、钻、镍、钒、铅,锰、锌、钼、铍、铁、钛、钡、锶,及血清中5种微量元素铜、锌、铁、钡、锶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仅肠造瘘9例患儿关瘘术后3天全血铜值低于手术后7天值(C=3.867,P<0.05),此可能与铜由小肠吸收,术后3  相似文献   

6.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放射性作业人员血清中铜、铁、锌,并和无射线接触史对照人群作对照;测得结果经统计学检验表明两组人群血清中铜、锌含量有显著性差异,血清铜、锌含量在放射人员中存在着性别差异,放射作业人员中锌含量与工龄呈负相关,而且本研究提示:长期从事放射性作业可以导致体内微量元素铜、锌明显降低。血清铁在本次研究中均未发现性别与工龄差异,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作者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了乌鲁木齐地区一组精神分裂症初发患者发中八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男性患者发中铜、铁、锶含量降低,钼含量升高;女性患者发中锌、铜、锰、锶、镁含量降低。同时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了发中微量元素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 4 4例营养性贫血血清铁铜锌含量的监测 ,分析微量元素对营养性贫血的影响。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样品 ,结果表明 :营养性贫血患者血清铁铜锌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1) ,血清铜含量无差异。结论 :在营养性贫血治疗中注意补充多种微量元素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中微量元素水平与泸州地区男性不育症的关系。方法 :对 87例已确诊男性不育症的患者行常规精液检查 ,同时对其血清中锌、铁、铜、镉、锰的含量进行测定 ,并与 32例健康已育男性进行对照。结果 :不育症组血锌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血铜含量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铜 锌比值降低 (P <0 .0 5 ) ,血镉 锌比值降低 (P <0 .0 1)。血铁、锰、镉含量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不育症组中随精子数量的减少 ,血锌含量显著降低 ,血铜含量及血铜 锌比值明显升高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血锌含量的降低、血铜含量升高可能与泸州地区原发性男性不育症有关。测定血清中微量元素水平对男性不育症的诊治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对泸州地区妇科几种常见恶性肿瘤患者和非上述患者(健康人)头发中微量元素锌、铜、镉,镍、锰、铁的含量作了分析测定。结果:病组的锌、铜、镉、镍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而锰、铁含量则高于对照组。其中铜、镉、锰和铁的差异非常显著(P<0.01);锌和镍也有显著的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晕动病前庭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晕动病是在航空、航天、航海旅行及作业过程中,由异常加速度刺激引起的生理功能紊乱.已证实前庭系统作为运动感受和加速度信息加工的核心,对晕动病的诱发及自主神经症状的产生起重要作用.虽然晕动病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近年来在感觉冲突理论的生理基础、自主神经反射的神经机制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本文综述了前庭-视觉-本体感觉信息整合、前庭-海马及前庭-皮质通路与运动信息加工、前庭-内脏反射通路及前庭递质系统与抗晕动病药物靶点等的研究进展,为促进新型晕动病防治手段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人参皂苷联合地塞米松抗大鼠运动病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人参皂苷联合地塞米松的抗运动病作用。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阴性对照)、东莨菪碱组(阳性药物对照)、地塞米松组、人参皂苷组和人参皂苷联合地塞米松组。各组大鼠予以相应药物灌喂0.5 h后进行加速度暴露1 h,观测异嗜高岭土量、晕反应指数、旷场自发活动量以及体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在1 h×3 d加速度刺激后,人参皂苷联合地塞米松组大鼠异嗜高岭土量和晕反应指数评分明显降低,旷场自发活动量明显增加;与地塞米松组相比,人参皂苷联合地塞米松组大鼠体质量下降的幅度明显减小。结论:人参皂苷联合地塞米松可明显增强大鼠对异常加速度的耐受能力,并可缓解单独服用地塞米松所致实验大鼠体质量负增长的幅度。  相似文献   

13.
四种诱发大鼠运动病刺激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 4种刺激模式对运动病的诱发效应。方法 :将 60只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三角形 组、三角形 组、梯形 组和梯形 组。以刺激前后食高岭土量为指标 ,对三角形 组和 组分别采用三角形刺激模式 (频率 0 .1 Hz,峰速 2 4 0°/ s)刺激 1 h和 1 .5 h,对梯形 组和 组分别采用梯形刺激模式 (加速度 1 0°/ s2 ,峰速 2 4 0°/ s,持续 5 min,减速至 0 )刺激 1 h和 1 .5 h,诱发运动病。结果 :在所用的 4种刺激模式中 ,三角形 组和梯形 组高岭土摄入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 ,梯形 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同时三角形 组和梯形 组高岭土摄入量与三角形 组比差异也有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用三角形 组或梯形 组的刺激模式诱发运动病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饥饿和高脂餐对小鼠运动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智  刘立 《医学争鸣》1992,13(6):423-425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防晕帽各组成部分对前庭自主神经反应的作用。方法将90名年轻健康飞行人员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对照组,戴空白帽,将防晕帽中磁片、风扇及负离子发生器去掉者;B组为戴去掉风扇及负离子发生器帽子组;C组为戴防晕帽组。三组均在戴帽15min后进行科里奥利加速度试验,受试者出现I。前庭自主神经反应时停止转椅并观察20min,依照前庭自主神经反应程度进行分度,对受试时间和前庭自主神经反应程度进行比较。结果三组科里奥利加速度试验持续时间分别为(349.43±31.60)s、(366.23±32.62)s、(385.17±35.54)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庭自主神经反应程度发生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晕帽中穴位磁片、风扇和负离子发生器的综合作用可有效降低前庭自主神经的反应程度,为运动病的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大鼠运动病敏感性与血浆皮质醇 (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水平的关系 ,进一步阐明体液因素在运动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条件性厌食症 (CTA)做运动病模型。 84只雌性大鼠 ,12只用于正常对照 ;36只用于旋转刺激后大鼠血浆激素水平的测定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 ;另 36只用于前庭功能锻炼后大鼠血浆激素水平的测定。结果 :大鼠运动病后血浆 CORT和 ACTH水平升高 ,低敏感组血浆 CORT、ACTH水平显著高于高敏感组 (P<0 .0 1) ;功能锻炼后产生适应的高敏感组大鼠运动病后血浆 CORT、ACTH水平与低敏感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运动病与应激有关 ,运动病敏感性与血浆 CORT、ACTH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脑益嗪抗运动病时大鼠脑内氨基酸递质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旋转后产生异嗜高岭土行为的大鼠作为运动病模型,观察了益嗪的抗运动病作用,结果表明,由旋转刺激诱发的异嗜高岭土行为可被脑益嗪明显抑制;脑氨基酸递质测定结果显示。大鼠运动病时脑干、小脑内氨酸(Glu)含量明显降低,天冬氨酸(ASP)含量升高;预先给予脑益嗪后,大脑的γ-氨基丁酸(GABA)和脑干、小脑内GABA及基氨酸(Gly)含量下降。这些结果提示,脑益嗪的抗运动病作用的中枢机理与其调整中构递质的  相似文献   

18.
生姜合剂对运动病大鼠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研究生姜合剂抗运动病时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变化,以探讨运动病与内分泌功能的关系,为运动病防治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以旋转运动诱发大鼠条件性厌食症模拟运动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此时的血浆皮质醇水平,并观察生姜合剂(灌胃,1.8ml/200g)的抗运动病作用,及对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影响。结果:模拟运动病时大鼠血浆皮质醇水平有升高趋势,生姜合剂能进一步提高大鼠的血浆皮质醇水平。结论:运动病不是一种单纯的应激反应,运动病的发生可能与异常运动刺激引起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9.
几种中西药抗人实验模拟运动病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选用中药“治晕灵”的主要成分生姜、明天麻等六味草药煎成汤剂、或半量汤剂配西药脑益嗪、山莨菪碱各1 4临床常用量配成复方中西药制剂 ,与目前常用抗晕药晕海宁等中、西药的药效进行比较 ,看中药制剂或中西药复方制剂是否具有较好的抗运动病效果。方法 :选 7名敏感被试者 (女性 ,19~ 2 1岁 ) ,用旋转刺激诱发运动病至出现恶心。按拉丁方设计 ,与安慰剂 (淀粉 10 0mg)及晕海宁 (5 0mg)进行对比 ,分别观察了生姜合剂 (30ml)、晕可平 (30ml)、山莨菪碱 (10mg)、脑益嗪 (2 5mg)及上述复方中西药制剂口服后的运动病耐力。结果 :与安慰剂比较 ,晕海宁、山莨菪碱、脑益嗪、晕可平、生姜合剂、复方中西药制剂分别使运动病耐力提高 5 .4%、7.5 %、5 .9%、7.4%、32 .3 %、2 0 .4% ;生姜合剂效果较优 ,除口服时有辛辣味外 ,无明显的副作用。复方中西药制剂各成分未显示协同作用 ,而只是简单的作用相加。结论 :生姜合剂具有较好的抗运动病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类型与晕动病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等编制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判定某远洋船队远洋航海人员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对发生晕动病的远洋航海人员采用格瑞比尔(Graybiel)评分法评定晕动病的程度,分析不同体质类型远洋航海人员的晕动病发生情况。结果:出航前145名远洋航海人员体质类型主要以平和质为主,占50.3%,其他体质类型分布为湿热质占14.5%,气郁质占10.3%,气虚质占6.2%,阳虚质占7.6%,阴虚质占6.2%,血瘀质占4.1%,特禀质占0.7%,无痰湿质。经过176d远洋航行后,145名远洋航海人员返航时的体质分布情况有所改变,其中平和质占33.8%,湿热质占13.8%,气郁质占13.1%,气虚质占11.0%,阳虚质占6.9%,阴虚质占9.7%,血瘀质占4.1%,特禀质占0.7%,痰湿质占6.9%。航行中远洋航海人员晕动病发生率为69.7%(101人),不同体质的远洋航海人员晕动病发生率存在差异(P〈0.001),湿热质远洋航海人员的晕动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平和质远洋航海人员(P〈0.000714)。结论:人体体质类型可能与远洋航海过程中晕动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联系。远洋航海环境对人的体质的影响尚须进一步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