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优质护理方法及其结果.方法 案例分析法.对54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54例患者中有51例患者经过及时抢救和后期有效护理病情趋于好转,各项生命指标稳定,脱离危险,成功出院.3例患者因病情严重而死亡.结论 科学有效的优质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急性心衰患者的预后,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总结护理经验,进一步指导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全面综合的护理措施,对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观察及总结分析。结果本组5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经过我院的积极治疗及护理,其中50例症状明显好转,有2例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原因导致死亡,整体护理有效率达到96.15%.效果显著。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是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疾病,且容易诱发多种高危并发症,在急救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等护理工作,能够有效促进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提高整体有效率,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急诊收治的5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吸氧、评估疾病等综合措施进行急救,并安全转运到医院进行急诊就治。结果:所有患者经综合措施急救后,50例(96.2%)患者救治成功,2例死亡,死亡率为3.8%。结论:采取综合有效的急救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保障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郭琼英 《工企医刊》2002,15(3):48-49
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常见的合并症。本文对近年来急性心力衰竭的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共收治58创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男48例,女10例,年龄70岁~80岁,平均年龄70岁。救治:治愈34例,好转18例,死亡6例。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工程》2019,(12):1729-1730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优质化护理干预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重症监护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重症监护优质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救治成功率、再次入院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救治成功率97.73%,高于对照组的84.09%(P <0.05)。观察组的再次入院率为2.27%,低于对照组的18.18%(P <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重症监护优质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收集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实验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使用综合护理睡眠干预措施,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并进行t实验。结果:睡眠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自身比较有改善,并且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睡眠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7.
选择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68例诊断为AMI合并急性心衰患者,总结临床治疗中给予的护理措施,分析患者临床结局以及预后结局。结果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5.58%,病死率为1.47%,Killip分级1级达标率为91.18%。随访1年后,患者全因死亡率为4.41%、再入院率为17.65%。结论 AMI合并急性心衰的患者给予合理护理措施对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惠锋 《现代保健》2012,(31):63-64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紧急救治和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在2008年8月-2010年10月紧急救治的31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通过洗胃、药物治疗及血液灌流进行救治,同时观察病情,给予口腔护理,心理护理措施。结果:21例患者被救治成功,总存活率为67.74%;5例患者死于呼吸衰竭、2例患者死于肾衰竭、2例患者死于多器官衰竭、1例患者死于肝衰竭。结论:对于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应给予准确的紧急救治和护理方法,同时注意减少对患者脏器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常规护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根据患者病情进展,在急性发作期、稳定期及出院后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措施。方法:将50例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及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及家属满意度均可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合理有效的护理可以明显改善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三腔起搏器(CRT)治疗的围术期护理实施体会。方法:统计观察2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CRT治疗的围术期护理实施效果。结果:24例患者手术治疗依从性良好,治疗成功率为87.5%。结论:在三腔起搏器植入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可有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13.
丛珊  丛阳  李洪霞 《现代养生》2014,(22):236-236
目的:分析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三腔起搏器(CRT)治疗的围术期护理实施体会。方法:统计观察2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CRT治疗的围术期护理实施效果。结果:24例患者手术治疗依从性良好,治疗成功率为87.5%。结论:在三腔起搏器植入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可有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氯气中毒救治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1例重度急性氯气中毒患者救治护理各个过程进行分析。结果 21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高效而有序的院前急救,协作而有效的院内救治,积极而全面的综合护理,是抢救重度急性氯气中毒患者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5.
谢虎林 《健康必读》2006,5(6):73-74
目的通过对6例急性汞中毒患者的临床救治及护理,总结急性汞中毒的临床急救及护理体会.方法驱汞治疗、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低血钾护理、发热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6例急性汞中毒患者中5例抢救成功,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紧急救助、争取时间、及早驱汞治疗是抢救成败的关键,做好防护是预防汞中毒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我科成功救治的5例横纹肌溶解并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经过,为类似患者的救治提供经验依据。方法分析5例横纹肌溶解并急性肾功能损伤临床资料和护理经过。结果患者入院后给予激素、抗过敏、抗炎症介质、水化、碱化尿液和血液透析等治疗,同时予心理护理、皮肤护理,积极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给予恰当处理,护理重点为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及护理后康复出院。结论对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并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患者,积极的综合治疗和细致的护理是患者成功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对急性四氟乙烯中毒患者救治的影响。 方法 对2014年5月收治的5例急性四氟乙烯中毒病例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总结。 结果 5名患者全部救治成功,未留后遗症,护理满意度100%。 结论 对于急性四氟乙烯中毒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给氧,使用特效解毒剂,尽早、足量、短程使用糖皮质激素,给予细致入微的观察记录以及心理护理等救治护理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有效的院前与院内急救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CO中毒患者105例的临床资料,对其实施的急救与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治愈、好转92例,出现迟发性脑病8例,死亡5例。结论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院前及院内救治,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低钠血症发生情况 ,观察其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 测定 8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钠离子浓度 ,根据血钠降低的程度采取相应的补钠措施和护理措施。结果 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 39.5 3%。通过适当的补钠措施 ,所有低钠血症患者的心功能明显改善 ,低钠症状消失 ,血钠显著性升高 (P <0 .0 1) ,伴随的低氯、低钾血症纠正 ,肾功能异常好转。结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尤其是长期应用利尿剂患者 ,应动态观测血清钠离子浓度 ,适当补充钠盐 ,预防低钠血症发生。若发生低钠血症 ,应及时补充钠盐 ,做好临床护理 ,有利于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为确保苯胺中毒救治的成功,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急救护理措施,应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对本院2001年至2003年的5例苯胺中毒患者救治采取的有效护理措施和方法进行总结.由于救治及时,护理措施准确合理,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采取准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和方法对苯胺中毒的救治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