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闽南人把茶叶称为‘茶心’,可见茶在闽南人中占据着非同小可的地位。居家过日子的‘柴油盐米酱醋茶’,文人雅仕则是‘琴棋书画诗酒茶。以茶会友,以茶待客,唯茶是缘,更是不在话下了。水为天下至清之物,而茶则是水中至情之味。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也";茶则是:"品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所以呢茶可以修身养性一点也不假。所谓茶心,茶可清心也!一曲悠扬琴音,一屡芬芳茶香。在这浮华的世界里,一切皆是过往浮云。品茶犹如品人生。  相似文献   

2.
正在众多的饮品当中,最受国人青睐的是茶。作为世界三大饮品之—的茶,除解渴之外,却还有着很多的保健功效。《神农本草》说:"茶叶,味苦寒,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神农食经》说:"茶叶利小便,去痰热,止渴,令人少睡。久服茶水,令人有力悦志。"唐代陆羽《茶经》中指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  相似文献   

3.
范尧夫①《布衾铭》②曰:"藜藿之甘,绨布之温③,名教之乐,德义之尊,求之孔易④,享之常安。绵绣之奢,膏粱之珍,权宠之盛,利欲之繁,苦难其得,危辱旋臻⑤。舍难取易,去危就安,至愚且知,士宁不然?颜乐箪瓢⑥,百世师模。纣居琼台⑦,死为独夫⑧。君子以俭为德,小人以奢丧躯。然则斯衾之陋,其可忽诸⑨?"  相似文献   

4.
茶香墨香     
<正>饮茶作为一件雅事,是和生活中的许多雅事相联相通的,都是由性灵而发、与清雅为伍;所以饮茶时辅以其它雅事或是以饮茶辅以其它雅事,都是可以助清兴、助雅兴的……宋代张舜民撰《茶墨》一书时论茶文曰:"……司马公云,‘茶墨正相反。茶  相似文献   

5.
历代古籍中记述饮茶有利于健康的论述是很多的。从《神农本草》、《神农食经》到李时珍的《本草纲本》都有很多关于茶作药用的记录。唐代著名医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写道:"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可以说明茶的保健作用确实早已被人们所认识。明代钱椿年《茶谱》说:"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这些茶的功效,确实被现代的医疗科学所证实。茶虽然是天然健康食品,但喝茶也还要讲究科学,不讲究科学。也会对健康带来不利影响,那么,如何才算科学饮茶呢?以后几期内容,我会向消费者介绍—下我对茶健康的理解与体会。  相似文献   

6.
谈饮茶     
种茶、饮茶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我国是茶的发源地,唐代顾祝在《茶赋》中也说,饮茶可以“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腻,发当暑之清吟,涤通霄之昏寐”,也就是说,茶可以助消化、解油腻、祛暑热、提精神、助思维。《本草拾遗》中甚至提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说明茶对保健的好处。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茶中所含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7.
饮茶,是当今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茶树和生产茶叶最早的国家,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早在《诗经》、《尔雅》、《神农食经》等古籍中就有茶的记载。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都讲到茶,其中以《红楼梦》对茶的描述最为多姿多彩、诗韵盎然。研读《红楼梦》的茶道可以发现,饮茶不但是为了解渴、待客,还具有养生作用。饮茶,或亲朋聚会,畅叙衷肠;或诗酒联欢,消闲谴兴,无不茶香渺渺,茶韵悠悠。  相似文献   

8.
屺如 《健康天地》2010,(7):71-71
<正>《中国风俗辞典》有这样一段叙述:"茶令流行于江南地区。饮茶时以一人令官,饮者皆听其号令,令官出难题,要求人解答执行。做不到者以茶为赏罚。"酒有酒令,茶也有茶令,这是一个非常富有文化意义的创举。应该说,茶令最早出现在宋代,它是宋代兴盛斗茶的产物。斗茶之初乃是"二三人聚集一起,煮水烹茶,对斗品论长道短,决出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的饮茶历史源远流长,关于饮茶的起源众说纷纭,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说法众多的原因在于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将"荼"减一画面写成"茶",才有了现代所知的"茶"字。陆羽在《茶经》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传说神农在野外以釜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落锅中,煮好的水,其  相似文献   

10.
酒有酒令,众所周知.但是,说到茶令可就鲜为人知了.茶令是我国古代先贤创造出来的一种饮茶助兴作乐的游戏,亦是传统茶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茶叶是我国最古老的中药,这种风流文雅、睿智隽永的茶令就产生于人们的饮茶生活之中,它最早流行于盛产茶叶的江南一带.笔者翻阅《中国风俗辞典》,其中有此记载:"茶令流行于江南地区.饮茶时以一人...  相似文献   

11.
茶文化拾趣     
拾风 《健康天地》2010,(10):72-72
<正>▲"茶"字的起源,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本草》一书,它是世界上最古的第一部药物书。据有关专家考证,该书为战国时代(公元前5年——公元前221年)的著作。▲我国茶圣——唐代陆羽于公元758年左右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栽茶、制茶、饮茶、评茶的方法和经验。根据陆羽《茶经》推论,我国发现茶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2.
饮茶,是当今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茶树和生产茶叶最早的国家,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早在《诗经》、《尔雅》、《神农食经》等古籍中就有茶的记载。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都讲到茶,其中以《红楼梦》对茶的描述最为多姿多彩、诗韵盎然。研读《红楼梦》的茶道可以发现,饮茶不但是为了解渴、待客,还具有养生作用。饮茶,或亲朋  相似文献   

13.
<正>养生其实很简单养生其实不复杂,很简单;养生其实不"拧巴",很自然;养生其实不玄妙,很科学。养生贯穿于人一生中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饮水(药茶)只是养生万花丛中的一点红。在中国,说到饮水不能不提及饮茶。茶之为饮,肇自远古;茶之为道,兴于中唐——以陆羽《茶经》的出现为标志,从而将饮茶升至形而上的精神层面,使饮茶之事也成为精神、物质两大文明的共同结晶。逐  相似文献   

14.
酒有酒令,众所周知。但是,说到茶令可能就鲜为人知了。茶令是我国古代先贤创造出来的一种饮茶助兴作乐的游戏,是我国茶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茶叶是我国最古老的中药,这种风流文雅、睿智隽永的茶令就产生于人们的饮茶生活当中,它最早流行于盛产茶叶的江南一带。笔者翻阅《中国风俗辞典》,其中有此记载:"茶令流行于江南地区。饮茶时以一人令官,饮者皆听其号令,令官出难题,要求人解答或执行,做不到者以茶为赏罚。"我想,在我们这个饮茶大国,逢年过节、婚庆喜事、亲朋相聚用茶待客时,若能将茶令推陈出新,推出一些健康有趣的新茶令,真能使人其乐融融,其情悠悠,增加茶事活动的喜悦气氛。  相似文献   

15.
饮茶11不宜     
金慰鄂 《保健医苑》2008,(12):24-24
<正>茶具有提神、解渴、助消化、去油腻、降血脂等保健功能,但饮茶也得有个规矩,陆羽的《茶经》一书中提到饮茶原则以"清淡为好,适量为佳,饭后少饮,睡前不饮,即泡即饮",这是茶圣为我们立下的  相似文献   

16.
王芳 《健康天地》2011,(12):13-13
<正>上世纪80年代老大连人最常喝的是单位发的"劳保茶"。这些年,随着大连人对茶文化的逐渐了解以及对饮茶功效的认可,买茶、饮茶、懂茶的人也越来越多,也因此带动了大连茶叶市场的繁荣发展。大连目前经营茶叶的商家有近两千家。大连市民比较偏好"铁观音",体现在"铁观音"的销  相似文献   

17.
名人与茶     
蕙嵇 《健康天地》2011,(7):69-69
<正>孙中山以茶代酒孙中山先生一向倡导"以茶代酒",他生前多次到杭州,登六和塔,尝虎跑泉,掬泉品茗,留下千古名言:"味真甘美,天之待浙何其厚也!"他十分关心兴旺祖国茶叶,为此,他颇有兴趣地写道:"譬如就饮料一项说,中国人发明茶叶,至今为世界之一大需要,文明各国皆争用之……"鲁迅饮茶着迷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喜欢饮茶,而且还颇有研究  相似文献   

18.
八面来风     
《健康天地》2010,(11):12-13
<正>成都杜甫草堂首次再现唐代烹茶工艺10月3日晚,成都杜甫草堂首次再现了唐代烹茶工艺,让人大开眼界。据茶艺表演的负责人介绍,自唐代开始,饮茶风尚流行全国,迎来了"比屋皆饮"、"投钱取饮"的饮茶的黄金时代,并出现了"茶圣"陆羽所著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叶成为我国各族人民生活中的必需品;"琴棋书画诗酒茶",茶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的雅事,被誉为"盛世之清尚"。唐代  相似文献   

19.
茶与生活原本就是息息相关的,在《诗经》中便有"谁谓茶苦,其甘如荠"的记载,从古至今,茶与健康、医疗、礼仪、文化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于是,小小的茶叶将人类从蛮荒的远古推向文明的现代。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在英国,茶被视为美容、养颜的饮料,称茶为"健康之液,灵感之饮"。在法国人眼里,茶是"最温柔、最浪漫、最富有诗意的饮品"。在日本,茶被视为是"万病之药",以致被升华为一种优雅的文化艺术─茶道。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茶被人们视为生活的享受,健康的良药,提神的饮料,友谊的纽带,文明的象征。而在我的家乡云南临沧,茶不仅是饮品,它与柴米油盐酱醋一样,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食品,煮饭茶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相似文献   

20.
华夏自古重节俭。早在《左传》中就有这样的议论:“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就是说,节约是高尚的道德;奢侈是一种大的罪恶。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民谚、民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