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高尿酸血症(HUA)是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μmol/L(7 mg/dL),女性357μmol/L(6 mg/dL),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中医学中历代医家均认为饮食不节,湿浊内生;外邪侵袭,风、寒、湿、热、痰、瘀沉积;素禀失调,脏腑禀赋不足是高尿酸血症产生的主要原因[2]。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临床上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并与肥胖症、高血  相似文献   

2.
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是研究高尿酸血症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的关键。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制备方法主要分为三类:补充尿酸或尿酸前体物法,抑制尿酸酶法,抑制尿酸排泄法。该文对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及特点进行了概括和比较,为该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尿酸产生过多和/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所致的疾病。随着人类饮食结构的变化,食物中蛋白质含量增高,本病发病率逐年增加。高尿酸血症的结果是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等,导致关节畸形、功能障碍及慢性肾功能衰竭。目前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为了进一步研究高尿酸血症的形成机制和防治途径,提供一个接近于人类尿酸代谢的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尤显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制备稳定持续、简便易行的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单纯氧嗪酸钾、氧嗪酸钾+次黄嘌呤、腺嘌呤+乙胺丁醇、单纯酵母膏、酵母膏+腺嘌呤、酵母膏+腺嘌呤+氧嗪酸钾不同药物与不同浓度进行实验,检测模型动物血清尿酸值。[结果] 单纯氧嗪酸钾、氧嗪酸钾+次黄嘌呤模型组尿酸值升高,与空白组比较有差异,但模型不稳定,重复性差,个体差异较大。腺嘌呤+乙胺丁醇、单纯酵母膏、酵母膏+腺嘌呤模型组尿酸值与空白组比较无差异。酵母膏+腺嘌呤+氧嗪酸钾模型组尿酸值升高,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模型稳定,个体差异小。[结论] 采用酵母膏+腺嘌呤+氧嗪酸钾复制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最佳。  相似文献   

5.
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随着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不断上升,对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从造模方法和实验动物的选择上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且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6.
高尿酸血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症状,而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是研究痛风防治新策略、药物研发和评价的基础。就常用的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进行了梳理,将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分为药物性模型和基因敲除模型。前者造模主要用到尿酸合成前体物质腺嘌呤等嘌呤类物质、尿酸酶抑制剂氧嗪酸钾和尿酸分泌抑制剂乙胺丁醇等药物;后者主要涉及到尿酸酶Uox和转运体ABCG2基因的敲除。与药物造成的高尿酸动物模型相比,Uox基因敲除大鼠和小鼠是以后高尿酸血症动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类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和腹型肥胖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临床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与腹型肥胖经常在同一个体上出现,两者密切相关。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并腹型肥胖已成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高尿酸血症并腹型肥胖模型的研究,对于阐释高尿酸血症并腹型肥胖的病理及药理机制十分重要。本文就高尿酸血症并腹型肥胖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鹌鹑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脂代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鹌鹑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及脂代谢。方法 采用高脂饲养鹌鹑30 d后,灌胃给予腺嘌呤(50 mg/只),连续7 d,建立鹌鹑高尿酸血症模型,观察22 d后,取血检测血尿酸、黄嘌呤氧化酶、肌酐(CRE)、尿素氮(BUN)、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CHO)、黄嘌呤氧化酶(XOD)、肝脂酶(HL)、脂蛋白脂酶(LPL)、腺苷脱氢酶(ADA)脂质代谢指标,取关节和肾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模型对照组动物血尿酸均明显升高(P<0.01),CRE、BUN、TG、LDL、XOD均有明显升高(P<0.05或P<0.01),血清CHO、LPL、ADA、HDL含量明显降低(P<0.05)。造模后动物足趾关节明显肿大,周围软组织肿胀。X光显示足趾骨密度减低,部分关节面破坏呈溶骨性破坏。病理学检查可见关节滑膜增生,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部分被纤维结缔组织替代,肾脏组织肾小管及间质可见尿酸盐结晶,部分小管轻度扩张,肾间质纤维增生,并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该模型具有关节肿大、肾脏尿酸盐沉积等肾脏损伤,且伴有脂代谢紊乱,其病理机制与XOD、ADA相关脂代谢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而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monosodium urate,MSU)晶体沉积于组织或器官并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关节红、肿、热、痛与功能障碍,甚至关节畸形、肾石病及尿酸性肾病。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生化基础。流行病学显示痛风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高尿酸血症/痛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于其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以及相关药物治疗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视。因此,对于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研究以及中药复方制剂在高尿酸血症/痛风中疗效的研究正如雨后春笋般如火如荼,它将从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研究及中药复方制剂在高尿酸血症/痛风中疗效的研究现状及概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逐年上升,与痛风、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均有相关关系。禽类动物尿酸代谢途径与人类相似,诱发及自发高尿酸血症较为常见,因而在高尿酸血症模型研究方面地位日益突出。本文对近30余年禽类高尿酸血症报道及实验研究进行综述,以期阐明禽类动物高尿酸血症模型发病特点与机制。  相似文献   

11.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性疾病,目前呈现总体患病率逐年增高、发病年轻化的趋势。该病是多种心血管危险事件及相关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建立可靠的HUA动物模型是研究其发病机制、相关并发症和治疗干预的基础。目前,HUA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复杂多样,尚无统一标准。因此,本文从物种选择、评价方法、造模原理、制备方法展开讨论,对各造模方法的应用价值和潜在问题进行阐述,以期为建立及复制稳定可靠的HUA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痛风属于中医"痹症",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血尿酸增高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痛风性肾病、痛风性关节炎等,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动物模型的建立和选择对于阐明痛风发病机制、寻找有效防治药物至关重要。通过不同方法诱导而成的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主要有直接补充尿酸或尿酸前体法诱导模型、氧嗪酸钾诱导高尿酸血症模型、真菌产物诱导高尿酸血症模型和药物诱导高尿酸血症模型。文章对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借助代谢组学Pathway分析方法,比较动物模型组与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代谢通路的异同,为进一步研究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相关代谢通路及发病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初探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目的探索建立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的方法。方法使用黄嘌呤600mg/kg和乙胺丁醇250mg/kg,次黄嘌呤600mg/kg和烟酸100mg/kg,ig给药连续5天。结果:给药两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小鼠血尿酸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三联造模法(氧嗪酸钾、次黄嘌呤以及30%酵母膏饲料联用)能否在ICR背景小鼠上建立稳定可靠的高尿酸血症模型,并采用阳性药非布司他对该造模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氧嗪酸钾、次黄嘌呤和30%酵母膏饲料,分别单用、两药或三药联用建立ICR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检测血清尿酸、肌酐含量、黄嘌呤氧化酶(XOD)、尿酸氧化酶(UOX)活性,尿酸转运蛋白(URAT)1、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9、阴离子转运蛋白(OAT)1、ATP结合盒亚家族G成员(ABCG)2 mRNA水平等指标评价高尿酸血症模型成功与否。结果 氧嗪酸钾单用对ICR小鼠血清尿酸水平没有明显改变,与30%酵母膏饲料和次黄嘌呤分别联用组血尿酸有升高趋势但无显著差异,而三联给药组在7 d时显著提高(P<0.01);同时,三联给药组XOD酶活性提升(P<0.001),UOX酶活性降低(P<0.001);URAT1、Glut9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01),OAT1、ABCG2表达水平降低(P<0.001);14 d的动态监测发现三联给药诱导的ICR小鼠血尿酸水平在7 d时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15.
高尿酸血症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近年来有关高尿酸血症的认识及研究情况进行了概括整理,主要论述了尿酸的代谢,高尿酸血症及其危害,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区别及治疗,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构建尿酸排泄不良型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的可靠方法,为尿酸排泄不良型高尿酸血症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治疗方案的优化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氧嗪酸钾(300 mg/kg)分别与吡嗪酰胺(300 mg/kg)、乙胺丁醇(250 mg/kg)联合造模。连续给药1周、3周、5周,检测大鼠血、尿、便中尿酸水平,同时检测肝、肾功能,并进行组织学病理切片观察。结果氧嗪酸钾与乙胺丁醇联合造模组大鼠血尿酸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现象,而氧嗪酸钾与吡嗪酰胺联合造模组在连续给药期间血尿酸和尿液中尿酸升高平稳。两种方法对肝脏、肾脏均无明显损害。结论氧嗪酸钾与吡嗪酰胺联合能有效建立尿酸排泄不良型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且模型稳定性好,其发病过程更符合临床尿酸排泄不良型高尿酸血症的病程。  相似文献   

17.
黄智勇  谢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2):2727-2728,2731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在无症状轻度高尿酸血症内皮损伤时的作用。方法:2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腹腔注射氧嗪酸+尿酸,14d后取血测尿酸(UA)、尿素氮(UN)、一氧化氮(NO)、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过氧化氢(H2O2),光镜下观察大血管及肾脏情况。结果:模型组血UA水平升高(P<0.05),血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小鼠肾脏及大血管组织病理上均无明显病变,但模型组血H2O2水平升高(P<0.05),血NO水平降低(P<0.05),血vWF水平升高(P<0.05)。结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时存在氧化应激增强,内皮功能损伤,应考虑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8.
高尿酸血症     
李妹 《健康问答》2005,(1):51-51
高尿酸血症是怎么回事?如何避免血尿酸升高呢?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及鸡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观察吴茱萸碱的降血尿酸作用。方法:(1)将大鼠灌胃次黄嘌呤(100mg/kg),再皮下注射氧嗪酸钾盐(20mg/kg)致尿酸增高模型,观察吴茱萸碱的降血尿酸作用;(2)通过喂食鸡高蛋白高钙饲料建立鸡高尿酸血症模型,观察吴茱萸碱在给药7d和14d后的降血尿酸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吴茱萸碱高低剂量组均有降低大鼠血清尿酸值的作用,且低剂量组降血尿酸作用效果显著;在给药后第7d和第14d,与模型组比较,吴茱萸碱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鸡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的血清尿酸值。结论:吴茱萸碱具有一定的降血尿酸作用,为临床进一步研究吴茱萸碱对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