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手术更好的复位方法,并规范术中观察方法和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技术。方法 44例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椎管占位〉50%或伴高度塌陷〉50%)均采用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多次撑开方法复位固定,并经椎弓根行伤椎体内打压植骨治疗。术中反复撑开2~4次,植人工骨6~8cm3;术中C臂透视,清楚观察椎体后缘"直线"或"前弧线"恢复情况,借此准确判断椎管占位程度。结果 X线和CT显示骨折复位满意,椎体前后缘高度恢复至96%~105%,椎管占位恢复至0~6%,神经症状无一例加重。随访1~24个月,未发现断钉、断棒和后凸畸形,椎管占位无加重,神经损伤症状多数减轻或完全恢复,半年后病例伤椎均达骨性愈合。结论大部分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可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反复多次撑开方式复位固定,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融合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F系统内固定与椎管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以来收治的22例胸腰椎骨折并不同程度截瘫的病例采用椎管减压与AF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不完全截瘫15例基本恢复正常,其中3例下肢肌均轻度萎缩,7例完全截瘫病例截瘫平面有不同程度下降。术后X线片示椎体均基本恢复高度。结论椎管减压与AF系统内固定是目前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后路手术复位内固定手术已被广泛接受,但对于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方法还存在较多争论。本文对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手术方法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网上搜索PubMed,CNKI等引擎,查阅有关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后路手术方法包括后路减压经伤椎上下椎体内固定,后路减压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后路减压伤椎植骨内固定,后路减压骨水泥成形内固定术等。结论:目前对于具体后路术式选择标准上还存在争议。经伤椎椎弓根螺钉连同上下相邻椎弓根内固定较传统后路方法能更有效地复位,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4.
脊柱胸腰段是胸段后凸和腰段前凸的移行部,此解剖特点决定了该段为骨折的多发部位。胸腰椎骨折外科治疗包括恢复脊柱的生理序列、重建椎管解剖结构和预防延迟性的脊柱畸形和失稳的发生,即复位、减压和固定。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经后路椎弓根器械撑开复位后,椎体高度恢复,但椎体内骨小粱结构并未同时恢复,致使椎体呈空壳样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对本院收治的35例胸腰椎爆裂骨折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加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并进行随访分析。结果骨折的椎体平均高度(%):术前55.69±16.38.术后92.61±10.59。6个月随访90.58±13.31(P<0.01、P>0.05),未发生内固定物断钉、松动等。结论为建立脊柱的稳定性,对椎体明显爆裂压缩的患者在手术复位内固定的同时行椎体内植骨是必要的,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是一种较为方便、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胸腰椎爆裂骨折常合并椎体畸形脱位和脊髓损伤,骨折极不稳定。我院自2004年10月至2007年4月对28例经CT证实为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后路椎管减压复位、植骨及四椎体8枚椎弓根螺钉置入三维固定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AF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AF内固定系统联合椎体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AF内固定系统联合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35例。结果 术后伤椎高度和cobb角均有满意的恢复,神经功能除2例Frankel A级无恢复外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平均随访2年,无严重并发症,椎体高度丢失不明显。结论 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椎体椎间植骨不仅能复位骨折,重建椎体高度,而且能提供脊柱即时和晚期稳定性,减少内固定并发症,尤其适合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F系统内固定与椎管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以来收治的22例胸腰椎骨折并不同程度截瘫的病例采用椎管减压与AF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不完全截瘫15例基本恢复正常,其中3例下肢肌均轻度萎缩,7例完全截瘫病例截瘫平面有不同程度下降.术后X线片示椎体均基本恢复高度.结论椎管减压与AF系统内固定是目前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减轻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手术前焦虑的效果.方法 将4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手术前焦虑、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值及血压、心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经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值及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手术前的焦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双凤尾钢板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进行生物力学评价和临床应用观察。方法 取成年男性尸体脊柱标本(T12-L2),制成8具L1椎体爆裂骨折模型。按实际手术方法放置双凤尾钢板。对试件分别进行轴向和弯曲扭转加载测试。临床观察应用双凤尾钢板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结果 压缩实验和弯曲扭转实验中,各点应变值与载荷均呈线性关系。当轴向载荷达到600N或扭矩达到600N·cm时,这种线性关系未改变。弯扭矩与模型两端之间相对扭转角的增加呈线性关系。弯扭矩达到600N·cm时,扭转角只有6.26°。临床观察表明双凤尾钢板固定可靠。结论 双凤尾钢板固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表现出高弹性,符合生物学固定的原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胸腰椎横突形态学对比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对比研究胸、腰椎横突形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测量45具胸、腰椎干燥骨标本T1~L5节段(T11-T12除外)横突长度、厚度、高度、上仰角、及后仰角,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比胸椎横突与腰椎横突形态的具体差异.结果:胸椎横突与腰椎横突间各项测量参数除个别节段外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胸椎横突长度长于腰椎(L3及L5除外),厚度厚于腰椎(L5除外),高度高于腰椎(L5除外),后仰角大于腰椎.结论:胸腰椎横突形态明显不同,胸椎横突可做内固定之用,腰椎横突宜做定位标志,从胸椎横突至椎体螺钉固定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的术中冲洗方案对行单节段腰椎融合术患者的术中动态生命体征及术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行单节段腰椎融合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131例患者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低温组,常规组65例仅在创口关闭前应用常温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低温组66例采用术中持续低温生理盐水冲洗+创口关闭前应用常温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在麻醉后(T0)、切皮(T1)、置入椎弓螺钉(T2)、植骨融合(T3)、关闭前冲洗(T4)及关闭后5 min(T5)收集两组患者在术中的生命体征及术后相关指标.结果:除体温及SPO2以外,两组术中的MAP,HR及CVP均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和变化,与T0比较,低温组在T2~5的MAP,T1~3的HR,T2~4的CVP均明显升高(P<0.05);常规组在T1~5的MAP,T1~2的HR,T4的CVP均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低温组在T1~5的MAP、T4的CVP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在T2~3的CVP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除术中冲洗量切口感染以外,低温组患者在术中失血量、术后1d引流量、总住院日及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术中低温冲洗策略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腰椎融合手术患者的术中生命体征稳定性,并能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创口的出血量、降低术后切口疼痛程度及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三维可视化软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医生可以应用术前可视化软件在复杂脊柱骨折模型上进行安全的演示以此获得经验,同时可以根据患者个性化的三维模型制定出个性化的螺钉置入方案。目的:观察置钉前应用可视化技术指导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短节段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32例腰椎椎体骨折脱位患者,置钉前通过Mimics软件观察椎弓根完整性并测量置钉相关参数,通过置钉前重建三维影像向患者讲解置钉方式及相关并发症,共置入182枚椎弓根螺钉。评估患者知情同意满意度、手术时间、置钉后CT平扫螺钉的位置情况。测量置钉前、置钉后2周及置钉后8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比值和Cobb’s角,了解置钉后骨折复位情况以及随访期间有无内固定失败和复位丢失情况。结果与结论:患者知情同意非常满意者占100%,手术时间平均185 min,置钉后CT平扫173枚螺钉(95.1%)完全位于椎弓根内,经随访7-22个月,患者骨折均达到临床骨性愈合。置钉后2周伤椎椎体前缘高度、Cobb’s角均较置钉前有显著改善(P < 0.05),置钉后8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s角与置钉后2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通过伤椎椎弓根钉道可视化技术能够有效指导治疗单一节段腰段骨折。这种方法可使医生进行术前计划,提高患者的病情知情同意满意率,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置钉后螺钉位置满意度。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制定位引导器在胸腰椎骨折置钉的准确率及实用性及术中操作注意事项.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39例.其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24?45岁,平均(35.00±3.79)岁.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根据住院日期奇、偶数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实验组19例,采用...  相似文献   

15.
腰5峡部裂合并不同椎间节段退行变与髂腰韧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第5腰椎峡部裂合并不同椎间节段退行变与髂腰韧带的相关性。方法:分析L5峡部裂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病例分为两组:16例合并L4-5椎间盘突出、16例合并L5滑脱,对照比较两组病例间的L5横突的相对宽度(RT值)。结果:L5峡部裂合并L4-5椎间盘突出组比合并L5滑脱组的RT值高,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5峡部裂合并L4-5椎间盘突出的髂腰韧带强度比合并L5脊椎滑脱高。L5峡部裂合并不同节段椎间盘突出或合并滑脱的病因可能除了与峡部裂引起脊椎失稳及椎间盘退变有关外,还与髂腰韧带力学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胸腰爆裂骨折短节段固定附加伤椎置钉内固定并椎体内植骨不融合临床疗效。 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8月选择51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给予附加伤椎固定的三椎体固定,并经伤椎椎体内植骨,不融合进行临床研究。 结果 51例随诊3~26个月,平均18个月,椎体高度和后凸角无明显丟失,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术后CT片显示椎管狭窄得到明显改善。脊髓损伤恢复程度,按Frankel分级标准评定,平均改善2~3级。 结论 胸腰椎爆裂骨折行伤椎固定使术后脊柱稳定性増加,有利于矫正后凸畸形,保留了胸腰椎运动节段,可有效防止创伤后椎间盘退变的发生,有利于脊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椎弓根螺钉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PS)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PS治疗胸腰椎骨折的68例病例资料。全部病例均采用分离显露损伤椎体及上下各一个椎体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小关节突及横突间和椎间植骨融合的治疗方法。结果随访2-52个月,68例骨折均愈合,58例椎体高度完全恢复,压缩性骨折中6例残留10%-30%的压缩未能恢复,65例植骨融合良好,无内固定松动现象。结论椎弓根是脊柱中最坚强的部位,椎弓根螺钉经椎弓根至椎体固定胸腰椎骨折操作简便、固定可靠、骨折复位和恢复胸腰椎正常弧度可以分步骤完成,重建的脊椎稳定性好,可早期下床活动,为目前胸腰椎骨折治疗中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腰椎关节突关节形态变化及其对腰椎退行滑脱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的:研究腰椎关节突关节形态变化及其对腰椎退行性变滑脱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42例腰椎退行性变滑脱(LDS)、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病人的X光、CT进行测量其椎间盘的高度比、关节突关节的角度以及关节突关节的横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结果:与LDH组相比,LDS组的关节突关节角偏矢状角,其椎间盘的高度比以及关节突关节的横径均较少。结论:腰椎关节突关节宽基部横径越小,该关节角度越趋于矢状位,腰椎滑移几率越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有限元方法模拟腰椎爆裂骨折的过程,观察腰椎在轴向压缩载荷作用下松质骨内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建立正常人体胸腰段(T12~L2)运动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T12椎体上表面施加不同等级的压力(0.4、0.6、0.8、1.0、1.2 k N),模拟腰椎爆裂骨折发生时椎体承受的不同等级的轴向压缩载荷。将连接椎体上下终板凹面顶点的连线7等分,在此基础上将L1椎体中的松质骨划分为7个具有统计节点的层面,每个统计层面划分成6个统计区。分别测量L1椎体松质骨内3个层面(第1、4、7层面)18个统计区的平均应力。在同一等级载荷下对3个层面内的平均应力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腰椎椎体松质骨内不同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在5个不同等级载荷下,第1、7层松质骨平均应力分别与第4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1、7层平均应力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轴向加载时,相比第1、7层应力,椎体松质骨中间层面(第4层)应力最小。结论腰椎在轴向压缩载荷作用下,椎体松质骨内存在应力集中的现象,接近椎体上下软骨板的松质骨应力较大,而椎体松质骨中间层面应力较小,椎体内应力集中分布在上下软骨板的特点与腰椎爆裂骨折所致终板破裂的生物力学机制相一致,提示腰椎椎体骨结构损伤可能与椎体内应力集中有关。  相似文献   

20.
The lumbar vertebrae are major load-bearing structures within the spinal column.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se bodies and their full role in load-bearing is incomplete. There is a need to develop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se issues to improve fracture prediction in musculoskeletal diseases such as osteoporosis. The lumbar vertebrae consist primarily of trabecular bone enclosed in a thin cortical shell,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microstructural parameters vary within these structures, particularly in relation to the trabecular compartment. The specific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use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to characterize the trabecular microarchitecture of the ovine L3 vertebra in cranial, mid-vertebra and caudal regions. The L3 vertebra was obtained from skeletally mature ewes ( n  = 18) more than 4 years old.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s of three pre-defined regions were obtained and microarchitectural parameters were calculated. Wherea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bone volume fraction or structural model index between regions, trabecular number, thickness, spacing, connectivity density, degree of anisotropy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all displayed significant regional variations. The observed difference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biomechanical hypothesis that in vivo loads are distributed differently at the endplates compared with the mid-vertebra. Thus, a more integrative approach combining biomechanical theory and anatomical features may improve 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