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目的:探讨深圳特区学前儿童适应行为的发育水平及特区文化背景对其影响。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在园的330例学前儿童进行社会适应能力评定;采用定式问卷对儿童生长及家庭环境因素共62项因素进行调查。结果:适应能力商极强和强的儿童占总样本的51.7%;父母养育技能和方式对学前儿童适应能力发展有明显的影响;母亲的工作状况及父母的文化程度是影响儿童适应行为的重要因素。结论:学前儿童适应行为发展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父母养育儿童的观念和技能是影响学前儿童适应行为形成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儿少卫生     
032 0 85 儿童社会适应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赵小菲…∥华西医大学报 2 0 0 2 ,33( 2 ) 2 59~ 2 6 1了解儿童社会适应行为的影响因素 ,采用美国儿童适应行为量表 (AAMD -ABS修订版 )对 6 0 0名 6~ 12岁儿童进行社会适应行为调查 ,对其中影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学龄前养育类型、父母关系、住家地区的社会风气、母亲年龄及健康状况对儿童社会适应行为都有显著的影响。良好的养育类型 ,和睦的父母关系 ,健康的社会环境 ,母亲健康的身体将有利于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图 0表 3参 60 32 0 86 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家庭因素对学龄前儿童社会适应行为的影响,以促进和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CABS)和自制的家庭因素问卷对武汉市1067名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学龄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ADQ)平均商数为100.03,边界及缺损占13.4%,儿童适应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父母及照顾者文化程度,家庭类型,父母身体状况,教育态度,教育方式,父母责备、打骂孩子频率,父母培养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和父母之间的关系;结论:家庭因素对儿童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有较大影响,宽松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儿童良好适应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及影响因素,探讨解决儿童不良适应行为的方法。方法:采用美国精神缺陷协会儿童适应行为量表和家庭社会因素问卷,对911名6-12岁正常儿童和134名轻、中度智力缺陷儿童,进行量表的信度,效度和影响因素的多元相关与回归分析,并与美国儿童适应行为对比。结果:北京儿童社会适应问题检出率为23.46%。独立性不如美国儿童,对抗行为和反社会性得分比美国儿童低。社会活动、独立做事、亲子关系、心理教育、父母职业、分床时间是影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因素。结论:本研究为儿童社会适应行为的评估提供了科学而实用的工具;揭示了影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龚建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4):1925-1926
目的:探讨学前儿童行为发育与母亲行为的关系。方法: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及母亲行为问卷,调查罗湖区467名4~5岁儿童的行为发育及其母亲行为。结果:儿童行为问题与母亲支持行为存在显著负相关,与母亲不支持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母亲的不支持行为增加儿童行为问题,母亲情感支持行为显著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结论:母亲行为对学前儿童行为发育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目的在于检验在排除其它可能的混杂因素(同母亲的吸烟习惯和儿童行为问题相关的因素)之后,妊娠前后母亲吸烟与学龄儿破坏行为的相关程度。方法:通过对1265例同期出生的新西兰儿童15年追踪研究,获得了以下资料:(1)妊娠前后每天吸烟的量;(2)依据母亲和老师报告对儿童破坏行为(包括品行问题和注意缺陷行为)的测量;(3)混杂因素如家庭、社会、父母及其它有关因素。结果:在调整混杂因素之前,发现母亲妊娠前后吸烟同儿童行为问题显著增加有关;母亲每天吸烟超过20支的儿童平均行为问题评分比母亲不吸烟儿童高0.16~0.56个标准差。采用回归法,针对下列因素对此结果进行调查。(1)妊娠与妊娠后吸烟的关系;(2)主要混杂因素。回归结果提示:即使调整了一系列混杂因素,妊娠期间母亲吸烟仍使儿童行为问题有小幅度增加,并且有统计学意义。母亲每天吸烟超过20支的儿童行为问题平均得分比非吸烟母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南宁市幼儿母亲对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干预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面向南宁市社区2.5~4.5岁儿童母亲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方案,及构建南宁市母子口腔卫生健康促进社区网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南宁市两个社区的6所幼儿园中2.5~4.5岁幼儿834名,对其母亲进行问卷调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干预影响因素。结果 38.5%的儿童每天刷牙两次及以上,34.0%的儿童有过口腔就诊,20.9%的儿童使用含氟牙膏,74.1%的儿童有睡前吃甜食。幼儿母亲的文化程度、帮助儿童刷牙、检查刷牙效果、定期口腔检查认知、含氟牙膏对牙齿影响认知等因素与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干预有关。结论 南宁市幼儿口腔健康行为尚不完善,有针对性的提高母亲口腔保健知识,加强母亲干预儿童口腔卫生行为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深圳特区学龄前儿童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的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和自编的背景情况问卷对317名儿童进行测查。结果 适应能力商数(ADQ)≥115的占51.7%,父母化程度与ADQ及认知因子呈正相关,父母对孩子独立性培养的态度对构成ADQ的3个因子有显影响。结论 提供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注重于培养而减少包办,有利于儿童良好适应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影响母亲孕期心理状况的负性生活事件,探讨孕期负性生活事件对子代出生缺陷的影响。方法:用频数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生活事件量表,通过面访的形式分别对350例出生缺陷儿童的母亲和350例正常儿童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母亲孕期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母亲孕期负性生活事件总刺激量及家庭方面负性刺激量均大于对照组(P<0.05);母亲孕期负性生活事件刺激对子代先天性唇、腭裂及先天性心脏病和先天性巨结肠等的发生影响较大(P<0.05)。结论:大部分孕妇在孕期至少经历1件以上负性生活事件刺激,家庭方面是影响母亲孕期心理状况的主要负性生活事件来源,不良心理状况导致的母亲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对子代出生缺陷的发生具有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宁波市外来农民工子女行为问题与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宁波市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600名,应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版)、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av Bar dndo snauppfo rstr an,EMBU)对小学生及其父母进行调查.结果:有效问卷584份,584名儿童中,共检出有行为问题儿童86名,检出率为14.73%.男、女童检出率分别为16.56%、12.40%,男童高于女童.有行为问题儿童的EMBU评分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低于无行为问题的儿童;而父亲—惩罚严厉、父亲—偏爱,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母亲偏爱因子分高于无行为问题者.对584名有行为问题的儿童进行行为问题与父母养育方式进行相关分析,发现父亲的温暖、理解与儿童品行问题、冲动/多动以及多动指数因子分呈负相关;父亲的偏爱与儿童品行问题及多动指数正相关;母亲的温暖、理解与儿童学习问题及多动指数显著负相关;母亲的偏爱与儿童品行问题、冲动/多动及多动指数显著正相关.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母亲偏爱3个因子的标准偏回归系数β达到了显著水平,说明这3个因素对民工子女行为问题有显著的影响.结论:民工子女行为问题与父母养育方式密切相关,妥善的养育方式可以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学龄前儿童适应行为发展的特点, 探讨气质和家庭环境对适应行为的影响, 为促进儿童适应行为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9年10月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西安市3所幼儿园304名4~6岁儿童家长进行问卷填写, 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学龄前儿童气质、家庭环境对适应行为的影响。结果 1)学龄前儿童独立因子、认知功能因子、社会/自制因子及适应能力商数(ADQ)在年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49、6.31、18.17、20.91, P<0.05), 适应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2)节律性、适应性、反应强度、持久性、反应域、亲密度与ADQ显著相关(r=-0.18、-0.17、0.15、-0.13、0.18、0.28, P<0.05);节律性、适应性、亲密度、矛盾性与独立因子显著相关(r=-0.16、-0.18、0.26、-0.13, P<0.05), 节律性、持久性、亲密度、知识性与认知功能因子显著相关(r=-0.14, -0.17、0.18、0.11, P<0.05);反应强度、注意分散、反应域、亲密度、组织性与社会因子显著相关(r=0.19、0.13、0.21、0.21、0.13, P<0.05)。3)家庭亲密度(β=0.28)、气质的节律性(β=-0.15)和反应阈(β=0.14)可以共同预测适应行为(F=14.75, P<0.001)。结论 学龄前儿童的适应行为的发展受年龄、气质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因此, 根据儿童的气质特点, 创造适宜的家庭环境, 能够促进学龄前儿童适应行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流动儿童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与行为适应的关系以及核心自我评价的调节效应,为提高流动儿童的行为适应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学习适应问卷和问题行为问卷对广州市、贵阳市的798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及各维度、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适应呈正相关(r=0.22~0.55,P值均0.01),与问题行为呈负相关(r=-0.13~-0.41,P值均0.01);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行为适应具有显著影响;流动儿童核心自我评价在社会支持与学习适应之间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结论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学习适应的影响随其核心自我评价水平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Recent research provides evidence for specific disturbance in feeding and growth in children of mothers with eating disorders. AIM: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maternal eating disorders during the post-natal year on the internal world of children, as expressed in children's representations of self and their mother in pretend mealtime play at 5 years of age. METHODS: Children of mothers with eating disorders (n = 33) and a comparison group (n = 24) were videotaped enacting a family mealtime in pretend play. Specific classes of children's play representations were coded blind to group membership. Univariate analyses compared the groups on representations of mother and self. Logistic regression explored factors predicting pretend play representations. RESULTS: Positiv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mother expressed as feeding, eating or body shape themes were more frequent in the index group. There were no other significant group differences in representations. In a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current maternal eating psychopathology was the principal predictor of these positive maternal representations. Marital criticism was associated with negativ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mother. CONCLUSION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maternal eating disorders may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a child's internal world, such that they are more preoccupied with maternal eating concerns. However, more extensive research on larger samples is required to replicate these preliminary findings.  相似文献   

14.
Much is known about how having a teenage mother influences children's outcomes, 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enage fatherhood and children's health and development is less well documented. Using the Early Childhood Longitudinal Study-Birth Cohort,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how teenage fathers matter for children. They expected teenage fathers' influence on children to differ from adult fathers' in three domains: the household context, the father-mother relationship, and the father-child relationship. Teenage fathers were less often married and more often cohabiting or nonresident, and their children experienced a variety of social disadvantages in their household contexts. The quality of the father-child relationship did not often differ between adolescent and adult fathers. Fathers' marital status and children's household contexts each fully explained the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ving a teen father and children's cognitive and behavior scores at age 2.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policy interventions could possibly reduce these children's developmental gaps in the critical preschool year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不同家庭背景儿童生长发育水平,探讨家庭因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随机整群抽样调查54 633名健康儿童,按照人体标准测量方法测量其身高体重.采用调查问卷了解儿童家庭情况并进行家庭多因素分析.结果 城区儿童体重、身高均值分别高于农村儿童0.68 kg、0.87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处于不同家庭类型的同性别儿童体重和身高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干家庭的儿童平均体重与身高(12.45 kg、85.99 cm)分别低于核心家庭儿童(14.33 kg、93.11 cm).外婆或奶奶与保姆为主抚养的男童平均体重与身高(13.15kg、84.80 cm)及女童平均体重与身高(12.57 kg、88.17 cm)明显低于母亲抚养组的男童(14.44 kg、92.89cm)与女童(13.80 kg、91.76 cm)(P<0.01).抚养人文化程度高,儿童体重、身高均值有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父母文化程度和不同职业对儿童体重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父母是大学/大专文化程度的儿童平均身高(92.65 cm)高于其他组(90.61 cm),干部、军人、文教卫生与科技职业父母其儿童平均身高(94.16cm)高于其他组(90.84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生活环境的儿童生长发育水平存在差异,家庭因素对儿童身长(高)的影响比体重更为明显.文化程度较低的儿童抚养人是儿童保健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6.
孤独症儿童听觉统合治疗的近期疗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孤独症儿童进行听觉统合治疗的近期疗效,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62例孤独症患儿进行听觉统合治疗。采用中冈韦氏幼儿(或儿童)智力测验(China-Wechsler Young Children Scale of Intelligence,C-WYCSI)or China-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of Children,C-WISC)、图片词汇测验(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PPVT)、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 ABC).比较治疗前、后孤独症儿童临床行为的改变。【结果】听觉统合治疗3~6个月后,孤独症儿章的智商(intelligence quoticent,IQ)、适应商(adaptive deviation quotient,ADQ)较治疗前提高。(ABC)量表分值较治疗前降低,语言、行为、情绪、交往、感知以及饮食睡眠等方面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听觉统合治疗对儿童孤独症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青少出现的攻击性行为,对行为出现的原因探究,基于家庭因素分析青少年攻击行为因何产生,与家庭因素有着怎样的关系。方法针对某小学,选取200名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学生,筛查出100名学生,并邀请学生的家长共同参调查,以评级测试的方法,测试学生和家长的反应,并对其反应行为进行记录。并基于家庭因素探讨攻击产生倾向。结果儿童在面对言语攻击时,产生的分数最高,儿童的产生的攻击性行为,男生产生的攻击倾向明显要大于女生。同时,儿童攻击倾向与年龄也有关系;家庭教育背景因素,也使得儿童攻击行为存在差异。家庭中,父母教育方式也对儿童的攻击行为造成影响,存在差异。结论通过对家长和学生的测试,可以很明显的看出青少年存在的暴力倾向,与家长的言行举止、家庭教育、家长文化素养等都有关系。根据测试记录,有效验证了儿童攻击行为产生因素与家庭的联系,想要减少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出现,需要家长为青少年提供温馨的成长环境,保障青少年身心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贫血以及家族 环境因素对于学龄前儿童的智商,对65例4-6岁贫血儿童采用配对方法进行调查测定。结果贫血组儿童的总智商和操作智商均低于正常组儿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儿童社会性、母亲养育效能、母亲社会经济地位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以上三个因素对“二孩”接纳程度的影响。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安徽省某市两所幼儿园和两所小学(1~3年级)880名学生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调查主要内容有儿童社会性、母亲养育效能、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对“二孩”的接纳程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探究儿童对“二孩”接纳程度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不同年级与是否独生对儿童接纳“二孩”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母亲角色满意度和效能感与同伴交往问题呈正相关,与儿童亲社会行为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独生对低龄儿童“二孩”接纳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儿童社会性中,同伴交往问题对儿童“二孩”接纳程度有负向预测作用(P<0.05),亲社会行为对低龄儿童“二孩”接纳程度有正向预测作用(P<0.01)。 结论 良好的同伴交往与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提高儿童对“二孩”的接纳程度,家庭和学校应当重视儿童的社会发展,为儿童接纳“二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对婴幼儿认知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反映家庭社会经济状况的主要因素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双亲文化程度对婴幼儿的认知应物测验/临床语言和听力进程量表(Cognitive Adaptive Test/Clinical Linguistic and Auditory Milestone Scale,CAT/CLAMS)发育商(DQ)的影响。方法:采用CAT/CLAMS对上海市4~36个月常模婴幼儿进行测试,计算各婴幼儿CAT/CLAMS语言能DQ、应物能DQ及认知能DQ。同时调查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双亲文化程度。采用非参数统计的方法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婴幼儿CAT/CLAMS的3种DQ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母亲文化程度对婴幼儿CAT/CLAMS的应物能和认知能这两种DQ有显著的影响(P<0.05);父亲文化程度对婴幼儿CAT/CLAMS的3种DQ均无明显影响。结论:社会经济状况对婴幼儿的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婴幼儿尤其是对低收入、母亲低学历家庭的婴幼儿进行发育监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