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笔者运用豁痰化瘀法治疗冠心病、脑血栓形成、血管性头痛、高脂血症、获得满意的效果。兹举例如下。1冠心病张×,女,52岁,干部,1993年3月16日就诊。自诉:胸闷心悸,心前区疼痛反复发作已3年。每因劳累或清志刺激而诱发。曾服用消心痛等药治疗,未见明显效果,遂来我院治疗。5天前因情志不遂而病症加重,感胸闷如窒,心前区刺痛,有时痛引肩背,形体肥胖,痰多食少,舌质紫暗,苔浊腻,脉滑。血压16/12kPa,心电图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西医诊断:冠心病.证民痰浊塞塞,气滞血瘀,阻痹心脉。治以豁痰化瘀,通脉宜痹。处方:…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豁痰化浊汤治疗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早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普罗帕酮片治疗。治疗组给予自拟豁痰化浊汤治疗。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早搏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在改善胸闷、心悸、气短、胸痛、头晕等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豁痰化浊汤治疗早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瓜蒌薤白半夏汤出自<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为治疗胸痹心痛不得卧的经典方.原文曰:"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1]"方中瓜蒌宽中豁痰,薤白通阳宣痹,半夏驱逐痰饮,加白酒轻扬以行药势,诸药相合,共凑通阳泄浊,豁痰开结之功效,是通阳泄浊的代表方.凡痰浊壅盛,症见胸痛胸闷或痛引肩背,舌苔白腻者,以本方化裁,均可获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痰浊闭阻型胸痹心痛患者应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72例痰浊闭阻型胸痹心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72例患者分成对照组(n=36)与观察组(n=36),对照组选择西药治疗,观察组选择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治疗,经过4周治疗后,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痰浊闭阻型胸痹心痛患者应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治疗效果理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胸痹是指因胸阳不振,阴寒痰浊留踞胸廓;或心气不足,鼓动乏力使气血痹阻,心失所养所致的以胸闷、反复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其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其主要病理因素是血瘀、痰浊.  相似文献   

6.
刘××,男,44岁,农民。因患溃疡病10余年,反复发作,于1988年3月20日上午9时服痢特灵1片(0.1g),半小时后全身作痒、胸闷、头晕浊收到了较浊收到了较  相似文献   

7.
例1:患者,女,23岁,因突然发热、咳嗽、咳黄色脓性痰伴咯血而于1989年4月29日入院.查体:T40.2℃,P100次/分,R22 次/分,BP16/10.8kPa,神清语明,右中上肺野叩诊浊实音,可闻及散在干鸣音,心脏、腹部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WBC17.7××10~9/L,NO.84,痰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卡那霉素极敏感、对青霉素及磺胺药不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涤痰汤治疗痰浊瘀阻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痰浊瘀阻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常规调整血压,降颅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洛伐他丁胶囊,静滴胞二磷胆碱、降纤酶;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抗生素.治疗组:口服涤痰汤200ml日二次口服治疗,疗程14天;以评分方法 观察病人治疗前后痰涎消除情况及语言表达能力、认知功能、饮食流利程度,肢体活动功能等综合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P<0.01).结论 涤痰汤治疗痰浊瘀阻型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疆高尿酸血症(HUA)痰浊阻滞证患者炎性因子外周血基因表达水平及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就诊的74例HU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HUA中医证型诊断标准不同分为痰浊阻滞证组(48例)和非痰浊阻滞证组(26例)。采集血液样本,采用化学法检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尿酸水平;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患者外周血中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1β基因表达水平及4种基因表达与血尿酸的相关性。结果痰浊阻滞证组外周血的FBG、TC、肌酐高于非痰浊阻滞证组[(6.83±2.68) mmol/L比(5.41±0.98) mmol/L、(5.04±1.25) mmol/L比(4.96±1.59) mmol/L、(91±17) mmol/L比(85±12) mmol/L],HDL-C低于非痰浊阻滞证组[(0. 99±0. 26) mmol/L比(1. 01±0. 26) mmol/L](P <0. 05或P <0. 01)。痰浊阻滞证组外周血中MyD88、IL-1β基因表达水平低于非痰浊阻滞证组[3. 2(1. 2,4. 7)比11. 0(5. 9,13. 5)、4. 8(1. 7,8. 2)比13. 7(2. 7,27. 4)],NF-κB、TNF-α基因表达水平高于非痰浊阻滞证组[3. 2(1. 1,7. 5)比1. 7(1. 0,2. 4),3. 0(1. 7,6. 4)比1. 4(1. 0,2. 4)](P <0. 01)。痰浊阻滞证患者外周血NF-κB基因表达水平与尿酸呈负相关(r=-0. 331,P <0. 05),IL-1β基因表达水平与尿酸呈正相关(r=0. 274,P <0. 05),MyD88、TNF-α基因与尿酸无相关性(P> 0. 05);非痰浊阻滞证中MyD88、NF-κB及TNF-α基因表达水平与尿酸呈负相关(r=-0. 033,r=-0. 150,r=-0. 415,均P <0. 05),IL-1β基因表达水平与尿酸无相关性(P> 0. 05)。结论炎性因子MyD88、IL-1β基因表达水平在新疆HUA痰浊阻滞证患者中明显低于非痰浊阻滞证患者,NF-κB、TNF-α明显高于非痰浊阻滞证患者,并与血尿酸含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痰瘀证候血脂指标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脂变化在冠心病痰瘀辨证中的作用.方法:采取Meta分析的方法对相关文献中冠心病"痰浊证"、"血瘀证"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脂含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TC含量血瘀证组比正常对照组高1.644~0.776倍标准差,痰浊证组比正常对照组高2.708~0.331倍标准差;TG含量血瘀证组比正常对照组高1.219~0.332倍标准差,痰浊证组比正常对照组高1.329~0.536倍标准差;HDL-C含量血瘀证组比正常对照组低0.278~1.559倍标准差,痰浊证组比正常对照组低0.445~1.262倍标准差;LDL~C含量血瘀证组比正常对照组高1.607~0.179倍标准差,痰浊证组比正常对照组高1.932~0.342倍标准差.森林图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血瘀证和痰浊证的TC、TG、LDL-C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而HDL-C含量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冠心病血瘀证和痰浊证患者血脂含量均有一定变化,其中TC、TG、LDL-C的含量的变化可以作为冠心病痰瘀辨证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开拓从痰论治慢性肾衰的思路,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分析痰与肾的生理病理、痰与慢性肾衰关系,进一步论证了从痰论治慢性肾衰的可行性.结果:总结出和胃化痰、理气降逆法,化痰泄浊、活血化瘀法,化痰熄风、解毒泄浊法,益肾化痰、行瘀通络4法.结论:运用4法从痰论治慢性肾衰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 ,42岁 ,上海人。因反复咳嗽、胸闷 3个月 ,于 2 0 0 0年 3月 8日入院。该患者 1999年 1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白色粘痰 ,伴低热 ,曾咳出有一口鲜血 ,在外院摄胸片示 :右肺呈云絮状浸润阴影 ,诊断为“肺炎”,给予青霉素 6 40万 U/ d、阿米卡星 (丁胺卡那霉素 ) 0 .4g/ d抗感染治疗 3d,症状缓解。 1周后复查胸片 :两肺纹理增粗、炎性病灶已吸收。于 2 0 0 0年 1月吹笛后觉胸闷、气促 ,咳嗽加剧 ,就诊我院门诊 ,查血常规 :白细胞 10 .7× 10 9/ L ,中性粒细胞 0 .35 ,嗜酸粒细胞绝对计数 480 0× 10 6 / L。胸…  相似文献   

13.
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狭窄程度分型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狭窄程度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将12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按中医证型分为气血两虚、肝肾亏虚、痰浊上蒙、瘀血阻窍、肝阳上亢5型,分析其中医证型与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老年CA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总体呈现以痰浊上蒙型为主,超声狭窄程度以Ⅲ级最多.结论:CAS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以痰浊上蒙为主,而超声显示为Ⅲ级狭窄,提示痰浊上蒙可能是导致CAS加重的病因.  相似文献   

14.
胸痹是指因胸阳不振,阴寒痰浊留踞胸廓;或心气不足,鼓动乏力使气血痹阻,心失所养所致的以胸闷、反复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其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其主要病理因素是血瘀、痰浊。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清血降脂颗粒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痰浊阻遏兼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高胆固醇血症(痰浊阻遏兼血瘀型)病例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服用清血降脂颗粒,每日一剂;对照组服用普伐他汀20mg/次/日。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TC、HDL-C及中医症状积分,检测并比较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结果:经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有效率为77.78%,对照组有效率为76.67%,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证候积分实验组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有效率为56.67%,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清血降脂颗粒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痰浊阻遏兼血瘀型)可有效降低患者血中TC,缓解高胆固醇血症(痰浊阻遏兼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对于因痰而嗽日久不愈者,谓为"久嗽"。对张永生主任医师治疗久嗽的临床经验及思路进行总结,张主任认为久嗽因痰浊壅盛,日久蓄积或痰浊不断续生,痰浊胶固,甚则形成顽痰,故提出从痰浊治疗久嗽。痰浊多与脏腑失和(肺、脾、肾及三焦)、气血紊乱及先天遗传皆相关,当以祛除痰浊为要,同时临证时主张先祛"已生之痰",改善患者咳痰症状,以减轻其痛苦;后固元气,杜"生痰之源",截断生痰之源。并列举1则验案,供同道参考,以冀拓宽治疗久嗽的临床思路,裨益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72岁.于2008年12月无明显诱因上4层楼时出现胸闷、气短,伴有咳嗽,咳少量白痰,无明显胸痛、发热等伴随症状,走平路或一般日常活动无明显不适,未在意.2009年3月患者感冒后,出现咳嗽、咳黄白色黏痰,偶有痰中带血,自觉胸闷、气短有所加重,当地医院予以对症治疗后咳嗽症状好转,胸闷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本组46例患者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35~73岁,平均54岁.病史最短半年,最长10年.诊断标准:参照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内科学》第二版为依据,①饮食控制无效,空腹血浆总胆固醇(TC)≥5.95mmo/L及(或)甘油三脂(TG)≥1.47mmol/L.②头痛、头晕,肢体麻木,体倦乏力,神疲懒言,胸闷胸痛,体胖、纳呆,食少多寐等症状.中医辨证诊断脾气虚型10例,痰浊型6例,血瘀型8例,混合型22例.  相似文献   

19.
胸痹是由胸阳不振、阴寒、痰浊留踞胸廓或心气不足、鼓动乏力而导致的气血痹阻,心失养血所致.本病临床上常以胸闷或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病位在心,静态或动态下均可发病,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常危及生命.1情志调护胸痹病人常存在心前区疼痛及胸闷等症状及体征,日常生活受到  相似文献   

20.
高脂蛋白血症的中医分型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根据高脂蛋白血症的不同临床表现,将其分为以下4型论治. 1痰浊型 主症:形体肥胖,胸闷憋气,心前区隐痛,头重如裹,肢麻沉重,眩晕,舌苔滑腻,脉弦滑.治疗方法:豁痰宽胸,通阳活血.选方:栝蒌薤白半夏汤合失笑散加减.药物:栝萎、薤白、半夏、生蒲黄、五灵脂、丹参、生山楂、泽泻.加减:口渴烦躁,口干口臭,舌苔厚黄腻,脉弦滑数者,加黄芩、黄连、龙胆草、栀子;脘腹胀闷,纳差恶心,苔白腻,脉滑者加藿香、佩兰、莱菔子、陈皮、木香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