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福建省消除碘缺乏病综合干预策略与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福建省消除碘缺乏病的综合干预策略与措施。方法实施以盐田废转、目标人群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要干预措施的综合干预方法。结果实现了以省为单位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在项目的实施期间,福清市、同安区、华安县、石狮市、晋江市、平和县等项目县达到消除碘缺乏病标准;项目地区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大幅度提高;全省碘盐销量从1997年的9.8万吨提高到2005年的16.65万吨。结论消除碘缺乏病综合干预项目有力促进了福建省消除碘缺乏病的进程,提高了居民合格碘盐的食用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沿海产盐区在消除碘缺乏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方法利用调查表调研沿海地区盐业部门盐业产、销基本情况,盐田废转进度,盐业案件查处情况等资料,并与沿海碘缺乏病监测资料对比提出存在的问题.结果沿海产盐区存在的阻碍碘缺乏病消除的问题有盐田废转难度大;私盐贩运呈化整为零的新方式;盐价的价差及群众食用碘盐的自主意识薄弱,形成了非碘盐的买方市场;碘缺乏病卫生宣教方法单一,群众参与性差,工作力度及深度不够以及碘缺乏病的防治机制不健全.结论针对存在的难题,建议在沿海产盐区建立和健全政府领导下的可持续发展的碘缺乏病防治机制;加强盐业立法,统一管理规划盐业生产,有效控制盐业生产总量;加大盐田废转资金和技术扶持,引导盐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健全盐业销售网络和私盐销售信息反馈系统,加大打击非碘盐力度;加大卫生宣教力度,重点通过学校教育链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措施,影响和提高全民食用碘盐意识.  相似文献   

3.
学生健康教育措施对消除碘缺乏病病区作用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学生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措施,提高群众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及食用碘盐的自主防病意识,以促进碘缺乏病病区的消除工作.方法在福建省华安县全县范围内开展以学生鉴别自家盐样、碘缺乏病知识作文比赛、碘缺乏病宣传知识家长反馈单等综合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并比较2次干预前后的学生及家庭妇女碘缺乏病知识及行为正确率的监测结果.结果在半年时间内经过2次干预后,碘缺乏病知识及行为总正确率小学生从干预前的72.1%提高到97.9%,家庭妇女从干预前的56.2%提高到90.4%;全县用户合格碘盐食用率从77.7%提高到95.0%.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学生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显著促进学生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及防病行为正确率,并通过老师-学生-家长-社会的教育链作用,可以显著促进家庭妇女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及食用碘盐的自主防病意识及行为,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合格碘盐食用率,以促进碘缺乏病病区的消除工作.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重点地区消除碘缺乏病综合干预措施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重点地区综合干预措施效果,推进重点地区消除碘缺乏病进程。方法在2001年四川省碘盐监测基线调查的基础上,于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非碘盐较严重的甘孜、阿坝州实施以加强碘盐市场管理和开展健康教育为重点的综合干预措施,并选择部分县按地理方位各抽取5个乡每年进行盐碘、儿童尿碘监测和健康教育问卷调查,以了解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上升了31.6%,非碘盐率下降了64.6%,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48.6μg/L,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上升了44.4%,家庭主妇防治知识知晓率上升了60.1%。结论综合干预措施效果显著,使综合干预地区各项技术指标接近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宁夏实施消除碘缺乏病综合干预项目5年的回顾分析,总结项目取得的经验,查找项目执行中存在的障碍,建立健全可持续性消除碘缺乏病的工作机制。方法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结果干预后各项目地区碘盐覆盖率、IDD 知晓率均有显著提高(P<0.01),2005年5个项目县有4个碘盐覆盖率达到90%以上,成功、有效地在清真寺开展了 IDD 健康教育。结论通过综合干预项目的实施,能有效地改变居民不良的购盐行为,提高碘盐覆盖率,目前仍需加强投入与管理,确保消除碘缺乏病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山东省消除碘缺乏病综合干预项目7年回顾分析,总结项目取得的经验,查找存在的障碍,探讨可持续性消除碘缺乏病的工作机制。方法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结果1999~2002年项目实施期间各项目县碘盐覆盖率持续上升至90%以上,干预后目标人群的碘缺乏病知晓率均达到90%以上,居民购盐行为发生了质的变化。2003年之后,部分项目县碘盐覆盖率出现了明显下滑。结论山东省通过综合干预项目的实施,能较好地创造支持性的环境,改变居民不良的购盐行为,提高碘盐覆盖率。今后需加强投入与管理,巩固项目取得的成果,促进消除碘缺乏病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西藏全境地处世界公认的碘缺乏地带.是我国受碘缺乏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全区7地(市)73个县的自然环境中含碘量很低.其中严重缺碘的有57个县.受危害的人群约占全区人口的70%以上。据2002年碘缺乏病(IDD)监测结果显示: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13.8%.8~10岁儿童和育龄妇女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93.7、51.3μg/L,碘盐覆盖率为34.7%.合格碘盐食用率为26-3%。碘缺乏病已成为西藏地区严重影响民族人口素质.制约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资助下.于2004年正式启动了在西藏开展以推广碘盐、健康教育和病情监测为主要内容的《西藏消除碘缺乏病综合干预项目(2004—2008)》,加快西藏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的进程。现将2005年度项目执行情况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龙岩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卫生部等国家五部局下发的《发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方案》,对福建省龙岩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进行全面评估,结果表明8-10岁学生甲状腺肿大率B超法为1.75%、触诊法为2.75%;尿碘中位数为352.78μg/L,小于20μg/L的样品数占2.98%;碘盐总合格率为99.47%;三项综合指标总得分为93.1。龙岩市成为福建省第一个达到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的地(市)。  相似文献   

9.
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8,他引:8  
目的:探讨小学生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新模式。方法:在小学生中开展 假磺盐鉴别活动,结果:有开展真假碘盐鉴别活动学校的学生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为96.1%,家庭主妇的知晓率为70.0%,同一地区未开展这项活动的学生知识知晓率为67.9%,家庭主妇的知晓率为57.9%,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而对照县学生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仅为17.0%,家庭主妇的知晓率为14.1%,结论:在学校开展真假碘盐鉴别活动对提高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效果显著,是值得倡导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甘肃省临夏县小学生和育龄妇女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评价健康教育在防治碘缺乏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临夏县碘缺乏病重点乡、难点乡,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在项目实施前后,分别调查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结果通过开展综合性健康教育活动,临夏县小学生、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及格率由干预前的75.5%、69.1%,分别提高到干预后的98.2%、96.3%;健康教育干预后家庭主妇自觉购买碘盐的行为具有率为60.8%;正确食用碘盐行为具有率为60.3%;碘盐覆盖率由干预前的96.5%提高到干预后的99.9%;学生和妇女对"缺碘造成甲状腺肿大、智力低下、生傻孩子和碘盐是最好防治方法"等知识的知晓率有大幅度的提升。结论健康教育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小学生、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碘盐覆盖率,增强了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达到了项目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福建省生产加工企业碘盐质量及碘盐食用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按照《福建省碘缺乏病监测实施细则》要求进行。结果生产加工企业批质量合格率100.00%,碘盐合格率99.6%,碘盐随机抽样监测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5.12%,但个别地区合格碘盐食用率仍低于90%,重点监测地区非碘盐冲击严重。结论省级水平上合格碘盐食用率已达到国家消除标准,但局部地区特别是重点监测地区还存在非碘盐冲击。  相似文献   

12.
健康教育在四川省碘缺乏病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在四川省碘缺乏病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2007年在四川省理县、安岳、青川县和自贡市自流井区对乡(镇)和村医生、干部和教师进行培训,对中小学生、家庭主妇和碘盐零售店店主等目标人群开展碘盐鉴别、碘缺乏病健康教育课、碘缺乏病防治知识作文比赛,发送碘缺乏病防治短信、发放健康教育材料和举办讲座等干预方法,并在干预前和干预半年后对上述4个县(区)分别按东、西、南、北、中各抽取1所小学的3~5年级学生各40名,同时在所选小学所在地选取20~50岁家庭主妇30名进行健康教育问卷调查和家中盐碘定性检测.结果 培训各级医生、干部和教师共计2839人;在45所小学开展碘盐鉴别活动,在240所学校上碘缺乏病健康教育课,在156所学校开展作文比赛,发送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短信109 000条,发放健康教育材料791 499份,举办讲座2106次.学生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26.9%(657/2444)上升到干预后的90.4%(2201/2435,X~2=2027.49,P<0.01);食盐有碘率由干预前的96.6%(2360/2444)上升到干预后的99.8%(2430/2435,X~2=71.13,P<0.01);家庭主妇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59.2%(356/601)上升到干预后的96.7%(586/606,X~2=247.18,P<0.01);碘盐覆盖率由干预前的97.3%(585/601)上升到干预后的99.8%(605/606,X~2=13.55,P<0.01),合格碘盐食用率由干预前的84.5%(508/601)上升到干预后的96.0%(582/606,X~2=45.70,P<0.01).结论 在中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等目标人群中开展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对提高和巩固碘缺乏病防治效果显著.健康教育是碘缺乏病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将其作为一项常规工作纳入碘缺乏病防治并建立其持续工作机制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3.
2005~2006年黔东南州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黔东南州碘盐质量,为今后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碘盐监测方案》对黔东南州16县(市)碘盐采用直接滴定法(GB/T13025.7-1999)进行检测。结果2005~2006年共检测9 213份居民户食盐,碘盐合格率为96.85%,碘盐覆盖率为99.36%,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6.30%,非碘盐检出率为0.56%,盐碘均数为32.35 mg/kg。同时检测盐库碘盐1 944份,合格率为94.39%,均数为34.09 mg/kg。结论黔东南州除从江县外,其余15县(市)的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了国家消除IDD的控制标准,但多数县(市)碘盐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第五次碘缺乏病监测碘盐质量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吉林省居民户碘盐的质量状况。方法按照卫生部下发的《全国第五次碘缺乏病监测实施意见》的要求进行监测。结果吉林省居民户碘盐均数为31.1 mg/kg,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6.0%,碘盐覆盖率为99.6%,居民户碘盐质量逐年提高。不同盐种碘盐比较存在显著差异(0.01相似文献   

15.
沿海产盐区碘缺乏病防治模式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2,他引:2  
目的 探讨我国沿海产盐地区碘缺乏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以解决沿海产盐区严重干扰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非碘盐问题.方法 1995年开始在非碘盐问题较严重的沿海产盐区厦门市,针对不同区域、不同阶段、不同人群,系统地采取了普及碘盐与特需人群强化补碘相结合、碘盐配给与健康促进相结合、查堵私盐与盐田废转相结合、碘盐质量跟踪监测与碘盐加工工艺改进相结合等综合干预策略和措施.结果 1997年碘盐加工厂出厂碘盐合格率由1995年的89.50%迅速提升至96.17%,并在2000年以后保持在99.00%以上水平.销售点碘盐合格率由1996年的87.33%上升到1998年的96.33%,以后逐年上升,2003年后保持在99.00%以上.城市、郊区和农村的碘盐覆盖率由1995年的0.92%、0、0上升到2000年的100.00%、99.00%、89.00%,2001年后居民碘盐覆盖率保持在93.00%以上.1995年城市、郊区、农村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16.44%(228/1387)、20.57%(266/1293)、24.93%(651/2611),1996年以后儿童甲状腺肿大率逐年下降,城市、郊区、农村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分别在1999、2001、2005年以后下降并控制在5.00%以下.1995年城市、郊区、农村儿童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37.50、102.12、94.66μg/L,从1997年起儿童的尿碘中位数已全部达到100.00 μg/L以上,以后均稳定在120.00 μg/L以上.2007年市区、郊区和农村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达到271.10、240.40、198.10μg/L.1997年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4.00%(444/600),2000年后全市小学生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保持在95.00%以上.结论 建立的沿海产盐区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工作模式是成功的,实施应用可行,干预技术行之有效,为非碘盐问题地区推行全民食用加碘食盐、实现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和经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云南省实现95%的县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完成情况,分析、总结考评结果,评价防治效果,为制订碘缺乏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关于印发<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县级考核评估方案>的通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2008年度中央补助地方病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关于"省级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评估"技术实施的说明》的要求,在全省以县为单位开展自查、省级抽查;采取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现场调查,开展组织领导、碘盐管理、监测与防治、健康教育(简称:"四项管理指标")的检查,和居民户碘盐普及、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及健康教育开展情况等调查。结果在县级自查和省级考评结果中,全省四项管理指标平均得分分别为91.79分、93.52分,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5.28%、98.46%,碘盐覆盖率分别为97.79%、99.58%,碘盐合格率分别为97.39%、98.87%,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62.57μg/L、289.04μg/L,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分别为1.09%、0.76%,5年级学生健康教育知晓率分别为88.0%、96.6%。除大关县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为89.9%,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19%,未申报达标验收外,其余128个县自查及省级抽查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结论全省碘盐产供销一体化,碘盐生产质量保证,碘盐供应充足;云南省99.2%的县实现碘缺乏病消除目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河南省信阳市碘盐监测情况,分析监测中出现的问题。方法根据《河南省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对全市10个县区进行随机抽样监测;碘盐检测采用GB/T13025.7-1999直接滴定法。结果碘盐覆盖率为99.69%,碘盐合格率为96.59%,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6.30%,非碘盐率为0.31%。结论信阳市碘盐质量达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的碘盐监测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现行碘盐干预措施的实施研究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我国制定的新的碘盐浓度标准能否纠正病区居民的碘营养缺乏,在保证碘盐质量的前提下,对从未采取过磺盐防治的郑州市进行了碘盐干预措施实施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