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方法 :用滋胃饮给予治疗 ,根据不同症状灵活加减。结果 :32例接受治疗的患者 ,治愈 12例 (占 37.5 % ) ,好转 16例 (占 5 0 % ) ,无效 4例 (占 12 .5 % ) ,总有效率 87.5 %。结论 :滋胃饮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5例的资料.结果:45例病例中治愈20例(44.4%),好转24例(53.3%),无效1例(1.3%),总有效率98.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岩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2):1296-1297
目的:观察养胃抑菌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经西医四联疗法等综合治疗效果不佳改由养胃抑菌饮治疗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治愈18例,占30%;显效32例,占53.3%;好转6例,占10%;未愈4例,占6.7%。总有效率为93.3%。结论:养胃抑菌饮治疗CAG有明显疗效,如早诊断、早治疗,可显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方法:患者共68例,用自拟乐胃汤加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胃镜检查和胃粘膜组织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85.29%.表明乐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结论:乐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疗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及预后均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唐建林 《华夏医学》2012,25(1):19-21
目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20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病因、诊断及治疗方式。方法:对我院确诊的2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资料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Ⅰ级57例,占28.5%;Ⅱ级108例,占54%;Ⅲ级35例,占17.5%。200例患者中重度Hp感染者12例,轻、中度Hp感染者188例。本组93例可见腺体萎缩,占46.5%;77例为不典型增生,占38.5%;30例为肠上皮化生,占15.0%。临床治愈95例,占47.5%;显效77例,占38.5%;好转10例,占5.0%;未愈18例,占9.0%;总有效率为91.0%。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与多因素相关;胃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是本病的主要诊断手段。根本性治疗应该是阻止腺体的进一步萎缩,同时促进胃黏膜和腺体的生长和再生。对本病应该要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其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收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3例,采用自拟养胃汤进行治疗观察。结果:痊愈40例,好转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6%。结论:自拟养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疏肝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疗法,观察疏肝养胃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就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作用的疏肝养胃汤治疗观察,与胃复春片治疗患者做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8.95%,对照组总有效率61.%.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表明疏肝养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结论: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适当加入疏肝养胃药能显著提高疗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灵一号冲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该院选取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由计算机随机分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照组中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采用胃复春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则给予胃灵一号冲剂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在不同方法治疗后的效果相比较,并分析讨论.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不同药剂治疗后,其中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灵一号冲剂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良好,不仅改善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病情,还使患者得胃黏膜萎缩得到抑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高卫星 《吉林医学》2011,(6):1153-1153
目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30例CAG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采用活检方法和幽门螺杆菌(Hp)检测。结果:在30例患者中,Ⅰ级患者8例(26.6%);Ⅱ级患者16例(53.4%);Ⅲ级6例(20%)。患者中肠上皮化生轻、中度Hp感染者占28例,重度Hp感染者2例。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患者的生活习惯有关,胃镜是主要的诊断手段,对胃镜诊断具有肠上皮化中度及重度Hp感染者,应及早进行干预治疗,对于治疗CAG有主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所收治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联合应用中医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研究组总有效率达9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7%(P<0.05).结论: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其效果显著,不易复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佃军 《吉林医学》2010,31(19):3079-3080
目的:探讨胃炎汤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予三九胃泰胶囊口服;观察组予以自拟方胃炎汤辨证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21%(P<0.05)。结论:自拟方胃炎汤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和病理诊断,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采用回顾分析的方式,患者均接受病理检查和内镜检查,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结果:两种诊断方式符合率:诊断后,内镜诊断符合的70例患者总共50例患者得到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1.43%,伴肠上皮化生共25例,占比为35.71%,异型增生11例,占比为15.71%。将胃镜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符合率存在明显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粘膜变薄粗糙、白相为主和病理诊断两者存在很大关系,临床中,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内镜检查联合病理诊断,可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养阴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11月期间应用益气活血养阴法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应用常规西药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病理改善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5%(39/4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2.5%(33/40)(P<0.05);观察组病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益气活血养阴法,疗效确切,病理改善理想,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前期黑地黄丸加益母草加减,后期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4例,从临床症状、胃镜、病理组织等指标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 临床治愈率75%,好转率100%.结论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的误差.方法诊断分析13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这135例中,有60例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75例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这75例中有20例有轻度的肠上皮化生,从而可以看出我院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约为44%.结论我们应尽量减少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误差,从而能更准确地诊断萎缩性胃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和病理诊断,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采用回顾分析的方式,患者均接受病理检查和内镜检查,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结果:两种诊断方式符合率:诊断后,内镜诊断符合的70例患者总共50例患者得到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1.43%,伴肠上皮化生共25例,占比为35.71%,异型增生11例,占比为15.71%.将胃镜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符合率存在明显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粘膜变薄粗糙、白相为主和病理诊断两者存在很大关系,临床中,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内镜检查联合病理诊断,可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金燕 《中外健康文摘》2012,(34):193-194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2月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镜及病理资料.结果90例患者中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慢性浅表性胃炎26例;胃底部3例,胃体部7例,胃窦部75例;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3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并慢性浅表性胃炎17例,均位于胃窦部;慢性浅表性胃炎3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伴肠上皮化生14例,伴异型增生16例.胃镜检查与病理检查诊断两者符合率为61.11%(55/90)(K=0.245,P=0.014).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差,胃镜下观察价值有限,临床上应以病理学诊断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的确诊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朱斌 《现代医学》2001,29(2):129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畴 ,多具病史长、病情迁延不愈及反复发作特点。我院自 1996年以来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85例 ,并与单纯用西药治疗萎缩性胃炎6 0例 ,及单纯应用中药治疗 45例作对照 ,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均为门诊患者 ,全部经胃镜与病理学检查确诊。随机分为 3组 ,西药组 6 0例 ,男 38例 ,女 2 2例 ;年龄 2 7~ 76岁 ,平均年龄 45岁 ;病程 4~ 2 6年 ,平均 7.5年 ,幽门螺杆菌 (Hp)阳性 44例占 73 .33 %。中西医结合组 (治疗组 ) 85例 ,男 5 2例 ,女 …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莫沙比利联合胃炎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0例,并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后的腹胀消失时间、疼痛好转时间、痊愈时间和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后的腹胀消失时间、疼痛好转时间、痊愈时间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慢性萎缩性胃炎(P0.05)。结论:莫沙比利联合胃炎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胃癌与萎缩性胃炎程度相关性。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山西省人民医院胃镜中心接受胃镜检查,且病理确诊为胃癌的病例,回顾性分析其发生部位、萎缩程度、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间联系。结果 1993例胃癌患者中贲门胃底部胃癌1039例(52.13%),其中患萎缩性胃炎309例,患萎缩性胃炎评价积分1.56±0.54。胃体癌361例,其中患萎缩性胃炎198例,患萎缩性胃炎积分2.31±0.48。胃窦癌593例,其中患慢性萎缩性胃炎415例,占69.98%,慢性萎缩性胃炎平均积分4.34±0.51。慢性萎缩性胃炎平均积分4.34±0.51。各部位癌中患慢性萎缩性胃炎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窦癌中患萎缩性胃炎数量多,萎缩程度重,与萎缩也许有关。贲门胃底癌最多,但合并萎缩性胃炎例数少,萎缩程度轻,考虑与胃粘膜萎缩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