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Li WM  Duanmu HJ  Wang LX  Ding BC  Liu YH  Li CY  Fu Y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4):1210-1213
目的 从分子流行病学角度探讨中国结核分枝杆菌的分布特征。方法 样本的获得采用全国范围等比例分层整群随机抽样 ;构建以IS6 110RFLPDNA指纹方法和以DR为基础的SpoligotypingDNA指纹方法 ;采用Gelcompare4 1软件对DNA指纹图谱进行数字化 ,比较其相似性 ;同时应用该软件行聚类 (cluster)分析 ;用 χ2 检验比较不同组别病人的分离菌株成簇率 (clustering)的差别 ,利用公式 1和 2计算影响结核病近期传播的危险因素 (OR值 )。结果 共获得 4 0 2株可进行DNA指纹分析的结核分枝杆菌 ;其中 5 0 75 % (2 0 4 / 4 0 2 )为“北京基因型”菌株 ;发现 3簇指纹图谱相同的菌株 ,其中 1簇对应的病人来源于同一家庭 ;分组统计显示 :男性组与女性组、年龄≥ 4 0岁组与<4 0岁组成簇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近期传播的危险因素男性为OR1:2 0 4 95 %CI(1 0 7~ 3 96 ) ,OR2 :4 96 95 %CI(2 77~ 9 0 0 ) ;<4 0岁为OR1:1 6 895 %CI(1 0 1~ 2 80 ) ,OR2 :1 30 95 %CI(0 2~ 0 4 4 ) ,其他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北京基因型结核分枝杆菌在中国呈较高水平的流行 ;男性和年长 (≥ 4 0岁 )可能为结核病近期传播的危险因素。利用结核分枝杆菌的DNA指纹图谱 ,可以实现结核分枝杆菌传染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及我院NTM分子流行病学现状,以便更好地检测和防治非结核分枝杆菌在医院内的感染。方法用常规确诊的方法收集来自我院环境和临床住院病人的标本,并分离菌株,然后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鉴定菌株,并对菌株进行基因测序。结果86株非结核分枝杆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与细菌培养鉴定及涂片检查所得结果完全符合,44株来自临床住院病人的NTM中有37株与42株来自环境分离株其中的7株基因测序高度相符。结论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非结核分枝杆菌进行鉴定,结果快速、准确、可靠,为临床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对菌株进行基因测序可确定其克隆同源性,为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可靠数据,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福建省宁德市少数民族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型特征。方法采用基于IS6110的PCR分型方法,对宁德市少数民族地区的73株结核分支杆菌进行检测,用Gel—Pro analyzer4.0软件和NTSYSpc2.10e软件对DNA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根据IS6110-PCR指纹图谱,73株结核分支杆菌共分为两个主要类型,其中Ⅰ型48株占65.8%,Ⅱ型(北京基因型)25株占34.2%。汉、畲两族病例菌株指纹均为Ⅰ、Ⅱ型,但在两型中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1),畲族以Ⅰ型居多,占78.9%。Ⅰ、Ⅱ型菌株耐药率分别为39.6%(19/48)、28.0%(7/25)。结论宁德市少数民族地区结核分支杆菌北京基因型呈一般水平的流行,汉、畲两族之间结核病存在近期传播关系,但畲族人群病例以Ⅰ型(非北京基因型)流行为主,且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125-129
目的 分析台州市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疫情监测和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统计分析我院于2015 年1 月~2019 年12 月间检到的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率、菌种分布、混合感染情况、性别年龄构成和临床特征等。应用DNA 微阵列芯片法对分枝杆菌进行菌种鉴定。结果 5年间共检到非结核分枝杆菌331 株,分离率为19.0%,且逐年增加。检到的主要为胞内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和龟/脓肿分枝杆菌,以胞内分枝杆菌最为常见,占57.7%。男性高于女性,50 岁以上高发。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常合并有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表现多以咳嗽、咳痰首次就诊。结论 台州市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率和患病率逐年增加,以胞内分枝杆菌最为常见,DNA 微阵列芯片法可以用于分枝杆菌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5.
金韬  叶松 《医学动物防制》2010,(10):911-913
全球结核病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耐药结核杆菌的出现以及耐药结核病的传播,耐药性结核病特别是耐多药结核病的危害大、疗效差、费用高,严重影响了结核病的控制效果。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不同药物耐药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就近年来抗结核一、二线药物耐药性分子机机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结核分枝杆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的结核病是当今世界上最普遍的人类传染病之一 ,其发病率、病死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 ,我国结核病的流行十分严重 ,疫情下降缓慢 ,有些地区有回升的趋势 ,这些情况已引起我国学者的高度重视。因此 ,我国已将结核病作为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然而 ,结核病的早期发现主要依赖于实验室诊断技术。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结核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耐药性研究的新技术也逐步建立起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结核病研究领域里的应用 ,使人们能够对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更敏感、特异…  相似文献   

7.
结核分枝杆菌DNA两种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能够满足内切酶分析的结核分枝杆菌染色体DNA提取的两种方法 ,并结合实验室条件加以改进。方法 :称取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物 ,灭活后以溶菌酶和蛋白酶K消化后 ,分别以CTAB/NaCl和酚 /氯仿 /异戊醇 (2 5∶2 4∶1)抽提 ,无水乙醇沉淀 ,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DNA的含量。结果 :酚抽提法和CTAB抽提法提取的基因组DNA的得率分别为0 47± 0 0 71,0 41± 0 10 (‰ ,W/W )。A2 60 /A2 80 的值分别为 1 83± 0 12 ,1 89± 0 0 72。结论 :用CTAB/NaCl抽提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DNA均能满足内切酶及杂交操作的要求 ,酚抽提法得率稍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CTAB法污染少 ,省时省材 ,可代替酚抽提DNA。  相似文献   

8.
分子流行病学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肺病流行情况及耐药特点。方法:收集2003年9月~2006年5月门诊痰菌阳性标本,按《全国结核病细菌学检验规程》的要求,用改良罗氏法进行痰结核菌培养、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非结核分枝杆菌分离率为10.3%,35岁以上分离率高于35岁以下人群,性别无明显差异。耐药率达100%,明显高于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率51.7%,与结核分枝杆菌无明显差异。结论:非结核分枝杆菌在肺病患者中分离率高,且多耐药,因此对难治性肺病患者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10):920-923
目的探讨分子线性探针杂交法在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结核患者的临床标本750例,其中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190例,痰涂片阳性标本560例。所有临床标本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及分子线性探针杂交法进行检测,对2种方法检测的异烟肼(INH)和利福平(RFP)的耐药结果进行比较,采用分子线性探针杂交法对耐药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分析INH及RFP耐药相关突变位点情况。结果传统方法检测中,560例痰涂片阳性标本中共检测出结核分枝杆菌454例,其对INH、RFP耐药率分别为15.0%(68/454)、17.8%(81/454),190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INH、RFP的耐药率分别为26.8%(51/190)、18.4%(35/190);传统方法检测的结核分枝杆菌对INH、RFP的耐药率分别为18.5%(119/644)、18.0%(116/644)。分子线性探针杂交法检测454例结核分枝杆菌对INH、RFP的耐药率分别为14.1%(64/454)、17.6%(80/454),190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INH、RFP的耐药率分别为23.2%(44/190)、16.3%(31/190);分子线性探针杂交法检测的对INH、RFP的总耐药率分别为16.8%(108/644)、17.2%(111/644)。2种方法检出的结核分枝杆菌对INH、RFP的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NH:χ~2=0.140、0.691、0.650;RFP:χ~2=0.011、0.293、0.131;P>0.05)。分子线性探针杂交法检测中,对INH和RFP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7%、98.9%和90.5%、98.9%,其中kat G-S315T1为INH耐药主要突变位点,约占88.9%,rpo B-S531L为RFP耐药主要突变位点,约占81.1%。结论分子线性探针杂交法能够快速检测出结核菌株和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并能对耐药基因进行分型,减少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时间,并能根据药物敏感性结果尽快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钟球  高翠南 《广东医学》2003,24(3):309-310
目的:从分子流行病学的角度探讨广东省结核分支杆菌菌株流行的分布。方法:构建广东省74株临床分离的以RFLP为基础的结核分支杆菌的IS6110 DNA指纹图谱技术,确诊结核分支杆菌菌株的流行分布。结果:24.3%(18/74)的结核菌株的IS6110 DNA指纹相似值在1-0.65之间,鉴定结果为它们均是“北京家族”结核分支杆菌菌株。结论:广东省结核菌株流行主要存在着遗传关系接近,在基因水平上相关程度较高的“北京家族”结核分支杆菌菌株,且该家族菌株正以一定的比例在我省流行。  相似文献   

12.
BACTEC—460在结核菌快速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BACTEC-460在结核菌快速培养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BACTEC-460检测结核杆菌,并与涂片和改良罗氏培养法(L-J)进行比较。结果 1068份临床标本BACTEC培养阳性269份(25.2%)阳性报告时间平均12.5天,培养污染27份(2.5%)BACTEC阳性率比涂片高18.4%,比L-J法高10.4%,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BACTEC快速药敏试验表明总耐药率为5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6000早期分泌性抗原靶(ESAT-6)和抗原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的融合抗原,并对该方法诊断肺结核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夹心法建立ESAT-6-CFP10的TRFIA法。并对其灵敏度、批内、批间差异和准确性等各项指标进行考核。试验组选取24例活动性、32例可疑活动性、65例非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及419例非结核性肺部疾病患者;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TRFIA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结果。进行临床检测并与临床诊断进行一致性检验分析。结果 ESAT-6/CFP10的TRIFA法稳定性好,线性宽,其检测灵敏度为2.5 ng/m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平均为3.37%和5.23%,平均回收率为97.5%。与商业ELISA试剂盒一致性较好(Kappa=0.914,P=0.01)。TRFIA法的剂量-反应曲线拟合相关系数(R2)达0.996 1,可测范围为(2.51 600)ng/mL;该方法与临床诊断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961,P=0.001)。结论 TRFIA法敏感度、精密度、重复性、线性相关性较好,有利于该结核抗原用于临床结核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分析耐利福平结核分支杆菌是人群中传播。方法 采用一对随机引物(P15′-CCGGGGCGGTTC,P2,5′-CCGCCGACCGAC),对从重庆地区肺结核病人痰标本中分离到的100株耐利福平结核发支杆菌的DNA进行随机PCR扩增,根据扩增产物的DNA电泳指纹进行分型。结果 100株耐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的DNA指纹可分为6种类型,以Ⅱ、Ⅰ和Ⅲ型为主,它们分别占40%、31%和25%;这3型菌株有1/4是从初治结核病人的痰标本中分离,而地20-39岁年龄段则有1/3是从初治结核病人的痰标本中分离。结论 随机护增DNA指纹是一种简便、敏感、重复性好的菌株分型方法,可用于耐药性结核病流行监测。重庆地区结核病的流行很可能与耐利福平结核分支杆菌的传播有关。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华  熊延军  孙菁  丁运生 《安徽医学》2018,39(5):553-556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患者对一线、二线抗痨药耐药情况,以及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时的耐药率.方法 收集2017年1~12月安徽省胸科医院住院患者中痰培养阳性初治肺结核患者296例,按是否患糖尿病分为单纯初治肺结核(对照组)170例和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观察组)126例.比较两组患者对4种一线药物异烟肼(H)、利福平(R)、乙胺丁醇(E)、链霉素(S)和5种二线药物丁胺卡那(Am)、卷曲霉素(Cm)、左氧氟沙星(Lvfx)、对氨基水杨酸钠(Pas-Na)、丙硫异烟胺(Pto)的耐药率.同时,观察组患者按照HbA1c值不同分为3组:HbA1c<7%组、7%≤HbA1c<9%组、HbA1c≥9%组,比较观察组不同HbA1c水平时对上述4种一线药物和5种二线药物的耐药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耐药率、单耐药率、任一耐异烟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耐多药率、多耐药率和任一耐R、S、E、Am、Cm、Lvfx、Pas-Na、Pto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不同HbA1c水平下的耐药率分别为13.79%、34.15%、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患者耐药率高;HbA1c水平越高,耐药率越高.  相似文献   

16.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2,125(19):3458-3464
Background  Mycobacterial interspersed repetitive units-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 (MIRU-VNTR) and Beijing family typing based on detecting the deletion of RD105 sequence are two common genotyping methods used to study the molecular epidemi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Mycobacterium (M.) tuberculosis. We collected 218 strains of M. tuberculosis between 2004 and 2006 in the Linxia Hui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Gansu province in Northwest China.
Methods  MIRU-VNTR analysis and Beijing family typing based on detecting the deletion of RD105 sequence were used to type the 218 strains, and their typing power was evaluated to look for practical and efficient genotyping methods suitable for the region.
Results  The MIRU typing yielded 115 distinct genotypes, including 98 unique isolates and 17 different clusters containing 120 isolates (55.05%); the cluster rate was 47.25%. By detecting the deletion of RD105 sequence, 188 of 218 (86.23%) isolates belonged to Beijing family. Combination of Beijing family typing and MIRU typing yielded 118 distinct patterns, including 101 unique isolates and 17 clusters containing 117 isolates (54.13%). The largest cluster contained 58 strains with MIRU genotype of 223325173533 which contained 50 strains belonging to Beijing family and 8 strains belonging to non-Beijing family.

Conclusions  The Beijing family strains occupied a large proportion and the Beijing family MIRU genotype 223325173533 is a dominant strain in Linxia of Gansu. Combining detecting the deletion of RD105 and MIRU typing together provides a simple, fast, and effective method which is low in cost and might be practical and suitable for M. tuberculosis genotyping in China.

  相似文献   

17.
郭露  杨正林  杜琼  罗涛  杨明清 《四川医学》2000,21(4):299-301
目的建立简单的杂交方法特异地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的结核杆菌DNA.方法用玻璃粉提纯结核分枝杆菌DNA,dUTP-脲DNA糖基化酶(UDG)防污染,用5'端标记生物素的引物进行PCR扩增,5'端带标记的扩增产物与固定在微孔板上特异探针杂交,然后用酶标链霉亲和素进行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对100份来自结核病人高度怀疑有结核分枝杆菌的痰标本检测,扩增杂交法检出40份阳性,比抗酸染色法(15/100),培养法(28/100)和PCR电泳法(35/100)检出率高,而50份来自无结核感染者的痰标本,几种方法检查均为阴性.结论该方法可灵敏、特异、客观地检测临床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比传统PCR-电泳法优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中药结核必治丸治疗小鼠结核病的药效.方法 用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尾静脉注射昆明小鼠后,将小鼠随机分成3组,雌雄各半,在感染第2天分别用生理盐水(A)、利福平(B)和结核必治丸(C)治疗:治疗3个月和4个月,分别取肺、肝和脾,观察其病理改变、称取重量、做菌落计数.结果 药物治疗3个月,C组小鼠肺脏病理均明显轻于其他两组.C组雌性小鼠肺脏菌落数比A组减少4倍,而B组肺脏菌落数比C组减少8.5倍.C组雌性小鼠脾脏菌落数比A组的略为减少但无显著差别,而B组比C组减少6.7倍.C组雄性小鼠脾脏菌落数比A组减少3.8倍(P<0.05),略高于B组,但与B组无差别.药物治疗4个月,C组小鼠体重超过A组,但无显著意义.C组小鼠肺脏指数显著低于A组(P<0.05),与B组无显著差别.C组小鼠肺脏病理与B组表现相似,均有4例未见明显病变,而明显轻于A组.C组雌性小鼠肺脏菌落数和脾脏菌落数显著低于A组(P<0.01),与B组则无显著差别(P0.05);C组雌性小鼠肺脏菌落数比A组减少4倍,而B组肺脏菌落数减少6倍;C组雌性小鼠脾脏菌落数比A组减少10倍.C组雄性小鼠肺脏菌落数比A组减少3倍,脾脏菌落数比A组减少2倍,而B组肺脏菌落数比A组减少14倍,脾脏菌落数比A组减少7倍(P<0.01).结论 结核必治丸治疗小鼠结核病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