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补肾活血化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性痴呆是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痴呆的总称。临床上常见突然起病 ,阶梯式恶化 ,波动性病程 ,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 ,意识混乱 ,抑郁 ,情感脆弱 ,躯体疾患。笔者运用补肾活血化痰法治疗血管性痴呆 32例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其中男性 2 1例 ,女性 11例 ;年龄 5 0~ 5 9岁 18例 ,6 0~ 6 9岁 11例 ,70~ 79岁 3例 ;病程 3个月~ 4年 ;病情 :轻度 2 0例 ,中度 11例 ,重度 1例 ;智能减退 32例 ,其中记忆力减退、健忘 32例 ,认知能力减退 2 6例 ,计算能力减退 19例 … 相似文献
2.
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将我院80例VD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及对照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多奈派齐,治疗组加尼莫地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67.5%,两组治疗后高于治疗前,ADL低于治疗前,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测查血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尼莫地平治疗VD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小,患者认知功能、痴呆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改善,价格便宜,值得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尼莫地平30mg,tid,对照组及治疗组均给予相应的改善脑代谢等相应治疗。两组病人均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进行简易精神量表MMSE评分。结果:尼莫地平组治疗后简易精神量表MMSE评分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在治疗血管性痴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进行抗血小板、改善脑循环、应用脑保护剂等基础治疗,同时A组42例应用尼莫地平治疗,B组43例应用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的临床控制率为60.50%,明显高于A组的38.10%,(χ2=4.2535,P<0.05);B组总有效率为97.70%,明显高于A组的81.00%(χ2=4.6336,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0%,B组为4.7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83,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安全可靠,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补肾活血化痰法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宝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2):76-77
血管性痴呆(VD)是指脑血管病引起的痴呆,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目前,国内外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或控制本病病程进展的方法和药物。自2004年2月--2006年6月,笔者采用补肾活血化痰法治疗VD患者60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补肾活血方药治疗,对照组口服石杉碱甲片治疗。7天为1疗程,2疗程后对临床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88.2%,对照组67.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连续治疗2疗程后,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ADL、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补肾活血方药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总体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8.
共观察血管性痴呆患者5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5例。两组均采用西药常规疗法,治疗组在西药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补肾益智、活血化痰,随证加减。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变化,MMSE量表积分,HDS-R积分及ADL积分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及各量表分析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医补肾化痰通络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 自拟中药协定方,并结合病情加减用药,注意平日调护,配合静点血塞通,21d为1个疗程。结果 总有效率71.9%,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检查,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差异性显著,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粘附率、红细胞压积3项差异性非常显著。结论 治疗中根据病,补肾化痰通络3法并重,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益智胶囊在中医综合智能积分、MMSE积分、HDS积分 ,精神认识能力的增加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 5 ,P <0 .0 1) ,提示该药能明显改善病人的智能。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和ADL积分的减小值比较 ,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说明该药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急性出血性中风超早期应用活血化瘀治疗临床观察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观察336例急性出血性中风患者的起早期治疗情况,经颅脑CT检查,发现继续出血的发生率与应用活血化 瘀治疗有关,而且患者治疗后的评分也有较大的差异。结果提示,急性出血性中风超早期应慎用活血化瘀治疗。 相似文献
12.
浅谈活血化瘀法治疗精液不液化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与血的关系相当密切 ,精血同源 ,精液是生殖之精 ,生殖之精是肾精的一部分。精液不液化症与血瘀证在性状及机制方面有许多共同性 ,通过基础理论及活血化瘀药作用机制及临床实践等方面探讨活血化瘀法治疗精液不液化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与感染、遗传和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有关的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几乎全部伴有骶髂关节炎症改变,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疼痛或僵硬,活动后可缓解,有时伴外周关节疼痛;晚期可发生脊柱和髋关节的强直畸形,出现严重的功能受限,甚至丧失工作和生活自理能力,致残率较高.中医将AS归属于"痹证"范畴,1981年焦树德教授针对AS提出"大偻"病名,并认为大偻是病情深重、脊柱弯曲、背俯的疾病[1].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脑栓通颗粒(赤芍、川芎、黄芪、三七、鸡血藤等)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用肾上腺素制造小鼠急性微循环障碍模型,观察脑栓通颗粒对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用冰水中游泳和sc注射肾上腺素制造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其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采用电刺激法造成大鼠血栓,观察对形成血栓的阻塞率及血栓重量的影响.结果:脑栓通颗粒能加快血流速度,改善血流状态,缓解小鼠的微循环障碍;能降低血液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改善血液流变性;能降低形成血栓的阻塞率,显著降低血栓湿重.结论:脑栓通颗粒能改善微循环障碍及血液流变性,能抑制血栓形成,故有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血瘀症的病理基础是凝血与纤溶系统平衡紊乱,造成组织细胞缺氧、自由基增多、微循环障碍、血栓形成.由此导致多种器官组织损害.如心、脑及血管疾患、血液病、肿瘤、肝、肺纤维化、糖尿病及加速机体衰老进程等.故简述以上各种疾病的病理及中医药治疗,而整个治疗过程均贯穿活血化瘀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17.
18.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活血化瘀及耐缺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活血化瘀及耐缺氧效应,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注射肾上腺素并附加冰浴的方法复制大鼠血瘀模型,比较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中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血液流变学变化。采用常压耐缺氧法,考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耐缺氧效应。结果模型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明显提高,血沉加快,红细胞聚集指数、刚性指数、电泳指数、变形指数加大,血瘀模型复制成功;而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各剂量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降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中、高剂量组可显著延长小鼠耐缺氧时间。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及耐缺氧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活血化瘀及耐缺氧效应,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注射肾上腺素并附加冰浴的方法复制大鼠血瘀模型,比较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中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血液流变学变化。采用常压耐缺氧法,考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耐缺氧效应。结果模型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明显提高,血沉加快,红细胞聚集指数、刚性指数、电泳指数、变形指数加大,血瘀模型复制成功;而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各剂量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降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中、高剂量组可显著延长小鼠耐缺氧时间。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及耐缺氧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2)
目的观察中医活血化瘀法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中医活血化瘀组方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视力改善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改善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炎性因子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微血管瘤数量、出血灶面积、渗出灶面积及黄斑水肿面积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血清hs-CRP、ICAM-1及ET-1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医活血化瘀法联合二甲双胍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灶部位微血管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从而有效缓解患者视网膜病变,促进患者视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