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一峰  王爱东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2):1076-1077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PG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以机械性梗阻行开腹手术,1例术后小肠瘘,经胃空肠造瘘肠内肠外营养治愈,其余17例均行保守治疗,15天~42天内胃肠功能恢复。结论 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PGS可靠的方法,耐心的非手术综合疗法是治疗PGS的可取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一峰  王爱东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4):1076-1077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PG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以机械性梗阻行开腹手术,1例术后小肠瘘,经胃空肠造瘘肠内肠外营养治愈,其余17例均行保守治疗,15天 ̄42天内胃肠功能恢复。结论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PGS可靠的方法,耐心的非手术综合疗法是治疗PGS的可取方法。  相似文献   

3.
胃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5年2月至2002年6月257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PGS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PGS发生率为4.86%,一般发生于术后6~10d,12例均经非手术治愈,15d恢复1例,16d恢复3例,18d恢复4例,21d恢复3例,27d恢复1例。结论PGS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诱发的,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PGS的可靠方法,采用非手术疗法包括心理治疗、营养支持、适当应用胃动力药物及激素等.避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一种腹部手术后非机械性梗阻、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PGS病程长,易发生营养不良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影响术后的快速康复。常见于术后3~10d,主要表现为上腹部胀满、吸气、反酸、呕吐大量胃内容物或宿食等,直接影响术后疗效。近年来,术后胃瘫的发生率逐渐上升。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胃瘫,对避免盲目再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2月行胃十二指肠手术后发生PGS患者60例分为3组,分别给予西医治疗、中医治疗、胃镜置管治疗,对比分析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中医治疗组和胃镜治疗组肠鸣音、正常饮食恢复时间均早于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胃镜置管组和中医治疗组肠鸣音、正常饮食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和胃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治疗,是治疗PGS较好的治疗方式,可作为该并发症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赵世明  王浩  马庆久 《吉林医学》2011,32(25):5258-5259
目的:分析胸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临床常用胃动力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普外科及胸外科手术后出现胃瘫综合征(PGS)临床药物治疗效果资料。结果:本组34例PGS病例,腹部手术后30例,胸部手术后4例均经保守治疗康复,术后胃肠功能完全恢复时间18~27 d,平均21 d。结论:合理组合应用胃肠动力药能快速治疗PGS。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可能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2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全部经保守治疗后胃功能恢复。结论PGS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上消化道造影和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取多措施非手术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应避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马振江 《中原医刊》2006,33(5):38-39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无力症(PGS)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0年1月~2003年12月325例胃切除术后出现胃无力症的1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PGS 17例均经非手术治愈,发生率为5.2%,一般发生在术后6~14d,以精神因素为主,且高龄者居多。结论PGS的发生是由综合因素引起,胃镜及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是诊断PGS的可靠方法,治疗上均采用非手术治疗治愈,首先采用心理治疗,胃肠减压,营养支持,胃动力药物及中草药等方法。  相似文献   

9.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1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臧洪亮  王宏 《中外医疗》2009,28(6):45-45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9~2008年间272例因各类疾病需行胃大部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全部经保守治疗胃功能恢复。结论PGS的病因是多方面的,消化道造影和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均可治愈,辅助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术后胃瘫综合征常见于腹部术后,西医治疗多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疗程长且疗效欠佳。针灸疗法在长期临床应用中因其疗效突出、简单易行、安全经济,成为治疗 PGS 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将近年来针灸治疗 PGS 的临床研究进展及机理探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PGS)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995年1月至2001年12月诊治的8例PGS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PGS发生率1.43%,5例术后8~14天恢复正常,2例术后15~20天恢复正常,再手术的l例于术后23天恢复正常。结论 PGS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X线钡餐检查和胃镜检查有利于本病的诊断,采取非手术治疗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12.
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一种腹部手术后非机械性梗阻、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PGS病程长,易发生营养不良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影响术后的快速康复。我科于2000~2002年与2003-2004年收治12例PGS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及药物治疗,PGS的病程长短明显不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吴培  邵海红  夏小伟 《西部医学》2010,22(9):1689-1690
目的探讨非胃大部切除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诊治,旨在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1998年2月至2009年2月共收治腹部非胃大部切除术后PGS 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采用保守对症治疗,予以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给予甲氧氯普胺,多s潘立酮,红霉素,西沙必利,甲基硫酸新斯的明,并给予心理辅导。结果 13例患者经保守治疗7~20天出现明显饥饿感,胃肠减压量明显减少(小于300 ml/日),夹管亦未再出现上腹饱胀呕吐等现象,胃功能恢复。本组中有3例恢复较慢,其中2例胃镜下置管后1天胃功能即恢复。结论保守对症治疗对非胃大部切除手术后胃瘫综合征具有良好的疗效,对于恢复较慢者要及时实施手术。  相似文献   

14.
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一种手术后的非机械性梗阻,是以胃排空迟缓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经保守治疗可以恢复的一种功能性并发症。准确诊断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及正确、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我院收治腹部手术后PGS患者2l例,现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5例胃癌术后PGS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胃癌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421例,发生PGS15例(3.56%)。予对症积极治疗,2周内治愈4例,2~4周内治愈8例,4~8周内治愈3例。随访3~7个月,均无复发。结论胃癌术后PGS可由多种因素诱发。采用非手术疗法均可治愈,手术治疗应列为禁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PCS)的高危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7年1月-2009年1月752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18例胃瘫患者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和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PGS的发生率为2.39%,多发生于术后4-9d。毕Ⅱ式术、术前合并幽门梗阻和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是发生PGS的高危因素,全部患者均经对症支持治疗(包括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应用促胃肠动力药等)治愈,其中术后2周内治愈7例,3周内治愈9例,4周内治愈1例,最长1例治愈时间为术后47d。结论 PGS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上消化道碘水造影和胃镜检查是诊断PGS的有效方法 ,采用非手术疗法可治愈PGS,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胃切除术后胃瘫综合症(PGS)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994年1月~2006年5月出现的22例PG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本组PGS发生于术后5~7 d.经非手术治疗后,21例治愈,1例因并发严重肺部感染死亡.结论 PGS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诱发.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PGS的可靠方法.采用非手术疗法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18.
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是指在手术后出现的,以胃排空迟缓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其为胃流出道的非机械性梗阻的功能性疾病,根据发病时间可将PGS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情况,临床上以急性常见。PGS在腹部手术,尤其是胃大部分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容易发生,发生率国内约为0.6%~7.0oA、国外报道为5%~10%^[1];PGS常持续数周甚至更长时间,  相似文献   

19.
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是指手术后因胃动力学紊乱而产生的非机械性梗阻,以胃排空迟缓为主要表现,亦称术后胃无张力症.目前,PGS的治疗方法尚不明确,据文献[1-2]报道,肠内营养支持或中药灌胃/肠治疗腹部术后PGS有效.本研究对2000年1月-2009年12月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例胆囊切除术后PG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临床诊治PGS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胃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12月257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PGS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PGS发生率4.67%,均发生于术后6~10d;12例均经非手术治愈。结论:PGS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诱发,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PGS的可靠方法,采用非手术疗法包括心理治疗、营养支持、适当应用胃动力药物及激素等,避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