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艾玲  王欣 《四川医学》2008,29(12):1700-1701
目的联合应用苯巴比妥与甘露醇对新生儿窒息进行早期干预治疗预防或减轻新生儿低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对44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苯巴比妥和甘露醇与40例常规治疗的新生儿窒息惠儿进行对照比较预后。结果干预组重度(HI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早期应用苯巴比妥与甘露醇能起到保护脑细胞的作用,预防和减轻脑损伤的发生,能有效地改善低氧缺血性脑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方法 对我院1997年3月~2003年3月收治的2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分析。结果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是圈产期足月儿脑损伤最常见的原因。结论 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及时正确治疗是减少新生儿神经后遗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围生期窒息所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尤其是中、重度HIE,是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甚至致残的常见原因。早期判断脑损伤并给予早期干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新生儿窒息生后6h内静脉应用小剂量甘露醇及复方丹参治疗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早期干预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程度的疗效。方法:将62例重度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4例(对照组)和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28例(治疗组)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生后24小时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表现、CT分度和行为神经评分测定。结果:NGF治疗组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生后18~25天的行为神经评分小于35分者,也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对重度窒息新生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使用神经生长因子,能显著减轻脑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安定为主,治疗新生破伤风68例、分三组:安定组26例,安定与科眠灵交替应用组22例,安定与鲁米那交替应用组20例。治愈38例,治愈率56%,死亡24例,死亡率36%,三组治愈率无显著差异,而单用安定组比较安定与鲁米那交替应有 死亡率明显低0.01〈P〈0.05。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与死亡均高,占同期新生儿住院人数的16.5%,占同期新生儿住院互亡人数的31.9%,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生命,应引起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的疗效。方法 对62例新生儿窒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用常规治疗处理,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比较两组症状、体征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有效率为93.75%,仅2例出现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对照显著显效,有效率70.0%,9例出现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两组相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新生儿窒息时早期应用纳洛酮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窒息时间,从而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方法对我院1997年3月 ̄2003年3月收治的2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是围产期足月儿脑损伤最常见的原因。结论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及时正确治疗是减少新生儿神经后遗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静脉滴注苯巴比妥、甘露醇及脑活素联合防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对22例重度窒息新生儿生后6h内即开始应用苯巴比妥静脉滴注预防缺氧后脑损伤,如出现缺氧缺血性脑病症状再予小剂量甘露醇及脑活素治疗。结果 观察组在减少缺氧缺血性脑的发生率,减轻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等项临床指标上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采用苯巴比妥、甘露醇、脑活素联合防治新生儿缺氧  相似文献   

9.
头颅CT对新生儿窒息脑损伤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敬  任钰雯 《河北医学》1996,2(5):429-430
应用头颅CT对51例窒息新生儿检查,结果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率为98%,以额叶受累最多见,其次为顶叶和颞叶,枕叶受累最少。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为40%,又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多见,占颅内出血总数的90%,提示新生儿窒息后要重视对脑损伤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CT和临床表现及愈后。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期间77例围产期窒息的新生儿。结果对早产、难产、手术产及曾有窒息的新生儿,应加强监护,若有呼吸功能紊乱,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表现,应考虑有窒息后脑损伤的可能。结论新生儿颅内出血伴随症状显著高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在鉴别诊断上有一定价值。脑CT扫描是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诊断、分型及预后判断中不可缺少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1.
赵建华  秦景霞  翟潇璐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1):2750-2750,2753
目的:探讨及时给氧、合理喂养、降颅压、控惊厥等一般护理方法以及早期个体化干预、亚低温治疗等特殊护理方法早期干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8例重度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护理干预等特殊护理方法,观察两组发生惊厥和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情况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惊厥、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后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新生儿惊厥及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促进患儿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2.
郑俊虎  郑骆颖 《四川医学》2002,23(7):754-755
新生儿重度窒息常并发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脑出血 (ICH)等脑损伤 ,是导致新生儿和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主要原因。因此 ,预防、治疗非常重要。我们在一般处理基础上 ,用苯巴比妥联用丹参预防、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 ,减少了脑损伤的发生 ,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8年 7月至 2 0 0 1年 6月在我院分娩的根据实用新生儿诊断标准 [1]诊断为重度窒息的足月新生儿 10 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男 2 0例 ,女31例 ,平均胎龄 38.6周 ,体重 2 4 0 0~ 4 0 5 0 g,平均体重3890 g,有宫内窘迫史 31例 ,复苏…  相似文献   

13.
林元涛  杨光  胡旭东 《四川医学》2007,28(7):799-800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苯巴比妥及甘露醇对新生儿窒息患儿进行早期干预预防低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苯巴比妥及甘露醇,与60例仅常规治疗的窒息新生儿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干预组HIE总发生率(38.3%)明显低于对照组(6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干预组重度HIE的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生后1周对临床分度为中、重度HIE患儿行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干预组重度脑组织损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联合应用苯巴比妥及甘露醇能有效减轻低氧缺血脑损伤,使HIE尤其是重度HIE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较好地改善了新生儿窒息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周宇芳 《华夏医学》2000,13(3):247-248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苯巴比妥、甘露醇及脑活素联合防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对30例重度窒息新生儿生后6h内即开始应用苯巴比妥预防缺氧后脑损伤,如出现HIE症状再予小剂量甘露醇及脑活素治疗。结果:观察组在减少HIE的发生率、减轻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等临床指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应用苯巴比妥、小剂量甘露醇、脑活素联合防治新生儿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后脑损伤的临床效果。②方法选择58例重度窒息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常规+生脉治疗,观察治疗后效果。③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意识障碍发生率、原始反射异常率、惊厥发生率及颅脑CT异常率差异有显著性(χ^2=4.01~6.57,P〈0.05)。肌张力异常率无显著差异。④结论早期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可明显降低脑损伤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6.
谭志团  石霖 《海南医学》2003,14(9):44-45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及合并症,以指导临床工作。提高新生儿成插率。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00年1—2002年12月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112例。结果 脐带因素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首要原因,助产不顺利因素占第二位;合并症以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占第一位,肾脏损害占第二。治愈94例,好转自动出院6例。放弃治疗5例,死亡7例。结论 新生儿窒息重在预防,窒息患儿复苏后要针对并发症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预防远期后遗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硫酸镁对新生儿窒息后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防治效果。结论:硫酸镁在窒息后12h内应用可以有效阻断继发性脑损伤的发展,对减少窒息后HIE的发生,降低致残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CT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CT及临床特点。方法总结1998—10~2003—10间,本院新生儿窒息后颅内出血(ICH)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资料。结果60例中,治愈46例,好转12例,2例放弃治疗。结论脑CT是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诊断、分型、治疗,及判断预后中不可缺少的可靠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对41例窒息新生儿进行常规头颅CT扫描,以现察窒息、窒息程度及持续时间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改变的影响。结果:窒息因缺氧缺血因素,引起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率高达90.2%,且多以缺氧缺血性脑病及缺氧缺血性颅内出血同时改变为主约占53.6%,颅内出血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主约占78.9%。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与窒息、窒息程度及窒息时间有密切关系。提示对窒息新生儿早期应给予适度的干预性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提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78例HIE患儿进行临床分度与CT分度,拟定8条治疗方案,按轻、中、重选择。结果 临床分度与CT分度,两组基本符合,轻度脑损伤61例(34.3%)、中度脑损伤75例(42.1%)、重度脑损伤42例(23.6%),按8条方案治疗,治愈率达(75.3%)。结论 HIE在新生儿疾病中占首位,足月儿和巨大儿多见,主要原因在围产期窒息缺氧所致。我院新生儿科为了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特订8条治疗方案,治疗结果满意,临床上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