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凡彬 《中原医刊》2007,34(4):17-19
目的 进一步提高喉癌CT诊断的正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喉癌CT表现,声门上癌13例,声门癌20例,贯声门癌7例。结果 CT清晰地显示了喉部深浅结构,包括喉旁间隙,会厌前间隙,及声门下区全貌,亦能准确显示肿瘤的大小、位置、浸润范围,软骨侵犯和颈部淋巴结。结论 虽然研究表明CT诊断喉癌尚有一定的局限性,但CT诊断明显高于喉癌T分期的准确性,为保存喉功能手术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原发部位、T分期以及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以及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与术前B超及CT/MRI检查结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1~2008-12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66例喉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喉癌的发病年龄以40~60岁为高发;鳞状细胞癌占98.48%;原发部位中喉癌声门上型及声门下型有较高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喉癌T分期中T3+T4期颈淋巴结转移率高于T1十T2期,喉癌的组织分化程度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术前颈部B超、CT/MRI有助于判定有无淋巴结转移,制定淋巴结清扫方案。结论喉癌术前检查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与术后病理检查证实颈部淋巴结转移率相比无显著差异;声门上型及声门下型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高;T3+T4期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高于T1+T2期;喉癌的组织分化程度与颈淋巴结转移有关,低分化鳞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高分化型鳞癌;术前B超、CT/MRI检查均有助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诊断,为制定颈部淋巴结清扫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与CT在喉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38例喉癌患者,均行超声及CT检查。结果 38例喉癌患者均经手术或喉镜取活检病理证实。38例喉癌患者均行超声及CT检查,喉癌的二维声像图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滑,内部回声不均匀,低回声,有坏死时可见无回声区。CDFI扫查内部血流较丰富。声门上型癌18例、声门型癌12例、声门下型癌8例。喉癌的CT表现主要为声门上区、声门区及声门下区的软组织肿块或弥漫性增厚,喉旁间隙或会厌前间隙变窄、消失,密度增高,声门裂移位,喉软骨的破坏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彩超检查具有无创、简便易行、能动态多切面扫查、无痛苦、损伤少等优点,能清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深部组织浸润程度、范围及肿块内部、周边血流情况,可以为临床提供一种较新的喉癌的辅助诊断方法。CT扫描可清晰显示肿块的形态位置、侵犯范围以及颈部淋巴结的转移,它能为喉癌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信息,超声与CT对于诊断喉癌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二者各具优缺点,临床上应结合二者的各自优势联合应用,以提高对喉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检查在喉癌及喉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4例行颈部淋巴结清扫的喉癌及喉咽癌患者的螺旋CT检查做回顾性分析,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24例喉癌及喉咽癌中,12例有淋巴结转移,另12例未见异常。应用螺旋CT术前检查发现,淋巴结转移并为病理所证实的共10例,假阳性1例,假阴性2例,其灵敏度为83.3%,特异度91.7%,准确度为87.5%。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诊断喉癌及喉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检测在声门上型喉癌NO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手术中用蓝染料的方法,对颈部淋巴结NO的声门上型喉癌进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研究,手术中取蓝染前哨淋巴结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并与HE染色病理检查结果及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观察前哨淋巴结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10例NO患者2例发现有隐性转移,其隐性转移率为20%(2/10),前哨淋巴结阳性率为13.0%(3/23)。经冰冻病理证实为前哨淋巴结阴性的患者,颈淋巴清扫术标本也未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前哨淋巴结的检测对颈部淋巴结NO的声门上型喉癌发现隐性转移灶是可行的。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可缩小手术范围,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喉癌的CT表现及喉癌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喉癌CT表现。结果:根据发病部位,喉癌可分为三型:声门上癌,7例,声门癌,22例;声门下癌症,1例。肿瘤形态有三种:团块型8例,结节型17例,弥漫肿胀型5例。并有周围组织侵犯或淋巴结肿大等不同伴随征象。结论:CT扫描对喉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并对喉癌的TNM分期及临床手术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喉癌的螺旋CT表现及诊断作用。方法对临床病理证实的18例喉癌的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喉癌包括声门癌7例、声门上癌2例、声门下癌1例、跨声门癌8例。CT能够较好的显示肿块及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结论CT对诊断喉癌病灶的部位与侵犯范围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喉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探头置于颈部舌骨水平、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处行纵切及横切扫查,探头应避开喉结,声束从侧方向对侧扫描,观察喉部解剖结构是否清晰,观察双侧声带活动度及声带中间气体强回声带有无偏移,观察肿瘤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边界及浸润范围,周围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向双侧甲状腺转移,肿瘤与颈部血管的关系,血管有无受压及侵犯。进行分型及分期,并与纤维喉镜及手术病理对照,结果72例喉癌病理诊断全部为鳞状细胞癌,超声诊断喉癌向肌肉深层浸润48例(66.7%),浸润至软骨16例(22.2%);其中肿瘤向左侧颈总动脉浸润3例,右侧颈总动脉浸润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52例(72.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肿瘤周边及内部短粗的杵状血流信号,肿瘤内见穿通血流信号,CDFI血流显示率为(86.1%),脉冲多普勒(PW)显示动脉频谱,其收缩峰速度为(22.6±0.55)cm/s,阻力指数(RI)为0.58±0.06;超声对喉癌各期分期的;隹确性分别为:T1 77.8%,T2 94.2%,T3~T4 100%;分型符合率为100%.结论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喉癌的结构、周围组织的浸润范围、深度,进行分期,对手术方式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能早期准确地发现喉癌淋巴结转移,对喉癌颈部淋巴结的清扫及预后有较高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喉癌的CT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喉癌患者的CT表现.结果:42例中CT清晰显示病变形态呈结节状15例,不规则形18例,菜花状8例,巨块形1例;病变部位在声门25例,声门上部12例,声门下部4例,贯声门1例.结论:CT扫描可清晰显示肿块的形态位置、侵犯范围以及颈部淋巴结的转移,它能为喉癌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T、MRI对喉癌侵及范围及治疗方案选择的价值。 方法 分析35例喉癌患者平扫及强化CT、MRI显示声门上区、声门下区、声带、前联合、甲状软骨、声门旁间隙、杓状软骨肿瘤原发或侵及部位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并与喉镜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 结果 MRI平扫及强化显示声门上区、声门下区、声带、前联合、甲状软骨、声门旁间隙、杓状软骨病变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数多于CT,但无统计学差异,MRI平扫及强化敏感性一致,均高于CT平扫及强化,CT强化敏感性高于CT平扫;平扫及强化MRI、CT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基本一致;MRI平扫、强化及CT强化Kappa值基本一致,均高于CT平扫;MRI平扫及强化阴性预测值一致,均高于CT平扫及强化,CT平扫及强化阴性预测值基本一致。 结论 MRI对喉癌侵及范围及治疗方案选择较CT能够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11.
声门上型喉癌颈部淋巴转移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转移灶诊断及治疗对策。方法 对我科2000—08-2003—03收治的声门上型喉癌61例,按1997 UICC TNM分类及分期进行诊断,其中CN0的诊断标准定义为体格检查(PE)阴性,且CT所见淋巴结最大轴径〈10mm。将所有病例分为三组:Ⅰ组PE及CT均为阳性的CN1病例及全部CN2—3病例;Ⅱ组PE阴性、CT为阳性的CN,病例;Ⅲ组PE阴性,CT所见淋巴结最大轴径〈10mm的CN0病例,分别选择不同范围的颈淋巴结清扫术。CN0病例术中行前哨淋巴结(SN)检测,确定清扫范围,据术后病理及3年、5年颈部控制率评价颈部转移癌疗效。结果Ⅰ组病例17例,颈转移率58.8%,淋巴转移分布于Ⅱ-Ⅳ区;Ⅱ组病例21例,颈转移率38.1%,分布于Ⅱ-Ⅲ区;Ⅲ组病例23例,行SN检测,成功率69.6%,术中冰冻阳性1例,术后连续切片观察阳性转移3例,颈转移率13.0%,分布于Ⅱ区淋巴结。行不同区域颈淋巴结清扫术,其中3年颈部复发率16.3%,5年颈部复发率26.2%。与不同时期声门上型喉癌临床资料为对照,统计学处理有明显差异。结论 CN0病例影像学指标淋巴结最大轴径〈10mm可合理指导临床,术中SN检测可指导颈清扫范围。CN0及CN1病例可行双侧分区性颈清扫术替代传统术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喉声门上型癌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92年至2000年收治的180例喉声门上型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结果喉声门上癌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15.6%,双侧转移率Ⅱ区为53.6%,Ⅲ区为42.9%~50%,Ⅳ区为10.7%,Ⅴ区为3.6%~14.3%。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部位和T分期是喉声门上型癌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喉声门上型癌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较高,主要转移部位为双侧Ⅱ区、Ⅲ区淋巴结;原发肿瘤部位和T分期是喉声门上型癌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喉癌的螺旋CT表现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38例喉癌的螺旋CT资料。结果38例喉癌包括声门癌16例,CT扫描见单侧或双侧声带增厚或呈结节状肿物,也见前后联合、环勺间隙受侵;声门上癌5例,表现为病变侵犯单侧或双侧喉室、假声带或会厌前间隙与喉旁间隙,会厌软骨喉面可不规则;声门下癌3例,表现为声门下软组织局限性增厚或肿块,突向气管内;跨声门癌14例,表现为较大组织肿物跨越喉室生长,喉前皮腔受压变窄,环状软骨、勺状软骨破坏。9例有颈淋巴结转移。结论螺旋CT对判断喉癌病灶的部位与侵犯范围有重要价值,但在诊断早期喉癌或向周围侵犯程度较轻时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喉癌的CT诊断与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喉癌的精确分期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意义重大。本研究旨在分析喉癌的CT表现,探讨CT对喉癌分期的作用及鉴别诊断的要点。方法对51例经病理证实的在同一条件下行CT检查的喉癌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8例,女3例,年龄范围39-84岁,平均年龄57.7岁,中位年龄58岁。采用薄层、屏气技术。扫描范围自舌骨至环状软骨下缘。在常规横断面基础上行多平面重组。结果声门上型16例(占31.4%),声门型29例(占56.8%),声门下型癌0例,跨声门型6例(11.8%)。CT诊断T1期11例,T2期17例,T3期10例,T4期13例。喉癌的CT分期与临床分期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排螺旋CT加上多平面重组技术能够清晰显示喉部结构及病变浸润的范围与程度,可为横断面像提供很好的补充,使CT对喉癌的定位与分期更为可靠,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更为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喉癌单颈廓清术后对侧颈部转移的相关因素,为双颈廓清术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4年1月至1997年12月随访资料完整的144例同期行单颈廓清术的声门上和跨声门癌病例,术后颈部标本行病理连续切片,以获得准确的病理N分级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状况。将不同的临床病理因素(T分级、肿瘤跨中线侵犯、病理N分级、同侧颈淋巴结转移个数)与对侧颈部转移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颈廓清术后随访发现22例患者出现对侧颈部转移,转移率15.3%。对侧颈部转移同肿瘤跨中线侵犯、病理N分级、同侧颈淋巴结转移个数相关。结论:病理N2以上的病例应该行双颈廓清术,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和肿瘤跨中线侵犯应是双颈廓清术选择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声门型喉癌术前分期及术式选择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8年7月收治的100例声门型喉癌患者术前CT所见,并与手术过程中所见进行比较,评估其在声门型喉癌术前分期及术式选择中的作用.[结果]100例声门型喉癌患者CT图像上显示92例,8例阴性,92例中肿瘤位于左侧声带28例,右侧声带26例,双侧声带38例.[结论]CT检查可以明显提高声门型喉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性地分析100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CT检查价值进行探讨。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1991年12月-1997年12月收治的临床、CT影像及病理资料完整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100例,其中男对例。女28例,年龄24-82岁,平均月岁。原发灶明确者79例,确定颈部淋巴结转移后查出原发灶者11例,原发灶始终不明者10例。100例中有16例行肿大淋巴结穿刺抽吸或切除明确诊断,对例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证实,对例经临床及影像资料综合诊断。l.2方法使用西门子SomatomDRH胸骨柄切迹向上作连续扫描,达舌骨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多平面重建(MPR)对喉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MSCT及MPR资料。结果MSCT对肿瘤侵犯不同部位的诊断符合率为89.66%~100%,MSCT轴位结合MPR图像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为91.38%。结论多层螺旋CT轴位结合MPR图像可以更完整地提供喉癌及其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对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英武  张靖华  平金良  徐炜  顾栋桦 《浙江医学》2011,33(10):1439-1440
目的探讨E-cadherin、FAK的表达在声门上型喉癌早期淋巴结转移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活检组织中E-cadherin、FAK的表达情况,并结合肿瘤分化程度及局部肿瘤分期选择性进行颈淋巴结清扫治疗,然后分析E-cadherin、FAK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cN1-3患者18例,术后淋巴结转移15例,无转移3例。cN0患者12例,其中6例E-cadherin低表达、FAK中高表达,且分化程度为中或低分化,行双侧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Ⅱ~Ⅳ区),后经病理检查证实3例有淋巴结转移。所有患者均随访1.5年,未行淋巴结清扫的6例cN0患者中1例发生同侧淋巴结转移,行淋巴结清扫的6例cN0患者均未见淋巴结转移。结论声门上型喉癌转移与否与E-cadherin、FAK的表达相关,利用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原发肿瘤分期及E-cadherin、FAK的检测可指导声门上型喉癌选择性进行颈淋巴结清扫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喉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47例喉癌或喉癌疑似患者治疗前一周内接受18F-FDG PET/CT检查,比较18F-FDG PET/CT及同机平扫CT对喉癌诊断、分期的临床价值。结果 47例患者中,43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喉癌。PET/CT与同机平扫CT诊断喉癌原发灶的灵敏度分别为95.3%、74.4%,特异性分别为75%、50%,准确性分别为93.6%、72.3%,其中灵敏度及准确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0,P=0.007;χ2=7.532,P=0.006)。43例喉癌患者中,以患者为单位计算,26例伴区域淋巴结转移,PET/CT与同机平扫CT的灵敏度分别为92.3%、61.5%,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33,P=0.008);以淋巴结分区为单位计算,19例手术患者共切除46组区域淋巴结,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淋巴结转移25组,PET/CT与同机平扫CT的灵敏度分别为92%、64%,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P=0.017)。PET/CT发现了1例双重癌,改变了治疗方案。依据18F-FDG PET/CT显像结果,34.9%患者改变了临床分期,其中14例提高了临床分期、1例降低了临床分期。结论 18F-FDG PET/CT不仅可以对绝大多数喉癌做出明确诊断,而且可以清楚显示肿瘤的侵犯范围、检出肿瘤转移灶,对喉癌的诊断及临床分期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