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1988-2007年北京、上海、林州和启东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的时间趋势.方法:收集北京、上海、林州和启东4个历史资料比较完整的肿瘤登记处1988-2007年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和相应的人口数据,进行数据汇总和时间趋势分析.结果:1988-2007年北京、上海、林州和启东地区女性乳腺癌标化发病率(采用1982年中国标准人口构成计算)年平均增长百分比分别为2.49%、2.55%、7.04%和4.16%;标化死亡率年平均增长百分比除林州增长4.10%外,北京、上海和启东地区的变化差异不显著.结论:1988-2007年,北京和上海这2个城市与林州和启东这2个农村地区相比,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显著;4个地区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农村地区上升更快:林州地区女性乳腺癌死亡率有上升趋势,其他3个地区的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高危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雅莉  孙强 《肿瘤防治研究》2010,37(10):1201-1205
0 引言 乳腺癌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在西方发达国家发病率较发展中国家高.但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发展中国家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越来越接近欧美等国家.文献报道[1],北京城区1982-2001年间,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每年递增4.6%;35~64岁截缩发病率高达95.3/10万.  相似文献   

3.
近二三十年来,绝大多数国家的乳腺癌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2002年全球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估算为37.5/10万。我国北京、上海和武汉三大城市1998—2002年的乳腺癌发病率分别达45.0/10万、54.9/10万和27.0/10万,比10年前分别上升了62.5%、56.9%和52.5%。全国女性乳腺癌总的死亡率由20世纪70年代的4.9/10万,下降至20世纪90年代的3.8/10万,降幅为9.0%。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海安县2004-2011年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及流行趋势。方法:根据海安县2004-2011年肿瘤登记报告数据库及人口资料,进行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累积率和截缩率分析,采用年变化率(annualpercentchange,APC)模型分析各种率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海安县2004-2011年女性乳腺癌粗发病率、中国标化率、世界标化率分别为17.54/10万女性人口(以下发病或死亡率单位如此同,将其省略)、11.06/10^5和10.06/10^5;35~64岁截缩世标发病率和0h70岁累积发病率分别为31.61/10^5和1.06%,居女性恶性肿瘤全部发病病例的第5位。女性乳腺癌粗发病率、中国标化率和世界标化率APC分别为10.53%、7.40%和7.68%,其中粗发病率和世界标化率呈显著上升趋势,P值均do.01;中国标化率呈上升趋势,P〈0.05。女性乳腺癌粗死亡率、中国标化率和世界标化率分别为7,02/10^5、4.43/10^5和4.09/10^5;35~64岁截缩世标死亡率和0~70岁累积死亡率分别为9.59/10^5和0.45%。居女性恶性肿瘤全部死亡病例的第6位。女性乳腺癌粗死亡率、中国标化率和世界标化率APC分别为2.62%、1.83%和1.50%,死亡趋势相对稳定,P值均〉0.05。结论:海安县2004-2011年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增长趋势明显,死亡率变化趋势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09-2019年沈阳市肿瘤登记地区甲状腺癌的发病、死亡及生存趋势,为甲状腺癌提供防制措施。方法:收集2009-2019年国家级肿瘤监测点沈阳市肿瘤登记地区甲状腺癌的发病和死亡病例。计算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标化率(中标率、世标率)、截缩率(35~64岁)、累积率(0~74岁)和生存率等指标;Joinpoint3.5.3软件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生存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SPSS 23.0统计软件对甲状腺癌男女发病率及死亡率进行χ2检验。结果:2009-2019年沈阳市城区甲状腺癌粗发病率15.15/10万,中标率12.11/10万,世标率10.23/10万,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P<0.01);甲状腺癌粗死亡率0.76/10万,中标率0.43/10万,世标率0.41/10万,死亡率女性高于男性(P<0.01);十年间甲状腺癌发病率男女均呈持续上升趋势(P<0.05),发病顺位男性上升至第5位,女性上升至第3位,死亡顺位男女基本未变;2011-2015年男女甲状腺癌5年观察生存率呈上升趋势,均位居恶性肿瘤生存率首位。结论:2009-2019年沈阳市甲状腺癌发病持续上升,女性高于男性,死亡顺位基本未变;5年观察生存率呈上升趋势,位于恶性肿瘤生存率首位。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市南岗区1992~2001年乳腺癌发病死亡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1992年~2001年哈尔滨市南岗区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水平及变化趋势,预测近期发病率和死亡率水平。[方法]资料来源于南岗区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登记报告系统,采用ICD-9进行死因分类,利用SPSS软件包分析,采用灰色系统GM(1,1)进行预测。[结果]10年间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年平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1.95/10万和7.91/10万。乳腺癌发病和死亡分别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分别占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21.17%和7.90%。25岁~35岁乳腺癌发病率增加明显。预测2006年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将分别达到54.98/10万和11.36/10万。[结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渐缓慢升高趋势,预测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将以每年3.7%和2.2%的速度递增。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1世纪最初10年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居民淋巴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淋巴瘤的流行特征。[方法]根据浙江省6个肿瘤登记处上报的数据,计算并分析淋巴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及其构成、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等指标。2000~2009年淋巴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趋势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估计。[结果]2000~2009年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居民淋巴瘤粗发病率为7.12/10万(男性8.55/10万,女性5.65/10万).中标率4.64/10万(男性5.53/10万,女性3.75/10万),世标率5.53/10万(男性6.63/10万,女性446/10万)。淋巴瘤粗死亡率为3.59/10万(男性4.50/10万,女性2.66,10万),中标率1.90/10万(男性2.44/10万,女性1.37/10万),世标率2.45/10万(男性3.16/10万,女性1.77/10万)。淋巴瘤分别占全部癌症发病和死亡构成比的2.62%和2.26%,发病和死亡顺位均为第9位。2000~2009年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淋巴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APC分别为9.64%(P〈0.05)和4.50%(P〈0.051。[结论]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淋巴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应加强相应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城区居民癌症患者生存率分析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目的:了解北京市地区癌症患者生存情况,为评价肿瘤诊治效果提供数据。方法:利用北京肿瘤登记处20世纪80年代所积累的肿瘤登记报告病例和随访资料,采用经曲寿命表法进行肿瘤生存率分析。结果:北京城区居民主要恶性肿瘤中,5年相对生存率最高的为女性乳腺癌(74.2%),其次为结直肠癌(39.8-44.1%),生存率较低的肿瘤是肺癌,食管癌(11.8-13.9%),预后最差的是肝癌(3.4%-5.3%),1982年-1983年与1987年-1988年两个时期的比较,各种主要肿瘤的生存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北京市各种不同部位肿瘤患者中,除女性乳腺癌外,主要恶性肿瘤生存率普遍降低,但随着医疗诊治技术的改进,癌症患者的生成期不断在改善。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在发达国家 ,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 ,死亡率的第二位 ,美国每年有高于 18万的妇女诊断为乳腺癌 ,超过 4万人死于乳腺癌。近年来我国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且伴有年轻化的趋势 ,在上海 ,女性乳腺癌标化发病率达 2 7.2 / 10万 ,北京城区居民1982~ 1997年乳腺癌标化发病率从 18.6/ 10万上升至 2 8.1/10万 ,五年上升了 5 1.1% ,均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位 ,对我国妇女的生命与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1] 。乳腺癌的病因学仍不甚明确 ,研究显示 :乳腺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多基因参与的过…  相似文献   

10.
全球女性乳腺癌和卵巢癌最新发病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何健荣  高曦  任泽舫 《中国肿瘤》2009,9(3):169-172
[目的]描述全球女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最新发病分布特征。[方法]利用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最新公布的五大洲癌症发病率第九卷等资料,从全球地区、人群特征和时间趋势方面描述女性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病分布。[结果]北美洲和大洋洲的乳腺癌发病率最高(88.3/10万和85.1/10万),为亚洲(33.5/10万)和非洲(31.0/10万)的2~3倍;欧洲(10.8/10万)和北美洲(9.9/10万)的卵巢癌发病率最高,为亚洲(6.1/10万)和非洲(4.8/10万)的1.5~2倍。日本和韩国的乳腺癌和卵巢癌发病率明显比美国和英国低。中国香港、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的乳腺癌和卵巢癌发病率明显高于浙江嘉善等中小城市。移居美国的亚洲女性乳腺癌和卵巢癌发病率高于其原居住地的,而接近美国当地居民发病率。美国的乳腺癌发病率从2001年到2005年下降了9.9%,而亚洲地区呈现上升趋势,如中国上海从1991年到2000年上升了36.4%;卵巢癌也呈现同样的趋势。[结论]女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仍然是西方人群高于东方人群,但这种差别正在缩小;乳腺癌与卵巢癌具有相似的发病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1.
A bout 30-years of information concerning cance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has been collected by the Cancer Registration Office of Beijing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in 1976. The information suggested that lung cancer and female breast cancer (FBC) are relativ…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重庆市女性乳腺癌发病与死亡现状,为开展乳腺癌防治提供建议.方法:收集整理2015年重庆市11个肿瘤登记点报告的乳腺癌(ICD-10编码为C50).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发病率、死亡率、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顺位.不同地区间乳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年龄别发病率与死亡率趋势分析采用趋势χ2检验.结果:2015年11个肿瘤登记点女性乳腺癌粗发病率为31.48/10万,城市发病率(42.07/10万)高于农村(26.32/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乳腺癌标化发病率为24.20/10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顺位居第2位,占6.00%.女性乳腺癌粗死亡率为7.33/10万,城市(8.77/10万)与农村乳腺癌死亡率(6.62/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9),乳腺癌标化死亡率为4.96/10万,在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居第6位,占2.10%.女性乳腺癌发病率25岁前低于5/10万,25岁后快速上升,5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随后下降.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在40岁前低于5/10万,40岁后呈上升趋势,8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女性乳腺癌截缩发病率为56.01/10万,城市(67.91/10万)高于农村(50.55/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截缩死亡率为10.75/10万,乳腺癌截缩死亡率城市(11.96/10万)与农村(10.42/10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6).发病累积危险度为2.27%,城市(3.07%)高于农村(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死亡累积危险度为0.51%.结论:重庆市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应针对城乡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特点开展三级预防.  相似文献   

13.
The epidemioiogical features of lung cancer in Beijing during 1977 ?1986 were analysed. The data collected showed that lung cancer 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ranks first among all other malignant tumor and had been on the increase from year to year. The mortality rate in urban area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its suburbs. While the male incidenc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female. The sex ratio of the male to female incidence rates was 1.56. The incidence rate rises with age. The lung cancer is one of the lesser prevised cancer and the five-year relative survival rate is 6.5% for both sexes in 19S2 ?1983. The lung cancer mortality rate in Beijing urban area is compared in this report with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nd it is found that the female mortality rate of lung cancer in Beijing is among the highest.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1972-2016年启东市15~39岁人群恶性肿瘤生存情况,为该人群恶性肿瘤患者预后评价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恶性肿瘤资料来源于启东癌症登记报告系统,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12月31日。采用SURV3.01软件计算观察生存率(observed survival rate,OSR)和相对生存率(relative survival rate,RSR),并用Hakulinen氏似然比检验法进行统计检验。Joinpoint 4.7.0.0分析生存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结果:1972-2016年启东市15~39岁人群恶性肿瘤患者1、5、10年OSR分别为32.75%、18.95%及16.30%,1、5、10年RSR分别为32.82%、19.19%及16.80%。将1972-2016年分为9个时期,5-RSR从1972-1976年13.65%升至2012-2016年56.47%,9个时期的RSR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χ2=869.73,P<0.001)。1972-2016年5-OSR和5-RSR的APC分别为4.25%和4.22%,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均P<0.05)。男性和女性5-OSR分别为10.57%及33.83%,5-RSR分别为10.74%及34.05%;女性生存率高于男性,男女性RS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7.32,P<0.001)。15~19岁、20~24岁、25~29岁、30~34岁及35~39岁年龄组5-RSR分别为19.69%、21.93%、19.53%、19.14%和18.67%。各年龄组之间R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0.34,P=0.127)。时间趋势显示,15~19岁、20~24岁、25~29岁、30~34岁及35~39岁年龄组5-RSR的APC分别为2.99%、3.51%、4.82%、4.73%和4.07%,各年龄组5-RSR上升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病前十位恶性肿瘤中,5-RSR最高的是甲状腺癌(97.80%),其次是宫颈癌(74.61%)和女性乳腺癌(68.22%);5-RSR最低的是肝癌(4.54%),其次是肺癌(12.28%)和白血病(12.75%)。1972-2016年启东市15~39岁人群恶性肿瘤中肝癌占全部恶性肿瘤55.07%,其5-RSR从1972-1986年2.87%上升至2002-2016年9.13%。结论:45年来启东市15~39岁人群总体生存率上升趋势明显,但仍有一定上升空间。应当加强重视15~39岁人群恶性肿瘤的早诊早治及健康宣教,从而提高其恶性肿瘤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17年黑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并对2013-2017年变化趋势进行探讨。方法:收集来自黑龙江省12个肿瘤登记地区上报的乳腺癌发病、死亡和人口数据。分别计算女性乳腺癌城乡和年龄组对应的发病率、死亡率、中标率、世标率、0~74岁累积率。结果:2017年黑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1 450例,死亡288例,粗发病率为60.27/10万,中标发病率为36.65/10万,粗死亡率为11.97/10万,中标死亡率为6.61/10万。城市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率高于农村地区。在40岁后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明显升高,发病率在60~64岁年龄组达到高峰(122.97/10万);25岁前无死亡病例,在65岁年龄前,随着年龄增长死亡率增加,随后死亡率稍有下降,至85岁及以上年龄组死亡率达到峰值(50.64/10万)。2013-2017年均为45~64岁年龄组的发病(死亡)率最高。结论:女性乳腺癌是黑龙江省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农村地区适龄女性仍是肿瘤防治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辽宁省3城市居民胃癌10年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辽宁省3城市2000—2002年肿瘤发病报告数据库随机抽取的400例胃癌进行主动随访,获得患者诊疗和生存状况。采用寿命表法计算观察生存率(Observed survival rate,OSR),应用EdererⅡ方法计算相对生存率(Relative survival rate,RSR)。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生存影响因素。结果 辽宁省3城市居民胃癌10年OSR、RSR和T50分别为14.3%、19.1%、12.3个月。Ⅰ~Ⅱ期病例的10年OSR、RSR和T50(41.6%、53.7%和69.0个月)均显著高于Ⅲ期(9.1%、14.1%和14.7个月)和Ⅳ期(3.0%、4.1%和6.1个月)(P<0.05)。手术治疗病例10年OSR、RSR和T50(20.8%、27.7%和20.8个月)显著高于未接受手术治疗病例(2.6%、3.9%和4.9个月)(P<0.05);0~64岁组10年OSR、RSR和T50(21.1%、23.2%和14.0个月)均显著高于65+岁组(8.9%、15.7%和10.4个月)(P<0.05);男性与女性10年OSR、RSR及T50均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诊断分期、治疗方式和年龄对胃癌10年相对生存率有显著影响。结论 辽宁省3城市居民胃癌10年相对生存率(19.1%)低于欧美(25.4%~30.7%)及韩国(48.7%)等经济发达国家同期水平 ,早诊断率和规范性诊疗率低可能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辽宁省城市女性子宫体癌患者10年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辽宁省肿瘤登记报告系统数据库,选取2000—2002年沈阳、鞍山和本溪三市肿瘤发病数据库中子宫体癌患者426例,被动与主动随访相结合,应用寿命表法和Ederer Ⅱ方法分别计算观察生存率(OSR)、期望生存率(ESR)和相对生存率(RSR)。结果 最终纳入的218例子宫体癌患者中,Ⅰ~Ⅳ期诊断比例分别为59.2%、11.5%、11.0%和8.7%。10年OSR和RSR分别为59.6%和67.5%。诊断期别越高,10年RSR越低。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10年RSR为71.3%,是非手术治疗(10.8%)的6.6倍。子宫体癌1~10年RSR为88.4%~67.5%,各期别呈现相对生存率Ⅰ~Ⅱ期(95.7%~77.9%)>Ⅲ期(71.4%~44.5%)>Ⅳ期(58.4%~11.0%)的特征。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年龄>55岁、诊断分期晚、不能手术治疗是影响10年生存率的主要因素。结论 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可显著提高子宫体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因此,应加强肿瘤的早发现、早治疗,规范筛查方案,加大筛查力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为了解济南市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对济南市2012-2015年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现状进行了分析,为开展乳腺癌干预措施和确定乳腺癌研究方向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济南市肿瘤监测系统提供的2012-2015年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资料以及相应的人口资料,计算城区与农村地区年粗发病率/死亡率、世标率、年度变化率、发病年龄、绝经前/后患者比例、年龄别发病率/死亡率和城区与农村地区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之比,采用Excel 2007、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2年济南市城区和农村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年龄分别为(54.40±12.40)和(52.02±12.48)岁,2015年分别为(55.34±12.14)和(53.15±12.10)岁,与2012年相比2015年城区和农村地区平均发病年龄分别增加了0.94和1.13岁;<50岁年龄组乳腺癌患者的比例城区由2012年的38.20%降至2015年的33%,农村地区由2012年的47.10%降至2015年的43.65%.2012-2015年济南市城区女性乳腺癌年均发病率为52.77/10万,年均死亡率为9.76/10万,农村地区年均发病率为44.77/10万,年均死亡率为10.78/10万.2012-2015年济南市城、乡地区女性乳腺癌患者发病率比值30~<55岁年龄组在0.97~1.08,25~<30岁年龄组以及≥55岁年龄组在1.20~1.55,合计比值为1.24.2012-2015年济南市城乡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高峰分别在55~<60岁(121.21/10万)和50~<55岁(94.73/10万),≥60岁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下降.死亡率高峰城乡地区分别在65~<70岁(22.34/10万)和50~<55岁(25.04/10万),济南市城区≥60岁随着年龄增长死亡率未见明显下降,而农村地区≥60岁随着年龄增长死亡率有所下降.结论 济南市女性乳腺癌年均发病率城区高于农村地区,而死亡率农村地区高于城区;发病、死亡高峰年龄城区均晚于农村地区.应采取相应的提早干预措施对肿瘤早发现、早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