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非甾体消炎药眼液在PRK和LASIK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了解非甾体消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眼液控制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术后眼部疼痛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角膜瓣下上皮细胞植入的疗效。方法 通过不同用药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了解欧可芬,安贺拉,双氯芬酸钠在PRK后的镇痛效果及双氯芬酸钠控制LASIK后角膜瓣下上皮细胞植入的疗效。结果 PRK后镇痛效果:双氯芬酸钠>安贺拉>欧可芬。非甾体消炎药眼液对伤口愈合情况无明显影响。LASIK后角膜瓣下上皮细胞植入发生率:用药组为1.6%,对照组为3.0%。结论 非甾体消炎药滴眼液在控制PRK后眼部疼痛方面是安全,有效的,双氯芬酸钠眼液效果更明显,同时它对减轻或抑制LASIK后角膜瓣下上皮细胞植入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双氯芬酸钠眼液控制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眼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将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人(60眼),通过对照组及不同的用药来观察双氯芬酸钠控制准分子激光角膜芬削术后和眼部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表明:角膜伤口的愈合时间,对照组、药物Ⅰ组和Ⅱ组分别为3.57±0.91天、3.93±1.30天和3.57±1.05天,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月的屈光度分别为0.09±1.06D、-0.29±0.96D和-0.21±1.09D,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PRK和LASIK矫正近视术后的角膜形态变化及其对矫正视力的影响。方法 对98例(175只眼)近视患者进行PRK与LASIK,术后1、3月时做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 二组角膜形态随时间的延长,平滑型比例增加,LASIK组较PRK组的平滑型角膜更多,角膜形态的异常和偏心切削是PRK和LASIK术后矫正视力下降的主要因素。结论 角膜地形图的检查对术后角膜形态的改变提供了定量的方法,有利于手术者经验的总结和技术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111眼屈光范围球镜在-3.00 ̄-17.00D及柱镜在-0.50D ̄-4.50D范围的患者进行了PRK术后的分析。方法 采用美国VISX20/20B准分子激光系统的最新软件包进行角膜切削,并行术前后的主客观验光及角膜透明度检查。结果与结论 准分子激光PRK术是目前理想的屈光手术之一,特别对于中低度近视尤为适合,对高度近视则其预见性稳定性较差,并发症的发生并未成为影响术后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PRK治疗白内障术后散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PRK治疗白内障术后散光的疗效。方法 :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白内障术后散光 17例 2 1眼 ,随访时间 1年以上。结果 :术后 1年病人的视力均明显提高 ,散光度有较大下降。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白内障术后散光的预测性好 ,疗效确定 ,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王卫星  吴云 《眼科新进展》2003,23(3):163-163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18岁。因双眼近视于 2 0 0 1年 1月 19日在我科行双眼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 PRK)。术前裸眼视力右眼 0 .1,左眼 0 . 12 ;矫正视力右眼 1. 2 ( - 3. 0 0 D) ,左眼 1. 2( - 2 .5 0 D)。术中用 5 g· L- 1 地卡因滴眼表面麻醉 ,人工机械去除上皮。采用 VISX2 0 /2 0型准分子激光机行 PRK,右眼切削深度 4 4μm,170脉冲 ;左眼切削深度为 5 1μm,2 0 1脉冲。术后双眼滴双氯酚酸钠眼液 ,并给予双眼包扎。术后 4 8h打开敷料检查 ,见双眼角膜激光治疗区域中央均残留约 0 .5 mm× 1.0 m m的角膜上皮未愈合区 ,右眼激光治疗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RK术后2年的眼压变化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非接触式眼压计(NCT)对接受PRK手术的121只术眼进行了2年的跟踪观察,术前按术前屈光度分为3组,I组:-6.0D以下;Ⅱ组:-6.25D--9.0D;Ⅲ组:-9.25D以上。并对术眼不同阶段NCT测量值进行多元分析。结果:各PRK术后NCT眼压测量值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切削厚度与眼压差存在显著相关性;术后眼压发生有规律性变化与术后常规应用激素类药物有关。结论:PRK后NCT眼压测量值低于术前并发生有规律性变化,术后眼压与角膜厚度、角膜切削厚度、角膜前表面曲率改变及拂炎眼液的用药时间、次数有关,并且测量值受NCT工作原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PRK治疗高度、超高度近视眼二年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PRK 治疗高度、超高度近视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日本NIDEK EC—5000型准分子激光仪治疗高度近视眼214 例(343 只眼),按术前等值球镜度分为二组,Ⅰ组:- 6.25~- 10.00D,254 只眼;Ⅱ组:- 10.25~- 24.00D,89 只眼。术后随访2 年。结果 术后2 年,裸眼视力大于或等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Ⅰ组为59.4% ,Ⅱ组为31.5% ;裸眼视力≥0.5 和≥1.0 者,Ⅰ组为84.3% 和46.9% ,Ⅱ组为36.0% 和4.5% ;屈光度在±1.00D 以内者,Ⅰ组为82.6% ,Ⅱ组为27.0% ;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不变或上升者,Ⅰ组为94.1% ,Ⅱ组为91.0% 。角膜混浊度小于或等于1 级者,Ⅰ组为93.7% ,Ⅱ组为81.0% 。结论 PRK 矫治高度、超高度近视眼是安全有效的屈光手术,高度近视眼的稳定性和预测性比超高度近视眼高,而超高度近视眼术后可明显减少屈光度数,更远期的疗效需要更长时间观察  相似文献   

9.
PRK治疗近视术后2年随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治疗轻、中、高度近视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接受PRK治疗的239只近视眼的术后2年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Ⅰ组术前近视-1.00~-6.00D(等值球境,下同),术后2年裸眼视力≥1.0者占87.1%,≥0.5者占97.0%,剩余屈光度为-0.34±0.39D,95.0%,角膜已完全恢复透明;Ⅱ组术前近视-6.25~-12.00D,术后2年裸眼视力≥1.0者占47.8%,≥0.5者占88.4%,剩余屈光度为-0.77±0.63D,78.2%角膜已完全恢复透明。结论:PRK治疗-12.00D以下,特别是-6.00D以下近视眼安全有效,预测性及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0.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236只眼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怡  朱启仲 《眼科》1997,6(1):18-19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keratectomygPRK)是现代科技应用于临床屈光医学的一种新技术,引起眼科医师极大兴趣和关注。国内在近三年内开始应用于临床[1]。本义报告我院前期123例236只限的PRK术后三个月随访结果,并讨论在治疗中的某些问题。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23例,共236只眼,男性77例150只眼,女性46例86只眼。年龄18~49岁,平均27.3岁。术前检查包括:探眼视力、屈光度、矫正视力、裂隙灯、眼底、眼压、中央角膜厚度、眼轴、角膜地形图等。236只眼的屈光度及矫正视力见表l。患者近视度数均稳定…  相似文献   

11.
PRK术后激素性高眼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应平  王琳  蔡如超 《眼科》1998,7(1):23-25
为了了解PRK术后使用0.1%地塞米松眼液3-6个月引起的眼压变化,我们总结和分析了506例941只眼术后6个月以上的随访资料,发现有148例257只眼眼坟升高,范围在3.24-6.23kPa,平均4.23kPa,最早出现眼压升高的时间在用药后2周,大多数在1个月。有23例双眼眼压升高的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眼球胀痛、虹视等自学太。其他病例没有任何症状。在停用激素和抗青光肯治疗3-7天后,绝大多数患者  相似文献   

12.
肝素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东豪  陈林 《眼科》2000,9(5):265-266
目的 :评价肝素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 4 7例 (肝素组 2 4例、对照组 2 3例 )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病例随访观察 2 4至 36个月、平均 2 6个月。结果 :肝素组的后囊混浊发生率为 1 7%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56 5% (P <0 0 1 ) ;肝素组的矫正视力为 0 65±0 2 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矫正视力 0 33± 0 2 4 (P <0 0 5)。结论 :肝素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远期效果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3.
马彦  李志辉 《眼科》1998,7(2):76-78
对445例(855只眼)进行只矫正近视而未同时作散光矫正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术后观察3~12个月。结果表明,无论观察3个月,6个月,12个月术后散光增加病例明显少于散光减少的病例,同时与RK术后散光变化情况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明显优于术后有激光增加趋势的RK术,散光的改变与手术中眼球转动,停机,激光切削中心与光学中心偏离,激光能量不稳定等有关。  相似文献   

14.
肝素表面处理的PMMA人工晶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小琪 《眼科》1998,7(1):6-7
报道197例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植入经肝素表面处理的人工晶体88例,植入未经肝素处理的人工晶体109例。随访一年,经肝素处理组的术后炎症反应、虹膜后粘连发生率及后囊混浊发生率均低于未经肝素处理组。  相似文献   

15.
LASIK手术并发症及其处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廉井财  叶纹  周得佑 《眼科》1999,8(1):3-7
目的:探讨LASIK手术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应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928只眼。结果:术中主要并发症有薄角膜瓣、不完全角膜瓣、游离角膜瓣、角膜瓣偏离中心、层间异物残留、角膜瓣皱褶和结膜下出血等;术后主要并发症有眩光、欠矫或过矫、最佳矫正视力下降、角膜瓣异位、角膜瓣边缘瘢痕及角膜中心色素沉着等。结论:对手术技术的熟练掌握及有效地处理出现的各种并发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了白内障囊外摘除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囊混浊行激光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Nd:YAG治疗,行后囊混浊194例(194只眼)切开术,术后随访1~32个月,平均为14.29±9.18个月,结果:激光后视力0.5以上者占71.7%;激光前后眼压变化不明显;本组研究范围内,未发现激光总能量与眼压增加有相关性。结论:Nd:YAG激光是后囊混浊有效、方便、合理的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奥布卡因与布比卡因混合液联合角膜接触镜对PRK术后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①实验部分 :将 8只健康家兔双眼角膜上皮刮去 ,设左右眼对照 ,分别滴奥布卡因 布比卡因混合液 (奥 布混合液 )与生理盐水 ,观察角膜上皮的愈合速度 ;②临床部分 :选择双侧眼屈光状态基本相等的PRK手术病人 80名 ,术后配戴角膜接触镜 ,设左右眼对照 ,分别滴奥 布混合液与生理盐水 ,观察术后疼痛程度以及角膜上皮愈合速度。结果 :①兔左眼 (实验眼 )整体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为 114小时 ,兔右眼 (对照眼 )为 111.6小时 ,二者差异没有显著性。② 71例患者诉左眼 (实验眼 )疼痛明显减轻 ,6例诉双眼均无明显疼痛 ,3例诉均有明显疼痛 ;三天内角膜上皮完全愈合率左眼为 96 .2 5 % ,右眼为 97.5 % ,二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奥 布混合液基本不影响角膜上皮愈合 ,有明显的止痛作用 ,配合角膜接触镜的使用 ,对PRK术后以及角膜上皮擦伤后止痛会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持续光线照射可诱发鸡眼球增大。本文研究持续光照(24小时光照:0小时黑暗/天)对鸡眼内压、角膜弯曲度、房水蛋白及房水引流系统超微结构的影响,并与对照组(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天)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鸡眼内压昼夜有规律地变化。在持续光照下,鸡限内压昼夜变化消失,角膜弯曲度明显减少。房水蛋白光密度测定显示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组织学检查未发现两组间显著性差异,提示在持续光照下,鸡眼球增大并非因限内压增高所致。本文对可能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治疗眼部细菌性炎症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跃生  于强  吴笑梅 《眼科》1999,8(3):155-157
为观察国产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治疗眼部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适应证及不良反应。我们前瞻性评估研究方法,按随机分配原则将所研究的150例分为试验组(100例)及对照组(50例),分别投以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和盐酸环丙沙星滴眼液,在统一上观察其临床效应。结果显示洛美沙星滴眼液对眼部细菌性炎症(包括细菌性结膜炎、细胞 角膜炎、慢性泪囊炎、麦粒肿、睑缘炎)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均有环丙沙星滴眼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PRK后角膜上皮延迟愈合发生的原因及其对视力、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等的影响。方法:统计对比分析角膜上皮去除方法,炎症,屈光度等对上皮延迟愈合的影响,延迟组与非延迟组的视力及发生haze的差别。结果:1705眼PRK后274眼(16.1%)发生延迟愈合,最长达6天。炎症是影响愈合的最主要因素(57.3%)其次为上皮机械刮除范围过大等;近视屈光度高低无明显影响。术后半年,延迟组视力较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