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遵陈潮祖“膜腠三焦”理论运用解痉法治疗皮肤瘙痒症。膜腠三焦在生理上是津、气升降出入之通道,在病理上是病邪入侵之道路,在治疗过程中是祛邪外出之路径。笔者认为皮肤瘙痒症的核心病机为风挟它邪客于腠理,致膜腠挛急,津气不利,血运为其阻。外邪以风邪为主,风邪郁滞肌腠,不得升散发越,则气血津液运行不畅,筋膜腠理挛急不舒,以致气滞、血郁、湿阻,显现为红斑、风团、瘙痒等症。临证运用解痉法分型辨治皮肤瘙痒症,可获良效。具体包括:寒郁肌表证,治以调和营卫、柔肝缓急,方以桂枝麻黄各半汤合葛根汤加减;风热郁表证,治以疏风散邪、利气行津,方以简化消风散加减;湿热蕴肤证,治以清热祛湿、祛风解毒,方以马齿苋汤加减;火热血热证,治以清热凉血、凉肝息风,方以凉血消风散加减;血虚风燥证,治以养血补血、补虚止痒,方以当归饮子加减。  相似文献   

2.
正慢性荨麻疹即中医学“瘾疹”,其病因病机分为内外两端,内责之先天禀赋不足,阴阳失和、气虚血弱,卫外不固,外责之虚邪贼风所袭,搏于肌肤,营卫失和;亦常因情志、饮食因素所诱发。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日久患者多表现为血虚风燥之象,盖因病久不愈,上述诸因皆可导致营血亏虚,血虚则肌肤失于濡养,生风化燥,阻于皮肤腠理之间,反复发病而成[10]。治宜养血固表、消风止痒。本文运用自拟消风养血汤联合西医药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方中当归养血活血,生地黄养阴生津凉血,熟地黄滋阴补血润燥,白芍养血敛阴;黄芪益气固表,桂枝发汗解肌、调和营卫;蝉蜕、乌梢蛇、僵蚕消风止痒,防风、荆芥祛风解表;诸药合用可使卫表固、  相似文献   

3.
浅谈行痹治肝与和解少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岁明 《河北中医》2001,23(3):233-234
行痹即风痹 ,以风邪为重 ,随风邪侵袭人体 ,其疼痛善行不定 ,历节走注系临床特点。风搏气血 ,痹阻筋脉 ,虽善行而有脉络瘀阻 ,每多变化走注而呈关节不利。肝乃风木之脏 ,“风气通于肝” ,外邪随风袭虚 ,初达腠理肌肤 ,而“腠理者 ,少阳之分也” ;久则深入肝脏血络 ,凝滞经脉 ,“肝乃藏血之脏”。风袭于外 ,肝必内应 ,风气相招故也。正如《素问·痹论》说 :“五脏皆有合 ,病久不去者 ,内舍于其合也……筋痹不已 ,复感于邪 ,内舍于肝。”对此 ,笔者临床行痹治不忘肝 ,略呈管见如次。1 风客淫气 邪伤于肝致行痹外邪风为首 ,邪侵风袭 ,肝必内…  相似文献   

4.
贺哲先生临床治疗荨麻疹、帕金森、白癜风验案3则。贺哲先生根据荨麻疹病因病机的分析,认为荨麻疹主因风热之邪袭表郁腠理,进而导致血瘀。所瘀之血既是病理产物,亦为新的致病因素,故在治疗时应在祛风清热透邪的基础上不忘活血祛瘀。帕金森病总属风阳内动,或久病肝肾阴虚渐生内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颇佳。白癜风总属气血失和,脉络瘀阻所致,贺哲先生应用内服方滋阴活血、外用方促进黑色素生成,内外联用,获良效。  相似文献   

5.
荨麻疹治验心得汪秀春巴盟磴口县中医院(015000)1994年8月6日收稿荨麻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风邪是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而“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风与寒相结合而为风寒之邪,与热相合为风热之邪,风热、风寒之邪客于肌表皮毛腠理之间则发为是病。...  相似文献   

6.
风湿痹内因为正气不足、机体营卫失调,外因为感受风寒湿等外邪,外湿侵袭肌表,正气不足,营卫失调,腠理疏松,汗出当风,外邪入体,流窜全身、流注关节,发为风湿痹病,治应调和营卫。桂枝汤用于治疗风寒邪伤人肌表,腠理疏松,卫外不固,营阴不守之证,切中风湿痹病病机。风重于湿,痹着肌表,阻滞营卫,气血不利,选桂枝附子汤;太阳中风兼经气不利者,选桂枝加葛根汤;风湿侵袭入体,在体郁遏日久,化热伤阴者,选桂枝芍药知母汤;营卫气血俱不足之血痹重证,选黄芪桂枝五物汤。  相似文献   

7.
介绍陈宏教授从风论治湿疹的经验。陈教授认为,饮食不节,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内外之湿合邪致病,此为湿疹发病的基本病机,其从风论治湿疹分为两个方面:(1)心火亢盛,致血分热盛,复感外来风邪,风湿热邪郁于肌肤,治宜清热凉血、祛风除湿;(2)病程日久耗伤阴血,湿阻成瘀,肝失血养,血不润肤而生风化燥,治宜养血润燥、祛风利湿。此外,将局部与整体、外治与内治相结合,可调整机体内部功能,调和阴阳,外用药物有助于改善皮肤局部情况,配合内服药物使疾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张宗奇 《河南中医》2002,22(6):23-23
马云枝教授 ,长期从事中风脑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 ,学验俱丰 ,现就其对面瘫的认识和辨治经验总结介绍如下。1 对面瘫病因病机的认识马云枝教授在历代医学家对面瘫病因病机认识的基础之上 ,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 ,认为“经络空虚 ,风邪入中 ,痰浊瘀血 ,痹阻经络 ,筋脉失于荣养”是面瘫的基本病因病机。其病位在表、在经络、在筋脉、在皮肤腠理。虚、风、痰、瘀四者为基本病理基础 ,正气虚为病之本 ,风痰瘀为病之标。1.1 正气亏虚是面瘫发病的前提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阳气内虚 ,不能散布于经脉 ,以致经络空虚 ,是…  相似文献   

9.
张仲景认为,中风主要原因在于"外风",病机为"内虚邪中",治疗上注重肝脾同治、重镇熄风、扶正祛风;而叶天士认为,中风主要原因在于肝肾阴亏,病机为"阳化内风",治疗上在肝脾同治、肝胃同治的同时,注重四时养治,随时施治。从仲景"外风"到叶天士"阳化内风"不但体现了中风论治的多个不同角度,更体现了中风病机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0.
内生"五邪"是脏腑经络和气血津液生理功能异常所致的综合性病机变化,与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及病理改变关系密切,从内风、内火、内寒、内燥、内湿的角度阐述AD的中医病机及治法对于临床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内生"五邪"所致AD的病机及相应治法主要有:肝失疏泄,风阳上犯,治宜疏肝理气、滋阴潜阳;火热上攻,扰乱心神,治宜滋阴降火、清心宁神;寒凝血瘀,痰浊阻窍,治宜温肾益阳、化痰消瘀;燥伤精血,髓减脑消,治宜滋阴润燥、填精充髓;脾虚阳微,痰浊内阻,治宜健脾益阳、化痰开窍.在临床实际中,AD可能并非单一病机致病,可为"五邪"兼夹为病,临证应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11.
国医大师南征教授首次提出“消渴肾病”“消渴肾衰”中医新病名,认为消渴肾衰的核心病机是毒损肾络、邪伏膜原,病机关键一是毒邪,二为内生风邪,临证当审毒治风,以解毒通络,护肝益肾为治疗大法。依据南征教授基于风毒治疗消渴肾衰长期的临床实践,其治疗法则及用药经验,可总结为“凉肝息风解毒法”“镇肝息风解毒法”“养血息风解毒法”“搜风通络解毒法”“破血祛风解毒法”“益肾息风解毒法”“泄浊息风解毒法”“活血祛风解毒法”“滋阴息风解毒法”“导邪搜风解毒法”等十法,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2.
银屑病是古代病名以"癣"为主的易于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除与自身气血津液变化相关,还与外感六淫关系密切。本文从外感六淫角度对与病因病机和治疗相关的古医籍进行整理,发现银屑病病因包括外因风、寒、湿、热四邪与内因血虚、血燥,其治疗以祛风、清热、润燥三大治法为主,从而归纳病机为风毒客于腠理,入内灼伤营血,血燥不荣于外,治疗上可以透风解毒、养血润燥、凉血活血为治法,兼察病患脏腑气血功能状态,以期为银屑病现代临床防治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张士卿教授应用过敏煎治疗小儿变态反应性疾患经验管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变态反应性疾患是小儿常见病,如小儿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食物或药物过敏等。吾师张士卿教授认为变态反应性疾患乃因小儿禀赋不耐,感受虚邪贼风或食鱼腥辛辣等动“血”为患,且此类疾病又有“风”之数变的特点,其基本病机为邪与气血相搏,故治疗变态反应性疾患时应以祛风清  相似文献   

14.
三焦焦膜既是气津输布之路径,又是病邪入侵之道路,与皮肤黏膜在生理上相互协同,病理上相互影响。认为慢性荨麻疹以邪客三焦、膜络挛急、津气不利为核心病机,其中卫气不充、邪客三焦为发病之始,正邪交争、膜络挛急为中间环节,津气不利、血行受阻为终末阶段。治疗上以疏达三焦为核心,内治以开达腠理、驱邪外出,自拟固本疏风汤为基本方加减;结合外治以疏调膜络、利气行津、三焦并治,常以膻中穴割治疗法利气行津、神阙穴封脐疗法充养营卫、血海穴天灸疗法行血通络。  相似文献   

15.
夏以琳主任认为,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生的因素除外感风邪外,亦有内风致病之说,两者同气相求,内外相引,影响肝升肺降之功,导致气机失衡则咳嗽发生。同时夏主任认为,患儿的内风与小儿体质有关,敏感体质小儿,易形成内风,又易与寒、热、痰、瘀等邪夹杂为患。治疗主张祛风通络为法,遣方用药时当兼顾内风,外祛风邪,内通肺络,注重治风止咳、治肝止咳。于祛风通络解痉的虫类药之中加入宣肺理气之品,强调风邪去、气机调、肺络通则咳嗽自止。  相似文献   

16.
论肝与消渴     
消渴古又谓“消瘅”、“消中” ,主要病机是脏腑功能失调 ,阴血津液亏虚、燥热内生。《灵枢·五变》云 :“五脏皆柔弱者 ,善病消瘅。”然而 ,历代医家治消多重肺、胃、肾 ,主张“上消治肺、中消治胃、下消治肾。”我们在临床中发现 ,消渴病患者大多有情志异常特点 ,与肝气功能失常关系尤为密切。诚如《灵枢·本藏》所言 :“肝脆善病消瘅易伤。”兹就肝与消渴的关系予以探讨。1 肝主疏泄 ,维持气化消渴病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尿甜为主要临床特征 ,主要病机是脏腑气化失调而阴血津液亏虚、燥热内生。中医认为阴血津液产生于气化运…  相似文献   

17.
中医认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所致皮肤瘙痒病因有内外之分,外有风寒湿热三邪蕴结,内有血热血虚血瘀三端,中医辨治本病有以下特点:1)风从外感,易兼夹寒热湿邪;2)风从内生,肺脾肝肾脏腑失调;3)治风先治血,血热血虚血瘀皆可致痒.临床辨证分型较多,不论外感内生,多以祛风止痒为主.治疗中既要分清外风、内风、气血关系,亦需贯穿“肝脾受损、胆络失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病证相合,同时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遵循“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治则,这样才能提高临床疗效,突出中医辨证论治的科学性及灵活性.  相似文献   

18.
三叉神经痛系风、火、痰、瘀、虚所致。其中以风邪、风火多见。病机为外感风湿、内挟风痰、壅遏气血、经络不通。治宜祛风通络、解痉止痛。方用自拟祛风止痉汤,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雷鸣  姜红 《广西中医药》2012,35(4):46-46
<正>张晓杰主任医师、教授,从医近30年,擅治银屑病、荨麻疹、黄褐斑、白癜风等。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颇深。现将导师以自拟方柴胡消疹饮治疗荨麻疹经验浅析如下。1病机认识荨麻疹是一种以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的瘙痒性、过敏性的皮肤病。现代各医家认为荨麻疹多因风、湿、热等邪蕴于肌肤所致。先天禀赋不足,卫外不固,风邪乘虚侵袭所致;或表虚不固,风寒、风热外袭,客于肌表,致使营卫失调而发;或饮食不  相似文献   

20.
难治性癫痫相较普通癫痫而言病势反复、病情迁延,其难治在于其病之顽,而夙疾之本当以禀赋失常,根本病机在于痰瘀阻窍。“主客交”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始名于吴有性所著《温疫论》,书中阐明“主客交”之实质,当以正气衰微为主,兼以客邪伏于血脉,正邪胶结,主客相交乃成痼疾。近现代众多医家藉此理论临证辨治皮肤病、肝病、癌病等多种慢性顽固性疾病,圆机活法,其效颇佳。本文拟从“主客交”理论剖析难治性癫痫之病因病机,乃知顽痫始发之主在于先天禀赋不足,肾、脾、心、肝诸脏虚损,脑窍失养,气机逆乱,神机失用;而痰、瘀、毒、湿、热、饮等诸邪内生,外内相引,元神失控,痰瘀阻窍,宿络为客;标本虚实错杂,日久主客胶结,脑窍失养,邪伏脑络之交结难解,乃顽痫难愈之根。基于此说,拟以分离主客为根本治则提出治顽痫三法,治之当以主为本,调脏腑、扶正气为先;以客为要,祛外因、逐客邪兼顾;以交为用,分主客、治标本并重。临证当分期而治,急性期则治其标、客去则交易解,间歇期则补其本、主盛则交自化。厘清邪正强弱与主客盛衰,辨证论治,正邪同治,胶结乃去,顽痫得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