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方法。39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干预(20例)和治疗组:常规康复干预+运动再学习疗法(21例)。每组患者入选时和治疗8周后,分别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ADL。结果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FMA和MBI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FMA和MBI值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运动再学习疗法可明显的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方案(motor relearning programme,MRP)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和腕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方法。6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干预(32例)和治疗组:MRP(33例)。每组患者入选时和治疗12周后,分别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ugl-Meyer assessment,FMA)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患者手和腕运动功能和ADL。结果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FMA和MBI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FMA和MBI值比对照组差异显著升高(P〈0.05)。结论 MRP可明显地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和腕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各65例,而且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生命体征稳定后,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48h后,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恢复期进行康复训练,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12周采用简化Fugl-Meyer进行运动功能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ADL。结果治疗后两组Fugl-Meyer积分和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早期、规范的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提高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运动再学习疗法) 30例和对照组(运动再学习疗法) 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药物治疗,治疗周期为6周。比较2组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L)、功能性步行量表(FAC)、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FMA-L、FAC、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6周后,2组患者的FMA-L、FAC、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运动再学习可以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功能,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结合汤氏头针疗法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7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2组,治疗组在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运动疗法和汤氏头针疗法,然后应用MBI测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用单纯药物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为对照组,并于2个疗程、12周后分别进行评定。结果 2组患者的MBI评分均逐步提高,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MBI评分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结合汤氏头针疗法有助于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运动想象疗法使脑卒中偏瘫的治疗取得更好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66例随机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对照组)33例,运动想象组(观察组)33例。综合康复治疗组每天治疗1次,每次40分钟,每周5次。运动想象组在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运动想象疗法,每次15分钟,每周5次。每3周为1个疗程。分别与治疗前(入组时)、治疗后(治疗3周)进行ADL评定。结果:运动想象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ADL能力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运动想象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运动想象疗法可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ADL能力。  相似文献   

8.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ADL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科学的康复护理的效果,促进ADL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制定1套科学的康复训练计划,早期地应用于康复组55例病人中。结果对康复组和对照组进行ADL能力的评估,通过Barthel指数(BI)记分法进行评价,康复组较对照组ADL能力明显提高,2组相比(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早期康复可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对脑卒中患者愈后有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用运动再学习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为首次发病、在神经内外科常规治疗病情稳定后来我科进一步康复治疗者。两组均采用针灸、理疗、运动疗法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按照运动再学习方案进行功能康复训练,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由同一位康复评定医师,采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MAS)进行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MAS积分和Barthel指数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运动再学习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步行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30例,采用运动再学习加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二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BI)评测ADL、Fugl-Meye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步行分级(FAc)评测步行能力。结果:治疗组患者的BI、FMA积分、步行分级(FAc)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运动再学习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的ADL能力、步行能力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可显著提高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及广医二院就诊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强制性运动疗法;经训练四个星期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与改良巴氏指数对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值与改良巴氏指数分别为(45.49±3.36)和(75.52±6.81);对照组分别为(36.41±3.81)和(66.25±5.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使用强制性运动疗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使患者早日恢复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康复护理干预对40例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ADL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而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一2010年1月住院治疗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40例,其中干预组实施一系列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以及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ADL的影响。结果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后,干预组的康复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干预后的ADL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且干预组的ADL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积极对症治疗的同时,通过采取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的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灸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并观察针刺在康复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针灸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康复训练。不同的是针灸运动疗法组是在头针下进行康复训练。分别于入选治疗前及治疗后6-8周进行测评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测评,日常生活能力用Barthrl 指数评分。结果:经6-8周治疗后,Barthrl指数及FMA评分均有一定的改善,但针灸运动疗法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在头针下运动能大幅度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头针互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痉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伴下肢痉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内科基础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治疗,观察组给予头针互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行膝关节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踝关节综合痉挛量表(CSS)及Fugl-Meyer运动量表下肢功能评分(FMA-L)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上述评分的差异。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MAS、C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FMA-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头针互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状态,提高下肢运动功能,优于单纯采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医疗事业不断发展且取得了一些可观的成果,但根据对现实情况的研究,脑卒中已然占据了我国死亡原因的首位,也成为我国成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将现阶段对恢复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有效的运动训练方法进行总结,并指出了其存在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林坚  刘晓林  傅建明  顾旭东 《浙江医学》2010,32(8):1237-1238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80%的存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机体功能障碍,最常见的是运动功能障碍偏瘫。脑卒中的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不仅影响个人健康和生活质量,且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针刺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重要手段,我们在脑卒中治疗中采用了电针结合运动再学习技术进行康复训练,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原永康  胡建春  姜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2):4471-4472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的影响。方法:5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以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加予规范化的综合康复训练;入组时与治疗1个月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量表(FMA)和Barthel指数(BI)来评定患者运动功能及ADL能力。结果:在入组时。康复组与对照组FMA评分、BI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而治疗1个月后康复组与对照组FMA评分与BI评分差异有显著性,康复组患者明显提高,FMA值与BI值明显高予对照组。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明显可以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强制性应用作业疗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影响。方法:10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治疗组除接受临床药物治疗,同时加入作业疗法强制性训练。结果:两组患者于1个月、3个月后比较上肢、手功能指数及ADL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强制性应用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早期恢复具有良好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米我们应刚综合康复技术对246例脑卒币怂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提高AD能力进仃康复治疗。采用Fug1-Meyer评分及ADL评分,结果显示脑卒中患者发病半年内进行康复治疗有效,3个月以内康复效果明显。提示脑卒中偏瘫的综合康复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64例,随机分为康复组(82例)和对照组(82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康复组超早期进行一对一康复训练,对照组未接受康复治疗,两组分别在病情稳定48 h后和治疗4周采用FugI-Meyer评定法对运动功能评分,用Barthel指数评分对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结果康复组的Fugl-Meye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1)。结论常规药物治疗加超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