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抗高血压药物对血压波动性的影响龚侃,朱铨英,苏定冯(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药理学教研室上海200433)血压不是恒定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自60年代以来,随着血压监测仪器的发展,出现了血压波动性(Bloodpressurevariability...  相似文献   

2.
衷敬柏 《家庭医药》2011,(11):54-55
"医生,我最近血压一会儿高,一会儿低,虽然有时候也在正常范围里,但我感觉头晕、头胀,我很担心,血压这样波动,是不是容易突发脑出血呀?"类似的询问,在门诊时常会遇到。高血压患者常常为血压的波动不稳而困惑,那么,正常人的血压有波动吗?血压波动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使血压波动在正常范围之内呢?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患者常常为血压的波动而困惑,因为医生总是告诫患者要维持血压的稳定下降。但实际上,血压的波动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受机体生物钟的控制,人体的许多生命活动在一天内呈现周期性变化。我们把这个特性称作昼夜节律性。受其影响,人的  相似文献   

4.
●每个人的血压都具有波动性,这个波动性受三个因素的影响。●人体血压的波动表现为昼夜节律性变化。●认识血压的波动性,对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家庭自测血压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和血压波动性的评价作用。方法:选择我中心2016年11月至2018年7月期间本人管理的218例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家庭自测血压,依据血压家庭自测结果,分析血压达标情况,评价血压波动性。结果:(1)持续4周观察血压变化,早晨起床后血压显著升高,随后慢慢降低,夜间又慢慢升高。(2)一天中,10:00前218例患者血压达标率为59.17%(129/218),11:00-17:00期间218例患者血压达标率为78.89%(173/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95,P=0.002)。结论:家庭自测血压,能够客观反映高血压患者全天血压控制情况,辅助医师分析病人血压长期波动性,具有推广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尼群地平和卡托普利可能具有的协同降低去窦弓神经大鼠血压及血压波动性的作用。方法以去窦弓神经大鼠为模型分别测定单次给予尼群地平或卡托普利及尼群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后清醒自由活动大鼠的动脉血压、心动周期、血压波动性及心动周期波动性;采用概率和法计算尼群地平和卡托普利联合应用后对大鼠血压及血压波动性的作用。结果单用尼群地平5mg.kg-1或卡托普利100mg.kg-1能明显降低去窦弓神经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两药合用后降压作用明显加强,计算所得q值分别为1.23和1.38;单用尼群地平能显著降低去窦弓神经大鼠的收缩压波动性和舒张压波动性,单用卡托普利后对去窦弓神经大鼠的收缩压波动性和舒张压波动性没有明显影响,两药合用后可以显著降低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波动性,q值分别为1.20和1.38;尼群地平和卡托普利无论是单用还是合用对去窦弓神经大鼠的心率及心率波动性都没有显著影响。结论尼群地平和卡托普利联合应用后具有协同降低和稳定去窦弓神经大鼠血压及血压波动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和气压低,而这些都可能对人体血压造成影响,使高血压患者出现血压波动,进而产生不适症状。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夏季尤其要注意控制好血压。我们知道,每个人的血压不是一成不变的,就一天来讲,通常白天血压比夜间高,清晨和上午8~10时血压偏高,而深夜或凌晨时血压偏低。  相似文献   

8.
有的高血压患者一天内测得的血压和心率变化较大。血压和心率波动太大有危险吗?回答是:长期波动大有危险! 调节心血管神经的司令部在大脑下方的延髓,“司令部”延髓中有心血管的交感中枢和副交感迷走中枢,它向心脏和全身血管发出或传达各种信息,“联络员”是交感和副交感这两种神经,它们相互调节,对血压、心率起着重要的平衡作用。“司令部”或“联络员”出了问题,后果肯定都不好。  相似文献   

9.
林本 《中国基层医药》2002,9(2):105-106
目的 研究急性脑血管病人血压波动情况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 136例急性中风病人进行动态监测血压变化 ,其中脑出血 6 2例 ,脑梗死 6 3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11例。结果 发现血压波动 >2 0 %的急性脑血管病人 ,预后较差 ,病死率 32 % ;急性期血压波动 <2 0 %的病人预后较好 ,病死率 2 4%。结论 动态血压对急性脑血管病早期降压治疗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郑远德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3):1317-1317
患者男,42岁,农民,平时无高血压病史,亦无头昏头痛心悸的表现。一次做B超发现肾上腺肿瘤。于是到市某大医院行肿瘤切除术,术前检查血压正常,心电图未发现S—T、T改变。麻醉诱导过程中血压突然升高到280/150mmHg ,立即给予酚妥拉明20mg加入250ml液体中静脉滴注。血压骤然下降到0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血压过低与过高均可加重脑继发性损害而导致残废和死亡率增高。我院自 2 0 0 1年 3月~ 2 0 0 2年 3月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发生脑梗塞( 12例 )和脑内再出血 ( 9例 ) ,均与术后病人血压过低、过高有直接关系。现将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血压监测与调控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2 1例 ,男 14例 ,女 7例 ,年龄 48~ 72岁 ,平均 60岁 ,原出血部位在左侧 13例 ,右侧 8例 ,监测血压波动在 15~ 3 4/ 10~ 2 0kPa ;脑梗塞 12例发生在术后 3~ 10天 ,梗塞部位在基底节区 11例 ,额叶 1例 ;再出血 9例发生在术后 1…  相似文献   

12.
胡文 《中国医药指南》2011,9(8):293-29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ABPM)波动规律及范围,用于高血压的诊断、预防及其临床治疗。方法采用美国AMR-4型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高血压患者组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4岁)的动态血压。正常对照组为健康人群共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64岁)。结果各时间点上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均值SBP和DBP均高于正常老年人组,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讨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SBP、PP升高、昼夜节律异常。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老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为模型,动态记录24h血压,然后取其心脏、大脑、肾脏等靶器官作直接病理学检查,来研究血压波动性(BPV)与靶器官损伤(TOD)的关系。研究资料动物和药品SHR由上海高血压研究所提供,雌雄兼用,60±2周龄。盐酸氯胺酮注射液,上海第一制药厂。苏木色精,Fluka进口分装。曙红Y、酸性品红,上海试剂三厂。腹主动脉插管及清醒自由活动大鼠血压监测参照有关文献。清醒自由活动大鼠BPV计算①短期波动性:记录24h血压后,以半小时为一个时间单位,将24h分为48个时间单位。在每搏采样的基础上,求出每个…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87例essentialhypertension.(EH)患者24小时ambulatorybloodpressuremonitoring(ABPM)时段波动特点分析,发现bloodpressure.(BP)超标者昼多夜少(P<0.01),以8时及18时两个时段超标最多。systolicbloodpressure(SBP)达峰在9—10时及20—21时,diastolicbloodpressurs(DBP)达峰在q时及20时,提示下午峰期后移,血压双峰应分别包括日间血压达标及血压值达峰两个不同含义。根据EH患者24小时ABPM筛选“杓型”与“非杓型”,选择不同降压药并应晨起始服,强调血压监测,注意进一步减少因BP过高或过低所致靶器官损害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王占成 《家庭用药》2014,(12):72-72
61岁的李阿姨患高血压20余年,平时服用一种降血压药物,血压控制很好。她兴趣广泛,经常参加居委会组织的健身和文娱活动。6月中旬,她的一位亲戚凌晨突发头痛,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发生昏迷,经抢救无效死亡,医生诊断为脑出血。  相似文献   

16.
正脑卒中后血压可应激性增高也可自发性下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血压波动的情况,临床上又该如何处理呢?一、脑卒中后应激性血压增高脑卒中抗高血压治疗应与其他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标准相似,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的24~48 h内,75%~80%的患者血压升高,低于5%的患者出现收缩压(SBP)120 mmHg,而原发性颅内出血的患者血压升高的比  相似文献   

17.
戈一芬  印小荣 《江苏医药》1997,23(8):568-569
我们通过动态血压监测(ABPM)同时测定与血压波动峰谷相对应时相的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以探讨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S)与高血压(EH)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异之间关系。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选择50例EH患者,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52±11岁。依据病史、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诊断与分期按WHO标准。病史在5~10年,无明显心脑肾并发症,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均正常。EH患者测试前停用降压药一周,测前普食,按6时起床,19时卧床休息,避免烟酒,体力活动及情绪波动,抽…  相似文献   

18.
我们观察了正常人与高血压病患者的24小时血压波动情况,现报告如下。1 对象及方法 1.1 受试者选择正常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36岁(20~60岁),均无高血压病史,此次检查前后各3次门诊血压均<18.5/12kPa;高血压病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平均年龄50岁(27~87岁),均有高血压病史,此次试验前后测量6  相似文献   

19.
<正>选择2009年1月—2010年6月行剖宫产孕妇177例,观察其术后6 h内血压波动情况,分析剖宫产术后血压波动的常见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陈沐  丁伟 《云南医药》1997,18(1):22-23
老年腔隙性脑梗塞与动态血压关系初探陈沐*丁伟*刘玉芬本文应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分析老年人24小时血压总体水平、昼夜节律变化与腔隙性脑梗塞(LI)的关系,为预防和治疗LI提供依据。对象本组病例60例,年龄60~78岁,按WHO标准均属Ⅰ~Ⅱ期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