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入性内镜超声学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电子线阵式超声内镜的发展,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和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注射技术已成为内镜医生诊治疾病的有力武器.实践证明,内镜超声引导下进行细针穿刺能准确地将针刺入病变中,而且通过内镜超声引导下进行引流已成为介入内镜的重要手段,对于胰腺囊肿,穿刺和引流同时具有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内镜超声引导下胆管造影和引流有可能成为治疗胆道梗阻的一种替代方法,尤其是针对胃全切或毕Ⅱ氏胃大部切除术后的病人.内镜超声引导下注射是一种微创、安全的给药方式.通过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注射进行腹腔神经丛阻滞可能效缓解胰腺癌的疼痛.通过内镜超声引导下注射给抗癌剂对局部进展期肿瘤提供了崭新的治疗方法.我们坚信,介入性内镜超声的应用前景必将是无限光明的.  相似文献   

2.
内镜清洗消毒的规范化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规范内镜的清洗消毒管理工作,防止由内镜诊疗所造成的医院感染.方法 制定和完善内镜中心管理的各项制度,加大对内镜及有关消毒设施的投入,加强人员培训,规范清洗消毒工作流程.结果 清洗消毒后的内镜内壁和外壁的消毒合格率均达到100%.结论 内镜的清洗消毒的规范管理是内镜消毒灭菌达到标准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规范医院各种内镜诊疗技术的管理.方法 成立内镜中心,把医院原来分散多种内镜诊疗手术项目,集中统一管理.结果 内镜诊疗手术统一规范管理使医院业务量持续增长,内镜诊疗质量和病人满意度不断提高,医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 医院内镜集中管理,能有效的把医院的资源整合,再合理的调配使用,从而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有利于规范内镜预约、诊疗手术及内镜清洗、消毒灭菌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预防由内镜检查治疗所造成的医源性感染,探讨加强内镜的清洗消毒方法以及灭菌质量管理.方法 制定完善的手术室内镜管理制度,规范内镜清洗消毒流程,建立内镜器械分科分套的标识体系,强化内镜清洗消毒训练.结果 完善规范的制度和严密周到的管理措施,确保了内镜的清洗消毒质量,防止医疗质量事故的发生,该院2008-2010年清洗消毒内镜1万余例,无1例发生内镜手术后的感染.结论 根据卫生部的相关规范要求和医院设施条件,严格并细化手术室内镜清洗消毒流程,建立健全手术室内镜清洗消毒的各项规章制度,是预防手术室内镜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内镜图文工作站并探索其在手术示教中的应用.方法:构建内镜图文工作站服务器环境,依靠局域网连入所有内镜设备,并为每台内镜图文工作站配置数字化多媒体采集传输设备和外景摄像头.结果:医院实现了内镜图像采集、视频录制、报告书写以及手术示教等功能.结论:内镜图文工作站补充扩展了医院PACS的功能,实现了手术示教,避免了另外上线手术示教系统的投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收集4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分为内镜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各20例,分别给予内镜治疗和药物治疗.结果 内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药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0%,内镜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11月14日,第一次全国消化内镜诊疗技术普查总结会在山东烟台召开.会议旨在了解我国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应用现状及消化内镜医师的执业状况,为我国内镜技术规范化管理提供循证决策支持.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质量处副处长马旭东、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张俊华、山东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宋新强等领导,及来自全国消化内镜技术专家组专家和相关专业内镜专家组代表50多人参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可拆洗与不可拆洗的两种内镜手术器械清洗的效果,提高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方法 选择手术室中度污染的内镜器械300件,按可拆洗、不可拆洗分为两组,每组150件,均按卫生部内镜清洗规范要求清洗.结果 清洗后可拆洗组内镜器械的洁净度和隐血试验阳性率分别为94.7%和5.3%;清洗后不可拆洗内镜器械的洁净度和隐血试验阳性率分别为49.3%和69.3%;可拆洗组明显优于不可拆洗组(P<0.05).结论 可拆洗内镜器械清洗质量有保证,是医院内镜手术的首选器械.  相似文献   

9.
WAYWIN-2000型全自动内镜灭菌器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2000型全自动内镜灭菌器在手术中消毒灭菌效果. 方法将内镜灭菌器械放置于内镜灭菌器内,微电脑处理,灭菌过程全自动化,30 min内完成灭菌. 结果 2000型全自动内镜灭菌器具有高效、省时、省力、操作简单、无毒无害能有效灭菌等优点. 结论运用2000型全自动内镜灭菌器对内镜灭菌器械消毒灭菌,有效地满足医院对内镜器械的灭菌和满足连台手术的需要,提高医院贵重内镜的使用率,又能控制因外源性感染而造成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使用多酶预处理后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效果.方法 对使用后的消化内镜160条随机分为观察组(多酶组)、对照组(水洗组)各80条,在常规清洗和消毒前分别用多酶液、自来水进行预处理,比较两组内镜的清洁度、喷嘴堵塞、消毒合格率和刷洗时间,以评价清洗消毒效果.结果 两组内镜消毒合格率均100.0%,多酶组内镜表面清洁度及喷嘴堵塞评分、刷洗时间等均优于水洗组.结论 多酶用于消化内镜预处理有效提高了内镜清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内镜诊断和治疗隐匿型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完成的93例急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常规进行内镜乳头切开,观察治疗后症状缓解和复发情况.结果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占62.4%(58/93),其中经内镜诊治隐匿型胆源性胰腺炎占27.6%(16/58),内镜治疗缓解率93.8%(15/16),无手术和复发病例.结论 隐匿型胆源性胰腺炎占有一定的比例,容易漏诊和复发,内镜是目前最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如何减少由内镜造成的交叉感染以及延长内镜的使用寿命,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有研究表明~([1]),经过标准的清洗消毒程序后,内镜上基本检测不到病原体(甚至包括细菌芽胞);同时,正确合理的清洗消毒还有助于延长内镜设备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1月23-24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会议内容主会场内容1.中国内镜医疗行业规范化管理政策及思路内容包括:中国内镜医师准入标准探索与交流、建立中国内镜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机制和规范管理的思路、四级内镜医师规范化培训及考核情况介绍等。2.德国、日本等内镜医师及诊疗技术准入管理内容包括:内镜医师的准入制度及相关政策实践经验介绍、内镜诊疗技术规范化管理经验介绍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疗效,旨在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83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表现、鼻内镜检查和CT扫描的病变特征以及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83例患者均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术中及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均未服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术后随诊3~12个月,76例经鼻内镜复查发现预后良好,提示鼻内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疗效较好;在术后4个月和6个月各有7例复发,再次行鼻内镜手术治疗,随访未见复发.结论 鼻内镜检查和CT扫描对诊断有较高诊断价值,鼻内镜手术疗效确切,术后鼻内镜复查、鼻腔冲洗可有效预防疾病复发,术后是否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尚待探讨.  相似文献   

15.
内镜医院感染现状、存在问题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66,自引:19,他引:47  
目的探讨控制内镜医院感染的对策.方法通过调查,分析内镜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结果内镜的清洗、消毒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导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隐患.结论严格遵守卫生部颁布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加强内镜的医院感染管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2012年11月23-24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会议内容主会场内容1.中国内镜医疗行业规范化管理政策及思路内容包括:中国内镜医师准入标准探索与交流、建立中国内镜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机制和规范管理的思路、四级内镜医师规范化培训及考核情况介绍等。2.德国、日本等内镜医师及诊疗技术准入管理内容包括:内镜医师的准入制度及相关政策实践经验介绍、内镜诊疗技术规范化管理经验介绍等。3.内镜诊疗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展望分会场内容设立呼吸内科、消化科、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妇科、儿科、小儿外  相似文献   

17.
内镜的清洗、消毒或灭菌,已成为影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因素.卫生部正在制定<内镜诊疗管理办法>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同时内镜清洗消毒也受到就诊病人的高度关注,由此而引起的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因此,为加强我院内镜的医院感染管理,我院于3月21日召开了内镜清洗消毒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文章收集536例消化道内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发生感染的例数,对影响消化道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消化道内镜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感染率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影响消化内镜手术后感染的因素较多,医院应针对做好护理干预,控制和降低消化内镜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靛胭脂染色内镜在大肠微小息肉和腺瘤中的检测价值.方法 将109例患者分为常规结肠镜阴性组(A组)、常规结肠镜阳性组(B组)、染色结肠镜阴性组(C组)、染色结肠镜阳性组(D组),分别行普通内镜及靛胭脂染色内镜诊断,并与组织学结果比较.比较2种内镜诊断方法对大肠微小息肉和腺瘤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靛胭脂染色内镜对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内镜的广泛使用,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与保养日趋重要,是预防和控制内镜相关医院感染的关键所在.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我院消化内镜清洗设备为四川成都老肯内镜清洗设备,为一体半自动化,设有初洗槽、酶槽、次洗槽、消毒槽、终洗槽及内镜与附件整理台.1.2方法 按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2004年版)》,初消毒-初洗-酶洗-次清洗-浸泡消毒-末次清洗-干燥的程序进行.(1)初消毒:在检查床侧用75%乙醇纱布擦净镜身黏液,并反复送水送气至少10s后关闭主机电源,防止送水管道堵塞.然后取下内镜并装好防水帽,送入洗消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